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

时间 : 2023-12-03 投稿人 : 鹌鹑 点击 :

大草线条的形质

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

主讲教师:于钟华(浙江大学博士人文论坛主持人、济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学概要

1、线条的形状分类。

2、形质与神采的关系。

3、线条的内质分类。

4、书写的节奏与线条的形质。

课堂实录

一、形质与神采

南朝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唐朝张怀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

二、线条的形状

线条形状变化包括线条的粗细、曲直、浓淡、干湿、长短等。还有因用笔变化而致的线条形状的变化,包括藏锋、顺锋、逆锋、顿笔、转笔、折笔、挫笔等。前三者区别在起笔处,后四者区别在线条中段的运行。藏锋是看不到锋,边缘比较圆;逆锋是能看到锋,边缘有毛刺,笔锋的方向改变;顺锋是能看到锋,顺锋而写、而出,忌过尖。线条运行中方向的改变,主要有折笔,此外还会出现顺顿、形断意连、锋面的转换,如铺毫和束毫之间的转换。

三、线条的内质

线条大致可分为粗线条、细线条和枯笔线条三类。

(一) 粗线条的内质分类

结实与松懈。同样单位面积的线条,挤压进去的墨多的就结实,墨少的就松。如《自叙帖》中的“水”(图1)和“言”(图2),“水”松“言”紧;“虽”(图3)和“性”(图4),“虽”紧“性”松;如“风”(图5)和“声满堂”(图6),“风”结实,“声满堂”松一点。结实和力度虽然有联系但不能划等号。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水

图2言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3虽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4性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5风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6声满堂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松和紧。如一根橡皮筋的拉紧、松的状态,拉紧时有张力的,如“愧畏耳”(图7)“愧”的一竖、“畏”的第一笔就有拉的感觉 “耳”比较松。所以古人的线条是有多种线质、多种状态,不只是一种状态。

硬和软。如“轻”(图8)软,“飞”(图9)硬。有的线条像玉,很结实,外面又很圆很润;有的是木质的——像枣木,很硬很结实,像桐木,像紫檀,很高贵,如“轻”字,感觉是木质的,不是玉质。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7愧畏耳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8轻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9开

(二) 细线条的内质分类

有的细线条像铁丝,如“无疑” (图10)的“疑”字,有硬度但没有张力、弹性,如“僧中” (图11)的“中”字和“气概通疏”(图12)的“气”字。从线条的劲来分析,“蒙激昂”(图13)的线条明显就松一些。此外,有的线条人为意识很重,为有我之境,有的线条是无意带出来的,人为的因素较少,是无我之境。怀素的线条更多的是有我之境,控笔能力很强,但是偶尔也会看到手随笔转,心随笔运的线条。无我之境里人为的意识弱化,写出来的字显得古淡。如“伯张”(图14)和“司勋”(图15),“伯张”两个字人为的因素较少,线条介于发力和不发力之间,“气概通” (图12)的“气”的细线条是人为在控制,“司勋”介于两者之间,既有控笔又没有把线条控制在很紧张的状态。我们平时写字往往只有一种状态,唯恐松懈了,从头写到尾,写得很累。字要像大自然,有钢铁、玉、木头、枣木、藤条等,各不相同,这样才有意思、丰富多彩。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0无疑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1僧中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2气概通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3蒙激昂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4伯张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5司勋

(三) 枯笔线条的内质分类

枯笔线条的内质分类很多,如迟涩,内质干涩,行笔不容易;有的线条虽是枯笔,但里面有核、芯,是圆的,有的则是平面的。所以同样是枯笔,有的是有厚度的枯笔,有的是比较薄的枯笔。还有一种很虚弱的枯笔,如“张颠” (图16)的“颠”字。“侣”(图17),其单人旁有力度、不虚,“澹”(图18)的主体部分不虚,“烟”(图19)很圆润,很精光,“澹”字就像一条蛇在草丛中钻了出来,我谓之“穿越”,是很好的技法,

分类的过程可以提高我们的眼力,让我们能够穿透线条看到其内在质感的区别;分类的结果对创作很重要。写线条时,不要只有一种处理方式,如写粗线条时,要写出不一样的质感,有的要强化硬度、结实度、力度,有的要强化紧致、温润,这样我们才能既有眼光又能很好地运用了。如 “戴”(图20),包含有几种线质,竖画像木头,钩又像玉米杆里的芯,很轻很虚弱,连续的转折很柔和,最后两笔又绷紧了。注重线条的丰富性,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是一览有余。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6张颠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7侣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8澹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19烟

大草线条的形质——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三(篆刻科普) | 篆刻科普

图20戴

四、书写节奏

我们做过关于速度的练习,但速度的快慢只是节奏的一个组成部分,会带来线质的改变,不是节奏本身,不能真正触及线条的魅力本身。如何增强线条的感染力,最终体现线条的艺术效果,在今天的书法训练中多被忽略,而在孙过庭《书谱》中却有着清晰的表达。孙过庭将速度和节奏分开论述,同时又对节奏本身与艺术审美的对应关系有明确指向。孙过庭说:“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这里将“凛”“温”“鼓”“和”作为动词来看,正是书写的节奏,我们将分别加以练习。“然后”一词,说明此句之前的论述是其时间、阶段上的前提,即写篆书要先做到婉而通,写隶书要先做到精而密,写草书要先做到流而畅。

五、课堂练习

1、在《自叙帖》中找出有线条长短变化、粗细变化、曲直变化,墨色浓淡、干枯变化的一页并做练习。

2、请在《自叙帖》中找出藏锋、逆峰、顿笔、顺锋起笔的线条并做练习。

3、对照《自叙帖》找出粗线条、细线条、枯笔线条不同内质分类并做练习。

六、家庭作业

每天临帖时间不少于两小时,默写(即背临)《自叙帖》;创作作品一幅,内容为《草书歌行》,要求用原帖字置换,作品形式,尽可能做加法,不少于7个形式元素(色彩、图章、留白,拼接签条等),要有出处、讲源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