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图文]

时间 : 05-20 投稿人 : 关关 点击 :

点墨创作,盛唐时代就有,基于创作难度,真正掌握的人少之又少,导致几近失传,尚存点墨作品,大多流落于海外,估值数亿,难回国门。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白描点墨版24孝之涌泉跃鲤(刘名哲)

《唐朝名画录·序》记载:画圣吴道子曾感慨:“画技满身,唯点不可攀”。点,就是指的点墨技巧。吴师为什么会如此感慨?大家都知道吴道子被尊为“画圣”,尤其擅长白描。而最能发挥白描画风的,就是点墨,点睛之笔。只擅其一,荒废点睛之技,画圣怎能不感慨?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白描点墨版24孝之孝感动天(刘名哲)

点墨,顾名思义,以点绘画,以墨作色。常以白描勾勒,进而形成东方独有的点墨作品。点墨的表现技法就是运用“点”的大小、疏密来处理繁简、虚实、轻重等各种关系,表现出形体深浅明暗的色彩变化和造型结构。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白描点墨版24孝之弃官寻母(刘名哲)

刘名哲,白描点墨派领军人物,凭借高超的白描技法与天赋异禀的点墨底蕴,被众多名家赞其为当代吴道子。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刘名哲,原名刘永平,祖籍山东乐陵,现居济南。刘名哲从两岁开始就有不同寻常的绘画天赋,一本不知道出处的吴道子白描画册,是他唯一的宝贝,每每小心翼翼翻看,不舍临摹。小时候没有纸,就用手指头在院子里画,经常画到指甲磨秃,手指磨破,乐此不疲。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白描点墨版24孝之涤亲溺器(刘名哲)

点墨,是刘名哲先生在古代软笔点墨基础上创新发扬为硬笔点墨的绘画手法,硬笔点墨作品在视觉上更为震撼,但绘制同样尺寸的作品也更为耗时,比如刘名哲先生所画的白描点墨作品“西游精神”更是耗时四年才得以完成。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白描点墨版24孝之童媳善谏(刘名哲)

白描点墨作品画法繁复,以点渲染,产量极低,所以更显珍贵。刘名哲先生的白描点墨作品极具欣赏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又由于产量极低,在收藏界一画难求。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白描点墨版24孝之啮指痛心(刘名哲)

点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白描是以最为朴实但最为体现画功遒劲的纯线条绘画方法,而墨色则是绘画中最基础的颜色,这三种最朴实的元素,被刘名哲先生综合运用来呈现千变万化的姿态,一点、一线、一色,看似平凡,汇聚却可以成山、成水,成梦、成幻。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刘名哲写意作品“醉酒图”(四尺)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刘名哲写意作品“三贤图”(四尺)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白描点墨版24孝之拾葚异器(刘名哲)

名哲先生,运用用中国独有的白描点墨技法,创作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主题的作品,诸如点墨巨制《西游精神》、大国孝道《二十四孝》、儒学经典《至圣先师孔子像》、《孔子周游列国图》……他用繁复震撼的白描点墨作画,传承的不仅仅是点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宣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谨以此文,致敬点墨传承人,名哲先生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上图:白描点墨版至圣先师像(刘名哲)

下图:白描点墨版西游精神(刘名哲)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白描点墨巨制“西游精神”(刘名哲)

下图:白描点墨版“中华十二骏”(刘名哲)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 美术趣闻

白描点墨“中华十二骏”(刘名哲)

刘名哲先生不但在白描点墨领域独树一帜,其写意作品也意境深远,其写意画作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深邃的意境。

相关文章

  • 当代著名画家范扬作品赏析[图文]
    当代著名画家范扬作品赏析[图文]

    范扬(Fan Yang)范扬,1955年1月生于香港,祖籍江苏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甘南迭部县益哇乡写生...

    6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徐衔[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徐衔[图文]

    【画家简介】徐衔,号畹读窠主人,70年代生。书法家、画家,文化学者。少年时即深爱书法艺术,上溯秦汉魏晋,下及宋元明清,于经典碑帖法书浸淫甚深,学养丰厚。近年从吴悦石先生研习大写意中国画,窥青藤、白阳、仓石、白石泼墨写意之法,尊先贤“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之说,每有心得则述诸笔端。近年画作参与《大爱无疆》、《方寸大千》、《披图揽胜》等展览多次。艺术评论见于《中国书画》杂志及微信公众号多篇。作品欣...

    2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诗性的自然与色彩的情感——品读金娅杰油画随想[图文]
    诗性的自然与色彩的情感——品读金娅杰油画随想[图文]

    金娅杰的作品充满着生命的张力和对自然的深度思考,这和她多年的专业积累有关,更源于她对人生积极的乐观态度。艺术一旦背离了生活和自然,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金娅杰是一位热爱生活和自然的艺术家,身处繁华闹市的她常到郊区的山林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的情景中,以一颗纯净之心与自然交流,并因此升起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任由思绪在自然中畅游,直到怦然心动之时,方拿起画笔记录真实的感受,记录下...

    98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赏析[图文]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赏析[图文]

    图为千里江山图卷余辉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绢本青绿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说起这件传世名作,就不得不提及北宋宋徽宗的一项绘画教育的创举——画学,王希孟就是这所学校的硕果之一。北宋有过三次兴学的高潮,第一次是范仲淹的庆历兴学,直接管理和资助地方州学;第二次是王安石与熙宁、元丰兴学,重在改革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制度;第三次是蔡京的崇宁...

    191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双胞悬案[图文]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双胞悬案[图文]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书画鉴定中,董其昌作品的真伪辨析是其中一个绕不开的重点与难点。传世董氏书画中不乏双包现象,其中最著者,当属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分藏的两本《烟江叠嶂图》卷。“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前不久曾刊发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通过多年研究得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本《烟江叠嶂图》系清代收藏家高士奇临摹的文章,并引发反响,本文作...

    181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沈爱凤:贺文斌画笔下的江南古城[图文]
    沈爱凤:贺文斌画笔下的江南古城[图文]

    逝色·巷 home(布面丙烯加油画)200x150cm2012在世界上许多画家看来,自然世界是人类居住的宁静场所,它的一切理应受到我们的赞美,因而古典艺术里就有了那许多秀丽的山川、典雅的景色和壮丽的城堡,西方移情派美学家把这个叫做“客观化的自我享受”。在我们这里,中国古典民居也总是以秀美的庭院和水巷出现在近现代国画、油画和版画之中,在这些作品中,通常都是采用幽静、雅致的优美色调。可是在贺文斌笔...

    49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史占文:守望历史写意胡同[图文]
    史占文:守望历史写意胡同[图文]

    《北京风韵·古韵悠悠》作为一位享有盛誉的著名胡同画家,史占文没有令人生畏的大师威仪,更像一位亲切随和、质朴平实、热爱传统文化的学者。在他看来,“古韵悠悠的北京胡同,是人文的经典,是民族魅力的体现”。这也正如他笔下创作的胡同印象一样,充满了人文内涵。寻找消失的记忆史占文喜欢画山水,尤其喜欢画北京的胡同。他对胡同有着浓厚的感情,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述胡同的历史...

    169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明清竹刻笔筒的艺术价值与市场表现[图文]
    明清竹刻笔筒的艺术价值与市场表现[图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的诗句道出了竹在古代士人心中的地位。竹虚心有节,那谦逊劲节之气、静雅萧疏之态正是文人雅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也因此被誉为“四君子”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子和最善用竹的国家,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是最早的竹刻艺术品。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载了汉代竹刻技艺已出现了“留青”的刻法。元末陶宗仪《辍耕录》描述了南宋艺人詹成制作雕竹鸟笼的...

    143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拍卖市场上的富贵绵长双龙耳瓶[图文]
    拍卖市场上的富贵绵长双龙耳瓶[图文]

    富贵绵长双龙耳瓶在不久前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清三代瓷器为代表的宫廷佳作,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在即将于5月底至6月初举行的香港邦瀚斯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又将有重器出现,显示出市场对于这类藏品的追捧。此次露面的重器是一件来自英国显赫私人旧藏的,清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粉彩开光“富贵绵长”双龙耳瓶(见图)。此瓶器形端庄大方而不失秀雅,装饰工艺复杂却一丝不苟,为难得的宫廷佳器。这件双龙耳瓶撇...

    12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高宏亮[图文]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高宏亮[图文]

    高宏亮,字号高鸣,笔名悟法,一九四八年生于金陵,现居南京市,出身书香门第,现任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理事,北京华夏夕阳红书画协会会员,中国东方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院新疆分院会员,新疆老干部书画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七十年代初本人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来到祖国大西北新疆,先后在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奎屯,克拉玛依,博乐,阿尔泰,等地区搞建设,为新疆建设做出毕...

    14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特别推荐:蔡正雅艺术鉴赏[图文]
    特别推荐:蔡正雅艺术鉴赏[图文]

    【艺术简介】蔡正雅,男。汉族,江西省莲花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萍乡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维权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名誉副主席),萍乡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萍乡市国画研究会会长,萍乡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是全国第四届、第五届书法家代表大会代表, 上海海上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解放军铁...

    174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复旦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复旦大学[图文]

    一、校名题写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强调国人自强不息,寄托当时知识分子教育强国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之初,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陈望道教授于1950年11月29日致函毛泽东主席,代表复旦师生员工请求毛主席为复旦大学题写校名,拟在1951年5月27日校庆时换新匾,发新校徽用。信...

    127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圈地快感[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圈地快感[图文]

    周涛元吉 油画 《寂静》系列1作者:曹喜蛙艺术收藏在某种程度上能确保私有财产一定意义上的安全,甚至艺术收藏的投资增值、保值也得到了很多财富人士的认可,艺术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不动产的一个重要类别。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巨大的“圈地运动”,一次是十五、十六世纪的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一个是1949年后的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圈地运动”。前者见英国着名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名着《乌托邦》;...

    193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矿业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矿业大学[图文]

    一、校史沿革中国矿业大学,其前身是1909年的河南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年,在焦作工学院的基础,新中国建立了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学校迁到北京后叫“北京矿业学院”,“文革”中在四川叫“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经上级批准,学校迁到徐州,恢复了建国初期的“中国矿业学院”的校名。1988年4月,“中国矿业学院”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至此,学...

    176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为什么人人都怕狗头金被充公[图文]
    为什么人人都怕狗头金被充公[图文]

    新京报插图/许英剑一名新疆牧民捡到的狗头金连续几天被热烈讨论,不仅因为它重达7850克,够大,值钱,更因为它该归牧民还是国家所有,各方意见一度出现分歧。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有政府部门要把狗头金充公,但似乎人人都为牧民焦虑。最新消息是,牧民一家人“消失了”,具体原因尚不得而知。此次风波所折射的社会心态,以及背后的法律问题,都值得关注。“狗头金焦虑”因产权界定不清关键还是要明晰界定产权,并依法保护产...

    18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