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时间 : 04-29 投稿人 : 缘锡 点击 :

任建国1957年生于北京,现居住、创作于北京和悉尼。他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刘凌仓、卢沉、周思聪等画坛名家。任建国早在1980年代就在学术领域获得关注,成为那个时代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和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这在那个年代的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任建国年轻时便在艺术界取得学术建树,他的早期作品中国画《我们开的饭店》1985年参加了展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早在1982年任建国的另一组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参展北京工笔重彩画展也同样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在1981年代的《燕京四景》系列中较早在工笔重彩画领域实验和探索了“现代构成”的绘画语言。卢沉和周思聪两位先生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和期望。任建国在1980年代参加的其他重要展览还包括“第六届全国美展”和“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这都是研究那个时代的美术史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展览。任建国二十出头就令画坛瞩目,当时最为权威的《美术》杂志于1985年第五期设专栏介绍任建国的艺术创作。同年任建国获得了北京文学艺术工作者的表彰。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我们开的饭店 82×82cm绢本工笔重彩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燕京四景之春夕 52x42cm 绢本工笔重彩 1981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燕京四景之冬雪 52x42cm 绢本工笔重彩 1981年

任建国近来的艺术创作在保留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基础上,大胆融入抽象表现的绘画语言,与写意精神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融汇,展现了一种似曾相识但又别具一格的水墨现代性的独特画风。近年来,任建国创作了大量的水墨作品,他将20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墨现代性精神与21世纪初艺术世界活跃和呼唤的传统主义进行了大胆交融和探索,将他多年对于古典文化的陶养与年轻时代就显现出的“现代语言”充分融汇,题材从人物到山水,从山水到抽象不拘一格,丰富多变。任建国对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古物具有很深的研究造诣,他沉潜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古代中国文化的熏陶,融入传奇人生的丰富感悟,在浓浓古意中联系当今生活的意趣。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冬去春又来 123×2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山城暮色 123×2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青云南山飘 124x243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在“意趣”层面遥接古人,画中的自然精神与田园属性深含当代生活的真趣,诠释了一位“从远古走进当代”的画家本色,他的作品洋溢着画家对于“传统古意”与“现代性”的完整思考,又融入画家本人深切的对于艺术与生活的浓浓“情意”。任建国将绘画与人生深厚的情感在作品中贯通畅达地表现,近期的新作与他自1980年代开始就在同代画家中显示出的“笔意足”、“画意深”的优势相接,形成了“以情带笔”和“任笔达意”的行笔特征,在墨与色的晕染与华章中,让中国画的传统大写意之格与抽象性、表现性的“语言”形成了画学内在的笔墨碰撞与交融,生成了具有任建国独立特征的当代中国画的内在精神。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谷风悠 68×137cm 纸本设色 2021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烟雨寒林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从1980年代开始,截止到目前,任建国的中国画探索,由五个方向和三种题材构成其水墨创作的基本格局。

任建国创作的第一个方向是“人物和风俗画”的题材,这个方向的创作由1980年代的早期作品和最新的写意人物画构成。早期作品如《种苞谷的老人》和《我们开的饭店》是中国美术馆1980年代收藏的两组国家典藏,前者以六张不同画面构成的叙事传达着画家对于田园生活的关注,后者以工整的用笔和富于时代朝气的色彩笔调描述了那个时代身着朴素而典型服装的人物情态。风俗类的其他代表作品还包括《燕京四景》系列等描绘时代生活的内容。自1980年代的青年时代开始,任建国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时,除了以笔头功夫好,基本功扎实,出手顺为特征外,他在作品中显示的另一鲜明特征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这些作品内容也十分丰富,显现了画家任建国对城市新貌、田园牧歌和土地家园的热爱。这些工笔重彩的早期人物作品是任建国近八年来“写意人物画”新面貌的精神前引。任建国人物画的第二部分是2014年以来创作的写意人物画。这些作品是任建国围绕自己在中央美院读书和下乡时的青春足迹,沿着当年常去写生的地点为线索展开的新创作。画家以此进行青春足迹的“再访”,将“此时”与“彼时”的感受凝于“此地”和画中。经过画家的人生提炼和语言转化,进行一种“写意”的再访,在创作过程中唤起曾经的记忆,将“往日”和“今时”在画纸上重现。画中人物是对巴蜀凉山汉族和彝族乡民的写意塑造,由此也完成了任建国从工笔向写意的风格转型。在这些新的人物画中,任建国将那些松散而灵动的笔墨在画面中有序穿插和建构,激活记忆中的时光和当下的感知。人物和风俗画的题材,让人联想到任建国画作中的一句题画诗曰“西风楼上我兄醉”,在浓浓的醉意中重启记忆中的景象。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种苞谷的老人之七18.8cmX15.5cm绢本工笔重彩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种苞谷的老人之八18.8cmX15.5cm绢本工笔重彩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种苞谷的老人之九 18.8cmX15.5cm绢本工笔重彩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种苞谷的老人之十18.8cmX15.5cm绢本工笔重彩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二月春 102x95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暖风正午102x95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十月果香 113x95cm 纸本设色 2015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春早大凉山 68×137cm 纸本设色 2017年

任建国创作的第二个方向是“人物山水”题材,这是一种创新性的融合,是传统中国画分类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两种题材的“结合”,在现代语言与古意情怀的视域中,拓展出的一个新的创作方向和题材。“人物山水”是对“人物行迹”特征的进一步展开和突破,这类作品在人群的“游踪”中体现了大场面的中国画写意心得,在“人群游踪”中描绘了古代生活中人们的理想境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游动”,这部分的作品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其所生活环境之间的天人合一理念,传达出“欢畅游心”的生活味道。画面在写意的笔墨结构中,引入表现性的现代语汇,以新的语言体系表达画中的主题。任建国的水墨探索,丰富了“大写意”概念下的当代可融性与可延展性。画中那些人物与环境的游踪对应了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使人流连于自然美景与生活情景的兴高采烈。这种“悠游”的沉醉之意在精神与思想层面延续了庄子的美学思想,在艺术语言上也将“表现性”的情感、“抽象性”的语汇融入了“当代大写意”的格体之中,在精神和语言之间达到了契合。“人物山水”题材的作品如同任建国画作中的一句题画诗曰“城南晨早清风悠”,体现出带有“禅意”和“老庄哲学”的悠游状态。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山地风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岚山秋风清104x123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川西风 123×2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二月飘雪 123×2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西蜀长街行 123×2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创作的第三个方向是具有强烈“动势”的“山水画”题材。这是任建国的“山水画”系列的第一种类型,以远距离大视野和智者听风观念下的山水为主,主要体现“势”和“动”。在这部分作品中,云霞是飞舞的,山峦亦是充满了狂风中的讯号显现出强劲的动势,空气中凝汇着丰富的语汇,是风,是雾,是山,还是某种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都在任建国远距离的“云海阁”中演奏着“听风居”主人的胸襟。中国壮美的山川气势宏伟,给予了任建国山水画创作的丰富灵感。他近年来常写生于黄山、桂林、巴蜀等名山大川,对中国山水的品格具有深厚的感悟,他如同一位听风的行者,静听到山川造化之“势”。这部分作品体现了画家“山水画”中广袤的文化视野,探索中国画重返气势宏大的磅礴气象,将中国山水的独特品格在画面中显现,也将笔墨“行笔”中解衣磅礴之状充分挥洒。在水墨的空气当中显现出中国画的“动感之美”和“动中有静”的超然气象。这个创作方向体现了任建国山水画的独特创新,在笔势、笔意以及墨法、彩章之中如意穿行,让心灵拥抱自然,遥接古代绘画特别是北宋山水中的“势气精神”,也体现了画家“胸中自有士气在”的精神品格。在任建国的画中,有一句题画诗曰“秋山千里天朗晴,仙居南谷听虫鸣”,也许这在举重若轻之间诠释了此类山水画的真谛,在山水之“势”中反得心灵之“静”。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云低天高 123×2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晨醒静听风雨声 68×137cm 纸本设色 2018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岚烟静水 76X45cm 纸本设色 2018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阳朔晨水静45×76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晨雾河西68×137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任建国创作的第四个方向是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另一类“山水画”题材。这是任建国“山水画”系列的第二种类型,这部分作品的视角从前一个系列的“势”与“动”转向近距离的“人居”景致。此类作品继续了任建国在山水画方向上的开拓,画中人间烟火的味道逐渐浓郁,以山水中的家园屋舍、梅林树木和“菜园鱼塘”(多为白菜地)为符号线索,以山水画的方式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土地情怀的热爱与畅然。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家都在追求一种山水境界,即“可游可居之境”。“居”也是任建国这类山水画的核心内涵,在第一种类型山水画的远距离和“动势”之外,呈现中国山水画的另一种“烟火味道”,一种将镜头从远距离拉近到日常生活的人居情景。与古人所追求的理想家园一脉相承,任建国笔下的“山居生活”也怡然自得,“菜园子”“养鱼塘”“桃花梅林”“屋舍”“鸡犬”和“人迹”,无不体现出“古意今趣”的情怀,以及对于生活与自然的真挚情感,使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任建国这部分山水画有的全然安宁静态,有的也充满动感,呈现出“在动与静之间”的状态。人间烟火味的山水画使人联想到任建国画中的一句题画诗曰“长居风林谷,焉知世外几多秋”,别具世外哲思。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十月谷南风 45×76cm 纸本设色 2018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南乡风暖 123x145cm 纸本水墨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秋雨临风渐狂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谁不说俺家乡好 123×2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冬早晨风68×137cm 纸本设色 2021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轻舟谷西风悠起 68×137cm 纸本设色 2021年

任建国创作的第五个方向呈现出“抽象性”和“表现性”的现代语言特征,这部分的作品介于抽象与洒意之间,是以画家主体感受为表达方式的探索。他虽然没有完全进入严格意义上的抽象艺术,但他的用笔和行笔的形式语言中具备了很强的抽象性特征。这部分作品发挥了任建国在水墨语言和山水结构中的“抽象性”因素,将其进一步提炼,来传达画家精神内在和语言本体的美学感悟。任建国这部分的作品主要特征是在追求古意的同时有机融汇现代绘画语言,特别是将富有现代艺术精神的抽象和表现性的形式语言,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大写意体系”相化合,在绘画生命的本质之处探寻现代形式与笔墨传统的交汇。在这些抽象的作品中,任建国的笔墨中流露出他作为中国画画家长期热爱和研究古代文物的深厚学养,同时对绘画性情真趣的探索启迪他在行笔中以更加放松的心境继续探寻“古意今趣”的绘画理想。这种意趣是画家主体之“我”与绘画之“趣”的内在关联。似如一位画家“从远古走来”,一路风尘走近我们,走到当下与我们相遇。在这些具有强烈的“抽象和表现因素”的作品中,流露出大胆表现画家精神直觉和行笔十分肯定的绘画自信,将古人的“狂洒境界”释放到当代的笔墨结构中。这是生成任建国那些山水意象“纵阔感”的画法来源,也是一位艺术家在追古识今探索过程中的个体感悟。这部分作品体现了庄子美学中的超然自适,也是画家对于逍遥精神的笔墨诠释。任建国将“潇洒美学”带入到他的水墨语言中,如同他一件画作中的题画诗所云“晚风知我乐,清酒几多杯”。古往今来,几杯清酒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洒意与灵感。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秋之风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风行图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南山秋居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阳朔渔兴 45×76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 晨风早45×76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任建国在这五个方向的探索中,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与现代语言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交融和突破,他的作品中既有现代精神,又在传统文化的禅意和老庄哲学的思想境界中找到了联通古今的路径,提供了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画探索之路,在20世纪连接21世纪的中国画史上,开辟了独具一格的个人风貌,为研究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和水墨历史提供了富有启迪性的个人经验。

画家简介

任建国:当代中国画探索及其“古意今趣”的水墨新境 | 艺术杂谈

任建国,著名画家,1957 年 2 月生于北京

自1980年代早期开始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1977

毕业于北京艺术学校

1978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82

大学毕业并获得中央美术学院颁发的文学学士学位

1985 年《美术》杂志第五期对他的创作和艺术思想进行专栏介绍

1985 年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表彰,曾任光明日报社美术记者、编辑

1987年至今创作、生活于悉尼和北京

展览经历:

1978

北京市美展 (中国画《古代艺术传友谊》)

1979

北京市青年美展 (中国画《到底谁是敌人》)

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学生习作展 (六幅习作)

1980

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画《到底谁是敌人》,获三等奖)

1981

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学生习作展 (中国画《燕京四景》《孪生》,获二等奖)

1982

北京市“八十年代”画展 (中国画《静》)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 (组画《巴蜀纪行》,中国画《看戏去》《开春》《小牛馆》《童年》等 12 幅)

北京工笔重彩画展 (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3

北京工笔重彩画展 (中国画《南海拾零》)

“八十年代”画展(二展) (中国画《巴山球迷》《女人总也不能闲着》)

1984

第六届全国美展 (中国画《扑不灭的烈火》)

光明日报奖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画《渡口》,获二等奖)

1985

“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中国画《我们开的饭店》,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中国画《家乡的篮球赛》《飞吧,白鸽》)

代表作:

1980

《到底谁是敌人》(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

1982

《巴蜀纪行》(毕业创作,中央美术学院叶浅予奖金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1984

《就职宣誓》(连环画,北京市优秀艺术作品二等奖)

《渡口》(中国画,光明日报奖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

《种苞谷的老人》(中国画组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

《我们开的饭店》(中国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发表:

1976

《抗震救灾速写》四幅,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0

连环画《智胜刁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1

中国画《到底谁是敌人》,发表于《美术研究》杂志 1981 年 1 期

连环画《孟尝君》,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小说《明清皇宫故事》插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

中国画《燕京四景》之二,发表于《美术》杂志 1982 年 2 期

中国画《开春》,发表于《人民文学》1982 年 10 期

中国画《童年》,发表于《人民中国》杂志及《中国画》刊物

1983

中国画《小牛馆》,发表于《中国画》1983 年 2 期及《中国书画》第 15 期封面

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发表于《连环画报》1983 年 1 期

连环画《李大虎与小刺猬》,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1983 年

1984

连环画《就职宣誓》,发表于《连环画报》1984 年第 1 期

中国画《渡口》,发表于光明日报及香港文汇报,1984 年

连环画《晚年》选页,发表于《连环画报》1984 年 7 期封面

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国画《我们开的饭店》)

中国美术馆 (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

美国西部博物馆 (中国画《孪生》)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静》《女人总也不能闲着》)

相关文章

  • 当代艺术家梅一随笔:好生之德[图文]
    当代艺术家梅一随笔:好生之德[图文]

    暮春倏忽,一晃已是初夏时节。上午我看了一段关于机器人测试的小视频。机器人的所有程序都是人写的,输入程序后的机器人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甚至袭击人类。视频中说人类在做上帝做的事情,我低头看看我们人类自己,看看我们人类身体里的各种设计。那么上帝(造物主)是一定存在的了?这个话题人类恐怕讨论了上千年也没有结果。人类造就出来以后,显然该程序是需要继续学习和升级演化的,否则人类也不知道会变成啥样。面对巨大的...

    193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品味宋式生活美学:宋代人的饮茶方式[图文]
    品味宋式生活美学:宋代人的饮茶方式[图文]

    点茶法是宋代最为盛行的饮茶之法,此法不仅为宋代时斗茶所用,茶人吃茶也用此法。点茶法是先将饼茶碾碎,置于碗中,以少量沸水冲点入碗,将茶末调成膏状,然后执壶往茶盏中点水,同时以茶筅快速搅拌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点茶法使人们品尝到了茶叶本身的味道,使唐朝饮茶而不知茶味的煮茶法随时代渐渐远去。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真正能担得起风雅二字的,大概只有宋朝,这个弥漫着淡淡烟灰色,以文艺著称的朝代。若是能够穿越到过...

    50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那黑色的眼睛——再读石虎《非洲写生》画册[图文]
    那黑色的眼睛——再读石虎《非洲写生》画册[图文]

    《非洲写生》是中国人物画“洗心革面”、走向自由的生命状态的重要里程碑,如荒漠甘泉,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也成为一代人青春岁月的美学启蒙。石虎 摄影:王二广石虎(1942-):河北徐水县人,1958年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0年入浙江美术学院;1977年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代表国家远赴非洲13国写生访问,其作品集结成《非洲写生》;1995年应邀出任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1980年代初,...

    120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她以最保守的方式拒绝当代[图文]
    她以最保守的方式拒绝当代[图文]

    王煜宏油画作品《童话》“芸海储星”——王煜宏个展于前天开幕,这位青年女艺术家展出的8幅纸本新作,显示了其依托着传统却以“当代”的观念不断求索的过程。个展位于陆家嘴未来资产大厦裙楼二楼内,共展出其22幅画作。《牡丹夜话》多年来坚守写实静物画创作如今所有人都在往前看,而青年女艺术家王煜宏的作品却有很大一部分带着怀旧的情绪,以...

    185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飞天伎乐 望之云表[图文]
    飞天伎乐 望之云表[图文]

    敦煌飞天“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洛阳伽蓝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由于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变化,姿态意境、风格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如敦煌飞天的鼎盛时期,即整个唐代,敦煌飞天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

    43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喜迎国庆 贺中秋——著名画家邵铁瑛[图文]
    喜迎国庆 贺中秋——著名画家邵铁瑛[图文]

    邵铁瑛·艺术简历邵铁瑛现就职于太原市文化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太原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万柏林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廉秘书长。2018年山西省“放歌新时代”书画展获奖;2018年山西省花鸟画艺委会举办的春花秋实四条屏入选;2018年山西省临摹创作展获奖;2018年荣获山西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山西省美术作品对外交流活动优秀奖;2019年《版纳暮烟》入选悲鸿精神第三届全国中国...

    144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绘画中的人物都是哪来的?——一份艺术模特简史[图文]
    绘画中的人物都是哪来的?——一份艺术模特简史[图文]

    今天当我们提到“模特”时想到的可能是杂志封面大片、T台走秀,但在艺术史中,除了时装模特之外还有一种在艺术作品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模特”,它是视觉艺术家创作中的一部分,为绘画作品中的人物提供原型。在没有照片的年代里,贵族找到艺术家以自己为模特画一张肖像;或是文艺青借做模特画画的机会为自己的心上人画一张像,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那样:描绘人物是艺术长久以来的使命,那么这些画中的人物都是从何而来?...

    9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关山月小幅山水画《山河颂》赏析:胸中有大丘壑[图文]
    关山月小幅山水画《山河颂》赏析:胸中有大丘壑[图文]

    河南商报记者陈薇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让不少人认识了关山月。擅长山水画的关山月也正是凭着这幅画,让岭南画派与广东美术,与京津、江浙两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不过,那样的巨幅画作个人大都无缘收藏,关山月的小幅山水作品却可以在家中赏玩。关山月《山河颂》“山河颂”并不是一个新鲜的题材,但凡擅长山水画的画家,几乎都有山河颂之作。这样的题材想画好并不容易,需要胸...

    175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从拍卖市场窥探限量版画的收藏潜力[图文]
    从拍卖市场窥探限量版画的收藏潜力[图文]

    一直以来,大师级艺术品原作因其价高惊人,不是一般的收藏家可以触及的。所以,那些名家版画的限量复制品也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收藏选择。那你知道什么是限量版画?其版画的收藏价值又是怎么样的?交河故城 丝网版画版画 = 批量印刷品?限量版画是在博物馆、艺廊、艺术家本人或管理人授权监制下的,用超高精度的立体扫描设备复制原作,再通过艺术微喷输出在与原作近似的材质上、并制作限额数量的作品。版画虽是原作的复制品但...

    2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吴训木:一位在波洛克“滴画”故乡获得金奖的东方抽象派艺术家
    吴训木:一位在波洛克“滴画”故乡获得金奖的东方抽象派艺术家

    中国独立艺术家吴训木以独特艺术风格闪耀国际舞台,在美国斩获金奖在东西方的艺术交汇点上,中国独立艺术家吴训木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泛的瞩目。他的作品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更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创新元素,绽放出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光辉。吴训木的画作总是弥漫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景,物若隐若现,变幻多端,仿佛在讲述着遥远而古老的故事。他巧妙运用水墨与油画的技巧,创作出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74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谢小毛[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谢小毛[图文]

    谢小毛,1963 年7月生。作品先后参加三、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展;一、二、三、四、五届全国篆刻艺术展;全国首届、二届楹联展、西泠印社一、二、三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首届、二届、三届《当代流行印风》展、全国六届书展、首届全国隶书展、九九《中国书法》年展、三届墨海弄潮展;首届、二届国际篆刻艺术展;全国当代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河南省首届、二届、三届中国画艺术展、河南省首届、二届山水画艺术展、河...

    137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艺术中的色彩启示[图文]
    艺术中的色彩启示[图文]

    曾几何时,艺术家们用色素和矿物油来调颜料,他们的个人方法是一个严守的秘密。为什么?“照片中的色彩就像生活中的热情,” Van Gough解释道。色彩是一种工具,它赋予艺术家在他们的绘画中注入情感能力。平面设计使颜色的应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色轮拥有超过1600万种独特的颜色,可应用于你的设计中产生影响力。我喜欢Van Gough,并且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你不需要为了成为色彩专家而失去信心。选...

    105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画家埃米尔.诺尔德: 一个德意志传奇[图文]
    画家埃米尔.诺尔德: 一个德意志传奇[图文]

    展览‘埃米尔?诺尔德 – 一个德意志传奇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 1867-1956)无疑是德国现代艺术界的传奇。刚刚落幕的‘埃米尔?诺尔德 – 一个德意志传奇’大展,创下了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馆的展览记录,累计有近200万参观者观展,欣赏上百幅埃米尔?诺尔德自1930年代后从未公开展览的绘画作品。展出作品中很大一部分创作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其中很多都是诺尔德私下创作...

    143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课题:让文物“活起来”[图文]
    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课题:让文物“活起来”[图文]

    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宣传好文物的价值,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摆在博物馆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科技的不断进步,受众的信息接受方式和阅读习惯正在发生变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借助融媒体表达方式,产生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文物作品从一件件博物馆的“冰冷...

    190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古典的复兴: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画研究[图文]
    古典的复兴: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画研究[图文]

    十五世纪中叶,吴门地区的画家承接古代大师的衣钵,创立了区隔宫廷与浙派的新风格,并开启了一场跨越几个世纪之久的“文艺复兴”。中国绘画史中的艺术家通过对古典风格的追溯,创造了多种艺术流派与风格,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古典的复兴: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绘画研究》辑录了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近四百年间的七十余件绘画作品和十篇专题论文,力图重构这一时期主流画坛对古典风格复兴的形状。该书由章晖、范景中主编,上海书...

    118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