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对于画家而言,重要的是他对生存世界的诗意发现,在发现中捕捉灵感与诗情;对创作而言,就是用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语言对诗意的发现给以表现。萧承白(萧平)正是一位善于发现,也善于表现的画家。
读萧承白(萧平)的绘画作品,我看到了充满文化气息的张扬,他的绘画不是笔墨与技巧的舞台,而是对自然情绪的一种释放。在创作中,他注重传统与现代性的审美定位,在明快的作品中渗入了笔墨的人文精神,处处彰显着回归自然的立意与情致,诉说着亲近传统、亲近自然、大气蓬勃之感,对人生冥思后的精神放松。
萧承白的作品远离现代社会的浮躁,具有独立不羁的自由精神。这种精神,植根于他的心灵,贯注于他作品的全部;即是孔子“游于艺”思想在他身上的一种显现,又是中国艺术生命力的一种体现。这些年来,萧承白心无旁骛地走着自己的路,仿佛居于闹市之中的一个隐士。“与之相交”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感,始信古人之言“心清则可气清矣”,他愈来愈淳朴的画风,看来是那样的平淡天真。然而,精而不琐碎,工而无匠气,这是其他人难以追求的,也是追求不来的。因为,萧承白作品独到的清、净、纯,是用平静的心境和厚实的文化底蕴做后盾的。
在艺术创作中,萧承白坚持直面生活现实,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以个性的语言抒发自我的情怀,把在现实生活中撷取的充满激情的艺术语言,以一种率直的、本质简练的方式组构画面。可贵的是,在对传统中国画的大胆取舍与解构中,他始终把传统精髓保留在自己的画面里,从而获得诸多令人称赏的作品。其画面洋溢着一种现代唯美的诗情和温暖、灿烂、充实与明亮的气氛,令人欣赏中感到愉悦和温馨。而现实生活中的朝气与时代变革的信息也从画面中折射出来,让人感受到充满激情、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由于画家注重来自生活现实中的直面感受,并着意于物质和精神的置换,形而下向形而上的提升,因而使作品中的物象更具心象的特点。
画家在这些作品中力求使语言纯粹、凝炼,而神韵则在一种隐约、飘逸之中浮现出来。这样的作品,也许真正代表了萧承白的艺术追求与发展取向,展示了绘画语言的纯化特点,也展示出一片充满神奇魅力的全新艺术空间。这种在意象之间游移的语言方式与空间表达,不再有物的阻隔,我坚信他的绘画艺术在不断否定旧我,完善新我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奉献给这个纷繁多彩的世界和追求完美艺术的自己。
萧承白原名萧平,1940年生,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牡丹王。现任:中国国画院江西分院理事、“中国书画名人榜”榜上画家、中国东方名家书画院高级顾问、中国十二生肖字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华人联合会委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世界工商大学书画学院教授。萧承白自幼酷爱绘画,13岁拜舞台设计师赵洪涛为师画布景,1963年9月考入内蒙师院艺术系。1964年7月拜国画大师娄师白为师,齐白石第三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