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浅析蛙或蟾蜍的艺术造型[图文]

时间 : 04-29 投稿人 : 小熊猫 点击 :

浅析蛙或蟾蜍的艺术造型 | 美术百科

北宋汝窑天青釉蟾蜍砚滴

中国古代的砚滴也称水注、水滴,在我国古代文房器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水注材质多样:陶、玉、金、铜、骨、牙、犀、木等总计不下10余类。形态更是五花八门,常见之形以动物为主,有鸭、鸡、牛、羊、熊、鸳鸯、辟邪、蟾蜍等,其他还有童子形、壶形、葫芦形、双莲房形等。有作船形的,浙江博物馆所藏龙泉青釉船形水注,便是此类;又有元青花船形注,也是非常珍贵;有作果蔬形的,明项元汴《历代名瓷图谱》注录他本人所藏水注——明宣窑祭红双柿形,如今虽不知去向,但必是注中极品。

蟾蜍形砚滴属于仿生陶瓷中的一类。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仿生器是河南密县莪沟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头,距今将近9000年。再晚一些是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猪、陶羊等,大概有7000年之久。最典型、最具艺术价值的还是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鹰尊。中国古代的仿生器大体经历了早期的写实、商周时的抽象、秦汉以后又写实的变化过程。商周仿生器以各类青铜牲尊、兕觥、盉等为代表,其纹饰造型体现的是早期统治者的权力神授和至高无上。汉代仿生器以玉质、铜质较多,马踏飞燕是这一时期仿生器的代表。这时候的陶质仿生器也发展到了较高水平,秦兵马俑中的兵、马,西汉阳陵等墓葬岀土的大量人俑,满城汉墓出土的跪俑灯,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青铜雁鱼灯以及其他各类动物造型的文物均可看作仿生器的杰作。

蛙或蟾蜍的艺术造型最早出现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陶器绘画上,这些陶器上所绘蛙纹,一般作抽象的变异,导致学界对蛙纹的认识时有不同意见,其含义也各有奇说。

考古所见蟾蜍的完整造型器出土于夏代二里头遗址,现收藏于洛阳博物馆。青铜时代以后,蟾形或蛙形多见于青铜纹饰或青铜器组件之中,其形态已十分写实。葛洪《西京杂记》写汉广川王刘去疾盗晋灵公墓,曾得一玉蟾蜍,刘去疾用这件中空的玉蟾作了书房水盂。这是晋人所记的较早用蟾蜍作文房的一例,但《西京杂记》并非正史,此记不足为凭。不过,汉代张衡发明地动仪,以蟾蜍衔珠的方法测定地动情况,可算是较早给蟾蜍“赋能”的行为。

关于砚滴的确切起源,目前尚无一致观点。依据学界通说,由于砚台起于汉代,因此为砚台服务的砚滴自然不会早于汉代。但是,如若追溯注形器(砚滴或称水注为注形器之一类)的来源则又是另一番情况了。

河姆渡遗址文化一期出土的陶盉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注形器。之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等陶鬶、陶盉均具有注形器的功能。夏商以后,仿原始陶器而生的青铜盉,把早期的注形器发展到了美轮美奂的程度。此时的青铜盉根据使用环境和造型特征不同,有作水器的,也有作酒器的,以作酒器为主。直接被注录者称为水注的是出土于福建闽侯县的“硬陶印纹水注”,但此所谓水注者,嘴、流合一,与后来的水注嘴、流分置大不相同,因此,此器称为水注实在有点牵强。

历史总有令人费解之处。不知为何,秦汉之际注形器十分少见。最值得研究的一例是四川达州通川区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一只汉代玄武砚滴,这只铜器为蛇盘龟的玄武形,龟背开圆口,龟口有一小孔,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龟口中还妥妥地衔着圆形小盂。另外还有稍晚的三例瓷质器也值得一并探讨,一是浙江嵊州三国东吴太平二年出土的蟾形水盂,二是浙江余姚市湖东邱家村出土的西晋蟾形水盂,三是湖北鄂州出土的西晋蟾形水注。这三件浙江称“水盂”而湖北称“水注”的东西,均为青釉,蟾背上出短圆柱形口,形状、胎质接近,可能为南方同一窑口制作。但是,这种有较大口径的所谓水注或水盂以及达州收藏的称“玄武砚滴”的铜器,古人不以为是水注,也不以为是水盂、砚滴,而认为它是注油点灯之物。明代学者屠龙著《考盘余事》(卷三)十分明确地提出:“今所见犀牛天录之类口衔小盂者,皆古人注油点灯非水滴也。”

除达州所藏龟口衔盂的“玄武砚滴”外,还有上述浙江、湖北三件蟾形器,背上高出的较大的圆口,如作水注则出水过猛,如作水盂则点水不便,而只有作注油器,一防油液外溢,二防油液受动物祸害,才是最为适宜的用法。因此,此类器物连同“玄武砚滴”正是《考盘余事》所言之“注油点灯之物”。于是乎,称砚滴、水注的东西则另有宗祖:除上古的陶盉、陶鬶之外,出现于三国晚期或西晋的鸡首壶,流与嘴分置,属于注形器最标准的一类。这一类器皿发展到唐代开始称执壶或注壶,这些注壶类器与当时西来的金银铜等注壶相互影响,使注形器日趋丰富。虽然,这些注形器与用于文房的砚滴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才是后来文房水注的原本。五代以后,文房之器日渐繁盛,特别是到了宋代,精致好用的砚滴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样式,让人为之惊叹。

颇为经典的瓷质蟾蜍砚滴是收藏于浙江慈溪的宋代越窑青釉蟾蜍砚滴。这件砚滴由莲叶作托盘,盘上三足蟾蜍立于上,蟾首上翘,蟾眼突出,蟾背密密麻麻膨起腺囊,蟾之通体施青釉,釉色纯凈而素雅,器形十分优美,大小也十分可人,可谓砚滴中的极品。另一件值得珍视的宋代蟾蜍砚滴是藏于一民营艺术馆的北宋汝窑蟾蜍砚滴。这件蟾形砚滴,嘴咧张,鼻高翘,眉骨上耸,喉部声囊呈波浪状鼓起,正作嘶鸣呐喊之势;三腿足粗壮雄强,尤以宽实厚大之脚部及脚之三趾为雕塑之精致处,既有骨骼之强健,又有肌肉之润律;通体天青色,是宋朝末期的主视觉色彩。汝窑器自古稀见,此砚滴虽然外观有少许残破,但仍可作重要标本进行对照研究。

汉代开始,蟾蜍即被传为月中之仙,是嫦娥的化身,正所谓“月里蟾蜍,乃晧魄之精光”,现有出土汉代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为证。因此蟾蜍被视为长生不老之物。《抱朴子内篇》有“万岁蟾蜍”之称谓。汉代学者刘安著《淮南子》说:“月中有桂树。”唐代的段成式著《酉阳杂俎》说:“月中桂树,高五百丈,树下有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伐树之人姓吴,名刚,也是因为犯了天规被罚,让他月宫扳倒桂树,树断为终。结果大树即砍即合永不枯死,苦煞吴刚。

再之后自然就有了以蟾宫折桂比喻进士高中的文辞。所以白居易说:“折桂一枝先许我。”曾朴《孽海花》写道:“只要吴刚老爷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赐给我们老爷,老爷就可以中举。”

五代时有人演义出了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刘海戏金蟾,步步掉金钱。”传说刘海所戏之蟾为三条腿的癞蛤蟆,于是三条腿的癞蛤蟆就有了“金蟾”的美名,成为招财进宝的吉祥之物。刘海戏金蟾的故事,自然也就成了中国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从江湖之艺到庙堂重器随处可见。 

相关文章

  • 艺术市场与气候问题也有关系?[图文]
    艺术市场与气候问题也有关系?[图文]

    在 COVID-19 爆发之前,艺术界刚刚开始认清另一场全球生存危机的存在——气候变暖问题。包装和运输艺术品所消耗的材料、策划艺博会和活动所需的资源以及藏家、艺术商和策展人的飞行习惯,都让线下艺术界因其超高的碳足迹和大量的废弃物而臭名昭著。尽管因疫情造成的旅行减少促成了今年碳排放总量的下降,但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全球变暖仍在稳步推进——在下个世纪,地球温度将上升3 ℃。彻底的改变至关重要。在艺术...

    59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巡回画派与庸俗艺术[图文]
    巡回画派与庸俗艺术[图文]

    列宾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巡回画派精品展是今年艺术界的盛事,那变幻莫测的风景、刻画入微的人像,都在炫示“现实主义艺术”的魔力。关于它的光辉历史,已经有很多学者为大家做了充分的介绍,无需再述。于是本文意欲挖掘一段奇特的历史——19世纪的这些美轮美奂、意味深长的作品,如何在20世纪的艺术批评中,竟成了典型的“庸俗艺术”?令人膜拜的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曾是如何成了“一座专门收藏和展出苏联...

    35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马书林:太行山写生随想(组图)
    马书林:太行山写生随想(组图)

    马书林1956年生于沈阳,原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教授、中国美术馆原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六七八届理事、第三四届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第十至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委会委员、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委会委员、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北京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宫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文史馆书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14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第十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铜奖李勇作品赏析[图文]
    第十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铜奖李勇作品赏析[图文]

    李勇,男,1976-1978山东蓬莱港秘书。1978-1982山东交通学院学生(获山东省大学生书法比赛第三名)。1982-1994烟台汽运集团科长、处长、副总经理。1994-2000烟台市鸿达汽车配件公司总经理。2000年沈阳市必特富涂装服务中心总经理。2018年退休至今,中国王義之书法研究会会员。高级工程师。李勇作品赏析:...

    121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凭枕寄寓意 古人多智慧[图文]
    凭枕寄寓意 古人多智慧[图文]

    请列举一件家中必备的寝室用品。答案是枕具。再列举其功能、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您或许认为这个题目有点不切实际,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无论科技如何高超并研制出甚么太空枕、记忆枕,都只不过是助您入眠的好工具。然而,当我们将时间倒数回中国古代,会发现枕具的用途原来很广。说起陶瓷枕,容易让人联想到墓葬明器,但据多个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却引证出陶瓷枕其实有多种用途。宋/金 定窑瑞狮枕,宽 21 cm. , 估价:...

    191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怜香伴》里话——之源[图文]
    《怜香伴》里话——之源[图文]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林之源之源乃林之源也,字半溪,号石门山樵、冷香居士,浙江温州人,中国著名山水画家。曾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教师等职。他生于儒医世家,幼时天资聪颖,好读书,喜临池;及长学诗书、习字画,且兼攻金石。后移居沪上十数载,广交四方名流。他曾被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馆刊《中华书画家...

    81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达利到底画的是什么[图文]
    达利到底画的是什么[图文]

    达利作品《原子的丽达》王德彦经常有人用“梦中的画与画中的梦”来描述达利的作品,仿佛达利画的就是他的梦境。其实,不是这样的。达利的老乡,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两位大学教授埃利纳·冈蒂奥拉(Elena Guardiola)和约瑟厄·贝诺斯(Josep-E.Banos)指出:“达利(1904-1989)对科学极感兴趣。1930年代,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双重影像与幻觉; 1940年代他转向了普朗克的量子论,并...

    172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郑和新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郑和新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15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阿钵:禅修路上的“摇滚”[图文]
    阿钵:禅修路上的“摇滚”[图文]

    阿钵作品阿钵是个静心禅定之人。搞艺术的人如没有内心的修持就难入境地。阿钵写书法,水墨入画,金石趣通禅那,分毫不离那个……他的“日日有说”说的尽是梵我自在,一派清凉世界,一片心宁天空,成了万象堂了。他画了幅小品《禅修路上的摇滚》:一禅者行脚如风,勇悦地畅悦地弹着吉他,弹的是什么曲子,是一首诗:“如来路上无私曲,便请玄音和一场&rd...

    45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艺术品是否全球最贵 真的那么重要?[图文]
    艺术品是否全球最贵 真的那么重要?[图文]

    高更:《When Will You Marry》在艺术品市场上,冠以“最贵”的名头总是吸引人的眼球。高更的《When Will You Marry?》在2015年被媒体报道以近3亿美元的价格被私洽购藏,刷新了艺术品成交价格的纪录。但近日却因一场官司而再次被关注,并被拉下了全球最贵艺术品的宝座。据媒体报道,高更作于1892年的《When Will You Marry》,在2014年9月私洽交易中...

    87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文物修复焉能“瞎活”[图文]
    文物修复焉能“瞎活”[图文]

    近日,一则四川省安岳县宋代石刻佛像遭野蛮重绘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广为传播。随后,四川省安岳县文物局证实,此修复并非现在所为,而是上世纪90年代当地民众自发彩绘,好心却办了坏事。近年来,尽管地方文保单位的保护措施不断升级,相应的保护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但诸如此类的破坏性修复事件却依然频发。例如,辽宁省绥中县“最美野长城”被白灰抹平、云接寺清代壁画被“重绘”、G20期间秋水山庄的简单涂抹,等等。那么,究竟...

    73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笔墨的情感世界——王春生[图文]
    笔墨的情感世界——王春生[图文]

    王春生,现居青岛。曾任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在青岛、广州、台北、澳门、巴黎、汉城等地举办个人画展。竹林98x98cm(文/薛原)沉静、典雅中蕴含着睿智与淡泊;宁谧中闪烁着无数灵动与纯真的生机韵趣。观其画似能觉出其情致的淡远与青涩;审其境知感于其意味的从容与含蓄;徜徉品味她作品中的人物、花鸟、书法……在笔墨与水韵的和谐中,似觉陌生却又感相识、熟...

    95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孟云飞:钱学森的绘画情怀
    孟云飞:钱学森的绘画情怀

    钱学森(1911~2009)钱学森(1911~2009),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弹元勋”。他不但在科学上成就非凡、功勋卓著,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非常强调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认为科学家需要懂一些具体的艺术,艺术家也要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在这方面,他不但一直身体力行,而且也卓有成效,拿他的话来说自己就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受益者。他的艺术修...

    170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印象主义的光与彩:不疯魔 不成活[图文]
    印象主义的光与彩:不疯魔 不成活[图文]

    作者:宋晓璐我的第一次对“美术审美”解说没有选择依照顺序从人类最初的原始艺术,或者按照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文艺复兴开始,而是选择了印象主义。理由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到今天没有学过绘画,不了解美术史,也知道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卖出了天价;即使大多数人不太清楚塞尚,也知道如今哲学界最难以回答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到哪里去?”……而他们都来自这个画派。复杂是因为这...

    155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浅识绘画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义理[图文]
    浅识绘画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义理[图文]

    南海岩,1962年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82年毕业于德州师专艺术系,同年分配于平原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1994年入北京画院深造于王明明工作室,并受益于卢沉、周思聪和姚有多等教授。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Nan Haiyan,he was born in Pingyuan County, ShandongProvince in 19...

    123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