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 Without Bias的计算界面
德国建筑师Hannah Rozenberg最近发明了一款建筑性别计算系统——Building Without Bias(后文简称“BWB”),旨在支持中性建筑的设计与创造。计算系统中的单位是“GU”,当GU值越大雌性荷尔蒙越高;GU值越小雄性荷尔蒙越高,而GU值为0时就是“最理想”的无性建筑。设计师们只要将建筑的各个结构名称输入该系统,便可算出一个个相应的数值,加全起来得到的总值就决定了建筑的性别属性。
GU值各不相同的建筑元素
以一座小型建筑为例,什么建筑元素可以实现所谓的中性设计?
1×长凳 (-107 GU) + 1×栏杆(55 GU) + 1×墙 (-67 GU) + 1×门 (3 GU) + 2×窗(76 GU) + 1×顶篷(25 GU) + 1×斜坡(37 GU) + 1 ×梯子 (-22 GU) = 0 GU
大型而复杂建筑的计算公式又是什么?
(SUM (各个建筑结构单元)) x (SUM (各个象征符号)) = 0
Rozenberg用BWB系统调研了以“绅士俱乐部”著称的伦敦St James街区,并设计了5座GU值都为0的建筑:影院、剧场、图书馆、休憩亭和一个书报亭, 以此来批判St James街道中所弥漫的男权色彩。“到今天,St James仍然是白人男性精英的独享天堂,街道与建筑所传递出的信息是对其他群体的忽视和排斥。“在BWB计算系统,St James被评定为GU值最低的、典型的男权社区。
0 GU值影院
0 GU值图书馆
0 GU值剧场
BWB建筑性别计算系统的最初启发来自于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当下的局限性:以参数化为代表的计算系统正在改变建筑业,机器可以代替设计师搞定庞杂的数据问题,但是以机器的“学习能力“很容易将建筑的社会性极端化处理。Rozenberg感触最强烈的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报告,即经过“教育”的机器认为男人是程序员,而女人是天生的家庭组织者… …这种对男女社会关系的惯性思维如果发展到未来可能会成为根深蒂固的偏见。
“那么,建筑师要发明更多机器、或运算方程式来阻止这一天的到来吗?”
“以一种数字化运算对抗另一种,机器终归还是扼杀了人们的主动性。”
“为什么要让运算程序判定设计是男性化或女性化?建筑师不能教育自己做出好设计么?”
“建筑结构本身的象征意义也掺杂着语言中的性别指向性,而这套智能系统并没有考虑更为复杂的文化和语言因素,况且数值也无法量化语言。”
BWB引起许多质疑的声音,同时,也发酵出更多关于“建筑性别论”的热议:
“性别还能评分?!”
“如果女性进入所谓的“男性化空间”就会觉得不适吗?”
“‘中性’=好设计,为什么?”
“运算程序的写法并不能改变男权社会中偏见与歧视存在的这个现实。”
0 GU值休憩亭
“我看即便GU值为0的影院、剧场、书报亭等设计都很男性化,Rozenberg还是要好好做设计,别再为社会公平问题而杞人忧天。”
“‘建筑的性别’只有对白人才是个问题。”
“与其说BWB项目试图消解建筑的性别偏见,倒不如说它反对所有性别。”
“BWB最大贡献莫过于让吐槽无休止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