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阿里巴巴发布《2020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淘宝直播用户数量达到4亿,形成了200亿对粉丝关系,全年成交额破2000亿。不管公众对直播带货持何种态度,它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疫情的出现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昊美术馆艺术衍生品
4月1日晚,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抖音平台完成了直播首秀。整场直播持续3小时,支付交易总额超1.1亿元,累计观看人数超4800万人,创下了抖音平台目前已知的最高带货纪录;
4月6日,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和“带货一哥”李佳琦组成的“小朱配琦”组合,隔空连线直播“为湖北拼单”。据统计,这场直播吸引了1091万人观看,累计观看次数1.22亿,直播间点赞数1.6亿,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
4月10日,天猫新文创也嗅到了机会,联合九大美术馆,首次用直播方式打造“掌上美术馆”,将艺术作品和文化故事通过最新的沟通渠道融入大众生活,真正实现“艺术不打烊”。而各种高艺术价值的周边产品也直接在天猫平台售卖。
当餐饮、旅游等传统消费行业受疫情影响一度停摆时,直播电商却进行得风生水起,在加速道上一路狂奔。直播带货的流量红利能持续多久?能否继续领跑,成为未来的商业运营的常态?它在艺术圈可以实现吗?又能否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下一个机遇?
“直播带货”之路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居家禁足摧毁了某些传统观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业,但也催生了许多新的理念和与之相对应的行业。在互联网领域,这样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教学观念和营销观念的改变。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理念下,世界各地都有采用直播授课的报导,教师变成了主播,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
由于“直播带货”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艺术品经营者也开始思考艺术品的直播带货模式。然而,从现有的直播带货成交商品和价格看,主要是减价、跑量模式。这种营销方式有利于消费群体,却对品牌产品或高价位商品没有优势可言。就艺术品而言,它既属于手工产品,又是有附加值的商品,其价位势必会比普通商品高得多。目前在各展馆尝试的展厅直播带货,带的仅仅是艺术品的衍生产品,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品。但是,艺术品“直播带货”的营销模式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一、“直播带货”将改变艺术品的经营模式。直播的优势在于直接面向用户,可以说,没有一种销售方式比直播更接近于线下实体店。同时,直播可以做系列的商品展示与介绍。通过艺术家的直播创作,可以轻松证明艺术品的真实性。因为在艺术品买卖过程中,收藏家最怕的是赝品。在以往的艺术品交易中,为了证明作品的真实性,往往采取作品、艺术家和藏家合影的方式来证明。艺术家参与直播,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因此,随着“直播带货”方式的完善和普及,艺术品的经营模式将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实体店形式的画廊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落。
二、艺术创作过程的直播不会影响作品的质量。书画创作既是时间性的肢体动作的呈现过程,也是图像的呈现过程。作为肢体动作的呈现过程与音乐舞蹈的表演有相似之处。画史上,顾恺之通过“画龙点睛”募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画家肢体动作的艺术表演,其效果类似于现在的“直播打赏”,只是媒介不同。因此,艺术创作过程也可以直播。行为艺术家就是通过行为过程的实施而完成一件作品。创作过程的适时直播不会影响作品的质量,但是,直播可以加深收藏家或观众对艺术家的了解,提高艺术家的知名度。从长远角度讲,也有利于作品的销售。
三、艺术家能胜任直播。今年年初发生的“停课不停教”的网络直播教学活动,把教师推到了主播的位置。不管是否愿意,作为老师都必须在网络上授课。在网络艺术教学中,从事艺术教学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会了拍视频,对着电脑屏幕授课。这些训练,如果转换为“直播创作”或“直播带货”,其形式是一样的。另外,笔者在去年双十一,应出版社的邀请,参加了直播售书活动。虽然是第一次参与,因为是专业内的讲解,效果也很不错。
四、艺术家的“直播带货”行为将促成新一轮的艺术教学的普及。众所周知,在画谱出现前,艺术教学的范围只局限于少数上流社会的艺术爱好者,脉络清晰的师徒式传承就是明证。而价廉物美的画谱的出现,使普通的艺术爱好者可以通过对画谱的临摹接受艺术教学,齐白石、潘天寿等早年通过临摹《介子园画传》学习技法,从而逐渐登上艺术殿堂,就是新的知识传播方式拓宽学习艺术路径的明证。而直播的推广更是推动传统艺术进一步普及的媒介。因为传统书画讲究笔法,而笔法只能通过手把手的言传身教才能学会,而直播很好地解决了远距离学习笔法的技术问题。直播就是虚拟的师徒式教学过程,能使传统艺术的爱好者身临其境地接受教学。
由此可见,艺术品的“直播带货”虽然是一种商业行为,可以给艺术家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而更重要的是对普及艺术、提高大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因此,艺术品的“直播带货”值得推广,运作模式值得探索。
直播带货如何推进书画市场
直播带货以一种新的促销方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就像手机、互联网、微信、支付宝等在刚开始进入现实生活时的情形一样,新事物带来的悸动、焦躁、兴奋、顾虑甚至责骂,常常是喜忧参半。也正是在各种不同的回声中,新事物逐渐地茁壮成长起来。书画圈的朋友聊起“直播带货”究竟有什么用?笔者的观点很直接,它有没有用,取决于你会不会用,以及你想怎么用。
书画市场开启直播带货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不是行或不行的问题。书画市场的经营方式,跟其他的商品经营方式没有差别。任何适用于其他的商品经营方式,都可以适用于书画市场。在这个意义上,直播带货跟书画市场之间的关系,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运用直播的方式,可以为其他的商品带货,也可以为书画作品做推销。书画家为了创作而付出的艰辛劳动,也理应通过作品销售而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作为新兴的商品促销方式,直播带货的最大优势就是为买家和卖家之间开通了更为便利的沟通渠道。
让直播带货成为新的书画促销方式,对于书画创作而言也是积极有益的。埋头书画、藏之名山的旧观念,早就不合适于现在的生活了。书画家沉迷于艺术的锤炼和创新,不断提升创作水平,不仅是一种自我修养,也理应通过这种精神产品让书画走进千家万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直播带货不仅是促销的平台,也是广而告之的平台。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通过这个平台,买到各自喜爱的书画作品,同时也会鼓励和推动优秀的书画家更好地开展创作。直播带货对书画市场,将会产生这样几个作用:
一、好卖的书画作品,出路更广了。无论是传统的梅兰竹菊,或者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泼墨抽象,市场是检验作品的又一块试金石。培养市场、引导市场、拉动市场,其实只是市场研究的一个方面。在另一方面,市场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市场上接受挑战、经得住考验的书画作品,终究会得到买家的普遍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好卖与否,也确实反映出书画作品的市场认同程度。让大家喜闻乐见的好作品,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更好地畅通销售渠道,对于买家、卖家和创作者都是一件好事。
二、通过市场检验,书画家的定位也可以逐步调整。好的作品,终究也还是要发挥社会价值。在美术馆做展览,被机构收藏,诸如此类的出路固然都很好,如果同时也能够打开市场,借助于直播带货的方式进入千家万户,当然也是这个时代为书画家们提供的巨大潜能。技法本身很重要,把对技法的探索,转变为可被市场接受和推广的产品,才是商品时代的“最后一公里”。不少画家苦心经营,身怀过硬的技术,也只是屈居画室,挥毫自娱,莫如说是书画人才的浪费。技术只是一种资源,而产品才是最终的落脚点。通过直播带货,无需谁来长篇大论,书画家自己就知道哪些卖得火,哪些卖不动。在生产销售的环节上,自己就会去调整。
三、直播带货是对书画市场的新突破。传统的理念总是先做市场调查,在静态思维的前提下,设计一个市场模型,然后去做市场规划。直播带货,则是直接进入一个动态思维的新阶段。同样的产品,你卖不动,他就能卖得很火。你束手无策,他却能撬动市场。书画市场就像任何市场一样,不可能是固化的一个模型等你去解剖,市场必然是你有多大能量,它就给你多大的回馈。市场和作品之间是互动的关系,而直播带货就是在互动关系中的有效平台。
四、直播带货会带来书画市场的细化,促进书画作品更像产品或商品,并带动相关联的企业和行业。书画创作材料、媒介,装裱技术、配框及书画产品的装饰技术,书画与家居设计,书画与公共环境设计等相关的“物质产业”和“非物质产业”都是受益者。细分市场而带来的书画市场的“熵”效应,也必然以超乎想象的增长方式,给我们带来书画市场的新突破。市场的弄潮儿从来不会拘泥于既有的模式,悟性总是向着过去,而创新则永远指向未来。
当然,直播带货在开始的时候,也必然面临一些难题。
一、鱼龙混杂。书画作品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可以制定量化的产品标准。一些平庸的书画作品,以次充好,热衷炒作,并不是新鲜的话题。在新的促销方式之下,这类不安分的现象,也必然继续困扰着买家和卖家,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二、书画作品是特殊的产品,书画原作具有“唯一性”的特点,不可能像其他商品那样批量生产。直播带货可以解决书画作品的市场出路问题,但是,买家只能说你可以喜欢这种风格,可以喜欢这个书画家,但不可能要求书画家“流水线”式地批量生产相同的书画作品。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书画作品在商业市场氛围中的优势和尴尬。
三、衍生品开发,既是直播带货为书画市场带来的新机遇,也是书画创作的新纠结。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书画作品原作的推广力度,最终让位于衍生品。直播带货为书画作品服务,也许最终变成是直播带货为以书画作品为基础的文创产品服务。当然这也是一件好事,这里的难题就是,书画家和买家之间,著作权、使用权、市场分成等相关的条文,务必清晰公正。不要带着美好动机,最后却惹来一地鸡毛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