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时间 : 2023-12-03 投稿人 : 嫱嫱 点击 :

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意境,亦称境界。是指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在书法艺术中意境是指书法的神采、气韵、笔意、书意、性格、素养、趣味、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精神境界。

通观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呈现出三种流向: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看,它由“附庸美”流向“自由美”;从创作美学的视角看,它由“造型美”流向“表情美”;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则由“意象美”流向“抽象美”,从而完成了实用向审美的嬗变,再现向表现的更替,自发向自觉的升华。正是在这种历史的演变中书法艺术不仅成为了一种中华民族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成为了一种表达最高情操与境界的民族艺术。它是书者高度精神自由下的审美表达与情感倾泻,是一种“物我皆忘”感己撼人的艺术境界。金代书法家沈尹默称书法是“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有音乐之和谐”。这是对书法以精美的高度概括。由于具有了意境美,书法才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那黑色的舞动着生命情感的线条,才能让人如醉如痴。由此,可以说意境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那么,怎样才能创造书法的意境美,我以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要扎根于传统,吸收古典精髓。

这是创造书法意境美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先秦时代的文字中,就孕育着书法美的萌芽。从伏羲氏时代“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尚书序》)就产生了文字,而我们能看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周代的玺文。便是中国书法的滥觞。由此至今经历几千年,造就了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浩翰雄浑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特殊艺术形式。铸就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辉煌灿烂伟大历史,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书法家和亘古不朽的精典之作。创造了丰富的书法理论。这些都是一代代书法家苦心孤诣倾其毕生求索实践的结晶。是极其珍贵的巨大财富。作为一个书者,必须倾注心志,下大力认真地继承和吸收先人为我们创造的书法艺术精华,来滋养和丰富自我。如果离开对古人的学习和承袭,我们的书法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纵观艺术发展史,任何一个艺术种类或者艺术风格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产物。同时,创作方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前人成果的过程。因此,我们今天从事的书法艺术活动,是在前人奠定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的。试想如果我们没有对书法艺术一代一代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我们的书法艺术很有可能还停留在一个原始状态。

扎根传统,继承古人精华,要深入扎实。深入精要,深入骨髓,切莫浅尝辄止。当今社会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也是一个浮燥的社会。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使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使得一些书家,沉不住坐不下,不是扎扎实实地学习继承古人,而是想超近路、走捷径,结果误入歧途,欲速则不达。学习古人最好的方法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叫临帖。这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范贴,采取对临、选临、通临、背临、意临及收缩或放大等,全面接近和吸收范帖。在力求做到形似的基础之上,体会和领悟范帖的法度技巧,乃至古人的书写状态,书写背景,情绪表达。把思想和艺术触角往最深处扎,做到“深度入古”,力争能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震鸣。二叫“取舍”。在临帖达到一定功力的基础上,要对范帖做一种审美的“取舍”。或是字法或是笔法或是章法,亦或笔意,气韵,墨色变化等。“取什么”“舍什么”要根据自己的审美判断,强调或加重“取”的成份,削弱和忽视“舍”的成分。力求在古意中有我意,我意中有古意,达到一种批判的熔融。三叫读帖。临帖意在技法,读帖意在审美。要通过眼睛到大脑这种视觉过滤,进行审美的理性思维,体悟范帖中书法家通过书写所透溢出的审美追求,生命精神和思想境界。从审美的角度发掘范帖的独有美学特质,对范帖做形式技法与欣赏陶冶的再度升华。四叫学理。要学习古人的书法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我国的书法艺术随着历代书法家的实践、创造、发展,在美的求索中创造产生了自己的理论,并且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书论”。做为一个书者,要对包括书法的本质与功能,书体的流变,书法作品的品样,继承、创新以及笔法、结体、章法等,用这些精典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书法实践,唯此我们创造书法的意境之美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要跟紧时代彰显自我的艺术个性。

艺术的生命在于审美的个性差异,书法意境美的创造形成取决于时代发展和个性风格。“笔墨当随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着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反应在书法艺术上便形成了时代审美风格的艺术思潮和时代书风。所谓商周尚象、秦汉尚势、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等。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等必然产生那个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审美风尚,必然影响个体书法家的时代审美理想。而众多个体的书法家的时代审美追求,又在丰富着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同时,每一个时代由于书法家的个性气质,人生阅历,认知水平,道德学养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书法境界。虽然如此,书法意境美的创造有三点是相通的:第一要书胸意。即:书法作品要展现时代风貌,表现思想情绪和生命感悟。在南阳卧龙岗的武侯祠内,镌刻着岳飞手书的《出师表》,后有一段跋语,叙述了他作书的原由。文曰:

“绍兴戊午秋月过南阳,谒武侯祠,夜深秉烛观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如雨下。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岳飞征途中,夜宿武侯祠,读《出师表》,有感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联系自己壮志未酬,国耻未雪的艰难处境,不禁悲愤填膺,“泪如雨下”,于是“挥涕走笔”,以“稍舒胸中抑郁”。挥毫展纸完全没有想到字写得好不好(不计对出)。而是一任感情倾泻,行笔多是强烈的顿挫波磔,章法迭宕纵横,字里行间荡激着一股英雄豪气。充满忠贞义烈的真挚情感。形成撼人心魄的艺术境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书法意境,实际上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境界。当书法家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激发起强烈的感情波澜与创作冲动时,就迸发出灵感的火花,笔随意转,意于笔端,物我皆忘。于是表现生命情感千古不朽的书法精典得以产生。如,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贴》是在他被贬黄州后所书。其书之意,全为己意,随情而出,却处处合乎古人法度。书之初,起笔心情平淡,书生气象,既而由风雨飘摇,小屋如舟,孤伶疾寂,顿生孤愤之感,笔势随之摇曳奔放。小人的诽谤,朝廷的黑暗,使苏轼深感逐放的切肤之痛。“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一句,字形由小变大。使人感到其心情如破闸之洪,喷泻而出。看到乌鸦衔纸,才依稀记起寒食节这个纪念介子推的伤心日子。当年的介子推被烧而死,与自己无端受到污陷是何等相似。“君门深九重”,不能扣谒,“坟墓在万里”而不能祭扫。“万里”二字写得细小,表现一种愤激和无奈。“哭途穷”三字,有如横空出世肃杀萧瑟。给人一种心灵的强烈震撼。整个作品迭宕起伏。这是他生命情感的一种表达,是他满腹积愤一种宣泄。我们的书法艺术何不追求这种意境呢?又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帖》,杨凝式的《神仙起居帖》,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等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灵感迸发,情感至极的产物。第二,由境造心。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潘天寿先生解释说:“迁,系作者思想感情移入于对象。想,系作者思想感情结合对象以表达其精神特点。得,系作者所得之精神特点,结合各不相同的技法,以完成其腹稿也”(《听天阁画谈随笔》)。书法创作虽然不像绘画那样,直接以自然为描写对象。但书法是从自然发源的。书法家也必须要向自然学习,从宇宙的万物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如“屋漏痕”、“锥画沙”都是取法于自然的。

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记载:怀素对颜真卿说,我观察夏天云层变化无穷,像奇峰起伏,就时常取法于它,学习那种“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流畅舒展的意趣。又从墙壁上的裂纹,领悟到书法贵在自然天成。宋代黄庭坚《论书》中,说他从船夫划桨的动作受到启发,他认为胸中要有意象,才能下笔作书。又如笔法上常说的“高峰坠石”、“千里阵云”、“万岁枯藤”、“长空新月”;体势上常说的“孤蓬自振”、“坐沙惊飞”,章法上的“众星错落”、“芝草团云”;“风格气韵”上的“风樯阵马”、“乱头粗服”等等,都是迁想妙得的体现。张旭的草书是最高意境。达到了“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的撼人心魂的境界。他的书法意境的形成,韩愈认为是他“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出”。总之是取法于万物,融于思想情感,通过草书这一形式表现出来的。

 三、要不断提高自身学养,苦修“书”外之功。

近代书法家陆维钊说:“古往今来,从无没有学问的‘大书家’”。学书者必须把主要精力与时间用在钻研学问、提高素养上。把提高学问、素养放在写字之上,然后再潜心临池,则可能把字写好。倘若仅为写字而写字,不注意修养、学问的提高,则一定写不好字,即使可以顺的过眼,但绝不可能达到较高境界。近代书法家潘伯鹰说:“大诗人陆游教他的儿子作诗,说了一句最精深的话:‘功夫在诗外’,书法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断然地说,要想书法学得好,功夫在‘书’外!”(《中国书法简论》)。那么,怎样才能修炼好书外之功呢?主要应突出三个方面。即:人品的修养、学问的修养和丰富的阅历。首先是人品的修养。传统书论中常把人品和书品联系在一起。所谓“人品即书品”。此种说法大约肇始于魏晋,盛行于宋代,直到今天仍有较深影响。赵孟頫:“右军人品甚高,故其书入神品”。柳公权:“心正则笔正”。傅山:“作书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黄宾虹:“人品高下,最能影响书画的技能。但是人与书之间,不能绝对画等号”。苏轼说:“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历史上如明末书坛反流俗的书家张瑞图、王铎就人品而言都是大节有亏的。然而在书法艺术上都颇有成就,不能以人废书,“人品即书品”虽不完备,但我们应当承认道德情操对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有其必然影响的。就书法本质而言,书法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倘若一个书法家甘于淡泊,心怀清虚,情操高尚。在艺术实践上就易于进入较高境界。次其是学问,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将其引回到书法上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黄庭坚云:“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此中学问文章之气即后人所推崇的“士气”或“书卷气”。可见黄庭坚所推崇的是读书万卷始通神。一个书法家只有见多识广,才能眼界高远,胸怀宽阔,是非分明。如果再有才情功夫,那么出手必然高超绝尘,不带俗气。当代社会各种文化相互冲击。这就更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古代经典,学习国学知识,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握其精要。当然也包括其它的姐妹艺术。使自己达到较高的艺术修养,并体现在书法的创作之中。再次是阅历。元代学者郝经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必精穷天下之理,锻炼天下之事,纷绋天下之变--心手相忘,纵意所知,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从技入于道;凡有所出,神妙不测,尽为自然造化,不复有笔墨,神在意存而已。”他强调书家要洞晓“天下之理”,经受种种锻炼,在复杂的“天下之变”中得其条理。一句话就是要有广泛的阅历。南宋赵希鹄谈到画家修养时说:“胸中有万卷书,目饱前代奇迹,又车辙马迹半天下”。(《沿天清录》)说的是要博学要有阅历。只有广览历代各家名迹,提高鉴赏力,博采诸家之长,在书法创作中才能得心应手,笔随意转,使主客观融为一体,悠然而化,达到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这时的书法神妙莫测,表现出自然万物之美,表现书者一种高度自由的生命状态和生命情感。笔花墨彩在素洁的纸上焕发耀眼的神韵风采和生命情感,令人赏心悦目,这便是书家倾心探求的意境美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