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印度诗意绘画与天竺遗法寻踪[图文]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莎莎 点击 :

印度诗意绘画与天竺遗法寻踪 | 美术知识

年轻阿卡巴城堡外行军图 水彩、纸 莫卧儿派细密画 公元16世纪(藏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

作为诗歌国度,印度绘画与诗歌携伴而行,那么,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足迹,从加尔各答到新德里的博物馆之行中,去感受印度诗意绘画的缘起与发展,并借助印度佛教美术的发展与遗迹考察,探寻天竺遗法的样貌与特质。

对于诗意画的解读,高居翰将其与叙事文类比,但高居翰诗意画的概念中是隐退或弱化了人的诗意画。如同我们对诗歌的定义,诗意画应是有象征意味的,概念、程式化,甚至平面化、装饰化的。它同样具有叙事、抒情、送别、山水田园、怀古(咏史)、咏物、悼亡、讽喻等类别。当然它是包含现实人物形象、想象的形象、动物植物与风景的,并且以画面的优雅的诗意美表达为最终极追求的绘画,它往往被认为是终极之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当然很多时候它会以多种样式存在,比如不同材质上的绘画,如细密画、壁画、绢纸画等,当然还包括插图或类插图作品。

虽然印度诗意绘画不尽同于高居翰先生所定义的以自然风景为主的中国诗意画,但隐含画家自我,且可以解读与体认的诗意诗情,甚至象征语言的表达,却是不同于追求逼近客观真实的希腊艺术,而独具东方绘画韵致的。印度传统美学中对情与味的追求也是其诗意性选择的潜在动因,同时也是天竺遗法形成的基本元素。

印度诗意绘画——由传统到现代

印度最早的绘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此外,印度的壁画传统以及细密画传统也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印度历史上,在16世纪莫卧儿王朝,将人物肖像作为艺术创作的中心,并运用传统的细密画风格。

吠陀与经文插图是印度诗意绘画之肇始。吠陀原意为知识,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献的总称,这些文献皆为颂诗、祷文、咒语、圣歌的诗歌形式,其中最古老的《梨俱吠陀》汇集了1028首赞颂诸神的颂诗。吠陀经的传承主要借助于贝叶棕,即书写在贝叶上的吠陀经。图画作为经典文学作品或宗教经文的注释插图存在,是除壁画、陶瓷彩绘之外在印度发现的最早的绘画形式——贝叶经(当然还有一说将部分纸质经文也称为贝叶经)。经典插画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形成两个中心:东部以孟加拉、比哈尔为中心形成以佛教经典插图的帕拉派和西印度以古吉拉特为中心的耆那教经典插图古吉拉特派,这是从11世纪后既有的两大流派,成为16世纪后半叶繁荣起来的印度近世细密画滥觞期前史。

自10世纪起,伊斯兰文化与印度传统文化融合形成多样的细密画风格,其中莫卧儿细密画和拉杰普特细密画是两大主要代表。其中莫卧儿画派属宫廷美术,受波斯、西洋绘画影响较大,以肖像画及叙事性表现为主;拉吉普特却是印度传统绘画基础上的融合发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拉格马拉》即《乐调之环》是描述印度古典音乐调式的诗歌,也是拉杰普特细密画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题材。……在拉杰普特细密画中,图解诗集《拉格马拉》的绘画,根据音乐在心理上的暗示,把各种音乐调式人格化为视觉形象”被誉为“具象的音乐绘画”。这一时期的绘画对象征性及诗意表达的坚持,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民族主义运动。

18世纪在印度传统美术面临完全殖民化的同时,具民族复兴意识的孟加拉派在诗人泰戈尔及其侄子阿巴宁德拉·泰戈尔等人的倡导下融英国拉斐尔前派等浪漫复古主义绘画与印度传统绘画于一体,“以他们广泛的文艺素养描写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自己身边人物的理想与痛苦。”20世纪初,“孟加拉画派”的艺术家们强烈反对长期以来对西方绘画的盲目崇拜,这使得当时的艺术家开始探索印度古代壁画和细密画,也为后来的印度艺术民族主义的运动奠定了基础。泰戈尔是印度艺术民族主义运动的推动者,他建立了加尔各答艺术学院并担任校长。从他倡导的艺术民族主义运动开始,人们对艺术的语言、艺术的感知,艺术的身份有了新的界定,艺术家开始回到印度的土壤,而非简单地复制、模仿欧洲风范。泰戈尔主张拒绝殖民美学,转向亚洲寻求灵感,倡导泛亚美学理论,尤其借鉴日本的艺术。当时的印度艺术家也开始将欧洲学习的经验和感知与印度精神和诗意表达融为一体,建立起自身对世界的回应。另一个艺术运动是“新独立国家艺术运动”,它起源于1947年前,此时,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影越来越活跃。这个时期,艺术的重点从郊区转移到城市,四个代表性的城市是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它们成为印度新兴艺术的主要据点。另外,1937年前出现了印度最早的艺术家团体之一——孟买印度现代艺术组,也可以称为“青年土耳其”,一群年轻艺术家们既追求自己的独立语言、印度的精神,同时不忘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彰显艺术的风范。20世纪90年代标志着印度艺术全新的开端,这个时期随着印度经济的开放和自由市场的介入,以及全球工业贸易的发展,印度艺术一并进入了新时期。无论印度现代绘画艺术将去向何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民族主义运动对传统的诗意精神的坚守,都将对后世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印度诗意绘画与天竺遗法寻踪 | 美术知识

佛陀还家 壁画 约475—500年 阿旃陀第17窟

和平乡(Santiniketan)——印度现代艺术的发源地,诗人泰戈尔在这里创建了他理想的学校——维斯瓦·巴拉蒂大学,该学院在中印学会及谭云山先生等仁人志士的帮助下建立了最早的院系——中国学院,学校于1921年扩展为一所大学。到1951年,它已成为印度中央大学之一。这所学校不仅有丰富的记录中印友谊的中国典藏图书馆,同时她的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在印度反殖民艺术运动以及印度现代艺术的探索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其校舍建筑物的壁画及校园内的雕塑作品即为佐证,这批作品很多出自20世纪初期艺术家及学生的创作,而这些艺术家大多为印度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比如NadalalBose、BenodebehariMukherjee和RabindranathTagore(诗人泰戈尔)等,这些作品被称为“印度现代艺术初期的活展馆”,而这些文艺复兴的践行者们的诗人、画家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的作品独具诗意绘画的特质与精神。尼立玛·谢克是印度当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也是诗意绘画的传承者。在继承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她试图尝试在技术与材料中的创新应用。以胶彩描绘,使她的作品在丰富的色彩表达下结合诗意的陈述,给人一种超世俗触动。她的代表作品《当查玛长大》系列是她创作的重大分水岭。她的创作更多着眼于传统,并从日本浮世绘到拉贾斯坦绘画以及莫卧儿细密画中寻找灵感,从而形成基于印度传统绘画风格之下的诗意绘画风格。画家近期作品很多对敦煌壁画形象以及版画拓印技法尤为关注,并在其作品中有成功的尝试。虽然印度诗意绘画多以人、神为主要形象,不尽同于高居翰先生在所定义的以自然风景为主的中国诗意画:“观者能从中觉察到人生世相的清新脱俗,恰如人们在诗歌中所能找到的感觉。这类绘画的效果像一首诗,似乎在记录原始的视觉体验——至少宛如画面所蕴含的那首诗,正是中国盛唐诗歌为这类画提供了古典的样板——在画中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感体验,并且洋溢着由此而激起的诗情。”但隐含画家自我,且可以解读与体认的诗意诗情,甚至象征语言的表达,却是不同于追求逼近客观真实的希腊艺术,而独具东方绘画韵致的。当然印度传统美学中对情与味的追求也是其诗意性选择的潜在动因,同时也是天竺遗法形成的基本元素。

印度诗意绘画与天竺遗法寻踪 | 美术知识

阿巴宁德拉·泰戈尔 人物 水彩、纸 拉贾普特派细密画1909年

天竺遗法佛迹寻踪

据唐朝许嵩《建康实录》卷十七记载:“寺门遍画凹凸花,代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这种利用晕染制造凹凸,从而产生立体错觉的绘画方法被称为“天竺遗法”,对后代绘画有深远影响。但对“其花乃天竺遗法”历来有这样三层理解:其一,可以指“凹凸花”中“远望眼晕如凹凸”的造型技法取自“天竺遗法”,只是用了“朱及青绿”等色绘制而成;其二,还可以认为绘制“凹凸花”用的是“天竺遗法”,且这一方(画)法是以“朱及青绿”为其用色特点,其三,用“朱及青绿”绘制在平面上的“凹凸花”,不仅具有“远望眼晕”的立体效果,还具有“朱”与“青绿”之间(冷暖)色相的对比效果。“凹凸花”究竟体现了“天竺遗法”的何种特点?天竺遗法所涵盖内容是不是还有除色彩与凹凸之外的其他内容?在传至中国之前它又是什么面貌?于是让我们借助印度佛教美术的发展与遗迹考察,探寻天竺遗法的样貌与特质:

一、佛教美术早期:孔雀王朝(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巽伽王朝(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世纪)。其中阿育王石柱、桑奇大塔、寺院、巴尔胡特佛塔为主要代表。

二、佛教美术繁荣期:贵霜王朝(公元1世纪—3世纪),这一时期佛教美术的代表在雕塑方面以犍陀罗(希腊式)、贵霜马图拉(印度式)两种样式为主。

三、佛教美术鼎盛期:笈多王朝(公元320-600),此期的代表风格雕塑为笈多马图拉式与萨拉纳特式,壁画为阿旃陀石窟壁画,印度美术的古典风格由此时创建。

印度诗意绘画与天竺遗法寻踪 | 美术知识尼立玛·谢克 当查玛长大(局部) 纸本胶彩 1984年

奥兰加巴德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阿旃陀石窟位于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村的瓦古尔纳河谷,是在离谷底76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的一处佛教庙宇,四周风景如画。相传为公元前2世纪左右开凿,历时千年之久。中国唐代僧人玄奘曾对它作了最早的记载。石窟内的壁画堪称印度绘画的源起,前期的第10、9窟和后期的第1、2、16、17窟最为精湛,雕刻最好的为19、26窟。阿旃陀后期(开凿年代为450-650年)石窟的形制结构复杂,装饰富丽,除去被公认为笈多时代古典时代的雕塑杰作第19浮雕《蛇王与蛇后》和第26窟高浮雕《涅槃佛像》外,第1、2、16、17窟的壁画也甚为精湛,其中第17窟的壁画已臻古典主义的极致。在阿旃陀壁画遗迹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具“天竺遗法”原初样貌:

(1)天竺尚繁。印度自古崇尚繁复的装饰,这从雕塑及绘画遗存甚至人们至今的日常着装配饰中可以看到。“对繁缛的装饰的爱好出自印度本土的文化传统,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深层恐怕潜藏着原始生殖崇拜的繁殖观念。”它主要体现在密集紧凑的填充式构图,繁复、华丽的饰物,纹样与象征物的表现上。当然这种对繁而美的追求还与雕塑材料的运用与互相借鉴有关,比如木雕与象牙雕刻工艺对砂石、岩石雕刻的影响。作为天竺遗法的一个主要内容,这种“丰赡繁丽”之美对印度细密画、阿旃陀壁画、龟兹壁画、敦煌壁画,甚至唐代绘画都有深远的影响。

(2)曹衣出水。印度佛教雕刻在经历古风时代的象征物表现,如塔及塔门围栏雕刻后进入希腊化的踺陀罗雕刻与印度本土风格较多保留的马图拉雕刻。而汉地盛传的“曹衣出水”的“曹家样”当属后者的沿袭。因为气候炎热,马图拉居民习惯着细纱薄棉布——细班[曡毛],几近透明的着装风格影响到马图拉佛像雕刻的风格,贴体薄衣、阴线刻画U形衣纹,如湿衣贴体,以衬托健壮肉体表现。

(3)凹凸之法。包括深浅法、晕染法、高光法。深浅法:借助色彩明度的差异制造空间的方法。如深色背景衬托浅色形象(或反之亦然);单一色彩由深至浅制造结构空间起伏与凹凸。晕染法:借助色彩的渐变制造立体空间与结构起伏的方法,包括晕染与斑点法,在轮廓线内边缘施以较深色彩,逐渐向内晕染至较浅颜色,形成圆凸的感觉;或者在轮廓线内点以深色点,以强化凹陷结构。高光法:在人物面部额头、眉际、眼睑、鼻梁、下巴、耳廓等突出部位图以白色,以示凸显。

(4)线条空间。借助细劲线条交叉、折转、叠加、长短营造结构空间,又称叶筋法。

(5)增减法。近宽远窄透视缩减或前部主体景物加法表现而远处或背景减法处理。

(6)色彩象征性表现等。

以上内容多与绘画雕塑造型相关,而印度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天竺遗法有更加深广的文化、美学背景,遗法遗存还有太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火焱工业设计——IP火小义创作深意,延展生命的广度长度丰度深度[图文]
    火焱工业设计——IP火小义创作深意,延展生命的广度长度丰度深度[图文]

    人的一生最大的财富是:你的才华和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希望来自火星的火小义可以助您在有限的时间长度里,延展生命的广度、长度、丰度、深度。华大基因CEO尹烨曾说过,农业时代,解决的是人和粮食的问题;工业时代,解决的是我们和原子、和物的关系;信息时代,解决的是我们和比特的关系。新冠以后,我们开始到了一个生命时代,讨论我们和基因的关系。前面都可以理解为...

    53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王本杰作品欣赏:与内心情致互为表里的苍茫山水[图文]
    王本杰作品欣赏:与内心情致互为表里的苍茫山水[图文]

    【王本杰艺术简介】王本杰,1963年生于山东淄博,1986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2000年结业于中国美协山水画高研班,2003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墨彩画院副院长、民革中央画院画家、文化部全国青联委员、山东翰林画院院长、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北京彩墨画院副院长、中国佛教艺术家协会展览部部长、文化部中国画创作中心...

    129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荣宝斋(上海)秋拍:王雪涛《松鹤延年》赏析[图文]
    荣宝斋(上海)秋拍:王雪涛《松鹤延年》赏析[图文]

    王雪涛《松鹤延年》设色纸本镜心王雪涛(1903-1982)字迟园,原北京画院院长,现代著名写意花鸟画家。民国二十三年,齐白石在王雪涛杂画册上题曰:“蓝已青矣”,包含了对王雪涛的无限期许与肯定。王雪涛继承宋元以来的优良传统,巧用笔墨,色墨结合。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以表现固有色为主,以墨辅色。如需突出平面纵深感,在传统材料下,需要巧妙的技巧来表现,这在此幅《松鹤延年》中得到...

    51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公共场合雕塑莫太任性大尺度[图文]
    公共场合雕塑莫太任性大尺度[图文]

    随着各地城市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许多商圈、广场、公园中立起了各色各样的雕塑艺术品,其目的自然是为了美化公共环境,同时给市民带来艺术享受。不过,许多公共场合内的人像雕塑动辄“衣不蔽体”,甚至干脆裸露性器官,其尺度让人瞠目,就不能不引发大家的诸多吐槽了。没错,我们当然应该用艺术而非世俗的目光来看到雕塑艺术品。但似乎也没有“裸体=艺术”的等式吧?裸体未必就是艺术,艺术也不一定非得裸体。有 的雕塑可以...

    9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李嘉儒的“对撞”之意[图文]
    李嘉儒的“对撞”之意[图文]

    李嘉儒黑白照片在画风逐渐走向稳定、成熟近几年,李嘉儒的作品多以粉色、艳丽的年青女性为素材,辅以各种花色、以及柔美的小昆虫如蝴蝶,非常机巧地将花卉作为纹身“安放”在女性人体身上,使得花卉与人体融合为一。与此同时,他也将少量的虫鸟山水作为背景溶解于画面,把山水、花鸟画的“意”之部分剥离,以“形”移植至人物画中。尽管李嘉儒的作品...

    11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香含春露——中国当代名家张建新画室师生作品联展(组图)
    香含春露——中国当代名家张建新画室师生作品联展(组图)

    张建新︾艺术简介张建新,字天韵,号梅花张,中国当代著名画家。1954年出生于杭州桐庐。现任中国梅花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徐悲鸿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孙恩同、孙其峰教授。擅长花鸟、山水、尤以画梅花著名。作品注重传统、勇于创新、融汇中西、自成风貌,具有鲜明的个性笔墨语言和艺术风格。画家崇尚儒雅之风、博学众长、谦和低调、求真务实。艺术上追求立意高...

    66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北野:21世纪中国艺术家的使命[图文]
    北野:21世纪中国艺术家的使命[图文]

    1、使命就是一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21世纪中国艺术家的使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人来到世界都有使命,使命就是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何况艺术家?2、从新建立一个话语及评价体系:纵观《世界艺术史》,特别是经过20世纪100年的发展,今天谈论“艺术”是冒险而容易引起争议的,因为在“人人都是艺术家”,“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的时代,艺术到底是什么?什么是艺术家?艺术家有使命吗?备受争议...

    91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笔墨的纯化和线意的拓展——致吴山明[图文]
    笔墨的纯化和线意的拓展——致吴山明[图文]

    塔吉克老汉刘曦林读过你的大文和大作之后,感慨颇多,不仅使我了解了你个人这些年来从事人物画研究的心曲,也使我对浙派人物画的演化及整个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历程增加了认识。你是那么鲜明地提出了“意笔线描人物画”这个概念,以那么独特的线描为基础创作了那么多佳作,你是从实践到理论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这在当今的人物画坛上是极少见的。因为你是教授,不是单纯的画家。虽然说艺术的教育有很多心传的成分,虽然吴昌硕...

    185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欧洲雪景画折射观念变化:从老勃鲁盖尔到莫奈[图文]
    欧洲雪景画折射观念变化:从老勃鲁盖尔到莫奈[图文]

    乔治·奥特,《罗素街角的黑夜》,1943年在中国,皑皑白雪为山水和文学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世界,明代张岱笔下的《湖心亭赏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带着诗情与画意。与之相比,冬景在西方画家笔下如何体现,又呈现出怎样的隐喻?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就是一位喜欢描绘四季更迭的艺术家,冬天是他尤其喜欢描绘的风景,在他笔下的冬景带着对光阴逝去的隐喻。以至于...

    39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丰子恺:远功利 是艺术修养的一大效果[图文]
    丰子恺:远功利 是艺术修养的一大效果[图文]

    来源:丰子恺《艺术的效果》(1941年1月20日作)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故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而已。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辩护,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灵的。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陶冶性灵”,又往往是附庸风雅之类的浅见。结果把艺术看作一种虚空玄妙、不着边际的东西。这都是没有确实地认识艺术的效果之故。艺术及于人生的效果,其实是很...

    18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为什么收藏和如何收藏[图文]
    为什么收藏和如何收藏[图文]

    (唐)《印花三彩凤首壶》藏于日本白鹤美术馆[艺苑杂谈]为什么收藏,因为人性中有基本的占有欲,因为从古至今世界上有很多物品表现出难以抵挡的诱惑力,所好为所有,则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追求。因为占有,就有了把玩。把玩反映个人的喜好,其中审美是最为高尚的。因此,艺术品的收藏是最为普遍的、最具有共性的特点——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收藏品被青睐,不外乎珍贵和稀奇这两大特性。珍贵和稀有都可以表现为文化和物...

    155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杨秋福:万管玲珑笔 珍落画图间[图文]
    杨秋福:万管玲珑笔 珍落画图间[图文]

    杨秋福近影杨秋福,中国北方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西南国画院常务副院长,重庆朶雲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中心一级创作员,中国美术协会重庆分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并获奖,作品在国内外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多件作品被国内外展览馆、画廊、收藏家珍藏,还被重庆市领导着为出国礼品馈赠外国领导人珍藏。作品的传略入编《中国美术选集》《世界当代著名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世界当代著名书画篆刻...

    108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为何有人愿意花4.5亿美金买幅画?[图文]
    为何有人愿意花4.5亿美金买幅画?[图文]

    纽约佳士得11月15日竞拍现场。图片:Eduardo Munoz Alvarez /Getty Images每年5月和11月进行的春拍秋拍,艺术圈都会以不同程度地大声发问:“为什么很多媒体都会过度报道拍卖市场、其明星拍品和华丽的价格?” 在佳士得出售《救世主》(所谓的“最后的达芬奇”)后的36小时狂热之后,我们可以来回答这些疑问。到目前为止,读过新闻的人都知道这幅作品售出了天价:加买家佣金,合...

    89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颜振胜油画: 阳光沐浴下的心灵港湾[图文]
    颜振胜油画: 阳光沐浴下的心灵港湾[图文]

    关注海南油画的朋友,可能会见过“颜振胜”这个名字。没错,他是一个生长于海南,并擅长用印象派手法捕捉海南光色之美的海南本土油画家。在长达40多年的绘画实践中,颜振胜留下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画作。例如《篱笆与村童》《鱼仔》《硕果累累》等作品不仅获得了省级美术展览的银、铜、优秀奖,还曾入选全国性展览。篱笆与村童。受访者提供近日,以“唯美的吟唱”为主题的颜振胜油画作品展在琼海开幕,岛内外油画爱好者纷纷...

    172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书法越具表演性就越有国际性吗[图文]
    书法越具表演性就越有国际性吗[图文]

    谭平,一剪梅,布面丙烯,2005,“第三抽象”群展作品这几年来,艺术界中的“中国元素”兜售,颇有气氛,其缘由,或因策略。比如,卖场里或学术场里都挂上热门的“当代”名号,水墨叫“当代水墨”,书法叫“当代书法”,就是说几十年下来各种曾叫开的“现代水墨”、“现代书法”、“实验水墨”、“实验书法”等看着也有过时、卖相不佳的危险。不错,从之前的一些“当代艺术名将”也可以收编进来的事实看,这样的策略确实双赢...

    19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