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互联网基础建设薄弱意味着什么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霜霜 点击 :

在2014年年末新成立的上海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揭牌仪式中,著名国家级鉴定专家王立军先生在嘉宾发言中明确提到,“中国艺术品发展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的提法隐含着学术、市场或政策等方面的思考,结合这种提法,我们有必要就“艺术互联网”这条路进行一番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对于大部分从业者而言,能找到一条平坦的道路走下去是最好不过的,但现实情况是,通向艺术互联网这条路的基础设施依然十分薄弱,不但年轻人看不懂,即使是艺术行业的老牌从业者也常常摸不着头脑,而那些与艺术互联网相关的先锋企业在逾越瓶颈的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

艺术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具体应该包括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这就好比一座城市,需要有高速公路、物流交通体系、医疗养老配套设施、工商管理部门等等。而深入到艺术互联网的线上线下看过究竟,我们会发现,目前的艺术互联网还没有专业的艺术品物流,没有一个成熟而开放的在线艺术品数据库,也没有能支撑艺术互联网发展的行业协会,就更不用说细分到专业的艺术互联网咨询机构了。艺术互联网的首批代表性在线企业之一嘉德拍卖自2000年成立至今,先后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在线艺术媒体、在线拍买、艺术电商、社群社区(从最早的BBS形式到最新的APP形式)等,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最常见的商业个体,跟线下的单店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一个行业的基础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成后还需要大量资源进行配合推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项多年不变的基础设施工程。众所周知,我国的基础不稳定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常态不仅会给一个行业的发展带来长远的不稳定性危害,甚至还会迫使前期有投入意愿的先驱不敢轻易拿出实际行动。

一般而言,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分几种方式来完成。第一种是国家政策性推动。如成立国家级基金、制定带有偏向性的相关政策、提供资金上的优惠等,市场上目前确实已经存在这样的案例,以首都经济和政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类基金大概在三年前就已经成立。依常理而言,有国家背景和影响力的资金理应具有很明确的目标方向,从而成为扶持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基金的成立似乎太有“创新”性,其既受国家层面的主导,又有民间核心资源的资本参股,这样一种混合型的市场产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唯利是图。它无法长期投入到收益长远的基础项目中,因为这样的项目收益一般都出现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后期。

第二种是龙头企业的影响。放眼国外技术性基因企业,它们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时,会把商业运营的一部分投入到基础建设中,而且这种基础建设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允许第三方的竞争参与,甚至可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龙头企业共同解决行业的基础建设问题。国内也有龙头企业和艺术媒体联盟在做类似的事,但可惜的是,我们的行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我们的“龙头”还不够强壮,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第三种,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是行业协会的集体推动。在过去没有受到互联网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现有的行业协会确实起到了领导行业发展的作用。而当传统艺术行业一经与互联网相结合之后,原有的这些协会体系的管理者一时无法适应,甚至还有的根本就不想做出相应的改变。行业协会遇上互联网浪潮之后迅速失效,令原本在系统内运行的和在系统外充满期待的都不知所措。中国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同样如此,从体制和源头来说与国际上的成功案例本身就是两码事,所以我们在此就不一一进行比较了,而且也无法进行对比,

从以上三种情况来看,我们是否就不能往前走了呢?难道就坐在十字路口等死吗?当然不是。但是,艺术互联网在2014年确实发生了很多变故,貌似蓬勃一片,却没有多少人活得像个人样。我们不否认缓慢发展也是发展,只是令人惨不忍睹的是,走在这条路上的朋友们活得太苦,而且可以预期的是,选择了这条道路的朋友们还有不少会持续倒下去。

2014首届艺术互联网大会在上海召开,明确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艺术民间力量的崛起”这一口号。然而,崛起需要储备,需要力量,更需要觉悟,最后谁会起来担当这个一时代的重任呢?艺术互联网的基础建设薄弱已经是不争的实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扭转它建设它。只靠别人不行,只靠自己也不行,我们需要探索,更需要合作,我们应该相信,大家携起手来一定可以找到一条出路。

艺术互联网基础建设薄弱意味着困难与挑战,同时也是时代赐予我们的一个难得的机遇。最近远在北京的康峰先生对我说:“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位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我个人始终相信,互联网就是一个奇迹,在互联网中必然能够找到艺术的未来。我也相信,茫茫人海中一定还有很多遇到同样问题并思考同样问题的兄弟姐妹,在短暂的人生事业道路上,我们一定能碰撞在一起,共同解决面对的问题。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相关文章

  • 浅聊现当代字画收藏[图文]
    浅聊现当代字画收藏[图文]

    近几年,尽管艺术市场处在一个调整阶段,但现当代名家的字画行情依旧可圈可点,如齐白石作于1925年的《山水十二条屏》在2017年保利以9.315亿元成交;潘天寿1958年所作的《初晴》于2019年在中国嘉德以2.0585亿元成交;吴冠中1988年作的《狮子林》在2019年中国嘉德以1.43亿元成交。溥儒《中山出游图》但不少名家作品的市场表现还是屡屡不尽人意,像吴湖帆、溥心畬、陶冷月、贺天健、冯超然...

    113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石安印话:浅析黄士陵印章拍卖高价原因[图文]
    石安印话:浅析黄士陵印章拍卖高价原因[图文]

    嘉德春拍的黄士陵组印6月2日,嘉德2019春拍“瓦存室存珍—黄士陵篆刻名品及重要印谱”专场的65件拍品(其中黄士陵原印53方)全部成交,总成交额为4084.8万元。此次拍卖会有两个亮点:一是近代丁仁、高野侯、葛昌楹、俞人萃合辑的《丁丑劫余印存》印谱拍出724.5万元高价(估价150-250万元),创下流派篆刻印谱全球最高成交纪录(另一部估价280-380万元的陈介祺所辑《十钟山房印举》亦拍出3...

    112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陈履生: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资源需悉心保护和收藏[图文]
    陈履生: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资源需悉心保护和收藏[图文]

    约克国家铁路博物馆城市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积淀,除了在各种各样的书籍中有记载和研究之外,最为直观和有说服力的就是用博物馆的方式来展示,启发当下,教育后人。因为其中所展示的哪怕是与之相关的零碎,都曾经是具体的存在,都关联着历史与故事,这就是与城市相关的博物馆所具有的特别的魅力。世界上与城市相关的博物馆有很多,各式各样,有大有小。纽约的移民公寓博物馆,记载的是一百多年前欧洲移民进入纽约的“血泪史”;巴黎...

    171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陈文增大师的定瓷造型艺术:萧散超脱 风骨卓然[图文]
    陈文增大师的定瓷造型艺术:萧散超脱 风骨卓然[图文]

    宋苏东坡有诗曰:欲把梅瓶比西子,曲直刚柔总相宜。可见,宋代梅瓶形制之超凡,已经引起文人的注目。宋代创造了中国陶瓷史的辉煌,定窑更是五大名窑之佼佼者,对定窑造型艺术研究,非“名窑复兴时期中国定瓷之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莫属。陈文增对定窑“形”的研究创作,是对定窑历史文明深层挖掘、知性推演的艺术成果。在定瓷艺术创作中,陈文增对传统定窑艺术风格的高度提炼与当代社会人文的结合,是定窑造型艺术创新发...

    165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解锁城河遗址的密码[图文]
    解锁城河遗址的密码[图文]

    城河,湖北沙洋县西部的一条小河,发端于北部山地,蜿蜒曲折,犹如长龙,向南流入后港镇边上的长湖。河流中段有一个小村庄,叫城河村,而村子所在地就是城河遗址。现在我们知道,遗址本身是5000年前的一座古城。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无法考证这些名称的使用先后,但是,一河、一村、一遗址,都与“城”字有关,无疑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佳提示。城河遗址鸟瞰 彭小军供图屈家岭的力量在中国古代可以稽考的先秦文献中,长江中...

    127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灵性与砥砺的融合——记书法家林中阳[图文]
    灵性与砥砺的融合——记书法家林中阳[图文]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青年书法家林中阳从古城西安来到北京。他希望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在京城闯出一片新的天地,用自己对书法的执著抵达事业新的境界。林中阳1957年生于甘肃民勤县,那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两大瀚漠的交汇处。他少时家境贫寒,从小学、中学直到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他一直把摹写书报等印刷品上的汉字作为生活中的惟一乐趣。没有墨,便用红土和水,在砖块上写;磨秃了笔无钱再买,干脆就用手指在沙子上写。刚...

    89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绘画形式语言的进步[图文]
    绘画形式语言的进步[图文]

    贝斯特洛夫战场3月9日《美术报》评论版刊登了当年留苏学者张华清的访谈,文中有一个观点我是赞同的:中国并没有形成“苏式教学模式”。的确,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有各个工作室,受徐悲鸿法式教学影响较大;而中国美术学院的油画系解放前就有留日、留法的教师,解放后也举办过罗马尼亚博巴训练班,属于兼容并蓄的教学模式。不能将负面的问题归咎于这个没有形成的体系,比如,灯光素描是不得已而为之...

    50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19年特别推荐】从历代画兰名家到当代兰花才子金晓海[图文]
    【2019年特别推荐】从历代画兰名家到当代兰花才子金晓海[图文]

    高格无人见,幽幽独自香。画国画兰花,不仅仅要画出兰花清香淡雅、临风摇曳的"空谷佳人"的形态,更重要的是要将兰花"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缩"的高洁品质展现出来。大约自唐宋时开始,书画家以兰花为创作题材,留下了很多画兰的传世珍品。历来画兰花不称画,而说写,这是因为画兰花是以中国书法为功底,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中国历代画兰名家的作品。墨兰图 南宋 赵孟坚(1199~1264)墨兰图 宋末元初 郑...

    194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上海艺术圈:时代给艺术的机遇[图文]
    上海艺术圈:时代给艺术的机遇[图文]

    唐诺思中国美术艺术的发展史,我们谈到现在已经谈了不少,关键是未来怎么样,未来艺术的发展会发生什么,谁都不能预料,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至少可以探讨一下。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开始来自外国的艺术展更多了起来。在法国、意大利也出现了中国画家的展览。2000年以后,西方大的拍卖行已经在中国出现了。据说苏富比、佳士得两家艺术拍卖行,30%的拍卖画都是中国销售掉的。中国人越来越欣赏现代艺术...

    153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石染[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石染[图文]

    王石染说石染唐德智大凡中国人要干点什么事前,总喜欢摆个谱,俗称端架子,搁在北方叫扮相,拿到南方叫作样,往高处说叫举行仪式,往低里讲装腔作势。小到路边卖个狗皮膏药,高到登堂入室呤诗作画,多半如此。拿卖狗皮膏药来说,你得会吆喝,最好是打上赤膊光上膀子来几路拳术,招来一群路人甲乙丙丁,赏个喝彩,这样膏药才好卖,卖个价钱好。江湖行走,你不会这个套路还真就不行,再比如画画,你是不是大師不要紧,开笔之前...

    95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王延青[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王延青[图文]

    【艺术简历】王延青,蒙古族, 1945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内蒙古草原油画院院长、妥木斯油画工作室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内蒙古美术馆馆长、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油画艺委会副主任。198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届研修班。导师为靳尚谊、韦其美、李天祥、闻立鹏、钟涵等中国著名教授。作品多次参加重大全国美展展出。在美国、英国、意大利...

    29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主流画坛日益江湖化[图文]
    主流画坛日益江湖化[图文]

     《东方朔偷桃图》明 吴伟 绢本水墨 纵1346厘米 横876厘米 美国马萨诸塞州美术馆藏◆陈履生在过去,凡是被认为是“江湖”的人和艺,其技艺都不登大雅之堂,书画、医药、武术、戏曲等等皆如此,都被主流社会所蔑视。在文人画当道的古代书画界,“江湖”是指在宫廷与文人艺术之外、漂泊于社会上从事书画的匠人,后来又延伸为混迹于社会上的体制外的画家群体,称之为“江湖画家”,和...

    37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赖少其和他那一代画家[图文]
    赖少其和他那一代画家[图文]

    赖少其《汤口》68×69孔祥东(南京) 作家、收藏家。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文/ 孔祥东最近读简繁的传记《沧海之后》,其中写道,在洛杉矶飞上海的东航飞机上,看到航空杂志“赖少其八十以后作品”特刊,所受震撼,超过梵高。继而写赖少其生前贵为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长期兼任文联主席,想有一个大一点的画室竟不能如愿。1986...

    87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析当代名家靳文艺的水墨山水[图文]
    浅析当代名家靳文艺的水墨山水[图文]

    【艺术简介】靳文艺,祖籍山西,生于内蒙古,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于1982年历时一年三个月,徒步单人沿黄河源头到入海口写生。先后毕业于内蒙师范大学艺术系,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宋庄国画院副院长,荣宝斋画院范扬工作室助理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范扬“写意精神”山水画专题研修班執行导师,内蒙古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台CETV4《名家讲堂》山水画主讲,《丹...

    30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女性艺术家终于面临转机[图文]
    女性艺术家终于面临转机[图文]

    艺术家乔治亚奥基弗(Georgia O’Keeffe)1976年,在乔治亚奥基弗(Georgia O’Keeffe)事业的巅峰时期,她拒绝将自己的作品出借给当时在洛杉矶举办的一场极为关键的展览《女性艺术家:1550-1950》(Women Artists: 1550-1950)。那时的前后十年之间,掀起了全为女性艺术家参展的风潮,有150多场展览致力于让备受主流美术馆与画廊忽视的女艺术家获得关注...

    46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