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来作品
许多人在面对国画时不知道如何赏析。所谓赏析就是对画在观赏时进行分析。不错,就是分析。那么,难道在欣赏一幅画时还需要分析吗?可以肯定的说,对于不懂国画的人就是要学会对画的分析。因为不懂绘画的人往往看到的仅仅是画面的内容,对于国画所遵循的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经营位置等比较虚的画面处理方法不甚了解,即使知道也是摸不着头脑。因此无从评判起。不会评判,哪怕简单的评判都无知的话,就无从欣赏了。我们常听到一些人说不懂国画,其实就是不懂如何评判。所以必须懂得起码的评判方法。
那么最基本的评判方法是什么呢?就是首先远距离看,特别是对于山水画,必须首先远看。看什么呢?看气势。只有通过气势才能体会到它的气运生动与否。而且只有远距离观览才能体会出。不过气运生动与否可不是你一下就能体会出的。它需要你多次的,欣赏多幅的一段时间后慢慢学到。因为每个人以往都会见到过一些画,特别是一些摄影、水彩、油画等风景画。如果你拿那个审美经验来套国画就会进入歧途了。因为那些画是不讲求气运的,只有国画 特别是山水国画对于气运是特别重视的。一句话,一幅国画倘若气运不生动,其它方面画得再好也不能称之为好画。气运说来有些虚,必须通过经常体会,逐渐感悟。气运与气势比较接近,可以通过气势逐渐去捕捉气运,并不难。
刘玉来作品
古人云欣赏山水画,当作远近观,"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宋人尤重于此,故宋画大都气势宏伟壮观。宋画不但有气势雄健的特点,而且它的笔墨并不潦草。气势与笔墨潦草飞白并不是一回事。一幅画的笔墨必须给人质地结实的感觉。而评判笔墨结实与否必须近观了。故此远看之后就要走到近前看看笔墨的质地是否结实。这对于欣赏者才是困难的了。首先看笔,看笔道交代是否清晰合理不乱糟糟,笔道无论轻重粗细是否有力,再看渲染皴擦的墨气是否漂亮有味道。这些综合起来形成的质地是否美感强烈。可以说但凡优秀的作品在这些方面几乎无懈可击无可挑剔。
应该说这两点就是欣赏者的重点。知道了欣赏者的审美重点,那么画家应该如何呢?毋庸讳言,画家所重者必然也在这两方面了,既重势又重质。不过对于画家来说圆满的做到这两点又并不是全部了。
刘玉来作品
苟日新日日新,画家最难的就是这个!如果你让观者总欣赏你,就必须不断创新,而创新岂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在保留自己特色的状态下搞创新难度是极大的。一般来说一个画家一生的表现手法和作品外在形态美都较固定,太多必然会导致成不精到了。
花鸟人物画的革新当从立意、手法入手,久而坚持,由生渐熟,由俭渐丰,坚持寂寞多年,个人面貌还是可以形成的。在形成面貌之后必须坚持住。这是个关键,因为被圈内和社会广泛认同必须有大批精品。常看到一些人已经有独特风格了却玩儿了个见异思迁急流勇退,结果落了个前功尽弃的下场。至于山水画则又当别论了。
凡是发展到有了自己独特美学特征的山水画家大都只是在构图上不断变化,这已经就是日日新的极限了。比如白雪石先生,他以表现桂林山水为特色 ,这是他多少年才演绎成功的特色,他只能把特色不断突出,创作出精致的作品,这才是他努力的方向。是不是他不能画其它风格的呢?笑话!除了这种风格,其它风格他也是顺手拈来。但那就是自毁长城了。非不能也,不为也。再如黄胄先生以画新疆人物为特色。一提现代国画画新疆人物领军人物必然想到他。在此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 ,作品为圈内和社会广泛赞誉。难道其它内容水平低?也不是的,是不为也。
刘玉来作品
画家都懂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自己艰辛探索出来的特色不断加精,创造出盖世流传精品才是真正的努力方向。
2024.1.22 北京艺术研究所刘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