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云博物馆会成为常态吗 ?[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兰兰 点击 :

在一个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应该被搬上互联网的时代里,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都是新的:移动支付、虚拟现实、在线游戏……技术进步的步伐是如此快速。在这个特殊时期,新技术又体现出它神奇的力量。

受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几乎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多关门谢客以求平安。与此同时,大批博物馆把展示业务转移到了线上,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大力推行各种在线服务,甚至借用了一个流行的字眼——“云”。于是,无数云博物馆纷纷上线,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之下占据了网络新闻、推特(Twitter)、微博、微信等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于是,云博物馆是否会取代传统博物馆,或者说未来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成为了时下热议的话题。

云博物馆会成为常态吗 ? | 美术学术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疫情期间关闭  图片:《时代》杂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两点疑问:什么是在线博物馆(云博物馆)?以及人们如何参观——更准确地说是利用好博物馆?每一次数字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吸引我们向着博物馆的新形态迈进。5G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革命对博物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未来的博物馆真的是网络化的吗?云博物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

云博物馆会成为常态吗 ? | 美术学术

AR 环境下,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作品介绍

无论从目前的哪个方面去定义,博物馆的属性中都带有一个拥有实体空间的建筑物,但其实有很多学术机构、艺术品收藏机构并不需要专门用一个物理空间来定义。作为一种“收藏、保护和提供参观途径的机构”,博物馆的物理建筑有时候反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很多交通不便的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在这一点上,在线博物馆具有巨大的优势,它允许人们在世界任意一个角落欣赏和研究自己关注的文物或者艺术品。所以,我们可以暂且把字典中关于博物馆的定义抛开,看一看博物馆在物理空间之外的网络世界里还具有什么样的优势。

以卢浮宫博物馆为例。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2018年的参观人数达到了1020万,比2017年增加了25%。卢浮宫建筑位于欧洲的中心城市巴黎,恢宏而华美。除了丰富的藏品之外,这座建筑极大地提升了它作为最受欢迎的博物馆的地位。但对于很多博物馆来说,过多的参观者显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秘鲁的世界文化遗产马丘比丘,其参观人数多年以来都远远超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的人数限制。参观人数过多必然会让历史古迹承受压力,甚至可能因此遭到损害,这也是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很多机构的担忧之一。因此,如控制出票总量、减少开放时间等各种限制参观者数量的措施就成为了很多博物馆所认同的解决方案。毕竟,对于世界上最珍贵的文物来说,是否可以向公众展示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问题。光线、湿度、温度……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让一件文物珍品处在危险之下。

云博物馆会成为常态吗 ? | 美术学术

马丘比丘过载的客流量对古迹的保护极为不利  图片:《每日电讯报》

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藏的波斯阿尔达比勒地毯(ArdabilCarpet),在博物馆每天的开放时间中,每个小时仅仅点亮照明灯10分钟,以便游客在不破坏地毯丰富色彩和精美质感的情况下欣赏它。这种对光照时间都如此严格的限制实际上只表明了一点:所有博物馆都在努力让藏品在公开展出的同时,尽可能地保存下来,让未来的参观者也有幸能够欣赏到。

云博物馆会成为常态吗 ? | 美术学术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藏的波斯阿尔达比勒地毯  图片:smarthistory.org

这就是云博物馆,或者说在线博物馆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益处之一:文物保护。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看到那些精美的历史文物、手工艺品和艺术品,我们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而不是满世界旅行。如果在线博物馆在把参观者和文物完全隔绝开来的同时,还能把博物馆中的展品分享给世界,这又会对博物馆的其他职能和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根据《互联网世界》杂志2019年4月的最新统计数据,世界56.1%的人口拥有互联网接口,这意味着潜在的在线博物馆访问者数量超过43亿。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我们不难想象未来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们在课堂上戴着虚拟现实设备参加老师策划的旅行,参观世界最著名的一些博物馆,就像在一个真实的博物馆中行走。甚至,根据网络状况,我们不用通过在线的虚拟博物馆参观就可以学习和理解艺术品的内容。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的现场问答活动、对展览策展人和艺术家的采访,还是最流行的网络直播,有多种方式可以把艺术爱好者和博物馆、艺术家联系在一起。

在当今欧美严重的疫情之下,主流的博物馆几乎无一不提供了虚拟参观的在线服务,比如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事实上,把博物馆的物理收藏转化为在线内容并不依赖最新的高科技。伦敦国家肖像画廊的馆长尼古拉斯·库里南(NicholasCullinan)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曾经谈到,大约有42%的网络用户来自于英国海外,他们访问博物馆的主要形式仍然是浏览图片,因为虚拟现实技术驱动的一些新的服务受限于网络带宽而效果一般,无法引起严肃的参观者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社交媒体在博物馆数字化、网络化的过程中扮演了无比重要的角色,脸书、推特、微博、微信等平台提供的便捷服务降低了在线博物馆的准入门槛,也凭借他们巨大的用户数成为人们访问在线博物馆的主要方式。

如此看来,在线博物馆无疑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分享文化艺术最为便捷的方式。那么博物馆完全数字化或网络化的缺点是什么呢?在我们的时代中,购买纸质书或报刊已经不再是阅读的主流,用点唱机或CD听音乐也成为了过去,在线博物馆是不是能够用虚拟的数字程序取代放置在柜子中的展品?正如美国脱口秀泰斗乔治·卡林(GeorgeCarlin)曾经戏言的那样,“从人类开始耕种的时候,拥有自己的‘东西’就成为了文明的标志。博物馆让我们保存了所有的‘东西’。”只要我们仍然需要“东西”,我们就需要实体的博物馆。也许当人类完成另一次进化之后,才可能自身成为数字时代的一部分——而不是缔造者和参与者。

云博物馆会成为常态吗 ? | 美术学术

Sketchfab 将无数经典艺术品制作成精准的 3D 模型

博物馆能够完全网络化、数字化吗?难道面对着艺术品实物的时候,人们不会有着更本质、更兴奋的审美体验吗?卢浮宫博物馆可以把《蒙娜·丽莎》进行甚至肉眼看不到的高清数字化,并通过谷歌艺术和博物馆网站分享给世界,但人们仍然会蜂拥至巴黎,在人群中去捕捉那个神秘的微笑。这和我们在买到心仪的图书后轻嗅纸张清香的道理是一样的。

博物馆是否会完成彻底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问题尚无定论。目前热门的云博物馆的概念,只是实体博物馆的一次升级而非革命。真正影响未来博物馆模式的关键,在于观众——手持着平板电脑长大的一代人是否能够习惯传统的参观模式?或者说,传统实体博物馆的使命在于为少数人提供一个怀旧的机会,而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主体观众,很可能将在数字浪潮中完成参观模式的进化。新冠疫情的到来让在线博物馆成为了一时的热门,但围绕它的讨论和质疑还将继续下去。

相关文章

  • 传艺术之大美——画家曹展云[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画家曹展云[图文]

    曹展云·艺术简历1982-1986年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1998年分别入中央美院技法班及油画系三画室进修。1999-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班。2001-200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外名人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创作员。参展及拍卖:2001年8月1日《生命如歌》系列,入选第十届全军美术...

    55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南红坐上价格直升机 绿松石搭上顺风车[图文]
    南红坐上价格直升机 绿松石搭上顺风车[图文]

    珠宝玉石界,南红是一支后起之秀。从2009年凉山南红被发现到今天,短短8年,被称为“赤玉”的南红像坐上了直升机,从十几元一克到数千元一克,价格涨幅何止百倍。从各媒体发布的2016年收藏趋势报告来看,南红所占市场份额已逼近翡翠、和田玉等玉石“大神”,大有三分天下占其一之势。玉石界同样表现抢眼的还有江湖地位更老牌的绿松石。因为原矿基本被垄断,以及加工工艺的进步,过去主要作为配饰的绿松石,这几年也渐...

    132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意境 山水画创作之灵魂[图文]
    意境 山水画创作之灵魂[图文]

    原野 68X68cm江苏省美术馆/晏明[内容提要]意境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所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的总和。意境是经过画家主观意识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是画家以心灵映射万象,它不同于生活中的境界的原理,它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修,是“情”与“景”的结晶。“意境”就是在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反映出来的客观景物的本质的真实。关键词:意境 情感...

    3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喜迎二十大 翰墨绘华章——著名画家陆伯平[图文]
    喜迎二十大 翰墨绘华章——著名画家陆伯平[图文]

    【艺术简历】陆伯平,江苏昆山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墨色交融别样情趣——记陆伯平的水彩与水墨画艺术我同伯平在绘画艺术方面有诸多共识,对于艺术审美特征在定位上也相一致。现今的美术界,艺术观念在不断的拓展,中西融合的思潮层出不穷。画家们从各自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表现语言、多角度地进行艺术探索力求闯出一条有自己艺术面貌的路子来。伯平就是这么一位甘于寂寞,沉迷在江南清雅的水乡生活中。探求...

    110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汉字书写不止是线条 更是世界[图文]
    汉字书写不止是线条 更是世界[图文]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又使汉字呈现出变幻无穷的线条之美。中国人写字,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于是在书写中,产生了“书法”。书法透射书写者的情感、精神,线条不仅是线条,更是世界。只有中国人,让“书”上升为“法”“书法”,原本是指“书之法”,即书写的方法——唐代书学家张怀瓘把它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周汝昌先生将其简化为:用笔、结构、风格。...

    195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出售馆藏 博物馆在多条战线上为维系生存而战?[图文]
    出售馆藏 博物馆在多条战线上为维系生存而战?[图文]

    Andy Warhol, installationviewofThe Last Supper,1986,intheContemporary Wingof theBaltimore Museum of Art.Photo by MattMcClainforThe WashingtonPost.Imagevia Getty Images.如果认为2020年对艺术机构来说只是“动荡”的一年,未免过...

    11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法二代”马奈走上艺术路[图文]
    “法二代”马奈走上艺术路[图文]

    马奈的作品《处决马克西米利安》16岁的爱德华·马奈对抗父母之命,没有成为一名法官,也没有成为一名海军军官。然而,他并没有逃避时代对他的期许,他参加过国民自卫队和巴黎公社起义,还被选为公社艺术家联盟委员,负责用艺术去鼓舞市民。而他笔下那位被枪决的马克西米利安皇帝,似乎也有着相似的浪漫与理想主义,曾在墨西哥进行过一场君主立宪与公民权利的试验。尽管这场试验最终仅停留于宪法文本,却依然是那个时代南美大...

    33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徐悲鸿大弟子——画家、美术教育家徐风先生[图文]
    徐悲鸿大弟子——画家、美术教育家徐风先生[图文]

    提起徐悲鸿大师执教中央大学艺术系时期的高足,人们总会想到吴作人、吕斯百等大家。罕有人知晓与他们同为首届毕业生的徐风,也是一位兼精中西画艺的大家,却因命运不济、艺途艰难而终老于无锡洛社师范。徐风(1900—1988),号仁斋,字乐山。江苏无锡人,祖籍常州。1912年得留日族叔徐少卿关怀,由私塾转入其创办的养中小学读书。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习,时与同学钱松喦等结为艺友,共研艺事。192...

    10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品卢东荷花有感[图文]
    品卢东荷花有感[图文]

    卢东溪塘过雪卢东所绘荷塘,意境深邃,色彩绚烂深厚,意象丰富而又浑然一体,宏阔与精微兼备,既有淋漓尽致的泼彩,也有勾画谨严的工笔刻画,万象皆有,生生不息,让人顿生荷塘大而世界小的慨叹。卢东阅尽荷塘之灵性,所以多心性情感,都能自如地融会与一方池塘,荷塘四时之序,万千气象,也境界全出。荷在中国是一种极富文化意味的植物,古人以为荷有君子之质,尤其是在士子眼中,荷之质也清,荷之品亦高,灼灼然得天地之灵,...

    174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贺中秋 迎国庆》特别推荐当代艺术家——肖凡[图文]
    《贺中秋 迎国庆》特别推荐当代艺术家——肖凡[图文]

    艺术简历肖凡,1970年生于云南曲靖市。现任云南画院院长助理兼云南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云南省文学艺术"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画作品曾入选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第五届、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展,锦绣河山-...

    64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清朝不同年代龙纹漆器[图文]
    清朝不同年代龙纹漆器[图文]

    乾隆款填漆云龙纹碗唐宋以后,龙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以龙纹图案为装饰题材的龙纹漆器,逐渐成为宫廷新宠并不断绵延发展,成为中国漆器文化的显著特色。明清是漆器工艺史的巅峰时代,就清代龙纹漆器而言,其在气韵上尽显一统四海之气,在技艺上求精崇微,在纹饰上流转求变,使其在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旅顺博物馆藏清代的龙纹漆器为主线,推介剔红、雕填、填漆等不同技法,并展示出其与清代的历史发展一脉相承的气韵变化...

    146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19到20世纪西方鉴藏与研究视野里的中日绘画[图文]
    19到20世纪西方鉴藏与研究视野里的中日绘画[图文]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中国和日本的绘画在不同的时期,跟随不同的局势,出于不同的目的,出现在西方人的视野中。值得回味和深思的是,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即使在彼此竞争,甚至敌对的局面下,仍然在文化艺术上无意中充当了对方走向西方的桥梁。在19至20世纪的一二百年间,西方人并非全然将中国艺术作为独立范畴来理解,而是作为远东艺术中的一类看待。当时西方语境中的远东艺术(Far East Art),也称东亚艺术(...

    45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在书画之中窥探苏东坡的“朋友圈”[图文]
    在书画之中窥探苏东坡的“朋友圈”[图文]

    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展现苏轼的千古风流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不但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同时因其高雅的生活品味与豁达的人生态度,而使其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苏轼的艺术与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本人也成为备受景仰的文人典范。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本报记者李韵...

    101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那些艺术品股票旧账:拿不回的投资款[图文]
    那些艺术品股票旧账:拿不回的投资款[图文]

    据法治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就至少出现6起投资者与文交所有关“艺术品股票”的纠纷编辑整理 法治周末记者 张舒在邮币卡电子票这一新生事物所引发的争议尚未平息之时,一些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文交所)的旧账也难以厘清。2011年7月7日,天津文交所发布特殊处理警示公告,对累计五个交易日收盘价均达到日价格跌幅限制的艺术品“黄河咆哮”“燕塞秋”进行特殊处理。这是天津文交所对份额化艺...

    155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中国画不是水墨画 中国绘画应重新分类[图文]
    中国画不是水墨画 中国绘画应重新分类[图文]

    陈迪和 仙谷云踪 68×136cm陈迪和(湖北省国画院院长)这些年来,把中国画称为水墨画似乎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时髦了,不知道这是出于一种学术还是出于某种心理或某种目的,反正不把中国画变成水墨画就有一种誓不甘休的意思,想想上个世纪50年代就曾经要把中国画改名为彩墨画,也就只能一声叹息了。有人说在古代中国画就有水墨画之称,这个不假,宋以前中国画按材料和表现方法,就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

    145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