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刘富军,南京江宁人,现工作生活于江宁区陶吴镇。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
江苏省书法家、摄影家、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民盟江苏摄影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国家画院录取为2020届访问学者
书画作品多次入选获奖国家、省、市级书法美术作品展
凝神聚力入古求新
——读富军作品的随感
我们从美术发展史来看,世界各地绘画都是先从自己所熟悉的人与动物开始描绘,风景、静物是作为背景和陪衬而存在,能从背景陪衬独立成画科时,已是社会物质发展达到高度成熟的时期。先决条件是绘者与观者在解决了生存条件后都有了对精神层面所追求的内心需要。本文以国画中的山水为例。国画中的山水从作为人物的衬景到独立成画的传世最早作品,公认为隋展子虔的《游春图》。此后山水为主景的创作便为绘者与观者所共同认可,相互促进,山水画契合了中国文人的隐逸思想和游历山林的需要,又有历代众多精英知识分子的参与,山水画于是成为国画中的大宗,一直延续至今。
山水画经历了自成体系后各个时代画家的传承、发展与流变,他们的创作蕴含时代笔墨痕迹,风格各异、流派分程。石涛所谓“笔墨当随时代”也是阐明山水画经历的各个时代都有着不同其他时代的变化。明王世贞说“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有了这“一变,又一变”才有了山水画的风格各异,又呈现出地域特色。所以“变”是山水画发展史上不停留而又带动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环节。既有时代造就的大变,也有个体因人而异的小变。我们据此可以看出不仅是国画中的山水画,其他画科包括其他艺术门类也是如此,一但因自身规则的束缚而走向彊化,沦为衰败直到泯灭也是必然。
当今每个有想法的画家都在继承与发展的转变道路上殚精竭虑,求新求变,也希望能较快的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绘画风格。但个体笔墨语言的成熟与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沉下心来做冷板凳的。即使付出的努力可能很多画家一生未必可得,作品个性不强烈,风格不明显,人亡画息。更何况不能静心向学,为浮躁所左右,为风格而风格,虽有超群之智也难以有成。观富军近期所作主要还是对传统笔墨的深研细虑,作为中国画的画家,对传统用功的深度也是自己艺术发展高度的基础与重要源动力。
富军按照自己认定的艺术道路,坚定的朝前迈步,不张扬不骄燥,前面的路应是光明的。富军在作品中不断调整和加入自身的审美感受和当下的审美元素,融入借鉴了工笔画和时人的一些对云水的表现技法,对山石的较少勾皴,没骨渲染的云水与山石树木线条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给观者新鲜而又和谐感受。即有新安派的图式,也有宋元人的笔意。让观者看到了富军在作品中的思考。前文也说过,画家的个人风格与辨识度形成是要经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后的自然产物,是“匠”与“家”的区别,是每个有想法的画家必须全力追求的目标,希望富军朝着自己认准的方向画出更好的作品。
辛丑中秋前夜野墨于馨墨堂凌晨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