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台北市的诚品画廊正在举办一场常玉作品展,展出常玉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的创作,包括油画、纸上水彩以及版画作品。参展作品皆是从世界各地藏家手中借展的小尺寸作品,需近距离观看。细看常玉的小画,竟似乎可体会得到艺术家创作时的呼吸与心跳,也能感受得到作品所散发的温度和温情。
常玉的小画有种说不明白的亲密感,会令你陶醉其中,你的记忆,会赋予这些小型画作以人生的温度,对拥有者来说,小画,也是一辈子相依相偎的收藏。
常玉是早期知名海外画家之一,亦是近代中国画坛的一个异数,因为他擅长画画,却是以顽童心理、游戏心情在作画。
常玉一生大起大落,在艺术上坚持我行我素。少时家境殷实,但晚景凄凉,1966年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时仍默默无闻,不被赏识。然而他一生中即使从“公子”变为流浪者,他在艺术上仍然坚持“我行我素,不媚世俗”的理念。
不得不说的是,常玉的境遇时常与他的性格有关。常玉的朋友说他多次看到常玉被人包围,要买他的线描画人物,他却把画送人,拒绝收钱;时常有人请他吃饭,吃饭他不拒绝,但如果请他画像,他约法三章:一先付钱,二画的时候不要看,三画完后拿了就走,不提意见。
诗人徐志摩是常玉作品的忠实粉丝。譬如在《巴黎的鳞爪》中他费了很长的一段笔墨来赞美常玉的生活和绘画,他将常玉裸女画中肥硕的下肢称为“宇宙大腿”。
1919年中国掀起的五四运动,如火如荼,出国热潮高涨。常玉萌生了留法的念头,他的大哥常俊民大力支持常玉,同年,前往巴黎。同时前往巴黎的还有林风眠、王季刚等人。在巴黎,常玉很快就认识了徐悲鸿和蒋碧薇夫妇,常玉进入大茅屋画院学习,与他同班学习的还有贾科梅蒂,以及已是野兽派大佬的马蒂斯之子皮埃尔。
▲ 常玉与大哥常俊民,约1910年
而本次参展的作品则是常玉1930年前后在巴黎的创作。常玉在这段时间的作品不少运用粉色,题材中出现的动物、植物还是人体都在体态颜色上较他晚期的作品要明亮轻快。
因在这段时光里,常玉与哈蒙兹男爵的女儿玛素·哈蒙尼耶小姐相识,并于 1929 年结婚。也是在这段时间,生性执拗的常玉遇到了毕加索的经纪人亨利·皮耶·侯谢,他在资助常玉画画的同时,还帮助其连续几次参加巴黎的秋季沙龙以及最高级别的杜勒丽沙龙,这让 31 岁的常玉得以在 1932 年就入选法兰西《 1910—1930 当代艺术家生平大辞典》。
▲ 左:常玉,《玛素像》,1928年,铅笔纸本 右:玛素
也正如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的姚谦所说,“我特别偏爱常玉的粉红色时期,其中展现出一种对女性的依恋。在那个时代,诸如毕加索等很多在巴黎的艺术家都用粉红色创作,而常玉是其中将粉红色用得最美妙的。在不同的作品中,他的粉红色有着不同的层次,带着甜美与脆弱的美好想象,非常迷人。”
也是在这段时期,常玉妻子因无法忍受丈夫的挥霍无度和对女人的眉目传情,于1931年离开了他。也是在这一年,兄长常俊民经营的丝厂受到日本生丝倾销中国的巨大影响而倒闭,次年离世。依然是在这一年,由于常玉不满画商和经纪人侯谢对自己创作上的过度干预,两人中断合作。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也透出中常玉淡淡孤独与一生未曾改变的倔强。
在这段时间,常玉作出不少体态可掬的动物,比如猫咪、骆驼、双马、大象等等,不少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在国内首次亮相。作品中的动物虽可爱但却形单影只,或两两相依。可以说也是侧面透露中常玉当时的孤独、渴望同伴相惜的感情。
本次展览为介绍常玉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文献专门开辟的“粉色展厅“。
更多参展作品:
以上内容《常玉:画廊之中的小确幸》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