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石榴 点击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艺术简历

马万国,艺名抱海,齐鲁人士,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客座教授,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美术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创研室副主任,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8月与2014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1月在山东美术馆与中央美术学院刘金贵教授联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对此进行专题报道。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性大展并获奖,许多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国美术馆及各大博物馆,纪念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精装版《马万国中国画作品集》(昆仑系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独树一帜名家·马万国画昆仑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马万国百幅扇面作品集》和《马万国百幅团扇作品集》、《马万国百幅国画作品集》(第一辑)、(第二辑)。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腾格里大漠》192cm×544cm 2012年

马万国中国美术馆画展研讨会专家点评

1 薛永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马万国的画,特别是他的“昆仑”系列,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可以用16个字概括:大气磅礴、神秘雄奇、酣畅淋漓、抢眼憾心。具体地说,就是大气象、大境界、大胸怀、大笔墨。具有悠久的历史感、广袤的宇宙感、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个人面貌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震撼人心。同时想到几个问题,都是马万国的创作给我们的启发。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2 邵大箴(中央美院教授 美术评论家):

马万国的作品不落一般山水之程式,有奇突的味道。他注意用点、擦、皴、染来表现细节,笔线遒劲有力, 墨色浓重而有微妙变化,耐人寻味。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3胡宝利(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主任):

在笔墨语言的组织处理上,他巧妙而熟练地谋篇布局,挥毫泼墨,让色与墨自然交融,形成斑驳陆离的视觉效果,使整个画面置于流动的圆通之中,分外彰显其厚重的质感和排山倒海般的气韵,将苍茫山影、迢远细流、深沉大气、寥廓尘烟推向极致,令人从心底深处漾起丝丝“览罢昆仑不看山”的感觉。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4丁杰(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

马万国笔下,自然流露出高原原始的生命律动—他的昆仑系列,源于自然,超然其外,体现自然生命节奏的变化韵律。读马万国之“昆仑”,如听贝多芬之《命运交响曲》,在低沉、压抑、徘徊的调子中,陡然“跳出一点亮色,那是一种生命不屈的力量。”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5徐恩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院美术评论家):

马万国以个人独特的理解,用浪漫的手法与色彩,把西部昆仑山脉的神秘、巍峨与壮伟转换为艺术。这是个性风骨的表达、强悍气度的忬写,又是浪漫情怀的坦露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6孙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宋代中国山水画非常注重写实因素,那时候是大山大水,很有气势的感觉,但之后变成文人画,以艺术来表现自己的内心、行万里路的画家寥寥。所以我看画多年,发现一个问题:作品画中原、画沿海的非常丰富,有很多典范;但一过秦岭以后,“一片孤城万仞山”这种境界,只有诗作里面有,画家画西北能成功的很少。站在沙漠、站在戈壁的地方去观察,这本身给画家提出一个难题,不是人人都能画的出来,从这一点上来说,马万国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他把具体的物象画出来,又把气势、意境画出来,还要简略的去画,他除了画山以外,还表现大片流水、树木,他想将具象的和意象的东西结合起来去画。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7尚辉(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透过马万国的展览让我们审视的是20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在中西融合之中如何进行转型的问题,我非常赞成有专家谈到的马万国是继李可染先生开创中国现代山水画之后另外一位重要画家的观点,他在现代山水画的转型是通过昆仑山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把一些客观、壮阔、绚丽的神秘山水纳入到中国山水画的画境里面。他此次展览中很多都是呈现昆仑山气势的巨幅作品,展示了辽阔、苍茫、浩瀚、崇高的境界,这些境界都是传统山水画里面很少涉及的。他的很多作品画的都非常幽暗,在幽暗中体现一种苍茫,很显然马万国是非常善于使用黑白关系的画家。我觉得马万国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审视新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的一些变革问题。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8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评论家):

马万国是得昆仑神启的画家,堪为“昆仑入画第一人”构图昆仑,描摹冰坂,书写这别样的山河,不仅要用笔墨,更需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艰苦。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9马鸿增(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

西北山水恰恰是能够体现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容易启发大美的生命理想的展现,除以前的北派山水、南派山水外,西北山水存在广阔探索空间。马万国的山水画,的确是大气派、大境界,大刀阔斧,大笔挥洒。昆仑山在美术史中表现的较少,所以马万国现在的昆仑山样式,具有一种开创性意义,为西北山水大美境界的表现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0夏硕琦(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编审):

在当代画家中,能够耐得住寂寞、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推出这么一批面貌新颖、给人以心灵震撼的作品,马万国在这一点上非常值得肯定。山水画不外乎三个方面:笔墨、丘壑、意境。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特别强调笔墨、为笔墨而忽视丘壑的现象与很写实、很具体而伤害笔墨的倾向十分常见。我觉得这两种倾向都不可取,应该是笔墨和丘壑相融相化;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过程,也是形成作品的灵魂和本体的过程。马万国为了表达自己的心灵体验,没有被前人的框架给框住,而是有着突破:他用笔奔放,但在刻画方面也很深入,有些地方非常结实,有一种体量感、力度感。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1李一(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

整个展览气魄很大,不仅在巨幅山水里有所体现,在小幅画作里也显示出了大气魄,马万国所表现的雄浑、苍茫、大笔墨、大境界,这种整体感很值得肯定。这个展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探索巨幅山水创作方面有成功的尝试,这种探索是时代的需要。马万国能够在十米长的大幅作品中将气韵整体保存下来很不简单,这是很多画家所没能达到的,有些人的作品是尺度大了,但气韵不足,而马万国的作品尺度大、气韵也大。同时,展览还有一个特点——展厅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就要为展厅创作,这是没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做过展览的人,总是要考虑如何展,马万国在探索展厅艺术、公共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2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马万国的画作里面有势有气,在他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一个黑白之间所逼出来的光影。他在表现时,通过大块的墨的运用或者笔的运用,表达了他对昆仑山的理解。马万国那些表现沙地和胡杨的作品,是一种大构图、大视野,是很难画的。比如说胡杨从地底下冒出来,似乎是在接触或者寻找一种东西,我感觉这里面就有一种气息出现,而这种气息可能是传统的山水,或者是其他的山水,很难找到的,这就是马万国对西北山水的一种理解和发现,也是他的山水画当中具有独特个人表现力的地方。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3丁宁(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这个画展是我看的比较带劲、比较过瘾的一个,我感觉非常有个性,也有自己的面貌、语言。马万国的作品给我们一种非常强烈的法度感,这个法度包括他从中国美术史上历代画作中的汲取,他的画是很有积淀的。同时,如何走传承以外的、突破法度的路,这是马万国比较明显的特点。我觉得国画画到一定的时候,就显得所有东西都很圆滑、成熟,但就是没有一种视觉的力量能够感染你、震撼你;马万国的作品给人非常鲜明的视觉震撼,它背后是一个非常有追求的艺术家走到现实当中、走到山水间去反思、去追求一种大情怀的结果。这是一个画家真正在荡涤心灵之后有感悟的山水创作。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4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深编审):

我看了马万国的山水画,感到很有气势,我最欣赏的是沙地,既可以近看也可以远看,气象万千。表现沙漠的作品,既体现了西北广袤的大地、山水的大美,又体现了中国画的虚实,非常恢弘。在近代画家里面表现西北山水的比较少,而马万国在此题材方面进行了很大开拓。在笔墨的运用中,他仍然是中西结合,敢于横出重墨,很不容易。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5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 《中国书画家》杂志社编辑):

马万国把浪漫诗意与真实山水结合起来,运用大气势、大笔墨抒发自己豪壮的激情,创造了“莽昆仑”的雄浑意象,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6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看完了马万国在中国美术馆的“昆仑”系列画作后感觉很多作品很有气度。他比较聪明,没有完全拘泥于就山说山,比如他画山顶之云,有一部分是画山中之雪,还有一部分是画山下之景,天上、中间、地上,把这三段都很好地表现了,甚至不同的画面专门表现不同方面。马万国的“昆仑”系列作品气势很大,在力度上达到了一定水平,取得了成就。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7邓平祥(资深批评家):

马万国是李可染先生开创山水画作范式之后非常重要的一位画家,深入、真实地表达了昆仑山,这一点来说,我是非常钦佩的。他对景物的观察不像传统山水画的观察方法,而是自然山水和人格山水的结合,从自然角度来看山水,代表一种他对真的追求、对真的感受力,这也恰恰是李可染之后的山水画家的一个贡献:从自身角度看山水,加上文化人格对山水的一种感受。在题材方面,马万国的作品来源于伟人诗词的灵感,但以这个灵感来启发画作的创作时,我们怎么做才能够超越诗词?我觉得马万国的经验在于,不能拘泥于完全阐释诗词,而是要有别于诗词的境界,或者超越诗词的境界,而这在他的作品中是有可能的。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8王平(中国国家画院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马万国的作品有个人面貌,有自己绘画的独特题材,而且也画出了自己的气象,很难得。我感觉他的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新题材,二是新表现,三是新境界。新题材就是指他画的昆仑山、沙地,还有胡杨,,这些很少有画家去涉及。新表现一方面体现在他的全景式构图,体现了宏大气势的大山大水式境界。同时,其作品中很强调光,具象当中有抽象和意象的东西,整体当中有构成性的因素,通过强烈的黑山白光的形式呈现出来,确实有一种新的表现。新境界则体现在气势、豪放和雄浑方面,且他的画作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神秘性。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19漆光(重庆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画家):

看到马万国的“昆仑”系列作品后,我顿时感觉眼前一亮,这次展出的作品深刻表现了昆仑山自然之美、精神之美、磅礴之美、深沉之美,既体现了画家深厚的笔墨修养,又展现了画家在尊重传统基础之上的浓郁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马万国的作品具有很强烈的个人符合,带有鲜明的“马万国色彩”,这是难能可贵的。他的作品中黑、白的冲撞极为猛烈,重在表达天地之间的关系,将万物性情、天地精神表达了出来,是一种大笔墨。如果没有对昆仑山的深入了解,没有对昆仑山的密切接触,一定画不出如此有气势、有风度、有感情的昆仑山。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马万国 | 艺术杂谈

团扇系列作品 30cm×30cm

20刘金贵(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我跟马万国20多年的好朋友,他的那种豪迈和饱满的激情,对我的创作有很大启发。他十年磨一剑,没有被传统的笔墨束缚,孜孜不倦的用心体验生活、表现生活,并不断锤炼自己的艺术。透过马万国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是在画风景,而是在画他的心胸,他这个人非常大气,对创作有着独到见解。我看了他的几幅大画,这些作品有一种对大地、对中国画笔墨的敬畏,我觉得非常难得,这在现在山水画中是很少见的。

相关文章

  • 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墓中巨大财富或来自昌邑国[图文]
    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墓中巨大财富或来自昌邑国[图文]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震惊海内外,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汉代历史的大讨论。墓中出土了一万余件文物,这些财富究竟从何而来,其中出土的《齐论·知道》的价值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日,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辛德勇结合历史资料与文物考古成果,得出了全新的看法。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墓中巨大财富或来自昌邑国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万余件(套)珍贵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门类丰富。那么,如此巨大的财富从何而来?辛德...

    187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艺博会暗战:新买家在哪里[图文]
    艺博会暗战:新买家在哪里[图文]

    保利“艺起来”进入9月,“艺博会”开始进入“高发期”,近期各地举办的大型艺博会就有如上海西岸艺博会、保利“艺起来”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深圳”、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等等。艺博会风起云涌,营造出市场繁荣的景象。“艺博会”造势,能否提振低迷行情,甚至打动新藏家入场还需进一步观察。强势机构“开疆扩土”随着艺术市场调整的深入进行,一、二级市场在资源争夺上也愈加激烈。艺博会原本属于一级市场范畴...

    76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王南屏:21岁名动天下 以一己收藏定义文人画传统[图文]
    王南屏:21岁名动天下 以一己收藏定义文人画传统[图文]

    王南屏与王有林(1984年上海)王南屏,斋号玉屏,与其父王有林俱为中国书画收藏大家。书香门第与收藏世家王南屏, 1924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出身于书香门弟。祖父是前清秀才,生有两子,长子王有林,即王南屏之父,次子约在20岁时去世。其祖父在上京考试途中不幸中风病逝,因此,王有林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王有林(1900~1989),年轻时做过私塾老师, 对中国书画有浓厚的兴趣。因...

    146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凤舞玉石:飞鸣起舞平天下[图文]
    凤舞玉石:飞鸣起舞平天下[图文]

    凤是禽类美化的象征,因此研究凤鸟纹不能脱离对历代禽类纹饰的研究。纵观凤鸟纹饰的发展与变化,总能在同一时期的禽类纹饰中找到其艺术风格的共同点。商代玉器雕琢品中就出现较多的禽类作品:有凤、鸟、鹤、鹰、鸱、鹦鹉、雁、鸽、燕子、鸬鹚、鸭等。以玉石为载体的凤鸟纹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传承至今。商凤鸟:写实与夸张并存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凤,作仰身回首状,冠、喙如鸡,短翅长尾,尾羽分作两股交叉,翅上琢出阳线翎纹,...

    163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杨小灵[图文]
    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杨小灵[图文]

    【艺术简历】杨小灵,山西人,现居北京,2019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师从何家英等名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2011年中国画《瑞》入选“辉煌浦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2年中国画《快乐女兵》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2014年中国画《晨妆一》入选全国第四届中国画线描艺术...

    13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画家杨俊艳绘画作品赏读[图文]
    画家杨俊艳绘画作品赏读[图文]

    杨俊艳和学生在写生山西运城,是一座安逸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悠然闲适、怡然自得。从工笔画家杨俊艳的绘画作品中,便可领略到这个城市的安祥与典雅,品味到运城的格调与精神。运城是一座文化城市,对于长期生活在这里的杨俊艳来说,她的绘画作品中汲取了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凝结着她对这座城市的感悟与深情。在二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杨俊艳注重研习传统,师法造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明朗润泽,清雅俊逸。看...

    180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段铁:回归创作的自然状态[图文]
    段铁:回归创作的自然状态[图文]

    《华山峻崎》千年以来,山水画在抒发情怀、挥洒情趣和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散发着独特魅力,也吸引着历代画家由此亲近古人、体会自然、感悟人生,使得山水画的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在审美情趣上给人以特有的感受。因此,“师古人、师造化”是学习山水画的关键。然而当代众多画家却抛弃了中国画的这一传统,以西方和现代的角度来审视山水画,给其创作和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

    155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过节看展要打卡更要走心[图文]
    过节看展要打卡更要走心[图文]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各种展览备受关注,“观展宝典”“全球春节看展指南”在微信刷屏,连朋友圈晒的也是各种观展照片,回老家的、外地游的、留守的、出国的,似乎都在看展。其实,这一现象并非春节独有。最近几年,看展成了国民新时尚。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也正在成为许多人假期活动的“标配”。与此同时,看展排队也成为一种“常态”,某个展览排长队的“火爆”场面屡见报道。“故宫跑”这一形容“井喷式”热情的专用名...

    37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18上海当代艺术市场:繁荣的业态与冷静的收藏[图文]
    2018上海当代艺术市场:繁荣的业态与冷静的收藏[图文]

    2018年,上海当代艺术氛围依然火爆——3月,包括香格纳、艾可、BANK、天线空间等在内的10家沪上画廊参展一年一度的“香港巴塞尔”;7月,首届Condo上海开幕,9家在上海设有空间的画廊与13家国际画廊一起,首尝“艺术共享”经济;9月,贝浩登画廊登陆外滩,先后推出温·德尔维与村上隆的个展;11月,西岸艺博会与ART 021继续共荣,前者不仅新增展馆,还加大了海外画廊的参展比例,后者在保持国际化...

    13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魏达志:中国书画艺术的经济学视野
    魏达志:中国书画艺术的经济学视野

    研讨会现场日前, 魏达志新著《中国书画艺术的经济学视野》北京研讨会在人民政协报社举行。 研讨会由人民政协报、中国书店、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支持单位有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全国政协《画界》杂志、人民政协报书画院 、《工美》杂志;协办单位有中国华侨画院、东京中国书画院、北京简帛书法研究院等;研讨会由深圳前海红筹互联网金融公司、深圳市众筹同业公会、深圳大学产 业经济研究中心承办。会议由2015...

    13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置身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中国买家[图文]
    置身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中国买家[图文]

    香港佳士得2018秋拍以4.636亿港元成交的北宋苏轼《木石图》手卷,水墨纸本,27.2×543厘米  11月26日晚,佳士得香港夜拍现场,藏家突然爆发出阵阵掌声,掌声之外,还有相机接连发出的快门声——这些都是献给苏轼的画作《木石图》,在这场拍卖会中,它以逾4.1亿港元(不加佣金)的价格被拍出,以4.636亿港元成交。这个价格创出中国古书画的最高纪录,也创造了佳士得香港拍卖史上最高单件拍品纪录...

    100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当代实力派画家王洪涛其人其画[图文]
    当代实力派画家王洪涛其人其画[图文]

    王洪涛:1976年生,河南禹州人。先后师从刘怀勇、黄格胜、张复兴、程振国等先生。200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2010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黄格胜工作室、现就读于中国画艺术创作院。现为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许昌市青年美协副主席、禹州市美协副主席、禹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大展入选或获奖,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网)、许昌电视台、美术报、神州诗书画报、河南工人日报、当代画坛...

    97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中国山水情怀的当代转向未来会发生什么[图文]
    中国山水情怀的当代转向未来会发生什么[图文]

    林风眠作品最近,雾霾天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人们在无奈中以无厘头的方式调侃着南方北方雾霾“口感”的差异,即使大家都清楚事态严峻,性命攸关。环顾今天的自然景观,一座座被剥了“皮”的山,一条条焦灼的河水,人们心中的故园面目全非。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裴刚我想前段时间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的盛况空前,应该是人们对曾经的故园一次深情的回望。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马远、夏圭等历史上建构中...

    128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张伯君工笔花鸟——百态千姿鸟语花香,三矾九染笔精墨妙[图文]
    张伯君工笔花鸟——百态千姿鸟语花香,三矾九染笔精墨妙[图文]

    青年画家张伯君张伯君是画工笔花鸟的。就中国的工笔画而言,尤其是工笔花鸟,早在五代北宋时期就达到了高峰,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典范。但是,尽管北宋的画家们给今天的我们留下来许多的作品范本,但一切都如邹小山所说,花卉盛于北宋,而徐、黄未能立说,故其法不传。也就是说,徐熙黄筌并未留什么工笔秘籍给后世的画家们。好在大多数的画家都能够自临摹家专事粉本,即便是这样,也有很多问题困扰着当今的工笔花鸟画家,也困扰...

    169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田平开作品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田平开作品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田平开,1939 年生,湖南新化人,新化县宣传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当代诗书画名家。1956年参加武汉军校工作,1985年转业到地方为部队行政19级(副团职)。1988年任新化县青年书画会顾问,2018年任新化县老年书画协会顾问,先后受聘为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世界华人美术学会副主席,国际知名文艺家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国...

    195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