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常识 | 黄宾虹故居

时间 : 08-05 投稿人 : 大栗子 点击 :

黄宾虹的《画学篇》手稿日前在拍卖场被拍出2300万元,其书法苍劲有风骨,体现出宾翁强大而充沛的精神能量。不少人抓住他对宋徽宗《听琴图》等几幅作品的误判而质疑他的鉴定水准,吴湖帆甚至用“老糊涂”一词来贬低黄宾虹。1950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为他自己于1936年发表的《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一文写了篇附识,这篇附识有推责之嫌,对黄宾虹也不公平。实际上,黄宾虹的学养和鉴定水平在中国近现代画家里绝对是第一流的,他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审定书画4000多件,慧眼识出国宝级文物《富春山居图》后半卷《无用师卷》,还留下了数十万字的鉴定记录《故宫审画录》,这本审画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整个鉴定工作中,黄宾虹不能带助手入内,没有辅助工具,他单枪匹马,仅凭一己之力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实在了不起。

黄宾虹故居 | 书画常识

△黄宾虹故居

20世纪80年代初,黄宾虹在家乡的胞侄黄警吾带头呼吁保护黄宾虹故居,此事得到了时为安徽省文艺界领导的赖少其的重视,遂拨款修复,或许因为经费不足,只修了原来怀德堂的一半。现在故居的“大门”开在巷子里,其实只能算边门。门楣上的匾额“宾虹故居”由林散之题写,匾额“虹庐”由张仃题写。据当地人说,张仃到黄宾虹故居是一步一拜进来的。在很多画家的心目中,黄宾虹是一代宗师,他们来此都是五体投地,像朝圣一般。前院有假山石,名“石芝”,黄宾虹常在画上题“写于石芝室”或“石芝阁”,即指此处。潭渡村紧挨着西溪村,年轻时黄宾虹经常到西溪村的“韬庐”跟江南大儒汪宗沂学习儒家经典,可见,汪宗沂并不是黄宾虹的书画老师。同时,黄宾虹与汪宗沂的儿子汪福熙、汪律本一起探讨书画,并常研习弹琴、击剑之术,还参与制墨各道工序,因而他对墨的质量和性能十分精通,而汪宗沂的孙子汪采白又是黄宾虹的学生。潭渡和西溪衡宇相望,黄汪两家三代关系交错,相互扶持提携,一时传为美谈。

黄宾虹故居 | 书画常识

△林散之题写宾虹故居

目前,黄宾虹故居只占原老宅怀德堂的一半面积,由于资金短缺,当地政府将资源都集中在省城和县城,潭渡村故居被渐渐淡化。

黄宾虹在潭渡村生活了20多年,在这里留下了重要的生命和艺术痕迹。如果把故居扩建成黄宾虹美术馆,那意义就不一样了,喜爱黄宾虹书画的人一定要来潭渡。令人欣慰的是,在有关人士的呼吁下,故居的另一半正在恢复中,计划明年春夏完工。到那时,黄宾虹故居的全貌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徽州尤其歙县,民间还保存着不少有关黄宾虹及潭渡其他画家的文献资料,当地政府已经拟定在明年故居提升项目完成后,举办黄宾虹、潭渡画家书画及文献展,同时举办黄宾虹国际研讨会,十分令人期待。

黄宾虹故居 | 书画常识

△张仃题写虹庐

潭渡村是“画家的摇篮”,从明朝以后画家就层出不穷,但很少商业炒作,多是作为艺术修养而创作。黄宾虹对族中前辈的绘画成就早有关注和研究,原打算编一部《潭渡画家》加以弘扬,后因种种原因虽未完成,不过他却在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论断:“潭渡自明以来,书画名家均在江浙以上,惜后世提倡之者无人,可叹可叹。”

黄吕和黄柱都是潭渡人,是黄宾虹的族中先人。除了黄柱、黄吕,潭渡还出了黄继祖、黄棓、黄照等杰出画家以及徽派朴学的先驱黄生。黄宾虹不是凭空而出,而是艺术和学术环境造就了他。研究黄宾虹,不能离开明清潭渡画家群。潭渡画家群值得进一步研究,黄宾虹已经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宾虹故居 | 书画常识

△黄宾虹塑像

黄宾虹也是大收藏家,他收藏有个特点,不以画家的名气大小为取舍,而以作品好坏为标准。黄宾虹最欣赏的五六个画家名单里有恽向、邹之麟。一般而言,这两位在画史上并不非常重要,但黄对他俩推崇备至,认为“他们的画初看乱七八糟,离一丈远再看什么都出来了,简直像工笔画,愈看东西愈多,村庄、房屋、山林、桥梁、远山、云烟,层出不穷”。这段话其实用在他身上也很恰当。黄宾虹早年有过制墨经历,又开办过造纸厂,对墨和纸有深入的了解,这些经验有助于他画出那样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乱七八糟”的山水。

黄宾虹说:“笔力透入纸背,是用笔之第二妙处,第一妙处,还在于笔到纸上,能押得住纸。画山能重,画水能轻,画人能活,方是押住纸。”有些人的笔墨确实是零。黄宾虹走了一圈后也是零,已入化境。什么是化境?就是自由、随心、自然、无碍、零。他曾说过:“采白的画如菠菜煮豆腐,我的画是齑菜烧骨头;他清丽动人,我老辣味重。”

采白即汪采白,比黄宾虹小22岁,是新安画派的殿军,擅长青绿山水,故黄宾虹用“菠菜煮豆腐”喻之。黄宾虹则继承了伟峻沉厚的“北宋风骨”,故自喻画风如“齑菜烧骨头”。徽州人把梅干菜叫作齑菜,这里的“骨头”就是排骨的意思。黄宾虹的画确实如黑漆漆的梅干菜烧排骨,但味道好极了。他曾在山水画上题诗,有“秋老苍山俱有骨”之句。黄宾虹的花卉不仅“文雅”,而且“刚雅”。张宗祥说:“我最爱老友的花卉。”黄的花卉“含刚健于婀娜之中”。

《宾虹画语》中说:“姚惜抱之论诗文,必其人五十年后,方有真评,以一时之恩怨而毁誉随之者,实不足凭。至五十年后,私交泯灭,论古者莫不实事求是,无少回护。惟画亦然。”确实,50年后,艺术界才能看懂宾虹老人的画。

相关文章

  • 书画百科 | 吴昌硕笔下的紫藤,就是在写狂草!
    书画百科 | 吴昌硕笔下的紫藤,就是在写狂草!

    吴昌硕(1844-1927),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吴昌硕自云:“苦铁画气不画形”。他以篆籀之法入画,在随意中更具匠心。吴昌硕反对拟古不化,主张“古人为宾我为主,笔作天葩吐,叶为剑器舞,树可不著土,石亦何...

    179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2018关山月梅花作品多少钱一平尺?
    书画科普 | 2018关山月梅花作品多少钱一平尺?

    凭借凌霜傲雪的风骨、超凡脱俗之气质,不知从何时起,梅花同中华民族之精神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无数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和品德象征。关山月先生擅画梅,其笔下之“关式梅”不负其当代岭南艺术代表之名。2018年,关山月都有那些梅花作品上拍,拍卖价格如何?多少钱一平尺?下面列举部分拍品的拍卖详情来回答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这些问题。1、关山月 梅花图 489.34万尺寸:70×6...

    1622 关山月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汪洵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资料 | 汪洵书法作品欣赏

    汪洵(?-1915),字子渊,号渊若,原名学瀚,字渊若,今江苏常州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编修。书法摹颜真卿,得其神骨,又参以他帖而变化之,工力甚深。兼精篆、隶,古朴。尤工小篆。少时喜刻印,非旧友不知。工花卉、草虫,秀逸可爱,惟不轻动笔,鲜有知其能画者,暮年鬻书沪上。以上内容《汪洵书法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198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惠斯勒《罗瑟海特》赏析
    书画常识 | 惠斯勒《罗瑟海特》赏析

    惠斯勒(1834—1903)美国画家、蚀刻家,父亲是美国工程师,全家曾经住过圣彼得堡。《罗瑟海特》是惠斯勒绘于纸质手稿上的一幅作品。他深受东方艺术,尤其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因为他认为绘画与音乐紧密相连,所以他将自己的很多画作称为“夜曲”、“交响曲”或“改编曲”。人们较熟悉的其母肖像画就称为《灰与黑的改编曲一号:画家的母亲肖像》。早在1860年,惠斯勒就展出其泰...

    184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李芳园人物画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李芳园人物画作品欣赏

    李芳园(1883~1947),名润,字芳园,以字行,江苏宝山人。画学任伯年,以人物走兽见长。曾任上海美专教师等。以上内容《李芳园人物画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51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人民大会堂的10大名画欣赏
    书画知识 | 人民大会堂的10大名画欣赏

    人民大会堂国家接待厅(金色大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政要和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重要场所,被称为人民大会堂“第一厅”。建于1959年的人民大会堂,不仅外观庄严雄伟,内部也富丽恢宏。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的书法、国画等艺术珍品,皆出自大师之手,更是堪称经典。无论是大师画作、珍贵文物,还是精美工艺品,都有着深刻而美好的寓意。一、出镜率最高:《幽燕金秋图》该作品长16米...

    45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常玉:画廊之中的小确幸
    书画资料 | 常玉:画廊之中的小确幸

    近日在台北市的诚品画廊正在举办一场常玉作品展,展出常玉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的创作,包括油画、纸上水彩以及版画作品。参展作品皆是从世界各地藏家手中借展的小尺寸作品,需近距离观看。细看常玉的小画,竟似乎可体会得到艺术家创作时的呼吸与心跳,也能感受得到作品所散发的温度和温情。常玉的小画有种说不明白的亲密感,会令你陶醉其中,你的记忆,会赋予这些小型画作以人生的温度,...

    1897 常玉
  • 书画资料 | 潘天寿不同年代笔下的兰花
    书画资料 | 潘天寿不同年代笔下的兰花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兰花恬淡素雅,高傲孤洁,一向为文人所爱。潘天寿所画兰花用笔果断而精炼,强悍而有控制,画中兰花蔓草潇洒润秀,婀娜多姿。挺拔的笔势与纵逸的情意,表现出兰花清逸出尘的独特气质。潘天寿(1897 1971)不同年代笔下的兰花欣赏:潘天寿三十年代兰花△1930年作 墨笔兰花扇面 18×50cm△1934年作 空谷幽兰 87.5×45cm△...

    1506 潘天寿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刘继卣笔下的国宝熊猫
    书画文摘 | 刘继卣笔下的国宝熊猫

    刘继卣(1918~1983)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被誉为“当代画圣”。长于工笔、白描和重彩,后多画写意,融中西画法于一炉。他笔下的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形神兼备,独具特色。尤以写意走兽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在其绚丽多彩和准确造型的的基础上,显得格外凝重、奔放、潇洒、传神。刘继卣画熊猫,在“似与不似”间把握熊猫造型,赋予个性化的人格...

    87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宋文治花鸟画欣赏
    书画科普 | 宋文治花鸟画欣赏

    众所周知,宋文治擅长山水画,但少有人知道,宋文治亦作花鸟画。宋文治花鸟画欣赏:△1988年作 双松图 136×67cm△1976年作 劲松不凋梅园长春 71×46cm△东风一树春 68×45.5cm△劲松铁骨 62×67cm△葡萄蜻蜓 68.5×35cm△小鸟天堂 31×36cm△宋文治花鸟画 三友图 94×175cm△轻影迎风 34×49cm△1982年作...

    1241 宋文治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吴湖帆:近世画竹第一人
    书画学堂 | 吴湖帆:近世画竹第一人

    吴湖帆虽工山水,被当今世人所熟知,然而他还有近世画竹第一人之誉,却鲜有人晓。他画竹从宋人双钩入手,又参以赵雍墨竹及恽寿平的没骨法。以淡墨或淡色画竹,其笔下的竹子有疏淡清雅之韵味,特别是水份的使用和控制恰到好处,使竹叶有“凤尾梢卷”之势。虽不着色,但仍有缜丽丰润,苍翠华滋的富丽堂皇之感。吴湖帆国画竹子作品欣赏与拍卖:△吴湖帆 1944年作 竹泉春雨 379.5...

    1964 吴湖帆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田世光作品价格,每平方尺多少钱?
    书画知识 | 田世光作品价格,每平方尺多少钱?

    田世光(1916 -1999)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 。早年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解放前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花鸟、山水画创作,继承了宋元派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并赋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我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下面通过田世光作品拍卖价格前10幅作品...

    134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傅抱石诗意画拍卖回顾
    书画百科 | 傅抱石诗意画拍卖回顾

    回顾过去10年傅抱石书画的拍卖纪录,不难发现傅抱石的高价作品,大多为诗意画。△傅抱石 云中君和大司命(局部) 2016北京保利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2.3亿元关于诗意画诗意画,按衣若芬的说法,是“以特定的单一诗文为题材,表达诗文内涵与意趣的绘画。”中国的诗意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早期诗意画的代表作之一。宋人郭熙早在《林泉高致》中已把“诗是无形...

    756 傅抱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钱君陶作品欣赏
    书画文摘 | 钱君陶作品欣赏

    钱君陶先生,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他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其风格有吴昌硕的老辣、奔放;有赵之谦的浑厚、飘逸;有黄牧甫的清隽、平整。真可谓是疾术駸駸,鹤立印坛,名烁中外,卓然一大家也。 君陶先生是一位诗、书、画、印熔于一身的艺术家,诸方面都有...

    199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沙馥人物画欣赏
    书画学堂 | 沙馥人物画欣赏

    沙馥(1831~1906),字山春,号香溪渔隐,江苏苏州人。人物花鸟皆精妙,有名于时。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沙馥初慕陈老莲。咸丰间任熊至吴门,曾问业于任熊。任熊去世后,又与任薰关系甚密。后因自愧画学不如任薰雄伟恣肆,遂弃老莲法,转学改琦、费丹旭,并专攻仕女、花卉,遂自成一家。沙馥画学甚深,笔致妍秀,所作人物及花卉,无不精妙。以上内容《沙馥人物画欣赏》由美术资料...

    115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