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知识 | 印象派画家莫里索

时间 : 07-13 投稿人 : 小贝 点击 :

作为印象代表画家中少有的女性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故事和作品,和大多数印象派作品一样,充满了浪漫色彩。1841年出生于法国中部一个有声望的家庭,莫里索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艺术教育。她的祖父是著名洛可可风格画家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父亲是高级军官。这使得莫里索和姐姐有从小就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她们从小便一起向约瑟夫伯努瓦·吉夏尔学画。之后莫里索更是得到风景画大师卡米耶·柯洛的指导,学习风景画。这也使得她顺利进入当时的主流艺术审美,连续六年参加巴黎沙龙展。

印象派画家莫里索 | 书画知识

△《手持紫罗兰花束的贝尔特·莫里索》爱德华·马奈 1872年,布面油画,藏于奥赛博物馆

莫里索最为人熟知的形象,还是在马奈的画中(见上图)。两人在相识之后,对彼此的绘画风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莫里索因此具备了不少印象派的特质:她捕捉家庭生活中温馨的瞬间,运笔流畅,描绘细腻,色调清新,风景画的功底使她更能准确地捕捉到光影变化。

印象派画家莫里索 | 书画知识

△《摇篮》, 1872年,布面油画

这幅《摇篮》是莫里索最为有代表性的画作之一,我们却并不知道它的背景故事。只知道画中的母亲是艾玛——莫里索的姐姐——和她摇篮中的女儿。这是莫里索第一幅描绘母爱及母性的作品,这一题材在之后成为她创作中很重要的主题。

画面中母亲弯曲的左手臂线条——呼应着摇篮中孩子的手臂姿态,她的视线看向摇篮中闭眼安睡的孩子的面庞。摇篮垂下的纱与画面后方的帘子构成一个交叉的对角线,而这个交叉的画面线条像金字塔构图、平行构图等经典构图法中的线条类似,起到了将母亲与孩子两个角色联系起来的作用。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艾玛的手轻轻拉着保护着孩子的薄纱,这个细微的动作体现出母子之间亲密的联结。

这幅画在1874年印象派画展中展出,也是莫里索第一次以印象派画家身份展出画作。

印象派画家莫里索 | 书画知识

△《捕蝴蝶》,1874年,布面油画

在这幅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莫里索细腻的笔触。前景中的女子看向画面正前方,身着象征着纯洁和天真的白色裙子,手中拿着一个捕蝴蝶的网。和身后黑色衣服的小孩一样,她笔直地站着,静止的姿态仿佛是在等待捕蝴蝶的时机。女子的眼睛躲在帽子投下的阴影里,使她面容看起来神秘;不易察觉的微笑更像是对自己孩子气的掩饰。画面后方的小孩姿态各异,天真烂漫。背景色逐渐变淡向视线远方延伸,将画面主角反向推到观察者眼前。莫里索在这幅画中同样发挥了印象派画家的特长:对光的捕捉。可以看到,对于画面主体和背景的描绘,画家用了同样细腻的笔触和光影表达,这同样来自印象派画家的创造。

至于另一个更神秘的主角,蝴蝶究竟在哪?画面中我们找不到一只蝴蝶,只能看到一个柔弱的年轻女子。这样的神秘氛围,让观者有一种不小心窥视到一个十九世纪上流女子的惬意午后的感觉。莫里索用这幅画有力地证明了她作为印象派画家的“使命”:捕捉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

印象派画家莫里索 | 书画知识

△《舞会装扮的少女》,1879年,布面油画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上流社会女子参加晚会的装扮,画面风格不难看出其和马奈的印象派画作的异曲同工之处。马奈,作为莫里索丈夫的哥哥,对莫里索的绘画风格和创作生涯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莫里索在1880年第五届印象派画展中展出了十五幅作品,当时著名的艺术评论家Charles Ephrussi在他的书中评价道:莫里索是一个高贵、优雅、活泼且无忧无虑的法国女人;她喜欢生动、令人愉悦的绘画,她调色的时候,她的调色盘就是花瓣;而后她便能在画布上肆意挥洒她的灵感……是这些组成了她作品的魅力。

在这幅《舞会装扮的少女》中,模特置身于花朵围绕的环境里,胸前衣服的装饰与环境呼应。正如Charles所说,画面散发出一种美好恬静的氛围。因为结识一些印象派画家,莫里索之后把这幅作品卖给了意大利印象派画家朱塞佩·德·尼蒂斯。

从1864年开始参展巴黎沙龙,到1874年参加印象派画展,莫里索可以说是主动走出了当时的主流艺术审美——印象派运动开始的时候深受学院派画家诟病。而通过一幅幅作品,她以女性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画面,用诗意的温柔诠释了她特有的印象派风格。

相关文章

  • 书画资料 | 熊希龄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资料 | 熊希龄书法作品欣赏

    熊希龄(1870~1937),湖南湘西人,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和慈善家,曾创烧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工行楷,能花卉,清苍秀逸,悠然尘坌之外。亦擅诗词文章。△行书七言联△行...

    91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明,徐渭《黄甲图》赏析
    书画学堂 | 明,徐渭《黄甲图》赏析

    《黄甲图》轴,明,徐渭作,纸本,墨笔,纵114.6cm,横29.7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徐渭《黄甲图》图绘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画上自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诗意幽默。本幅署款“天池”。图中的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

    89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谢稚柳等文物鉴定界七位大神,至今无人超越!
    书画百科 | 谢稚柳等文物鉴定界七位大神,至今无人超越!

    1983年6月,国家文物局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七位老先生领衔正式组成“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普查、鉴定全国各地文博单位所藏书画。如此阵容,无论从规模或实力上来说,都堪称近几百年来最具分量的书画鉴定组,成员均是全国一流的书画鉴定专家,又各有专攻术业。国家文物局七人鉴定组合影。左起:谢辰生、刘九庵、杨仁恺、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傅熹年。任何一个名字,都是中国...

    598 谢稚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西洋画先驱陈抱一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西洋画先驱陈抱一作品欣赏

    陈抱一(1893-1945),油画家,生于上海,原籍广东。陈抱一先生是中国油画艺术的拓荒者和播种人之一。1913年留学日本专攻西画。192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自创“抱一绘画研究所”,指导人体写生。 1925年于上海创办中华艺术大学,与丁衍庸负责西画科。并先后在上海美专等校任教。还与乌始光、汪亚尘等组织了“东方画会”、“晨光美术会”,与徐悲鸿、潘玉良...

    180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留法生一统中国美术江山
    书画学堂 | 留法生一统中国美术江山

    二十世纪上半叶所有留法学生当中,选择美术专业的比例最高,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留法美术生约150人,数量看起来不多,但成才率极高,几乎人人归来都成为各自门派的宗师级人物,共同建立起现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1911年,吴法鼎以官费资格赴法学习法律,但他钟爱美术,常出入巴黎各大艺术馆,后来干脆进入巴黎美术学院,成为最早的正规美术留法生。从1911年至1919年,赴...

    28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曾让日本趋之若鹜的中国禅画
    书画科普 | 曾让日本趋之若鹜的中国禅画

    今天美术资料网小编要讲的则是一个“过气网红”,它也曾风靡日本文化圈,幕府将军爱不释手,画家们极其尊崇,成为日本画坛一大中流砥柱。然而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曾听说它,就连专业的中国美术史教材中其介绍篇幅也寥寥无几。它就是禅画。△ 南宋 梁楷 六祖截竹图要说禅画,首先就要先说禅。从字面即可猜到,禅是佛教术语,禅(jana)起源于古印度,6世纪初达摩来到中国,将禅宗在中...

    102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欣赏
    书画百科 |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欣赏

    《千里江山图》卷,北宋,王希孟作,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

    22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梁楷作品欣赏
    书画常识 | 梁楷作品欣赏

    梁楷,东平相羲之后,善画人物、山水、释道、鬼神,师贾师古。描写飘逸,青过于蓝。嘉泰年画院待诏,赐金带,楷不受,挂于院内,嗜酒自乐,号曰粱疯子。院人见其精妙之笔,无不敬伏,但传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元夏义彦《图绘宝鉴》△南宋 梁楷《泼墨仙人图》,纸本,纵48.7、横27厘米,水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梁楷对中国美术史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减笔人物绘画、金错刀画竹...

    23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翁同龢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翁同龢书法作品欣赏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声甫、讱夫,号瓶庵、松禅、玉圃、瓶笙,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状元。历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垂三十年。工诗文,擅画山水、木石、杂画。工书,称同、光间书家第一,名闻于时。以上内容《翁同龢书法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70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林散之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学堂 | 林散之书法作品欣赏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县乌江镇,生于江苏江浦县,居南京。工书法、诗文,擅山水。生前曾任安徽省第一届人民大会代表、江浦县(时属安徽)农田委员会副主任、江浦县副县长,江苏省国画院任专职画师、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林散之诗书画选集》等...

    173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2018年黄胄作品拍卖价格TOP20
    书画常识 | 2018年黄胄作品拍卖价格TOP20

    1、黄胄 1977年作 草原颂歌图 4082.50万尺寸:123×69cm拍卖时间:2018-12-072、黄胄 三雄图 1662.87万尺寸:60×42cm3、黄胄 听琴图 1133.60万尺寸:94.5×251cm4、黄胄 1976年作 库尔班大叔 874.00万尺寸:153.5×95.5cm5、黄胄 飞雪迎春 815.32万尺寸:164×94cm6、黄...

    1479 黄胄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范曾作品《广陵散》赏析
    书画资料 | 范曾作品《广陵散》赏析

    作为中国当代画坛的领军人物,范曾高举新古典主义的大旗,成为了新文人画的精神主帅。他一直主张“古典精神的复归”,他指出:古典精神的复归并不意味复古,而是从中华民族自身优秀的传统里面吸取最精华的东西去学习,进而推进中国画的前进。数年来,他潜心研究八大的简笔造像,深刻感悟老子、庄子的哲学体系并且始终执着于从传统中取材进行创作。范曾作品《广陵散》130.5×331c...

    185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齐白石真迹将来湘开展【90幅】
    书画学堂 | 齐白石真迹将来湘开展【90幅】

    90幅齐白石真迹珍品将于3月31日至5月31日在其家乡湖南的长沙市李自健美术馆展出,其中大部分作品为首次公诸于世。记者20日从李自健美术馆获悉,此次齐白石真迹珍品展的规模之大、作品之精、价值之巨,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齐白石艺术展览史上都是罕见的。目前,画展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齐白石画作《送宝君图》 李自健美术馆供图“白石老人是中国的骄傲,更让湖南人...

    1351 齐白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石涛《花卉册页》十帧
    书画知识 | 石涛《花卉册页》十帧

    石涛《花卉册页》,纵37.5,横25cm,共十帧。早在2008年5月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以1574万元成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到清代之后,进入了系统整理、梳理、总结的阶段,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大涤子题画诗跋》就是对前人绘画美学思想的总结。在这两部论著中,石涛以“反对古法”和“突出自我”为理论基石,建构了以“一画”论为核心内容的美学体系。中国传统文化认为...

    98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阎立本《职贡图》欣赏
    书画讲解 | 阎立本《职贡图》欣赏

    阎立本《职贡图》所描绘的便是唐太宗时,南洋的婆利、罗刹、与林邑国等前来中国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景象。从前端牵羊者已在画外的形式判断,有学者认为现存的《职贡图》乃是经过裁切之后的作品。△阎立本《职贡图》191.5×61.5cm目前全幅共绘有二十七人,如同游行的队伍一般,自右向左行进。行列的中央及左方,有仆人持伞盖随行,暗示出伞盖下人物的使者身份,而伞盖的存...

    70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