无论“过云楼”古籍花落北大还是荣归南京,从文物的角度,均可以视为好运气,得善果。与这厢的大团圆结局不同,发生在河南图书馆的事情可就算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了:由于场地不达标、专业人员配备不到位,50万册古籍超半数损坏。
两条新闻,均事关古籍。一喜一悲,放在一起看,意味深长。
同是古籍两种境遇
先是6月4日,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种、1292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善本在北京拍卖。几经拉锯,过云楼藏书整体1.88亿元落槌,连同佣金2.162亿元成交,刷新中国古籍拍卖纪录。而这,其实不过是最近古籍市场水涨船高的显现。
事情还不算完,正当耗费巨资拿下古籍的江苏凤凰出版集团额手称庆之际,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北京大学援引北京市文物局规定,行使了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优先购买权,宣布要用同样价格将这套古籍纳入彀中。似乎空欢喜一场的凤凰随后向媒体发来一份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致北京文物局的函,称凤凰集团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成功竞拍过云楼。“过云楼藏书3/4在南京,现1/4成功竞购回归江苏,是江苏人民也是社会舆论的呼声和企盼。”此外南京图书馆也表明将做好过云楼的收藏工作。
实际上,无论这套古籍花落谁家,从文物的角度,均可以视为好运气,得善果。不论是凤凰出版集团还是北京大学,一个是国有企业,一个是官办大学,古籍珍本,不需流落异国他乡而能被珍视,被善待,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至于最后是花落未名湖还是夫子庙,枝节问题,无关大局。
与这厢的大团圆结局不同,发生在河南图书馆的事情可就算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了。有媒体报道了在这个图书馆里古籍图书遭遇的种种窘迫:由于场地不达标、专业人员配备不到位,50万册古籍超半数损坏。而面对媒体采访,河南图书馆馆长更是爆出一肚子苦水:古籍保护的现状,只是河南省图书馆诸多窘境的一个方面,1989年投用的现馆,23年来从未进行过大修,只是在去年换了一次上水管道。而在记者拍摄的照片上,人们能看到,一推推的古籍已经严重污损、风化,状如垃圾。风吹之下片片陨落的古籍,更似在叱责着不孝子孙们,如此慢待自己的祖先和文化。
那些有形的文化何以能够保存?这个貌似过分宏大的问题,其实可以从过云楼图书的命运中一窥端倪。据介绍,过云楼为江南名门望族顾氏之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历经数代“清芬世守、递藏有绪”,最后才有了“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而为了收集古籍,过云楼主人往往耗费巨资,“即使费数千元,断不吝惜。”除了不惜工本收集,过云楼书籍能够保存下来,更是由于主人爱书、懂书、珍惜书:据后人回忆,在顾家,书的待遇是高于人的,因为古籍善本每一次拿出来翻阅,纸张都会因氧化造成损耗,所以即使是顾家子孙也很难有机会一睹这些藏书的真容。因为外界知之甚少,反倒使过云楼藏书更为稳妥,大部分得以留传至今。
守住遗产呼唤文化消费者
总结下保护文化传统和遗产的几个因素。首先,要有市场,要有文物的流动机制。从过云楼的故事可以看出,只有存在着文物流通的机制,最终才能落在喜欢者、珍惜者手里而不至于暴殄天物。其次,需要有懂行、能够“消费”文物的文人阶层、鉴赏阶层。没有这个阶层的存在,自然也没有愿意为之花钱的“顾客”,更没有了能够含辛茹苦呵护文物的文化守望者。与中国文化而言,在时代变迁中,除了有形文物损毁,更大的损失恐怕是作为文保物鉴赏、保护人角色出现的文人阶层的消失。第三,文物的私人产权需要被承认。否则,因为文物均属国家,看似符合公共利益,实际上更可能是被锁在库房里,消失于公众面前,不知所踪了。
回到这两条冰火差异的新闻。在我看来,这其中的区别可以看做是计划和市场之异。在计划体制下,以公共服务面目出现的种种文化机构,实际上可能成为文物的直接杀手;而在市场条件下,由于文物获得价格,却能得到真正的良好的保护。至于北大与凤凰出版集团对过云楼古籍的争夺,似乎在印证着经济学家提出的地方竞争推动中国发展的论断。甚至我们可以设想下,把河南图书馆里面那些被糟蹋的古籍拿出来拍卖,无论花落谁家,这些古籍都可以被珍视,得到较好的保存,而不至于沦为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