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协主席:牌子和靶子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宪儿 点击 :

斯舜威

近来有两条关于书协主席的新闻传得颇为热闹,其中有一条在微信上转载率也很高,至少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就有多人转载,多人点赞了。一条是12位书协主席集体亮相写12生肖的,不但在权威报纸刊登广告,也在一些媒体和网络发布新闻,其用语颇为“惊心动魄”,比如:

——现如今,书法投资大都以“当代名家书法”为主,而当代名家书法都出自于全国各地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作品,他们的“书法真迹”一般只在展览会上展出,从不交易销售,平时难得一见,想珍藏只能花高价登门求字,所以每位“书协主席”随便一幅作品,都是书法界公认最具价值潜力的“天价名作”。

——而“中国书法家协会”作为中国书法界最高级别的“艺术殿堂”,会员人数1万多人,能成为“书协主席”只有52人,每位“书协主席”都是中国书法界泰斗级的领袖人物,只要他们每写一个字,就能震动拍卖会,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天价作品屡屡出现。今天,当12位全国“书协主席”创作《十二生肖真迹》时,代表的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更是中国书法界12位泰斗人物首次联合创作,规模浩大,前所未有。

——12位“书协主席”个个都是国家级书法家,要么不创作,要创作就使出平生最高书法功力创作,他们笑言《十二生肖书法真迹》可是平生得意之作。

上述文字,引用时一字不改,保持原貌。尽管是广告用语,而广大民众已经在报纸、电视、电线杆、墙角上看惯了“吹牛不犯法”的夸大其词的各类广告,但看到如此“书法广告”,还是会忍俊不禁,笑掉大牙。何况有12位名副其实的书协主席两手提着自己的大作作展示状的照片为证,那意思不外是“有假包换”之类。事实上,其人其书假倒不假,但其书法水平如何,业内人士一看便知,已无需我多言了。

他们无疑是在“亮牌子”、“创牌子”,或者并非完全出自他们自身意愿,而是受到商人操控,但一旦“牌子”亮到了公众面前,就难免被公众品头评足。也就是说,“牌子”很可能成为“靶子”。说得严重些,对“书协主席”做如此不负责任、不着边际的狂吹,已然冲破了书法家们能够承受的“底线”。这些年来,书法界对一些名实难副的“书协主席”颇有微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事实上确实有一些“书协主席”难以服众。现在,亮出了12幅12生肖便做出如此高得离谱的评价,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也不得不为他们的“胆量”、“勇气”所“折服”了!

从另一角度说,书协主席作为公众人物,即使不如此“高调亮相”,也完全有可能、也应该接受公众的批评、质疑。近来,另一位书协主席,正受到批评者公开撰文点名批评,甚至批评其“不通技法”、“胸无点墨”、“不是书法家”。当然也有人反驳,反批评。不管是批评,还是反批评,这位书协主席成为“靶子”是无疑的。

我不想就12位书协主席和1位书协主席的“新闻”多说什么,他们都是书法圈所熟悉的,其人其书如何,自有公论。我只想就这两则新闻所反映出的“牌子”、“靶子”问题做一些思索。每位书法家都面临如何为自己“创牌子”的问题,这“牌子”如何创立,则大有讲究,“牌子”不是炒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靠自身长期积累形成的,是人品、学养、技法、社会影响的综合结晶。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又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令人回味。书法家当然不妨借鉴商业模式走向市场,但如果一味商业化,则无疑把自己定位为“书法商人”、“书法个体户”了,即使创出了“牌子”,也是自己作为商业角色的牌子。而且,在创这样的“牌子”的时候,就要做好成为“靶子”的准备。

当然,成为“靶子”也没什么不好,可以借助公众的力量,真正认识自我,保持清醒,获得进步。我不知道我的这篇小文会不会成为“靶子”?如果会,那我就明确表态——

向我开火!向我开炮!(作者系浙江美术馆副馆长)

相关文章

  • 与山传神 与花写照—浅析马健郡的国画[图文]
    与山传神 与花写照—浅析马健郡的国画[图文]

    品马健郡的国画,一种清新、刚健之气扑面而来。马健郡自幼即受青州美丽大自然的熏陶,少时就萌发了以画笔为祖国山河树碑立传的愿望。几十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习中国山水、花鸟画,既学古人又重写生.将中西画法融为一体。追求创新走自己的路子,又不失传统技法的素养。他传统功底深厚,笔下山水或雄浑苍润或清秀雅致,无不情趣盎然、意境深邃。马健郡坚持以自然造化为师,擅于在自然景象中捕捉灵感,发现美感,使他的...

    178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唐·怀素自叙帖(局部)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由冷渐热,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加温,于今已趋炙手可热之境地。当下书坛,热闹非凡:不仅学书者趋之若鹜,多如牛毛;号称“书家”者亦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各种书法展览更是目不暇接,层出不穷。如今书坛,多种书体竟相媲美,各展其姿,各臻其妙。比较而言,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包括行楷和行草)等,均不乏登...

    15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黄永玉:人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图文]
    黄永玉:人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图文]

    黄永玉。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黄永玉九十大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作为黄永玉十年一次的大型个展,此次展览历时一个月,将在9月16日闭幕。8月26日,黄永玉在国博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品没有好坏之分,而对于他来说,没有代表作之说。京华时报记者顾博实习记者黄嘉仪■记者手记《吹口弦》套色木刻休息方式是画小画一身素色棉麻衣裳,衣服袖子整齐卷起,再加一块大...

    100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兰力斌圣城我相信这是对他许多年来寂寞而艰苦的探索过程的一种精神上的回报。我们将认识他和他的艺术,并与他一道去感受那些曾经感动过他的心灵的人与自然。像今天人到中年的许多油画家一样,兰力斌在学习和研究油画的过程中经历了不断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历程。在中国,对油画的了解在很长时间里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无法目睹欧洲油画原作的局限,使学习油画的年轻学生只能靠对印刷品上图片的揣摩,去体会油画的语言意味和技法...

    10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图片资料近年来,“新水墨”的称谓常见于各种展览中。从2005年开始,“上海新水墨大展”已经连续举办七年,该展览对“新水墨”概念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于新水墨的内涵,有人曾这样论述过:“选用‘新水墨画’这一名称,是由于水墨画在本质上仍延续着一个脉络相承的中国文化和精神,并与西画中油画、...

    149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欧阳中石:练书法不可偏信下苦功 应以少胜多[图文]
    欧阳中石:练书法不可偏信下苦功 应以少胜多[图文]

    记者王苡萱摄昨天,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右图)在中国记协就“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所作学术讲座中指出,书法的学习不能偏信下苦功,应该“学得少,抱得紧,以少胜多”。在欧阳中石看来,学习书法不可偏信下苦功,“倘若领会有误,再下苦功去重复,久而久之会将毛病巩固,反而有害无益”。他主张尽可能地理解学习对象的规律,多方面地理...

    45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导演李玉李玉早年曾经做过主持人,拍过纪录片,其作品《姐姐》被纪录片大师怀斯曼称赞为“摄影机能像趴在墙上的苍蝇一样观察生活”。从2001年反映女同性恋生活的电影处女作《今年夏天》开始,李玉的导演之路开始慢慢一次又一次转变,从最初的小众、地下、边缘,到现今的票房“亿元俱乐部”会员。李玉一边走在社会批判、直面内心的创作刀刃上,一边游走在红线边。李玉和制...

    40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工笔花鸟画“形式美”与“意境美”[图文]
    工笔花鸟画“形式美”与“意境美”[图文]

    樊萍清丽林中工笔花鸟画在唐代确立风貌,五代成熟品格,两宋鼎盛气韵,元、明、清之后,标举“士气”、“逸品”的文人画思潮影响中国画的审美倾向,工笔花鸟画渐趋没落。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传统意识回归,扎根于民族土壤,表现独特文化特色的工笔画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进入了新的创作高峰。传统工笔花鸟画技法讲求“三矾九染”,在对客体描绘时要晕...

    10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是娱乐养子
    艺术是娱乐养子

    当代艺术想要在中国的艺术界发现趣事并不容易,因为不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并没有时刻关注的瘾头,85后罕见创新的艺术名家也令人心生厌倦,而时下不少新生代艺术家们动辄将性和政治引入话题,简直比吃饭睡觉还频繁,结果是如果你还愿意看点艺术八卦,页面设计得有猫扑影子的嘿社会这类媒体倒可以帮你找点乐子。艺术在中国很无趣,尽管这说法既狭隘又偏激。在这个让人有些撑不下去的冬季,艺评人朱其最近的发言让一些人找到了...

    5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王沂东寄语青石沟118.6×72.8cm2011年编者按:近日读到了贾方舟先生为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对象世界”小幅油画邀请展写的一篇序言,其中对艺术家归类有4种表述:一种是以再现客体为目标;第二种是艺术家把主体作为呈现的目标;第三种倾向是既不追求客体,也不追求主体,画家更在意的是绘画“本体”;第四种是前三种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

    14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哈尔滨书协副主席高杨书法赏析[图文]
    哈尔滨书协副主席高杨书法赏析[图文]

    高杨高杨作品高杨他称自己为“票友”,然而自幼习字,临贴无数,却自谦“票友戏墨”。他堪称收藏家,名家翰墨阅历无数,大家精品尽收阁中。他算得上鉴赏家,名画佳作经手经眼,名品赝品自在心中。他还是个实业家,将精品收入阁中,需要的是实力。高杨作品他在自白中这样写道:吾于习字,未敢云“书法”,盖因“书法&rdqu...

    47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抽象才是这个时代的审美[图文]
    抽象才是这个时代的审美[图文]

    “荷花”系列之《为你而抒情NO.2》布上丙烯陆云华是上海最早投身抽象画的画家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他的具象画就已经颇有市场。当时他的工作单位在川沙,有比利时领馆的人专门跑很远向他买画。然而在接触了西方的现当代艺术之后,他觉得临摹式的具象画已经不足以表达他的想法,而抽象画则更接近他的心跳。1998年起,他开始了在圈内人看来颇为“危险”的转向,果然,...

    112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国画革命派创岭南画派:桃李满天下[图文]
    国画革命派创岭南画派:桃李满天下[图文]

    广州番禺高氏■策划:林波■文/图:侯鹏飞因为家贫,高剑父曾族兄依耕田放牛维生,后获族叔指导画竹。13岁,高剑父拜居廉为师,后走上改革传统中国画之路,创立岭南画派,并以春睡画院为营,培养了诸如黎雄才和关山月等的大批人才。毕其一生,浇灌了这一枝开在中国绘画史中光芒闪耀的花朵。在广州艺博院,一场书画作品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以此纪念“岭南三杰”之一—&mdash...

    14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刘玉来:传统国画骨法用笔与骨气说[图文]
    刘玉来:传统国画骨法用笔与骨气说[图文]

    漓江春雨在传统国画中对于光影的处理向来没有准定的规律,我们观摩明清时代的作品,基本没有明显使用光影效果技法的。不过,我们并不能就说那时的国画家对于光影缺少认识。古来的“石分三面”“阴阳向背”就是对光影进行具体表现的操作技法理论;所谓的各种皴法、染法就是对光影表现的技法手段。外来光影技法在国画发展的最初不久就已经被个别画家运用,如南朝梁绘画成就最大...

    12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文]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文]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在津城书法界,将近古稀之年的李泽润可谓“书印全能”,因为他既擅书法又长于篆刻,创作诗词、撰写书法评论更是不在话下。虽然毕业于天津师大化学系,但出自名师门下的李泽润从少年时便开始博览群书,此后一直刻苦钻研,临池不辍,终成天津书坛诗、文、书、印俱佳的名家。篆隶皆擅懂“天书”李泽润的启蒙老师陈心农是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弟子...

    110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