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啸泉,1962年出生,山东省枣庄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匡衡书画院院长。他出身书香门第,6岁时其直系旁系亲属有7人为教师,祖父擅长碑文。因自幼酷爱书法,在长辈们与王怀琪、王继田、刘开泉、刘俊峰先生悉心指教下,初习唐楷,研临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诸帖10多年。1984年在江苏无锡参加全国首届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学习2年,成绩优秀。后转习汉隶诸帖,励志专攻“二王”及米芾、王铎等名帖至今不掇。
2009年至2015年三次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级研究生班。2017年协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洪亮先生编著出版了大学书法系列教材《柳公权.神策军碑》。刘啸泉历经40多年艰辛磨砺,呈现出以二王书体为宗,楷书、行楷、行草书见长的风貌,并受到魏启后等名家好评及国内外大众喜爱。2015年,行草《沁园春.雪》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其作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在全国书展层面入展13次获奖5项。
受家庭传统文脉及书风熏陶使然,又得益诸多良师教诲,刘啸泉以“做好人,办好事,写好字”为座右铭。信奉“身正则笔正,乃可为法”的宗旨,坚定循迹正宗楷体为本,兼顾吸纳众家之长。学余工余时间青灯孤影含辛茹苦,博览,精读,苦钻,睿悟,耐住了寂寞。或许这正是剔除糟粕,洗尽铅华,不断更新完善自我的不二法典。在熟练掌握真草隶篆行的基础上,其正楷,行楷,行草书体已然呈现出清秀雅致,遒丽隽永的特色。
刘啸泉的正楷书法,俊雅遒丽,秀劲洒脱,疏朗爽逸。因长期沉潜于“二王”及欧阳询的韵致,故楷书结体丰满,线条浑厚舒畅,疏密搭配得当,行气疏朗明晰,章法气势贯通。擅长中侧峰并用,方圆笔兼施,呈显出生命阳刚之气与笔墨线条的交融互动。从作品《弟子规》、《多宝塔》可以看出,在运笔布局谋篇的过程中,字字之间,繁简搭配,行距留白,疏密辑让,虚实相生,体现出实象书法艺术筋骨劲硕、血肉丰润的盎然生机。其楷体榜书笔画粗细有度,疏密有致,擅取匀衡瘦硬,柔而不显弱软,刚而不见僵硬;外可赏其挥毫酣畅淋漓的气度,内则暗含王、欧风骨。在匡衡书画院,笔者近距离侧首细观他榜书《 友善 诚信 博爱 观远》《养德泽福》等作品时,右手五指灵巧运行“恹、押、捏、格、抵”技法,执笔力透纸背,锋开毫平,万毫齐力,圆厚感重;字字笔画清晰挺秀,墨线骨立血丰。
刘啸泉的行楷书法,形骨坚拔,清越挺括,隽雅秀美。他或许探得二王书体雄秀兼营的底蕴,试图再拓新意。王羲之行楷是遒美劲秀,字字独立,而王献之是轻缓之韵,爽逸奔放更为活脱,其父子风范各有千秋。能够自觉品位并尝试兼顾其长最好,当然这更需要勇气。于是他力求用笔圆净健劲,节奏上在掌控顿挫起伏的同时,敢敛敢放,寓劲健于娟丽之中,使之结体更富有弹性。进而也有利于表达出寄情思于笔毫的胸意。扇面《一从大地起风雷》、对联《雄关漫道》笔锋入纸灵巧,较少重顿之笔,点画遒劲有力;提按,转锋张弛有致,尖细却不瘦而得圆韵,侧起不斜又归平正。或藏或露,折转简约爽利,又不拘方圆。章法上字距行距疏朗,不挤不塞,上下左右呼应,血脉相同,具有了通篇气惯神溢的美感。
刘啸泉的行草书法,气息醇正,润朗圆丰,舒展大方。近十多年来他在行草书体煞费心力。力图在二王基础上,糅进更多的笔墨技巧和审美元素。他自语“喜好表达出古雅清丽、恬淡自然的韵味。”于是力求书写的点、线疏密有致,粗细对比鲜明,进而求得外观柔美,内有力度的效果。其执笔的技法是,中侧偏锋并用,方圆兼施,且行笔轻捷;或横折竖挑或俯仰逆顺,擅长借势拉长弧线杀纸,表现出生拗横肆的体势;同时在用笔绞转和折笔回锋处理妥帖,使得墨色过度润枯适宜,达到润而不肥,枯而不燥,书卷气息醇正。于是彰显出行草风格劲秀润朗的线质与激荡起伏的审美情致,别有韵味。浏览细察其作品《岳阳楼记》《陋室铭》《赤壁怀古》等,在线条行走的逶迤中,在章法布局谋篇上,已然展示出“骨法用笔,经营位置”的古训释义,及通篇空间聚敛自如的控制能力,又表现出对笔锋、笔势跌扑纵跃的新锐践行。
综上,刘啸泉在秉承传统,入古出古,拓展通古今之变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其书法舒朗丰润,清越俊秀的风貌,表现出遒丽流美而不甜腻,雅逸洒脱中蕴含隽永的书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