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4月13日,清华美院副院长张敢教授带来了一堂关于中西方现当代美术研究的课程,讨论了中国新时期的乡土美术、伤痕美术;绘画语言与题材的探索;中国现当代艺术的西方渊源;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与概念等内容。
△闻立鹏《大地的女儿—献给张志新烈士》
1978年8月11号,卢新华发表了一篇小说叫《伤痕》,这引起了很多的反响。《伤痕》里写了一个小女孩,因为她家里出身不好,她所有的事情都受到牵累,比如她想入团、想参加一些活动都不行。她后来一气之下就跟妈妈决裂了,自己跑到东北插队,然后在这个期间她一定要表现得很积极,要跟自己的妈妈划清界线,妈妈给她写信从来不看,直接把信退回去。但是过了很长时间以后,那时已经是粉碎四人帮了,她突然收到了信,说她妈妈已经病危了,特别想在临终前见她一面,这时她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这时她已经有男朋友,那个男朋友家境好像也不好,而且因为她的出身问题,甚至还影响到她男朋友的进步,她为了支持她男朋友,还跟她的男朋友断绝了关系等等这样一些事情。最后。她虽然回到了上海,但是没有见到她妈妈最后一面。这样的一些作品,大家今天可能不会有什么感受,但是在当时看来,确实是触动大家心灵的作品。
△蔡景楷《真理的道路》
一个出身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和前途。这样的作品给人们心灵上造成的这种伤痕,这是很多人是感同身受的,在当时是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这种伤害,在文学里可以表现,在美术中也开始出现了。在过去是不敢说这种话的,但这个时候可以了,所以中国的现代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从题材开始变化的。过去不敢说的话现在敢说了,虽然表现语言还是老的,但是就这种题材变化本身,它已经意味着非常重要的一种解放。比如说尹国良的《千秋功罪》,白敬周的《危乱见坚贞》,闻立鹏的《大地的女儿》,《献给张志新烈士》这样的一些作品,当年都是非常引起大家震动的。
△陈宜明作品《枫》
蔡景楷的《真理的道路》,实际上表现的就是76年的“天安门事件”。那个时候大家为了悼念总理写诗歌。当时有《天安门诗抄》,有些诗写得非常精彩,表达了人们对总理的一种思念,但是这个活动遭到了镇压。这个画就是这样子的,一个跟大家的年纪相仿的女孩,她一定要把这朵白花给献上去,她的头已经被打破了。拿着警棍,拿着镣铐的人这样的一些处理方法,表现了当时人们还是坚持真理,有所追求的。
△程丛林作品《1968年某月某日,雪》
陈宜明的作品《枫》,这是连环画报上登的,也是表现“文革”期间,一对小恋人因为政见不同,导致两个人关系的决裂,然后女孩自杀了,一种悲剧性的结果,这也是“伤痕”。我们看这样的作品时,其实很感人。
△高小华《为什么》
包括程丛林的作品《1968年某月某日,雪》,当时政治上的斗争,导致同学之间反目成仇,然后开始武斗,打仗。程丛林另一件作品,还有高小华的《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一些作品都是思想解放的一种标志和表现。
△程丛林作品《一九七八年夏夜》
程丛林的作品《一九七八年夏夜》,老师是很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的。当时人们那种对知识的渴望,确实是真实的,你们可能不知道,77级、78级的那批人,他们那个年龄一个班里的年龄差很大,有的已经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了,然后还来读书,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这种情况在当时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