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代审美的艺术格调[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越越 点击 :

著名汉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包华石教授曾经说过,宋代的事情,看起来就像发生在我们周遭;而唐代的事情距离当下要远得多,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古代,所以,宋代可以视为中国社会当代性的源头。

2019年,身边一位学者参观完日本正仓院的展览后也说,唐代的东西汇聚在一起,带点原始气息,与宋人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这与日本学者曾经主张过的“宋代主义”倒是有点接近,所谓宋代主义,就是在文化艺术上,以宋代审美为宗。

我们今天看到的宋文化遗存,多为书画、器物,不可能如明清两代一般,看到一座皇宫,看到完整的宫廷审美。作为一个热爱宋代艺术的人,以往大约只能依靠《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名画管中窥豹。时下热播剧《清平乐》在复原宋人生活环境上,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宋代审美的艺术格调 | 美术科普

知道多一点

《清平乐》中无处不在的山水元素,呼应了那时人们的审美偏好。五代末,山水画名家辈出,山水也真正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及至北宋,山水画在士大夫中地位更为尊崇,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范宽《溪山行旅图》堪称北宋山水画中杰作。

据了解,全球存世宋画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400多件,约占四分之一。如今在其官网的“数字文物库”可一窥真容。

1、古画过度放大韵味会走样

宋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书画艺术。

全剧第二集中,少年仁宗过访晏殊家,晏殊身后的一件屏风颇为抢眼,不难看出它出自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南宋赵芾《江山万里图》。当剧中场景频频出现那些如今深藏于各大博物馆的宋画,关于宋人生活环境,是特别值得“文化补叙”一番的。

在使用宋画这个环节上,《清平乐》堪称倾心尽力,找了大量宋画制作成各种屏风、壁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环境中布满宋代艺术的场景,这是除了博物馆之外难以再现的景象,再现了历史上堪称昙花一现的艺术盛况。

只是,剧中很多宋画真迹被放大使用得稍显失真。就拿那张男主宋仁宗的海报背景图来说,它来自美国著名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的《晴峦萧寺图》,是宋代画家李成的作品,画作原本只有1.14米高、56厘米宽,在剧中却被放大到2.5米甚至更宽。如此放大,导致原作中一些细节变得不太好看了,这可能是电视剧观众未必感受得到,但是让熟悉艺术史的人感到心惊肉跳的地方,因为细节笔墨放大之后会变得虚弱,韵味会变得走样。宋人完全知道如何在制作大画的时候,采用合乎规范的表现手法,画家也正是在这种受限制的前提下,才形成流传千载的技巧和理念。如果能够直接使用传世的将近100多件宋画大轴真迹,放大幅度控制在20%之内,那么视觉效果会更好。

当然,由电视剧制作方,其实也就是观众的眼光,来决定如何使用传统绘画,也是时下流行的方法。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物馆的《红妆丽影》展览,主题是清代雍正时期一批前所未见的仕女绘画,但是展览的主导海报上,是一件几乎可以称为展品中质量最差的一件,由于学生们的投票最关注它,展览方听从了观众的意见。

自从在2017年的故宫大展中爆红,古装剧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偏爱有加,似乎有了它,即可冠名“宋代美学”,哪管其画者生活在仁宗朝之后六七十年的徽宗时期。

不得不承认,宋画在流传过程中,各种信息缺失很多。落实到每一个画家身上,尤其如此。譬如说,《清平乐》帝后海报背景即出自郭熙《早春图》。而郭熙传世只有几件真迹,一些边缘风格作品很难判断到底系郭熙真迹还是接近其风格的画家所绘。因为收藏数据缺失,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无解,更让人头疼的是,这在宋画里是普遍问题。存世千余件宋画里,能找得到文献证据的,仅约两成。

宋代审美的艺术格调 | 美术科普

2、汇集宋代历朝众美

北宋时期战马难得,所以汴京城里多是牛车,此等情形出现在北宋晚期的《清明上河图》里。然而,国富民丰的仁宗朝未必如此,看到剧中仁宗与范仲淹、韩琦三人挤在一部牛车里逛汴京城,令人忍俊不禁。

从电视剧用具的组合与构成来看,真实的宋人生活环境在北宋时期还没有达到那么雅致异常的程度。譬如说,北宋晚期之前的家具,纹饰较多,装饰上比较繁缛,使用红色油漆的时候比较多,我们可以从徽宗时期的册页中看到这个情况。甚至到了南宋早期的仕女绘画册页中,依然可以看到繁缛的家具与简约的家具并存的现象。12世纪中晚期,绘画中才出现整齐的简约家具;直到13世纪早期,宫廷绘画中还会出现弯腿的大案。因此,《清平乐》中的居住环境,其实是把南宋才可能出现的环境,提前到北宋了。这就是电视剧的“审美的现代性”。真实的仁宗朝环境,应该还达不到电视剧中所期许的那样。但当时器物的审美,是早于家具的。

因此,《清平乐》展现的是一种“汇集众美”的理念,即把宋代各个时代巅峰的东西集中呈现出来。这个“汇集巅峰”的审美思想本身,其实也是在北宋晚期才产生的。当时宋徽宗在主导宣和画院的创作中,极力倡导此法,并在临摹古代绘画中留下了大量精彩绘画。南宋中期之后这个方法就在绘画中被放弃了。

宋代审美的艺术格调 | 美术科普

3、宋画未必都自带“文艺范儿”

当代学者对宋画的阐述,有不少是值得再思考的。譬如,容易把宋画艺术性成分夸大,言必称“美上天”,宋画自带“文艺范儿”。不少新媒体介绍的宋画,以甜俗作品居多。

其实,宋代绘画首先是彼时画家的作品,必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关联。宋代画家留下名字的有900多人,这些人的性格、审美都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画作一定存有差异,未必都能契合时下人们的审美。宋画里不仅有雅致的琴棋书画,也有世俗的货郎图、婴戏图等日常生活景象。

换而言之,不能把宋画看成一个小姑娘,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千年前的宋画与现代审美不尽一致,实属正常。

宋代审美的艺术格调 | 美术科普

4、艺术之雅源自时代格调

如果超越审美,往学术上观察,也一直存在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文化艺术与社会发展是否丝丝入扣,互相呼应?优秀的艺术是否依赖优秀的社会?

以《清平乐》为观察点,我们会发现,北宋时期群星璀璨,千年一遇的名人恍若被同时唤醒,晏殊、韩琦、文彦博、欧阳修、范仲淹、蔡襄、苏子美,居然是在同一个朝堂上站立过的,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可以讲上好久,而且这群巨星多数自仁宗时期崭露头角。《清平乐》把这历史盛况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也许可以看到答案——文化艺术与社会虽然不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其中精神内核,确实是相近的。

我们以往一直说宋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史的高峰,但是这个高峰是怎么到来的?以往多是从绘画内部找原因,说是写实、精密、严格等等。在看了《清平乐》之后,也许可以发现一个现象:那个时代是比较有格调的。

谈及宋画之好,以往艺术史都说主要是依靠训练出来的,但是宋画可以吸引这么多人,千年不断地喜爱之,显然没这么简单。宋画的出发点是儒家的、内敛的,是正大光明的,其所有变化都没有脱离这个社会格调。如果完全是依赖技术,那么后世就应该有能力复制,但是我们看到,到了清代乾隆时期的如意馆,尽管巧匠精工无所不能,但是做出来的艺术品,在精神层面上与宋代的差异,类同于清宫剧与《清平乐》之间的距离。

(刘九洲 作者系宋画研究学者,《宋画全集》副主编)

相关文章

  • 青铜器或再当藏界“老大”[图文]
    青铜器或再当藏界“老大”[图文]

    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历来是世界公认的顶级艺术品。民国时期,能玩青铜器的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收藏家,如潘达于、叶公绰、李文卿、马长生等。那么,青铜器为何有如此魅力,它的市场前景如何,笔者作如下分析。历史悠久形制多样青铜器是用红铜、锡、铅的合金铸造而成,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有欣赏价值。青铜器历史悠久,早在夏朝时期就制作出了很复杂的青铜器,如酒器爵、食器鼎以及青铜工...

    15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正明[图文]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正明[图文]

    【艺术简介】李正明,1975 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82 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进入中国日报从事美术编辑、主任编辑、高级编辑、美术部主任、中国日报社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13 年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1982 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在校授教于吴冠中,袁运甫,张仃等先生。受聘于清华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

    48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张雪瑞:找寻情感记忆的现实出处[图文]
    张雪瑞:找寻情感记忆的现实出处[图文]

    找寻情感记忆的现实出处张雪瑞对旧的衣物有着特殊的情结,对于每件带有自己情感记忆的衣服,她都会保留下来。家人和身边朋友的衣物在张雪瑞的作品中以一种非常带有女性特点的表述方式出现:从衣服上剪下来的图案在讲述着一封情书、对丈夫缠绵的情感、与母亲和姐姐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一段记忆,而与这些图案并置出现的衣物则是这些情感记忆的现实出处。相比生活中不时出现的新变化,张雪瑞更关注过往的经历与自己现在的关联,...

    132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会元的水墨世界[图文]
    张会元的水墨世界[图文]

    张会元,1944年生于江西吉安,1966年毕业于江西师大美术糸并留校任教。现为江西师大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专职副会长,新华艺术网艺委会执行副主席,江西画院特聘画家,江西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宋莊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终身客座教授 , 湄洲妈祖书画院名誉院长。轻柔的海风,摇曳的渔船...

    19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儒释道之中国画“艺境[图文]
    儒释道之中国画“艺境[图文]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在美学思维方面除了深受儒道思想影响外,佛教中观思维对其影响也十分明显。道家在崇高和谐上与儒家并无质的分歧,只是道家的和谐观是天和观,重视以本统末,强调现象背后无形无体的“道”,因此道家的天和观提倡一种物我两冥、融入自然的和美境界。在审美言说上常以“至??无??”、“大??无??”为征。庄子日:“天地...

    165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题跋 能否证明真身[图文]
    题跋 能否证明真身[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仙山楼阁图》,据其画作处“仇英实甫制”与题跋处“嘉靖庚戌(1550)春二月既望五湖陆师道书”两行款书,可以断定,画中山光乃明人仇英手笔,诗堂小楷《仙山赋》为陆师道所题。经江兆申鉴定,图中画与字俱为真迹。对此,有人质疑,理由是:清人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记画题跋《仙山赋》的落款为“嘉靖二十七年(1548)冬十月廿又一日陆师道书小楷书图额”,这与馆藏《仙山楼阁图》上的落款时间略...

    106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90年[图文]
    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90年[图文]

    岁月无声(版画) 70×80厘米 2005年 金祥龙20世纪30年代,伴随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风起云涌,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广大民众,把“以刀代笔,放刀直干”的新兴版画艺术带到了当时苦难深重的中国,通过木刻这一简洁的表达形式传播先进思想,探求改变民众思想和精神的新方向。从此,中国艺术史上便开启了“新兴版画运动”的恢弘篇章。中国版画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对时代影响最深远,让人们记忆最为深刻的无疑是新兴木...

    82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所谓国际视域与中国方式[图文]
    所谓国际视域与中国方式[图文]

    “国际视域与中国方式——2019上海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国际视域与中国方式——2019上海当代艺术展”近日在上海滴水湖畔的临港当代美术馆举行,包括油画、水墨、雕塑、装置、版画、影像、综合材料等多个艺术门类的18位中青年艺术家以49件(组)作品。 同期举行的研讨会上,来自艺术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领域的学者沃夫冈·克纳普(Wolfgang Knapp)、单增、王凯梅、吴静,以自己不同的视角阐...

    62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近读戴泽百岁艺术人生[图文]
    近读戴泽百岁艺术人生[图文]

    夏日树荫(油画)戴泽白玉兰(中国画)戴泽在海洋上(油画)戴泽【艺旅回望】回头去看,风流人物俱往矣,只留下一幅幅时代现场的写生,平静地挂在墙上。白驹过隙,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心中的记忆。最美的画,应该是画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作品答案。——戴泽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为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美术教育家,戴泽在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可谓成就卓越、桃李天下。他长期追随...

    96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青年画家孟祥军 探究水墨形式的外衣[图文]
    青年画家孟祥军 探究水墨形式的外衣[图文]

    孟祥军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吴山明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水墨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画院青年画院秘书长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画院签约画家中国书画院院聘画家《伶伦制乐》210cmx210cm孟祥军创作的水墨人物一直在寻求“气韵”...

    185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顾村言:文化史不能缺少这样的狂狷之士[图文]
    顾村言:文化史不能缺少这样的狂狷之士[图文]

    知名画家谢春彦与晚年的刘海粟颇多交往,在回忆刘海粟先生时,他说:“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英雄主义,这个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狂狷之气。如果中国文化史上,缺少这种狂狷之士的话,我们的文化史和美术教育史是不完整的。对他向来争议颇多,刘海粟这个题目,实际上也可以解说为两个字——‘误解’或‘误读’。因为他的光芒太大了,光芒也太乱了。”刘海粟致谢春彦手札(局部)艺术评论:刘海粟老今年诞辰是120周年,您和他是多年...

    66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北京师范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北京师范大学[图文]

    一、校史沿革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为1902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曾先后改称优级师范科、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以后,改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七七事变”后,北京师范大学转移到西北大后方,数年间,学校一再迁徙,校名几易。1946年7月,学校迁回到北平,以国立北平师范学院称。解放后,北京师范大学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1954年,...

    99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艺术微拍:搅局者还是创新者[图文]
    艺术微拍:搅局者还是创新者[图文]

    艺术微拍的兴起搅动了传统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拍卖是古老的艺术品交易方式,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一直占据着艺术品市场的统治地位。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微信的出现,拍卖作为一个古老的行当,和互联网搭上了关系。一种新的艺术品电商模式在大江南北迅猛发展,即艺术微拍。2013年被业界称为艺术微拍元年,2014年则是艺术微拍高速发展和激烈...

    23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艺术创作中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博弈[图文]
    艺术创作中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博弈[图文]

    前段时间,“艺术家窖藏——齐白石特展”和“重塑——吕佩尔茨雕塑及绘画作品展”两场艺术家级展览在山东美术馆陆续亮相,吸引了全国观众的高度关注,在业界也掀起了一波学术研究热潮,并带来了一场关于中西方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态度的多维想象和讨论。齐白石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他是20世纪以来最著名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关于他的展览层出不穷,书法、篆刻、绘画等不同美术门类的各种专题展,包括他与同时期中外艺...

    58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英国的博物馆如何构建记忆?[图文]
    英国的博物馆如何构建记忆?[图文]

    谈起“记忆”,每个个体的回答都不会完全相同。正如当前世界不存在完全一致的两个人,“个体记忆”亦是纷繁复杂。不同个体通过分享共同记忆,获得深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又形成 “集体记忆”。但无论“个体记忆”或是“集体记忆”,其形成方式都是各种各样的,这也导致其极易散失。年代越久远,“记忆”散失程度越高。因此,博物馆成为保存人类阶段性、支离破碎记忆的载体。通过博物馆的展品、展览设计等,国家试图构建起国民的...

    43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