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秦始皇陵石铠甲加工基地和兵马俑有啥关系?[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Zachariah 点击 :

秦始皇陵石铠甲加工基地和兵马俑有啥关系? | 美术文摘

秦都咸阳城核心保护区考古又有新发现了!近日,“首次发现秦始皇陵石铠甲加工基地”登上热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秦咸阳城遗址发现一处秦代石铠甲手工制作场所。

这个消息引来一众吃瓜网友的热议:这些石铠甲有什么用处?跟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有关系吗?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杨力铮介绍,这些石铠甲和兵马俑并无关系,“在秦始皇陵里有一个陪葬坑,里面出土有石甲胄,类似一个盔甲库房。”

秦都咸阳城核心保护区的新发现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考古人员在秦都咸阳城核心保护区发现石铠甲制作遗存,一些特征与秦始皇陵出土石铠甲完全一致。

据了解,这个新发现的石铠甲制作场所位于高台建筑遗址——秦咸阳宫六号宫殿遗址北500米处,属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镇。

秦始皇陵石铠甲加工基地和兵马俑有啥关系? | 美术文摘

石铠甲制作场地堆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考古人员在这里的地表荒草丛中,发现了散布的石质甲片,石料均为青色石灰石。部分石片已经接近甲片制作完成,表面抛光,长方形钻孔,边棱和边角经过处理,尤其是为了贴合人体曲线,石片制成正面微鼓、背面微弧的形状。

其中,有些石片刻有文字。这些特征与秦始皇陵出土的石铠甲完全一致。根据形状,石片可分别对应甲衣及兜鍪(即头盔)的不同部位。

在发掘中,考古队还发现了灰坑、磨制石片形成的粉末堆等遗迹,以及石料、坯料、废品和打琢的碎渣以及编联石铠甲所用的铜条、铅条,也有铁锥、刀、磨石等工具。

神秘的石铠甲生产地

毋庸置疑,此次石铠甲手工制作遗存的发现意义重大。这是继20年前秦始皇帝陵发现石质铠甲坑、18年前秦始皇陵园以北秦代水井中发现废弃的石甲片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1998年秦始皇陵发现了石铠甲陪葬坑,出土了大批石质铠甲和兜鍪。

但它们的制作方式和地点,一直是一个谜团,直到三年后的一天。2001年,临潼新丰镇农民刘俊发在自家的棉花地里,翻出了与秦陵石铠甲很相似的碎石片。

考古队抓住这条线索,在长条村发现一口废弃的秦代水井,从井中出土了上千片制作石铠甲用的废弃石甲片,以及几根连缀甲片用的扁铜条丝等。

这些石甲片绝大多数是半成品,有的是毛坯,有的已经抛光成型,质地和形制与秦陵石质铠甲坑出土的石铠甲甲片相同。专家判断,它们都是当初制作石铠甲时因质量问题被废弃掉的。

这些石铠甲和兵马俑有关系吗?

联想起兵马俑身上所“穿”的甲胄,有网友开始好奇:那些石铠甲和兵马俑有没有关系?

秦始皇陵石铠甲加工基地和兵马俑有啥关系? | 美术文摘

资料图:秦兵马俑一号陪葬坑出土的“将军俑”首次对外展出。中新社发 张远 摄

“它们和兵马俑并无关系。兵马俑身上没有石铠甲,其甲胄都是制作俑的时侯一起做好的泥塑形态。”张杨力铮介绍,在秦始皇陵的陪葬坑里出土的只是石甲胄,“你可以想象那类似一个盔甲库房。”

张杨力铮解释,秦始皇陵是一套复杂的系统。秦汉时期,帝陵陪葬物带有一个特征,即将国家中央各类职官机构象征性带入地下,“也就是说,石甲胄陪葬坑可能象征武库的一部分,因为现实生活中,秦帝国应该就是有武库的。不一定非要对应给谁来穿它或者使用它。”

对此次石铠甲新发现的意义。张杨力铮说,比如,首先能够了解当时石甲胄制作工艺与流程以及手工业生产水平和技艺;其次,让秦咸阳城和秦始皇帝陵的内部联系更加紧密,“当时制作皇室丧葬用器的职官应为少府,少府作为九卿之一,官署必定在都城内,而制作好的东西则伴随皇帝陪葬。”

“第三,这次的发现为秦咸阳城渭北宫区在秦统一全国后的功能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辅证。”张杨力铮解释,作坊区离宫殿区距离过近,可能是在统一全国后,秦帝国在渭河以南、以阿房宫为中心规划新的城市,原渭北宫区功能向官署区转化。

相关文章

  • 王羲之与海派书画及对日本的影响[图文]
    王羲之与海派书画及对日本的影响[图文]

    临沂过去是古琅琊郡,名人辈出,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的故里都在这里。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一脉对海派书画 乃至日本的影响表现在哪里?又有哪些传承?当下如何看待?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的主要研讨会之一,前不久在临沂博物馆举办的“王羲之与海派书画 及对日本的影响”的研讨会对此颇多探讨,在临沂博物馆举办的“海派东渐——金石书画家十人展”参展者与部分学者就此进行了交流讨论。收藏于日本的王羲之《丧乱...

    193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盘点西方名画中读书的女性形象[图文]
    盘点西方名画中读书的女性形象[图文]

    世界、书本、身体,构成了阅读的基本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简单而有趣:世界存在于书本,书本被身体掌握,身体又处在世界的某一处。阅读定格了那些时空的主人和他们的年代,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阅读是为了活着”。庞贝壁画约公元前2世纪不知为什么,庞贝壁画中表现的日常生活总是让我叹息,世俗美意,千姿万态,最终不敌瞬间一劫,化为灰烬。对于那些传说中的女卜者来说,她们到底能预言什么呢?这个...

    195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叶蓬:笔墨纸砚 西皮二黄(《我的中国梦-京剧荟萃与书法融合》序)
    叶蓬:笔墨纸砚 西皮二黄(《我的中国梦-京剧荟萃与书法融合》序)

    叶蓬近影日前,友人张新年先生送来了一本书样。打开一看,是录有多达一百余幅书法的作品集,名曰《我的中国梦》。细读这一百余幅作品所书写的内容,竟然篇篇都是京剧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在这些唱段中,既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既有生行、旦行也有净行。除了书写唱词之外,作者还将每个唱段的板式加以注明,并且附上对该唱段各个流派不同特点的一些体会。百余作品,洋洋大观,真可谓工程浩大,令人称奇。问起作者姓甚名谁,方...

    127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著名画家王少桓[图文]
    著名画家王少桓[图文]

    王少桓,2011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导师贾广健教授。天津市青年美协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现任职于天津美术学院。2017年2月,在保定博物馆举办“乘物由心——王少桓新作展”。2017年2月,参加“第三届庭前春早——贾广健师生中国画作品展”。2016年11月,应邀参加“天下为公—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南京)。2016年7月,作品《期待那片花海》参...

    37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莫以平尺论收藏[图文]
    莫以平尺论收藏[图文]

    前些日子,笔者和几位藏友聚会。其间,藏友范先生拿出一本草书千字文册页,作者是一位九十余岁高龄的书法家。老先生追随近代某位书法大家数十年,为其关门弟子,深得其书法精髓,近三十年来在继承师门传统的基础上又开拓创新,自成一体。鉴赏过程中,藏友曾先生忽然问及该册页现在的市场价格,范先生如实告知,不料曾先生大呼,太贵太贵。问及缘由,曾先生说,此册页所用的宣纸,加起来不过8平尺,现在市场上同样尺幅的作品价格,...

    83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聊公共艺术中的剧场性[图文]
    浅聊公共艺术中的剧场性[图文]

    1967年,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Fried)在他的文章《艺术与物性》(Art and Objecthood)中,发展了“剧场性”这一概念。它被用来总结极简主义作品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使得它们低于,或者甚至说对立于艺术。就像弗雷德在评判安东尼·卡罗(Anthony Caro)的作品时所表明的,他期望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其形式来废除掉物性。在卡罗的雕塑作品中,个别要素的句法联结,导致一种抽象形态...

    109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不疯魔不成活:戴安阿勃丝养成记[图文]
    不疯魔不成活:戴安阿勃丝养成记[图文]

    来源:东方早报作者:阿瑟·鲁博(《纽约时报》撰稿人,李亚迪翻译)其实从一开始,她摄影就是为了寻找一种证据:她自身存在的证据。与拍摄对象的互动是支撑阿勃丝活着的信念。她可以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样子。然而大众常常误解了这一点,认为她深入社会边缘与变态狂和精神病患者的交流加重了她的抑郁,并最终导致她在1971年自杀。事实并非如此。戴安·阿勃丝在中央公园拍摄儿童(1967年)1956年,濒临崩溃...

    152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法教育中的“技”“道” 平衡[图文]
    书法教育中的“技”“道” 平衡[图文]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对书法教育的意义和方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将传统书法的技能、观念、理论等,在现代教育体制模式下进行转换,显得尤为关键。这也是现阶段高等书法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书法教育现代性转换的重心,是如何处理好“技”与“道”的问题。“技”指技法,包括书写者对材料、工具、笔墨、书体等技术层面的掌握;“道”指书写者从技法上升至精神层面,拓展至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的...

    15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世界著名当代艺术巨匠陈鸣楼[图文]
    世界著名当代艺术巨匠陈鸣楼[图文]

    陈鸣楼,字才道,笔名:陈明楼;斋名素人斋,号楠溪画室主人;别署墨渊轩主,艺名:墨渊;世界文坛代表性人物、著名学者、艺术大家,亦是世界文学探索、科技发明、书画艺术研究与创作等领域的典型性巨擘人物。他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与辉煌让世人难以望其项背。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陈鸣楼先生近日之声望成就正是这数十载执着坚守艰辛付出的馈赠。陈鸣楼近照古今中外,世界历史上不乏绘画大家,在古...

    12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秋风”四起 画廊冷清[图文]
    “秋风”四起 画廊冷清[图文]

    处暑节气之后,天气渐渐凉了,走在798艺术区,随处可见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商铺,画廊散落其中,不复从前的热闹。许多从业者都表示,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本来就势单力薄的画廊业,所受冲击着实不小。画廊从业者要如何面对这秋风四起的萧瑟境况?这场贸易战,让我们提前进入了寒冬自上世纪90年代初,经营当代艺术品的画廊开始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然在艺术市场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位于798...

    9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林散:2013艺术北京之浅见[图文]
    林散:2013艺术北京之浅见[图文]

    朱德群的抽象主义作品第一次参与大型的艺术展览,就是4月30日晚上的2013艺术北京的预展。对一个艺术领域的新人来说,要说有啥成熟的想法,那是胡扯。不过,作为一个非艺术领域的媒体人,说说媒体人的看法,或许可以造次。早就听说,作为国内市场派的当代艺术展的一个重要品牌,“艺术北京”在艺术圈里的知名度似乎不肖多言了,从昨晚去的人就可以看出来。像王绍军兄所言,演艺名流都很多,当...

    4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仿品泛滥成艺术市场毒瘤[图文]
    仿品泛滥成艺术市场毒瘤[图文]

    一年四季红 纸本水墨随着艺术品市场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资本开始涌入,但其中不乏别有用心者,仿品泛滥已经成为艺术市场的一大毒瘤,比如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作品的仿制甚至已经形成产业链,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当代艺术名家,甚至是畅销的“青年艺术家”。那么,对于这种现象,艺术家该如何维权呢?近期遭遇这种苦恼的就有自由艺术家贾宽。恰逢新水墨市场的热潮,尤其在得到李津的认可和指点之后,凭借着独有的图示...

    163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减税会是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么[图文]
    减税会是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么[图文]

    苏富比拍卖行在2018春季纽约亚洲艺术周上,推出的一尊东魏兴和三年黄花石雕佛七尊像,以13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47.2万元)成交7月1日,国务院下调艺术品进口关税的政策正式生效。此次关税下调是历年来下调力度最大的一次,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长期以来,关税问题都是困扰艺术市场发展的一道障碍,呼吁“减税”的声音也从未停歇。那么,这一利好政策的最终落地,能否破除艺术品行业痛点呢?关税下调史...

    13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陈丹青:贵族居然想当艺术家[图文]
    陈丹青:贵族居然想当艺术家[图文]

    陈丹青 著名画家“当不成作家当画家,当不了画家,索性留长头发打大领结了事。”这是上世纪鲁迅调笑不成器的文艺青年时脱口说的话。不料此后,长头发青年还是一茬一茬冒出来:我自己,年少时才画几笔画,出道成功远得还没谱,怎么办呢,管他,先留起满脑袋的长头发!美国上流圈子则笑谈一组方程式,另有几分真意在:穷人想当白领,白领想当资本家,资本家羡慕贵族,而贵族想当什么人呢?居然想当...

    36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气韵生动——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气韵生动——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元_佚名_仿米友仁云山图(局部)中国画的美贵在气韵生动,这是东方美学的至高境界。气韵生动,是指绘画中各种对象的神态和审美,其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气韵的气是指神气,能传神,有精神。韵是情思、趣味、神韵等。根据记载,这是南朝齐时代的画家谢赫提出的美学命题,在他所著的《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书中讲到品鉴中国画作品,是否达到风致韵度,自然生动,是否...

    78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