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来(人民美术网理论委员会主任)
当前的国画界视觉图如何呢?我们不妨作个比喻。将美术界看作草原,你会看到,呈现在我们视觉中的将是无数的头羊各自带领着小股羊群,那方向也是东突西撞乱七八糟。但无论行径还是集群多寡,每群头羊都在张扬显示着自己的领头羊地位。至于它们的才智、素质、体质能否胜任领头羊的位置,至于他们承接了多少前辈的基因,至于它们具备不具备带领它羊走进一片承接祖业而又新鲜的草地,在连它们自己还犯着懵懂状态下,为了自身的利益,就荒着胆子自命为领头羊了——这些领头羊其它方面可能各有不同,惟独在组织上,都占据了地利的位置。
中国画到目前为止,依然解析着向何处去的命题,依然未屏弃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抱负。这很让人受到感动和鼓舞。说到立足传统开拓进取的问题,当年李可染先生提出了先打进传统,再走出传统,无疑,这依然适合如今。传统的继承发展需要美术教育来推动,为此它涉及到了承传人的水平。
其实,画家私下带徒弟、学校里搞美术教育的自然会有许多学生。这种现象很平常。但我们这里说的学生与这个不同。这些学生大都年龄较大,内中不乏已经画得不错的,甚至已经有了自己鲜明个性的四五十岁开外者,他们在各自领地上一般也有些学生,只是没有机缘接触到一些名家以使自己得到展示才华的机会而成名。说得绝对了,他们纯粹是为了攀附名家而来。当然,内中也有没有背景的江湖画手。这些人为了前程,都需要刷些名校、名人的金,与提高造诣全然不沾边。这些人的需要无疑是个市场。
近几年,看准了这个市场,在诸多国家事业性的国画研究、教学单位,如国家及省市画院、美术学院以及大学美术系中的“有名气”画家们纷纷建立了某某画室面向社会招收学员。赢利自然是这些单位的一个企图或初衷,“名家”本人恐怕除此之外尚有获名的企图。名利驱使下拔高自身在绘画中的地位和造势者大抵也不会少有,而利令则智昏者也不乏人。自谝价值和在当前甚嚣尘上发扬传统的大趋势下,这些“有名气”的画家们大都向学员兜售起传统国画技艺及理论来。对于李可染先生倡导的那个调子,这些领头羊自然会哼哼,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传统的理解尚存在一知半解或全然不解状态。但利益的驱使,在各自部门占据的有利位置又使他们必须迎合潮流担当领头羊。
古语云,术业有专攻。内中许多有些名气者,他们所擅长的却并非传统。有些连书法都生疏。可他们尽管尚摸不清自己掌控多少传统,尤其对传统究竟理解有多少;人们也不敢武断的认定这些“有名气”者通还是不通传统,通多少,能否胜任导师的大任,为此只能通过他们的教学成果来判定了。
传统国画的传统怎样表现?仅凭单纯的临摹古画可以达到吗?可以说,单纯临摹传统国画只能达到单纯承传笔墨技巧的目的,却不可能达到继承国画传统理念的目的。因为笔墨外形那只是传统的皮毛,临摹再好只能是学得其中的表象,不可能真正的达到“走进去”,因为传统国画的精髓在它的理念。而谈到国画的继承,必须是在继承理念的前提下学习其技法。只有如此,才能将这些技法运用到今后的创作中去。如此,创作的作品才能从外在和内在上呈现出是在继承基础上对传统的一种延续。因此李可染先生提出的路数(许多前辈都是如此做的),实际是向后学者提出了两个要求:弄懂传统国画内在的理念和掌握外在的技法。一个是认识一个是操作,不言而喻,这二者都不可偏废。通认识少技法,则心有余而力不足,作品必然不似传统后裔;通技法而无认识,则必然走入死板乖巧的复古。可见,学生对这理念理解与否,将决定着他今后进取的方向。方向谬误,很可能出现南辕北辙徒劳无功或事倍功半的现象。由此可见领头羊的关键性了。
通常是,技艺性的东西只要下些死功夫不难达到,而理性的东西则必须去悟。传统理论,即使那些从语言上很容易表述清楚的,却并非人人读后可以真正的理解到其实质的核心内容。何况对于那些不易表达清楚的理论呢?这一条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就是说对于“有些名气者”也是如此。我们看到从这些有名气专家处学满归来的画者所画,大都还是他们原来的面目,还很难见到真正有创意而又不离传统的。这就让人们不免产生了疑虑:这些名家传授了他们什么?这些名家工作室存在的意义有多大?如果他们存在的意义被置疑了,难道这种承传就真起到了我们上面所说的作用吗?
呜呼!聚财有方,扬名有法,但应该拒绝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话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戛然而止了,那想象的空间和通过思维判定的结果还是留给读者,这样可能对本文提出的问题的挖掘更深刻些。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题目上——但愿这样多的领头羊还是少些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