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抗梨 点击 :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个人简介】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画院院长;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等。

【作品鉴赏】

纯正清隽入画格

———读何家英作品有感

一切都戛然而止。瞬间的,消失了所有的喧嚣与聒噪;所有感官都沉浸在无声的世界里……这也是您在观看画作时的感受吗?当然,每当我站定在何家英作品前时,会有稍许不同。一段长久的沉寂后,那些无法言表的旋律就会从某个遥远的时空中飘渺而至。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人物画分野,很难有像何家英作品这样如此持久地受到尊崇和关注。一方面,代表作长期地在各种场合被作为国家形象展示;另一方面,作品的品貌与格调成为了文化阶层的范本及至街头巷尾的谈资。

描绘“女性”似乎是天下艺术家们恒久的主题,有人说:那是“对女性崇高的礼赞”,而我认为那是“对美的至极陈述”。诚然,女性的美有着太多的包容性。既有达·芬奇笔下“神秘的美”,也有安格尔画中“安详的美”;有珂勒惠支胸中“刚毅的美”,也有竹久梦二眼中“颓唐的美”……那何家英所要述求的是哪种“美”呢?

深谙东方艺术的苏立文曾如此强调:“中国艺术的形式因为深处最广泛、最深刻的和谐感之中而极度妍美,我们之所以能欣赏它们是因为我们也能感觉到自身周围的韵律,并且能够本能地回应它们。这些韵律——即线条和轮廓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生命的感觉——在中国艺术的萌蘗阶段就已表露无疑”。在线条与轮廓的外形下,中国画艺术作为早熟的艺术被世界认知,曼妙的线与色的交响从未离开过世界艺术的舞台。但是在当代艺术日益繁华的今天,由壁画系统、纸绢系统相互借鉴出现的“澄明之相”存在着弱势的危机,但危机的另一面却也预示着,在未来的国际视野中,中国画的面貌可能会显得愈来愈独树一帜。而在外国与中国、古代与现代艺术的冲突与接壤中,在中国美术迎来的转型期中,何家英的作品是如此不同,其在近三十年的时空中被持续推崇。这种持久的吸引力不仅仅是他作品中对东西方艺术本质的信手拈来,仅就个人对“东方”绘画的理解而言,何家英坚持走在传承“正大”、“正统”中国绘画的路上,也正因于此,在人们通过熟捻的、稀缺的古代人物形象,看到中国画的“经典”后,面对何家英的现代人物,无疑成为了新时代的经典。在表象之下,何家英作品的“纯正”与这片广袤的“东方”是如此贴切与交融。即然,何家英作品的纯正系统并非是特立独行的风格样式;即然他的作品已然超越了“和谐感”与 普遍意义的“美”,那么,其作品另外的层面又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一位画家的气质往往决定绘画的风格与面貌,这在西方哲学意识形态中的解读一直存在,在东方语义中也可以概括地称之为“心源”。或者通俗地讲,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与心灵最深处的自己相遇。而笔者在自身艺术实践的探索中发现,何家英的这种气质一直纯正、纯粹地存在着。

东方艺术中总是有着太多的沉重。李煜(937-978)在南唐的飘零中慨叹“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强悍的辛弃疾 (1140-1207)也时有李清照式的婉约“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新凉好个秋。”如果说,这些在文学艺术中太嫌伤感的话,那就更不消说中国画界域中倪瓒(1301-1374)、徐渭(1521-1593)、八大(1626-1705)等等那些卓世画家们悲凉的人生况味。于此,在这样苍茫的背景下,很难说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我们是否还在这个影子中行走。试想,真正的中国文人墨客们哪一位不是坐拥悲天悯人的情怀呢?何家英出生于在20世纪五十年代,在建国初期后长久的时间内,直到何家英的第一本画集出版发行,人们哗然;人们触摸到画中人的“真切”;这不啻中国绘画的一束光亮。也许何家英只是想描述眼前这样一位鲜活的形象,他只是想实现高超的技法与每一位人物灵魂的高度契合。可是在《秋冥》中,那样高远明静的蓝,却有一位蜷曲着似乎需要保护的充满遐思的少女。何先生熟练应用起古人“沥粉”的高妙,为人物编织的毛衣,你是否感到了一丝温暖?而在芭蕾舞者的后台,透过在绢质界面罩染的薄薄的丝袜,你可否听到一声轻微的怜息?何先生要言说什么呢?是《红苹果》中的苹果,是《酸葡萄》中的葡萄,亦或是《清明》中白衣少女捡拾起的花瓣?他笔下几乎所有的女性都低眉敛目、不苟言笑,如果说城市的少女是谓高傲,那么何以在《十九秋》的画面中,那些穿行在田间的村姑也如此沉静呢?

因为笔墨萧散的意味,许多人愿意把何家英的作品从《杨开慧》这张作品作为一个分期,而笔者并不如此认为。无论重彩重构,还是笔墨意趣,都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但无论先生的作品在任何一种表达中游刃有余,我都觉得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在无声处彻人心扉。笔者观摩何家英作品数年,教学中亦使学子们临写范本,我一遍又一遍地研磨揣度,从早期作品《魂系马嵬》开始,毋论历史题材、现实题材;毋论乡土还是城市;毋论着衣、甚至不着衣的人体画,我看到的都是作品中充满的静穆的表达。

多年后,我终于发现在何家英的画里画外,潜藏着中国文化中最深的文人气质——清隽之气。

世事的芜杂,人生的际遇,哪怕在文人们躲进小楼之后也需“留得清气满乾坤”的气概。这可能是一介文人墨客与“自然”所能抗衡的最后一点担当。在日复一日地繁复劳作后,何家英把深藏在文人骨相中的“沉重”转化得如此轻盈,透过薄薄的绢帛与层层尽染,先生双手所奉的正是这一纸清隽之气。

这也许就是我们观察何家英作品的维度。就像拨开媒材、界面、表达方式等所有这些外观的藩篱,你会看到一片清澈的湖面,波澜不惊,无人垂钓,水雾正在慢慢退去,渐渐泛起波光……

人们需要这片湖泊,无疑。在广阔与广泛的受众层面,它还原了大家许多年前的心底勾陈,我想,它更是当下我们依然希望坚守的那些向往……这难道不是一个大时代的述求吗?也许,何家英作品所引发的“文化现象”,其作品所承载的就是这样一个宏大而沧桑背景下的一种中国绘画的普世价值吧!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 张乐

2016年4月于北京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百合花 60x54cm 2003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百合依依Lilies 56×89cm 2015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出浴 115x86cm 1987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初春 100x66cm 1993年

初春局部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丹巴丽人 160X70cm 2007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大凉山女人 64.5×57cm 2015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侗族女孩 84×56cm 2010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贵州写生—梭嘎 37×44.8cm 2015 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毛泽东北戴河吟诵图 142×197cm 2015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岁月的遗痕 37.1×44.5cm 2015 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岁月年轮 79.5×145.4cm 2017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溪水野趣 155×71cm 2009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杨开慧 102×165cm 2011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彝族风情系列之一 45×37cm 2015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忆 50×58.5cm 2014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幽谷鸣泉 94×62.5cm 2013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马三立 135×68cm 2014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秋水 163x71cm 2008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日本女孩 65x50cm 2014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萨马兰奇 95X68cm 2008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胜利女神 214X132cm 2008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塔吉克少女 74×62cm 2016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西施 94x54.5cm 1991年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美术评论

相关文章

  • 山川相缪于形色——访天柱寺画僧永觉法师兼谈其艺术[图文]
    山川相缪于形色——访天柱寺画僧永觉法师兼谈其艺术[图文]

    拜访永觉法师,是在一个阴天的下午,顺着石阶向上,山脚处采石场作业的声音渐渐远离,继而看见一大片绿绸子一般的水面——永觉法师所在的天柱寺,此时还未在人前显露出来。我们还要顺着一条蜿蜒的小径继续向深处进发,才能得到天柱寺檐牙的一瞥。据《永嘉县志》记载,天柱禅寺始创于晋代,重建于唐贞元年间,是一座千年古刹,浙南最古的寺院之一。甫一跨进天柱寺,就觉古意盎然,静气环绕。天柱寺多年未修,墙漆剥落、浮雕失色,由...

    143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马未都:在古代书的原意是什么[图文]
    马未都:在古代书的原意是什么[图文]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馆长古代“六艺”当中,“书”的范畴跟我们现在所指的书籍的范畴不完全一样。“书”的本意是指书法,书写的第一步就是对字的确认,要保持它的正确性;第二是沟通,写一笔正确的字在沟通中非常重要;第三就是传达,这是“书”的三个层面。古代读书的重要性胜于当今在古代,能够读书和写字的人所占的人口比例非常低,没有我们现在的文化教育这么普及。读书的人一般是对社会贡献或者管理非常有用的人,过去...

    152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孟云飞:钱学森的绘画情怀
    孟云飞:钱学森的绘画情怀

    钱学森(1911~2009)钱学森(1911~2009),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弹元勋”。他不但在科学上成就非凡、功勋卓著,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非常强调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认为科学家需要懂一些具体的艺术,艺术家也要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在这方面,他不但一直身体力行,而且也卓有成效,拿他的话来说自己就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受益者。他的艺术修...

    170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著名画家仇振霖:中国艺术杰出人物[图文]
    著名画家仇振霖:中国艺术杰出人物[图文]

    仇振霖(1968~ ) 本名仇武信,字方工,號靜信居士,湖南衡陽人。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長。苏富比国际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副主席, 孔子国际研究院艺术顾问,中国国际现代艺术中心艺术顾问,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深圳宝安画院特聘画家。曾深造於中國國家畫院中国画高研班,主攻大寫意花鳥畫,得到国家画院多位名家指導。    作品...

    138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高调的《万山红遍》与低调的李可染[图文]
    高调的《万山红遍》与低调的李可染[图文]

    高调的《万山红遍》与低调的李可染宋永进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系列作品一浪高过一浪的拍卖奇迹,一度成为市场的焦点,拍卖市场甚至因此将2012年称为“李可染年”。在艺术品市场日益火爆的今天,李可染雄浑大气的中国画作品被商家热捧和市场高调炒作并不足为怪,但这一现象与李老平生默默求艺的朴实低调和遭遇的逆境形。李可染(1907—1989)于1962年至1964年间创...

    154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尹江林人物画赏读[图文]
    尹江林人物画赏读[图文]

    【尹江林简介】尹江林,河北任丘人,1965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刘大为工作室画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作品曾多次参加军内外大展。参展及获奖情况:1998年人物画作品《息壤》入选抗洪精神赞全军美展;1999年人物画作品《盾》入选庆祝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2001年花鸟作品《清风》获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优秀作品奖;2002年工笔花鸟《秋声》入选全国第五届工笔大展;2003年...

    27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在拍场不讨喜的鲁迅[图文]
    在拍场不讨喜的鲁迅[图文]

    鲁迅《行书偈语》纸本立轴24×20cm2015年匡时秋拍古代与近现代书画夜场上,估价为80万—100万元的鲁迅行书《偈语》,75万元起拍,最终以265万元的价格落槌,价格还不错。至于行书内容,有点“杀气腾腾”,偈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被评价为“极具批判性和讽刺性,带有鲁迅一贯的思想深刻、言辞犀利的特点”。鲁迅的书法在民间流通很少,收藏界也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其珍稀度,其作...

    200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浅析夏家店下层文化对中华文明早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图文]
    浅析夏家店下层文化对中华文明早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图文]

    刘国祥研究员介绍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 孙自法 摄作为中国北方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约4000-35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对中华文明早期形成和发展有何影响颇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最新研究提出,从西辽河流域文明进程看,随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迅速崛起,辽西地区迎来了继红山文化之后的第二个发展高峰——红山文化晚期率先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迈入高级文明...

    35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摄影书:照片最好的归宿[图文]
    摄影书:照片最好的归宿[图文]

    摄影术自发明迄今已走过一百七十六个年头,而世界上第一本摄影画册《英国的藻类植物》(Photographs of British Algae: Cyanotype Impressions)的诞生预示着摄影与书的相互结合将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此次华辰秋拍推出 “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摄影书和手工书”专题,旨在勾勒出中国摄影史上重要时间节点的摄影师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脉络,帮助藏家和爱好者审视那些值得被关注、...

    175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浅析蛙或蟾蜍的艺术造型[图文]
    浅析蛙或蟾蜍的艺术造型[图文]

    北宋汝窑天青釉蟾蜍砚滴中国古代的砚滴也称水注、水滴,在我国古代文房器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水注材质多样:陶、玉、金、铜、骨、牙、犀、木等总计不下10余类。形态更是五花八门,常见之形以动物为主,有鸭、鸡、牛、羊、熊、鸳鸯、辟邪、蟾蜍等,其他还有童子形、壶形、葫芦形、双莲房形等。有作船形的,浙江博物馆所藏龙泉青釉船形水注,便是此类;又有元青花船形注,也是非常珍贵;有作果蔬形的,明项元汴《历代名瓷...

    74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他在糟蹋中国书法 令人咬牙切齿:你怎么看[图文]
    他在糟蹋中国书法 令人咬牙切齿:你怎么看[图文]

    井上有一初期代表作“愚徹”现前一个时代的大师日本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书坛巨匠,在他安贫乐道的“耕种”自家的一片“自留地”时:不收学生、不卖作品、不参加展览。他不想以书法为谋生手段,“愚彻”的守贫挥毫三十载,心静澄明的守护着一片净土。当他用自己制作的墨在纸上写下“愚彻”两个字的时候,就知道应该贫寒的去书写自己的人生。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却引起世界美术界的极大关注,他就是日本书坛巨匠井上有一,...

    19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所谓书画中的“双胞胎”[图文]
    所谓书画中的“双胞胎”[图文]

    常年关注书画拍卖的藏家,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经常会看到一些“双胞胎”甚至“多胞胎”作品。在大多数藏家看来,这类作品也最容易让人引发“其中一幅必属赝品”的猜想和忧虑。那么,书画领域的“双胞胎”,究竟该怎样看待呢?有书画界人士认为,所谓书画中的“双胞胎”,一般是指某些造假者根据一些著名书画家的原作或印刷品仿作的假画赝品,也有造假者将一幅旧画揭裱成两幅的,更多的是根据以往在拍卖市场受到追捧,或者拍出高价...

    35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中国大芬油画村牵手互联网 艺术与市场精准对接[图文]
    中国大芬油画村牵手互联网 艺术与市场精准对接[图文]

    大芬油画村将迎华丽蝶变如今,走进大芬油画村,能看到不少画廊的员工都在熟练而又繁忙地打包、装箱,一车又一车的货柜不断驶离油画村。近两年,实体经济普遍反映日子难过,但大芬油画村不少经营者都称未受大的影响,“这两年业务量都很不错。”原来,这些订单大多来自互联网。近年来,除了原创势力日益崛起外,大芬油画村还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打造成龙岗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推动“大芬原创”进一步走向世界。同...

    33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让老蒋如此铁粉的黄庭坚到底好在哪?[图文]
    让老蒋如此铁粉的黄庭坚到底好在哪?[图文]

    1949年以前的中国,黄庭坚的书法十分火热,个中原委在于黄庭坚有一个坚定的“粉丝”,那就是蒋委员长。蒋介石崇拜黄庭坚一则轶闻可以佐证:1975年4月初,蒋介石临终前让护士罗蜜斯给他念宋朝墨客黄庭坚写的《明朗》,听到最终一句时,蒋介石老泪纵横。他让罗蜜斯多念几遍。这首诗最终一句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即人活着的时候,年夜要你是圣贤,他是平凡之辈;生命结束的时候,留在人世的都不过是...

    133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那些金光闪闪的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图文]
    那些金光闪闪的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图文]

    电脑都不能仅以三原色的混合一步到位地调出金色,因为它不能创造闪耀的金属光泽。金色成为色彩有一个技术问题,画面的颜色是通过吸收光线和反射光线来呈现的,而金属光泽显然是由于强烈的反射形成。那么如何使颜料拥有金子的色泽?这个问题如果问画家克林姆特,我想他必定会回答,只有真正的黄金才可以显现金色。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 克林姆特 1907金色是克林姆特晚期作品中最耀眼的色彩。克林姆特的作品原名《阿黛...

    176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