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图文]

时间 : 04-19 投稿人 : 远远 点击 :

《蒙娜丽莎》的创作始于1503年,达·芬奇一直将这幅画带在身边,并且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不断修改,成为持续创作时间最长的一件作品。1550年,乔治·瓦萨里在他的《大艺术家传》中,首次把这幅画命名为《蒙娜丽莎》,因为瓦萨里认为画中所描绘的是佛罗伦萨一位富商的妻子丽莎·戴尔·乔孔达(Lisa del Giocondo),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达·芬奇《蒙娜丽莎》(1503-1517年,杨树木板油画,77 × 53 cm,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蒙娜丽莎》作为“晕涂法”的杰作很早便被艺术界所熟知,但直到19世纪之后,历经几次被盗、外展、袭击等公众事件才变得家喻户晓。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是这幅画中最引人入胜的细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为了联络他们在法国抵抗运动中的盟友,使用了暗语“La Joconde garde un sourire(蒙娜丽莎在微笑)”。究竟达·芬奇是用怎样的方式营造出这样的效果,画中女子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画中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围绕这些话题让无数后世的科学家和艺术研究者为之着迷。近些年来,随着新科技的运用、新文本资料的发现和解读,《蒙娜丽莎》正在逐渐地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蒙娜丽莎》中的人到底是谁?

虽然乔治·瓦萨里认为画中女子是富商乔孔达的妻子,因此将这幅画命名为《蒙娜丽莎》,但是瓦萨里毕竟未曾见过达·芬奇本人,生活的时代也要比画家晚几十年,所以艺术史学家对于画中女子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认为她的原型是达·芬奇的母亲,有人认为她是达·芬奇的情人,还有人认为由于达·芬奇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在米兰,有可能画中女子是朱利亚诺·美第奇的情人帕奇菲卡·布兰达尼,更有人甚至认为她是达·芬奇男扮女装的写照,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1477年出版的西塞罗《致友人书信集》页面边缘上的笔记

直到2005年,海德堡大学图书馆手稿与古文献研究专家阿迈恩·施勒希特在对馆藏古籍善本进行编目时,在一本1477年出版的西塞罗《致友人书信集》里,发现了佛罗伦萨的地方官阿戈斯蒂诺·韦斯普奇在1503年十月留下的笔记:

“Apelles pictor. Ita Leonardus uincius facit in omnibus suis picturis, ut enim Caput lise del giocondo et anne matris uirginis. videbimus quid faciet de aula magni consilii, de qua re convenit iam cum vexillofero.” 1503. 8bris.

“正如画家阿佩利斯一样,达·芬奇将这种(天才的技能)表现在他所有的画作中,比如丽莎·戴尔·乔孔达的面庞,还有安妮和圣母。他刚刚接受了Gonfaloniere(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著名公共职位)的委托,我们将会看到他如何在领主宫大厅进行创作(注:即著名的《安吉亚里之战》)。1503年10月。”

韦斯普奇是当时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长官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秘书和助手,马基雅维利是《君主论》的作者,和达·芬奇关系十分交好,作为秘书的韦斯普奇也熟知二人之间的交往。在他的笔记中,他将达·芬奇媲美古希腊的著名画家阿佩利斯,并写下当时达·芬奇正在绘制丽莎·戴尔·乔孔达的肖像,与此同时还接受了《安吉亚里之战》的委托。最初这一发现刊载在图书馆的内部刊物上,直到2009年一家德国电台到海德堡大学图书馆做采访,才意外得知了这一重大发现。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左图:《蒙娜丽莎》;右图:达·芬奇《艾尔沃斯·蒙娜丽莎》(1503年,布面油画,51 × 39 cm,瑞士私人收藏)

但是,虽然韦斯普奇所见的画中人物确定是丽莎·戴尔·乔孔达无疑,可是或许并不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蒙娜丽莎》的样子。在瑞士银行的保险库中,尘封着一幅年轻版本的蒙娜丽莎——《艾尔沃斯·蒙娜丽莎》( Isleworth Mona Lisa)。虽然存在争议,但画中女子确实与《蒙娜丽莎》中的女子有着极为相似的长相、服饰和手势,同样也带有神秘的笑容。此外,由于这幅画的幅面更宽,在《蒙娜丽莎》画面两侧出现的柱子一角在这幅画中完整地表现了出来,柱子寓意着家庭的和睦与稳定。1913年,英国收藏家休·布莱克从英国萨默塞特郡一位贵族家中(即蒙塔库故居)购买了这幅画,并将画放到他在伦敦艾尔沃斯的画室中,所以才被命名为《艾尔沃斯·蒙娜丽莎》。1947年,美国收藏家和艺术史学家亨利·普利策购得此画,围绕这幅画作他在1960年出版了《蒙娜丽莎在哪里?》( Where Is Mona Lisa?)。在这本书的开篇,普利策引述多位美术专家的观点,有人认为画中女子的颈部比起达·芬奇笔下的其他人物逊色,有可能被其他人润色过,也有一些人相信肖像的手和脸部出自达·芬奇之手,而其余部分是由别人完成的。

蒙娜丽莎基金会认为《艾尔沃斯·蒙娜丽莎》可能是达·芬奇在1505年的时候没完成的作品,第二年就交给了委托人即丽莎的丈夫。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这幅《蒙娜丽莎》实际上是达·芬奇留给自己的。或许最初的时候,达·芬奇只是为了应付父亲去帮邻居画这样一幅画,但却在画的过程中忽然在丽莎身上发现一种超脱凡人的美,甚至是带有一种神性。于是,达·芬奇便不愿继续在这幅不属于自己的画上下功夫,将还未进行细部处理的画交给了委托人,同时又重新画了一幅相同的画,并且一直带在身边,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达·芬奇不断地将自己最喜欢的形象特征加入其中,最终将画中人物塑造成他心目中最美的“神”。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左图:《蒙娜丽莎》第三层:《丽莎·格拉迪尼肖像》;右图:《蒙娜丽莎》第四层(即直接可见层)

2014年,法国科学家、时光科技联合创始人帕斯卡尔·科特历经十年的研究,借助于独创的240兆像素多光谱扫描技术和分层放大技术,发现《蒙娜丽莎》一共叠加了四层图像。除去最下面的两层草稿层,在我们所看到的女子之下还隐藏着一位长相略有不同、梳着当时流行发束的年轻女子,科特将其称为《丽莎·格拉迪尼肖像》。后来,达·芬奇通过在头部和身上巧妙地覆盖一层面纱,遮盖了原有的衣着和发饰,同时也混入了别的模特的形象,甚至将复杂、精致的发束打乱,加入了图像学的隐喻:披散的头发唤起了人们对贞洁、自守等理想中女性品德的美好记忆。除此之外,科特还发现《蒙娜丽莎》原本是有眉毛和睫毛的,只不过由于后期修复不当消失了。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左图:达·芬奇工作室《巴克斯》(1510-1515年,木板油画,177 × 115 cm,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右图:达·芬奇《施洗者圣约翰》(1513-1516年,木板油画,57 × 69 cm,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如果将《丽莎·格拉迪尼肖像》中的女子与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蒙娜丽莎》中的女子相比,我们会发现后者在形象上似乎带有一种男性的特质。如果我们去看达·芬奇的另外一幅作品《施洗者圣约翰》,以及由达·芬奇完成底稿、后来由达·芬奇工作室完成的《巴克斯》,可以发现两个男子的形象却拥有女性一般的面孔和微笑,也就是说达·芬奇在这些作品中模糊了性别的界限,这或许与他对于两性的态度有关。达·尔文本人对性是十分厌恶的,这在他的笔记中有明确的记载。作为一个私生子,他始终缺少父爱,而对母亲的情感压抑,扭曲了他正常的性欲,这或许也是他一生未婚的理由。在达·芬奇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向往和追求着一种可以上升为神性的“中性美”。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左图:达·芬奇工作室《萨莱的肖像》(1502-1503年,木板油画,37 × 29 cm,阿洛伊斯基金会收藏);右图:达·芬奇《蒙娜丽莎》;中间图:《萨莱的肖像》和《蒙娜丽莎》以50%的透明度叠加

这种“中性美”杂糅了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如果说《蒙娜丽莎》中最初的女性形象是丽莎·乔孔达,那么后来加入的男性形象特征或许来自于达·芬奇最喜欢的模特和助手吉安·贾科莫·卡普罗蒂,也即《施洗者圣约翰》和《巴克斯》中的模特原型。吉安·贾科莫·卡普罗蒂在10岁的时候来到达·芬奇身边,因为顽劣调皮,达·芬奇送给他一个绰号叫“萨莱”(Salai),即“小魔头”的意思。如果我们将《蒙娜丽莎》中的人物形象与萨莱的形象做比较,会发现二者竟如此的神似,特别是她的鼻子、额头和微笑与萨莱极为相似。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左图:达·芬奇《蒙娜丽莎》局部;中图:达·芬奇的《自画像》和《蒙娜丽莎》以50%的透明度叠加;右图:达·芬奇《自画像》局部

除此之外,还有人将达·芬奇那幅年老的自画像叠加在《蒙娜丽莎》上,发现五官的位置居然可以完美地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达·芬奇心目中完美的男性形象或许还包括他自己,因为达·芬奇也是一个绝世美男子,瓦萨里在《大艺术家传》中曾形容达·芬奇“他的优雅与美貌无与伦比”。可以说,融合了多人面孔特征的《蒙娜丽莎》极有可能便是达·芬奇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

《蒙娜丽莎》为何有“神秘的微笑”?

《蒙娜丽莎》还有另外一个名字“La Gioconda”,在意大利语中意为“幸福的”,或许是出于对这个词中所含幸福之意的注解,让达·芬奇在构思这幅画时才有了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最震撼的地方就是画中女子时隐时现、似笑非笑的神秘微笑:如果你盯着她的眼睛看,嘴唇似乎微微上翘,露出微笑,但如果直接盯着她的嘴唇,却似乎并不在笑。数百年来,这个神秘的微笑吸引着一代代的专家学者去破解其中的秘密。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萨莱《普拉多的蒙娜丽莎》(1503-1516年,胡桃木板油画,76.3 × 57 cm,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萨莱在达·芬奇去世前一年促成了包括《蒙娜丽莎》《施洗者圣约翰》在内的三幅最重要作品的交易,在以高昂的价格商定卖给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后,不久便离开了达·芬奇。或许那时的萨莱觉得相比年老色衰的自己,达·芬奇似乎更加青睐于他的另一个学徒梅尔兹,而以自己为模特所画的作品也失去了意义。事实也证明如此,达·芬奇去世后将绝大部分的遗产都留给了梅尔兹,而不是萨莱。但不管怎样,《蒙娜丽莎》自始至终都与萨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仅从人物的具象特征上,而且通过隐藏的密码,达·芬奇将他多年来心底最大的秘密画进了画中。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同性恋会被视为反道德,达·芬奇无法公开承认这层关系,便用一幅倾尽毕生心力的杰作向自己最深爱的人表白了心意。

正如意大利萨萨里大学教授普林尼·易诺晨所言:“如今,《蒙娜丽莎》已经成为我们集体意象的一部分……每一位观众都可以自由地去看、去想象这样一个笑容背后有着怎样一个尚待实现的梦想、一个未及实现的承诺、一种无法声张的背叛,又或是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所有的一切都凝固在一幅创作于五百多年前的肖像中。”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视线从蒙娜丽莎的眼睛逐渐移动到嘴巴时的视觉感受(从左至右)

早在2000年,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家玛格丽特·利文斯通便发现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其实是与人体的视觉系统有关。之所以笑容忽隐忽现,是由于观看者改变了眼睛聚焦的位置。在人体的视觉系统中有两个不同的部分接收影像信息:中央视觉区域(即目光直视)和外围视觉区域(即余光),其中中央视觉区域主要由视锥细胞构成,可以分辨颜色、细小的字体和辨别细节,外围视觉区域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共同构成,用来分辨移动、明暗和阴影。当我们直视蒙娜丽莎的双眼,余光便会落在她的嘴巴上。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无形当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这样一来笑容的弧度显得更大了,让我们感觉到蒙娜丽莎是在微笑。然而,当我们去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由于中央视觉可以辨别细节,便看不到其中的阴影,我们也就无法捕捉到她的笑容。因此,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源于人们目光的不断移动。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达·芬奇《美丽公主》(约1496年,三色蜡笔牛皮纸画,33 × 23.9 cm,彼得·西尔弗曼私人收藏)

其实,《蒙娜丽莎》的微笑并非达·芬奇的第一次尝试,早在数年前,在另一幅更早的作品《美丽公主》( La Bella Principessa)中,达·芬奇便开始有意识地去探索这种“神秘的微笑”。这幅画是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13岁私生女比安卡·乔瓦娜·斯福尔扎的侧身像,绘制在一张牛皮纸上,是公爵赠送给比安卡小姐的《斯福尔扎家族史》中的一页。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心理学系的亚历桑德罗·索兰佐在2015年的《视觉研究》上发表了一项实验结果:他安排志愿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观察这幅油画,发现《美丽公主》与《蒙娜丽莎》有着相似的效果:当从远距离观看或视觉焦点放在人物的眼睛上时,便能看到微笑的表情。当从近处观看或将视觉焦点集中于嘴唇的时候,微笑就消失了。

《蒙娜丽莎》背后的深情告白 | 艺术知识

法国科学家运用非侵入性X射线荧光光谱对油彩层进行分析

达·芬奇之所以可以营造出这种神秘微笑,离不开他的一大绝技——“晕涂法”(Sfumato)。“晕涂法”通过逐层渲染,从一种色调变到另一种色调,将生硬的轮廓变得模糊、朦胧,从而让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微妙的错觉。在创作《蒙娜丽莎》时,达·芬奇首先选用了取自杨树树干中心、纹络细密的木材作为画板,然后在上面涂了一层铅白色的底漆,而不是通常所使用的白垩混合颜料,因为达·芬奇知道如此一来便可以更好地反射光线,不仅可以加强景深、亮度和质感,而且有一部分光线穿透油彩层经白色底漆反射,与直接在油彩层上反射的光线交织在一起,更有助于凸显“晕涂法”的效果。2010年,法国博物馆研究和修复中心资深科学家菲利普·沃尔特和他的同事运用非侵入性的X射线荧光光谱对油彩层进行了分析,发现达·芬奇将很少量的颜料混合入油和树脂中,其中一些油彩层的厚度只有1-2微米,在较暗的部分叠加了许多油彩层,厚度可达30至40微米。正是因为运用了这样的技法,在画面当中基本上看不出笔触的痕迹。

“晕涂法”要求在创作的时候,每完成一层,都需要等待数周或数月的时间让其完全干透,然后再在上面添加另一层,这种方法让达·芬奇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因为在达·芬奇看来,思考本身比画画更为重要。达·芬奇在创作的时候,许多时候往往是很长时间不动笔,在他画《最后的晚餐》时也是如此,急得修道院院长去米兰公爵那里打小报告,后来达·芬奇便把修道院院长的面孔给了叛徒犹大。最终,经过了十几年的持续反复修改,达·芬奇成功运用“晕涂法”在人物的嘴巴周围通过轻微模糊的阴影和光晕,营造出了神秘的微笑。

相关文章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邱文银[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邱文银[图文]

    【艺术简介】邱文银,笔名:秋雨,1958年元月出生,重庆市开县人,系苗重安入室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中外陶瓷协会理事,美术、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美术、摄影展览中展出并先后分别获得两次全国金奖、一次铜奖、一次自治区金奖。曾两次荣立三等功。作品及传略被多部辞书收录。艺术成就和作品先后被全国多家媒体报道。编著有画册《邱文银山水画精品集》、...

    41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中国当代人物画名家:柒万里[图文]
    中国当代人物画名家:柒万里[图文]

    【艺术简介】柒万里,男,号苗人,广西桂平人,教授,原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设计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文史馆员、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西部书画院副院长、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漓江画派促进会总策划、广西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东盟艺术研究院院长、新岭南书画研究院院长、广西民族书画院副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广西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广西第三届委员会常务理...

    54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南怀瑾于我们的意义[图文]
    南怀瑾于我们的意义[图文]

    编者按:6月24日晚,在乐清市图书馆,赵乐强先生应邀作了一场关于《南怀瑾于我们的意义》的讲座,主旨厚重,意境深远。下面是本报记者孔丽琴对赵乐强先生的专访。时隔九百年,乐清出了两座文化大山孔丽琴(以下简称孔):我看那晚图书馆海报上你说的那段话就不随俗,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读书有点像抽丝剥茧,拿一个小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动,直到将蚕丝的线头找出来,这样抽起来就顺了。”赵乐强(以下简称赵):不是吗...

    3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士峰国画欣赏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士峰国画欣赏

    人物简介:王士峰,江苏无锡人,曾先后研读于中国美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锡山区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画家,中国上海民族书画院院士,南京颜真卿书画院一级画师,江南画院画家。1995年5月,人物画作《皎皎空中孤月轮》在庆祝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书画摄影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7年6月,山水画作《雷雨之后》在中华民族杯书画大赛中...

    19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张富华,承晋宋风韵,融明清笔墨,书法给人一种笔今貌古清新之风
    张富华,承晋宋风韵,融明清笔墨,书法给人一种笔今貌古清新之风

    著名书法家张富华张富华,1950年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开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首都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其书法作品16次入选全国第四、五、六、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四、五、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二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一届书法...

    22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康永周:访中南海秀才、毛氏书童王文祥老先生[图文]
    康永周:访中南海秀才、毛氏书童王文祥老先生[图文]

    近日,由新华社《半月谈》地方在线栏目主编康永周就中南海秀才、毛氏书童王文祥老先生书写发表的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简、章草、草书、行草、行书、魏碑、楷书、瘦金体、毛体书等十三种书体,书写了毛泽东67首诗词,每种书体各写67首诗词等进行了对王文祥老先生的探望和实地采访。图为:康永周与毛氏书童王文祥老先生的深切交谈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立的书写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和世界其它古文字相比较,如...

    59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纯洁冰雪,激情的约会——画家陆永卫助力2022年冬奥会[图文]
    纯洁冰雪,激情的约会——画家陆永卫助力2022年冬奥会[图文]

    陆永卫:凝神写心必有自我(吴秀之)中国人物画最具吸引力、最能感染观众的是人物生动的形象,人物形象是依靠笔墨语言塑造出来的,中国写意精神所具有的笔墨趣味,如何运用在人物画上,这是人物画家所孜孜追求的重要目标。陆永卫的人物画,在白描勾线中辅以泼墨大写,在浓淡虚实、疏密对比中不但使人物对象情感化,笔墨内涵化,还使他的艺术特色个性化,表现出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意趣。陆永卫为表现贯通古今的民族文化...

    60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北京荣宝2014年春拍精品瓷器赏析[图文]
    北京荣宝2014年春拍精品瓷器赏析[图文]

    北京荣宝2014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于6月11-15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本场拍卖依然延续荣宝拍卖的精品路线,中国书画、古董珍玩、油画、当代水墨、珠宝钟表等多个专场的逾千件拍品登台亮相,精彩丰呈。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荣宝拍卖“来源最可靠,自律最严格”的经营理念。明崇祯五彩海水龙纹盘a明崇祯五彩海水龙纹盘口径:26.5厘米款识:“甲戌春孟赵府造用&rdq...

    24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穿越水墨与经典何干[图文]
    穿越水墨与经典何干[图文]

    萧何骑车追韩信,没有水墨画神韵,还破坏了古风意境。萧何依然月下追着韩信,只是他们都不骑马,而是骑着自行车。宋徽宗的一幅花鸟画,栖于枝头的硬生生地成了“愤怒的小鸟”。最近,一种“穿越水墨画”突然大火,不仅网友纷纷热捧,而且一幅作品还在网上卖出了几百元的高价。对于恶搞名画的行为,业内一些专家表示反感,认为这是对于经典的不尊重。“几年前已经发生了"杜甫很忙"的闹剧,传统文化再也经不起这样糟蹋了。”...

    124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著名人物画家——李秀峰作品欣赏[图文]
    著名人物画家——李秀峰作品欣赏[图文]

    李秀峰,1948年1月出生,河北省泊头市人,甘肃国画院院长(法人),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舘舘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員。曾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专职副主席廿余载,多年担任甘肃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美协第五次美代会代表,受邀担职国内外数十家美术团体领导机构。美术作品先后廿一次入选(或应邀)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或参与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并在其中获二等奖一次,优秀奖三...

    30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0年特别推荐著名画家:姬广军[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著名画家:姬广军[图文]

    【艺术简历】姬广军:号清泉竹林、山居士。1964年生于山东聊城,现居北京。曾师从贾新光、陈高桐,程大利、胡杭美、桑建国等。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北京大学(EMBA)。国画作品刊登在《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中国企业观察报》《中国人物美术志》《中国艺术收藏网》《中国人民美术网》、光明网、新华网、搜狐网、今日头条等国内外主流媒体。作品曾被海内外艺术收藏机构和个人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

    57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书法家葛秀森获“2018年度发展潜力书画艺术家”[图文]
    书法家葛秀森获“2018年度发展潜力书画艺术家”[图文]

    2019年1月18日下午4时,第二届“魅力中国闪耀世界——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度盛典在北京名人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盛典现场欢声笑语,大咖云集,被称为艺术家自己的节日。著名书法家葛秀森,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优秀的书法作品、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被举荐为“2018年度发展潜力书画艺术家”,获得与会领导和艺术家的一致赞许。文化盛典活动由山水丹青(北京)国际艺术中心、美国集邮集团中国艺术基金会、中...

    109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新媒体艺术探索传统收藏之路[图文]
    新媒体艺术探索传统收藏之路[图文]

    “小米·时代艺术科技大展”展览现场近来,被媒体冠以“沉浸式(或‘浸入式’)”之名的新媒体艺术展借助炫目的声光电效果可谓吸粉量十足。虽对其评述褒贬不一,但各艺术机构仍如火如荼的策划着此类展览。除了“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之外,各大博览会现场参展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数量也逐年增加,且以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成为博览会现场亮丽的风景线。新媒体艺术以其“与时俱进”的特性已经在不经意间深入到了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

    45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看当代艺术之夜3.2亿元成交额所折射出的市场信号[图文]
    看当代艺术之夜3.2亿元成交额所折射出的市场信号[图文]

    北京保利中国现当代艺术夜场2016年12月3日,北京保利201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正式举槌。“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国现当代艺术夜场”和“中国新绘画”三个专场依次开锣,在行情观望多于出手的冬日里,分别斩获2415万、2.7亿和2698万元人民币。北京保利也用首日3.2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刷爆了朋友圈,引燃了艺术品交易市场如火一般的激情。正如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艺术总监常天鹄在拍卖结束之后接受99...

    64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古玩市场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图文]
    古玩市场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图文]

    近日,由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主办、中国古玩研究院承办的第二期文物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经纪人资质培训班暨首届全国民间文物专家 高级研修班正式拉开帷幕。艺术品投资评估专家刘新惠,书画杂项鉴定专家、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邓丁三,古典家具鉴定专家、中国古典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于鸿雁,瓷器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兰华,中国文物学会修复委员会秘书长、青铜器鉴定修复专家贾文忠,青铜器复制鉴定专家、民间...

    94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