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赋诗援翰文藻花——读沈鹏先生《三馀再吟》[图文]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小悠 点击 :

赋诗援翰文藻花——读沈鹏先生《三馀再吟》 | 艺术知识

赋诗援翰文藻花——读沈鹏先生《三馀再吟》 | 艺术知识

赋诗援翰文藻花

——读沈鹏先生《三馀再吟》

文\王景山

两年前,沈鹏先生以诗词大著《三馀再吟》寄示,此前我曾写过一篇《如椽巨笔访沈鹏》,先于报纸发表,继而又收入拙著《名家倩影》小书。是否那篇拙文给先生留下些许印记使然?因当时正处于一部书的关键写作挡,诚恳先生宽恕时限。好在诗词不大受新闻时限所圄,君不见,史上千古绝唱之好诗,皆需经历代流传使然吗?这也正应了那句,好酒不怕搁,越陈才越香的老话,而入眼的沈诗便有那历久如新之感。

待隔年,终于能够抽身全神贯注地盥手捧颂了。这部收入沈鹏先生近十年约五百首诗词的丰著,是继《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之后的“再吟”,也是沈公第五种诗词集了。由此可见,沈公不仅被拥为当代书坛泰斗、艺术理论家、编辑出版家、还是一位丰产诗人。

细读之下,吟咏再三,加之四十三帧以真草隶篆自书诗的墨迹穿插,诗书合璧,华实蔽野,竟不忍释。不禁感叹之前,难怪会有王朝闻等美学大家和评论家乐为沈诗撰文击赏。对此,身为后学晚辈,不免陡升敬畏,好在这胆怯被沈公那特别谦和的一句:“对作品的评价,须注意作品自身水平”,而“不是抱住名人”的叮嘱给打消了。遂鼓起勇气举笔,在享受诗家信任的愉悦中,咀嚼细品沈诗个中滋味,从而避免了,因震于盛名而故献谀颂的俗意。

赋诗援翰文藻花——读沈鹏先生《三馀再吟》 | 艺术知识

王景山2011年3月10日在“两会”上向沈鹏先生请教

沈鹏先生作为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以其独到而深厚的笔墨功夫,创立了沈体书法,为中国书 坛注入了迷人的活力,使中国书法的艺术园地绽放出时代的芬芳。其艺术的内在动因,近年来研究者多从沈字书法本身探讨一二,虽不无道理,然而细读沈公这部《三馀再吟》诗词集,偶然又得一把开启沈字艺术的金钥匙,原来沈公之书法涵养,除了源于中国书法的传统之外,其点线、构字、章法,又无不具有诗情滋润。有沈诗为证:

五色令人目眩昏,我从诗意悟书魂。

真情所寄斯为美,疑似穷途又一村。

——《笔殒》

其诗以真情放歌,其字书自然之美,吐心声之悦,正是《三馀再吟》诗集的艺术特色。

具体说,沈字以奇险构字,与沈诗中联想与想象空间的奇妙开拓相辅相成。沈字点线由一而万,由万而一,缘于诗情,重造艺术的自然之美,沈诗中以想象的艺术思维,将两种并非同一性的意象联系在一首诗的语境里,更增添了诗的魅力,读之如游仙境,临险峰,又好像溪边漫步。如《桂林至阳朔途中》:

扁舟环抱万山中,婉转徐行鸟路通。

江上清奇江底影,碧波流上碧莲峰。

再之,沈公《三馀再吟》里的诗更是浪漫而朴实,触景生情陂得自然之趣,更是体现出沈公的审美境界之高,寥寥数语,起伏跌宕,音韵曲折。如《山村》:

竹丛黄雀声声噪,拂面杨花人意闹。

好雨疏风一夜间,山村围着馀芬绕。

在诗家妙笔奇情下,此处小山村,是多么令人神往心依。但读者要想领略山村的细致全景,那就得自去寻求了。此诗妙在诗人只将读者领入一个诗的境界,但并不负责导游全景。他把更多的景色人物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去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那正是,色、香、视、听、动静、时空,诸种感觉俱全。作者说,末句“山村”与“馀芬”原是倒置的,现在的处理觉更有味。妙哉,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中国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前贤曾说,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举这首《山村》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文心雕龙》里谈诗曰:“大舜云:‘诗言志,歌咏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也正如沈公在《三馀再吟》馀话里所言:“‘书,心画也’;‘诗言志’。两者相通,说到底都是‘情’,穿透本质,超越时空,对今天的启示丝毫没有减弱。问题倒是我们今天常远离古人遗训,忘却了根本。所以我曾说书法向‘心画’回归,不但不是倒退,而要求继续前进。...............志即是诗,是诗人本质的存在。”请看沈公在《读孙中山先生等“耆旧遗音”》诗中所写:

字字苌虹血,都从炼狱输;

壮心有如此,愧听“数茎须”!

这首系沈公在反复吟咏先烈遗作后酿出的五言绝句,既印证了他倡导并坚守古贤“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认真精神”,也表明了他的心境。

又如作于 2002年2月的《枫叶歌》:

忆昔初进燕都日,朝夕香山对红枫。

书生意气竞奋发,何堪盘桓花树丛?

弦歌弹指五十载,香山霜叶付梦中。

同窗异地云泥隔,半生落魄皆成翁。

更有落寂黄泉下,献身可否遂初衷?

苦忆香山不渝志,红枫与我总想通。

前月加国展书艺,卫护环境第一宗。

我书小杜《山行》句,加拿大盛开枫树。

不见彼地旗帜上,红白相间国魂铸?

萧散清隽廿八字,借我秃笔泰西去。

小杜地下不可见,我坐名句得美誉。

古今中外有常理,人间关爱应常驻。

集书诗一身的沈公,在此诗之中阐述了自己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刻苦和恒心,还有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切与宽阔胸怀。“萧散清隽廿八字,借我秃笔泰西去。小杜地下不可见,我坐名句得美誉。”更是把诗家的坦白与对艺术的虔诚表露无遗。

赋诗援翰文藻花——读沈鹏先生《三馀再吟》 | 艺术知识

赋诗援翰文藻花——读沈鹏先生《三馀再吟》 | 艺术知识

沈鹏先生在拙著《名家倩影》书中题字鼓励

诗和词皆为人作,故需由人谈起。人,只要一息尚存用观物的眼看世界,很复杂,用观心的眼睛来看,也总是较难的。这就深追到形而上,谈天道,论人情,思善男信女们的内心境界,恐怕是没几个能说得准确的。然而例外的是,诗的诞生,让人们惊喜发现了只有诗,才能给予无限遐想。

在现实中,个别事物和现象是有差别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着,似是而非的畅想也正是诗之境界上的升华。比如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李白的“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都是在现实中得以感触,精神上升华的产物。

也就是说,诗是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人们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音韵的节奏鲜明上,其语言方式是有别于其它语言。正如沈公那首《京郊小憩·溯源》诗所言:

山不求高山势雄,水深流静水从容。

一程曲折三飞渡,溯到源头第几重?

再之是沈公的自我感叹的,人老因名而无奈的。如作于2003年8月的那首《七二初度午醒》:

无酒无花无自寿,浑然一觉日偏西。

汽车深巷驰金笛,宠物高楼搭电梯。

事过境迁多健忘,云舒风卷不迷离。

案头山积何时了,今是当思昨事非。

读罢此诗真是让人感动不已,细想沈公何以非给自己起个“三馀”呢?自曰:“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他只想用这难得的“三馀”之时看书、写字、作诗而矣,置名利于身外。然而社会的潮流却将先生推向浪尖,想他一位年过耄耋的老人,天天看着案头那些堆积似山的事情而犯愁,“三馀”已无,恐怕只能化为“一馀”为“心馀”了。倘若有谁对此质疑,且看诗家2011年9月所作那首《八十抒怀》:

少年多意气,老大事无端。

不改东阳瘦,亦羞南郭餐。

随波推浪易,为己读书难。

内外围城里,平生未等闲。

如何?沈公的直抒胸臆够直白了吧!

质疑者不辩则退。

人生嘛就是如此,得会自己解放自己。

自古以诗而言志,以诗而抒情,以诗而表心迹。然而诗更是人之情绪的真实的流露,是性格和志向台阶,是爱与恶的晴雨表。沈公也是如此,有着自己鲜明性格,他把看到的和听到的也常用自己的诗来记述心境,如在《书画伪作》中写到:

笔冢墨池焉足珍,乘除加减混通神。

书能窃取无伤雅,画便勾摹遂敌真。

知识产权人共享,床头阿堵手先伸。

不分鹿马于今烈,李代桃僵代受身。

从这首诗的内涵就充分说明了,沈公对时下书画界之混乱而担忧的心理,同时也更表明了先生要在书法变革上的新路标,一片诗家忧喜之心情。所以说,好的诗是有情,有意,有趣。

诗之情最为重要,情是灵感的源泉,也是情感蓬发动力,更是决定诗之高下的基础。《礼记》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把自己的七情真切、浓厚、艺术地表达出来,才是美。《诗经》《楚辞》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几百首诗,充满了诗人浓烈的情感;凡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无一不是当时诗人词人充满情感之作。如让沈公津津乐道的那首五律《雨夜读》:

此地尘嚣远,萧然夜雨声。

一灯陪自读,百感警兼程。

絮落泥中定,篁抽节上生。

驿旁多野草,润我别离情。

此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句句自然,而字字洗练,抑扬顿挫,法度森然,无一字荒率空浮,无一处逞才使气。以是而言,大有诗圣少陵之风骨。那么,这首“以无意中得之为上”的佳作,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呢?请看诗家自说:“那年春天一个细雨蒙蒙的晚上,郊外偏僻的角落,独处斗室,灯下读书,读什么,身在何方,竟完全失去记忆。朦胧模糊之中,瞬间萌发叫做灵感的东西。诗句汨汨而出,不费斟酌,很少修改,潜意识的积累进入意识层面,于是一切置之度外,遗忘,留下的只有四韵八句。我珍惜这段生活经历,感到奇异,惊嗟。那时的我真像梦中人,诗的高下优劣,别人如何评议,在所不计。重要的是那份思绪,那个忘乎一切的雨夜确实迷人,不知何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对美的追求过程产生的乐趣,大于创造物本身。由此进一步体会到美的本质脱离功利,美的创造与欣赏依赖直觉”。

诗家如此敞开心扉,将这首由情而生的得意之作,讲述的明明白白。所以说,不管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没有情就不可能有灵感,没有灵感,必然也就写不出优美动人的好诗来。

沈诗中还不乏与学林艺坛之大儒名家的唱和佳作,既存贮了唱和双方之学养造诣,更留下彼此心心相印的真情,殊为可贵。如《读周汝昌先生90华诞唱和集步哓川韵》:

朗吟低唱尽风流,惯看斯文汗马牛。

石劫千遭情入幻,诗经百炼气能柔。

瑶琴弦断追前韵,管鲍金分启后修。

书海再容尝一勺,煦阳作伴味《红楼》。

而德高学隆的大儒汝翁收到沈诗当即执笔写到:“沈先生方自南返京,即惠诗寿我,高情美句,感愧交并,仍叠韵以敝衷。‘神欲如生韵欲流,万毫齐力讵关牛。南游北运鲲能化,古篆今行翰擅柔。诗法玉溪分逸品,书家北海继前修。题名金榜叨荣寿,可许同陪五凤楼?’”

诗之有意,有哲理,才能有力量,才能引发读者的激情。沈公作于2007年2月的《辨丑歌》最能说明:

丑可丑而非常丑,大丑之中有大美。

丑中寓美谁得知,兀者王骀比孔子。

形有所忘德有长,德重于山高仰止。

明末清初傅山公,“四宁四毋”发奥旨。

“宁丑毋媚”震聩聋,妩媚谄媚皆奴婢。

赵、董法书自有源,末流攀附逞小技。

台阁馆阁小逞能,奴书奴儒终欲死。

雅俗千里亦毫厘,万画变化在一纸。

巧意安排远率真,归朴还当返本始。

此道难与常人言,讵知行内更难喻真理!

先生情之所结实数无奈,在这首诗里表露无遗。

好诗,还要有趣味儿,所谓的有趣味儿,就是诗家所作之诗情与趣儿的结合。宋代严羽曾说,“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严羽所认为的诗趣儿,主要在于含蓄蕴籍,令人情味更加浓郁。正因诗人机心巧运,精心构思才显现出高超的智慧,在奇巧中得到无尽的乐趣。如沈公在《八十抒怀》中的“不改东阳瘦,亦羞南郭餐”。

晚学自二十年前与沈鹏先生相识以来,好像从来就没胖过的他,每次见到都是那般清癯面容,神情总是在思考中,犹如取经路上坚守独行的高僧,一貌耿介雅儒。生于江南鱼米之乡的沈鹏先生,集书法家、文艺理论家、编辑出版家、诗人于一身,还兼有多种推不开的社会职务。今年,迈入八十六岁的沈公,虽然有那么多的经历,总是坦荡面对现实,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真童心。

赋诗援翰文藻花——读沈鹏先生《三馀再吟》 | 艺术知识

吟沈诗,观沈书,沈公下笔,所怀万千,而神情意态、感触襟期,于《三馀再吟》中尽之,使当今的后成晚辈得益非浅。诗留余意,味在诗外,趣味天成,字生奇境,童心自现。书法的笔墨贵在不二,心亦如此,诗亦如此,二者并成并蒂之花。这样宝贵的文藻之花必然香染人间!

(2017年於润山书屋)

王景山:作家、美术评论家、高级记者、中国作协会员

相关文章

  • 从家庭主妇到画匠!她让花朵充满生活[图文]
    从家庭主妇到画匠!她让花朵充满生活[图文]

    从小就听过身边很多学艺术的朋友,不得不为了大人们口中所谓的前途、生计,选择了一份看似光鲜体面的道路,把自己热爱的绘画或音乐当成了业余爱好,最后不了了之。但是,在遥远的加拿大,却有这么一个幸运的姑娘:从小喜欢画画,父母支持、丈夫宠爱、孩子们崇拜,如今42岁,一辈子只画花的她,作品常被人拿来与梵高的向日葵相比,世界范围的个人艺术展作品,也常常被收藏家、爱好者一抢而空。她叫Bobbie Burge...

    135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历经浩劫 难掩龟兹之美[图文]
    历经浩劫 难掩龟兹之美[图文]

    一群文物工作者近日对龟兹濒危壁画进行保护性加固的视频,引发公众对龟兹壁画的关注。龟兹壁画最集中的是在新疆克孜尔石窟,始建于公元3世纪的古龟兹国境内,中国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然 而克孜尔石窟在历史上遭受过两次浩劫,第一次浩劫是公元10世纪,在佛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纷争中,第二次则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在龟兹地区盗劫了大量壁画、泥塑等。季羡林先生曾经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

    169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大众艺术消费的“朋友圈”如何扩大[图文]
    大众艺术消费的“朋友圈”如何扩大[图文]

    南方网讯(记者 杨智明)大众艺术消费时代真的来临?这是特别萦绕在今年的一个热门话题。今年广州艺博会观众人数达25万人次,交易额达6亿元,令我们看到一个艺术消费的盛况。今年9月,南方文交所和广东省艺术品行业协会共同举办了“开启大众艺术品消费时代”论坛。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认为,我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现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未来存在巨大市场潜力,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而且,他具体谈道:“从实际市场来...

    9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24金龙贺岁——新汉画创始人王阔海新春送祝福
    2024金龙贺岁——新汉画创始人王阔海新春送祝福

    中国新汉画水墨创始人——王阔海艺术简介王阔海(原名王克海),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现任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兼美术人才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北京将相翰墨书画院名誉院长,原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视台《大型高端人物访谈》栏目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

    69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李百战[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李百战[图文]

    【个人简介】李百战,瀛雨堂主,1957年出生于陕西兴平。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民武警工程大学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教育学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画家艺术研究院山水画院执行院长、西部新闻文化艺术研究院书画研究院常务院长。曾任全国第六、七、八、九、十届美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出版有《李百战画集》、《李百战花鸟画集》、《中国当代画家 李百战山水...

    125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李如[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李如[图文]

    【艺术简历】李如(瘦石),昆明市人,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课程班,2005年曾作为访问学者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进行军事历史画专题创作研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北京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书法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主任、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作为当代优秀的...

    135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美术馆带动起来的周边经济[图文]
    美术馆带动起来的周边经济[图文]

    泰特现代美术馆在2000年开馆,但1994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公开招标征求方案。美术馆使用废弃的火车站进行重新改造,改建花费了1.37亿英镑。火车站放置涡轮发动机的地方,现在也已经变成了展览区。我们把重建看作是一种文化更新项目,从伦敦市政府开始,市政各部门进行资金的筹划和规划还有拨款等等。我们第一年开馆的时候,有530万游客,这之前我们预估是200万。到2014年左右,我们最高一年达到570万访问人次...

    131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寻常之处觅胜景 评女画家于茵的花鸟画[图文]
    寻常之处觅胜景 评女画家于茵的花鸟画[图文]

    于茵近照在首届江苏省艺术品博览会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展厅,有缘相识上海女画家于茵和她的作品,被画家清新自信谈吐和朴实画风所吸引。于茵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墨中国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会员、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协会会员,擅长小写意花鸟画,作品托物兴怀,寄情写意,通过对自然界的花草鸟虫的审美再造,在勾、点、皴、擦、揉、挑、涂、斡、渲染中表现自己对人生和大自然生命意义的认识,体现出“物我...

    105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罗钟[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罗钟[图文]

    照片背景石刻“厦门植物园”为罗钟题写【艺术简历】罗钟先生,号云烟居主,民盟盟员,1944年生于厦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早年随其伯著名书法家罗丹学书、习诗文,深得“罗丹体”之精髓,亦擅草行隶魏各体。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以及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及个人收藏,以及被...

    16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在亚洲天王专场中看大师向天才致敬[图文]
    在亚洲天王专场中看大师向天才致敬[图文]

    综观其漫长的艺术生涯,毕加索一直将自己的创作视为日志一样,最后数年的作品也不例外。1961年,80岁的他贵为二十世纪最享负盛名的艺术大师,其创作固然已达至炉火纯青之境。但如他自己忆述,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仍然思如泉涌:“时间一分一秒消逝,我想表达的却越来越多。”—— 引述自畢加索,K・加爾維茨,《畢加索.勞雷阿圖斯》,洛桑及巴黎,1971年,頁166安德烈·维利耶尔(André Villiers...

    107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熊宁辉:音乐是他绘画的原动力[图文]
    熊宁辉:音乐是他绘画的原动力[图文]

    熊宁辉画作欣赏熊宁辉画作欣赏熊宁辉画作欣赏熊宁辉画作欣赏俄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Kandinsky他甚至以纯理论化的方法把音色和色调、音高和色度、音量和饱和度联系起来,为自己的创作来找出根据和美学准则。中国的熊宁辉将色彩与音乐合二为一,在古典音乐对美术创作的激励作用方面做出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我们一般把抽象画看成是乱画一气。画家熊宁辉以音乐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他的作品色彩丰富,令人难以形...

    75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迷雾重重的红山玉收藏市场[图文]
    迷雾重重的红山玉收藏市场[图文]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港台兴起的高古玉收藏热潮让红山玉器在收藏市场中受到关注。一面是大量出土的红山玉器精品,另一面是基本全仿的市场现状,红山玉收藏可谓迷雾重重,想要拨云见月却不是容易之举。红山玉器经过几十年的市场考查和研究,笔者发现,古玩市场中的红山玉器基本是假的多,真的极少。近些年,在古玩市场上明显出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收藏群体,一类是极少数真正的鉴藏家和有眼力的收藏爱好者。在市场上,红山玉器大...

    15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定窑美人枕拍出4亿追踪:专家称这是一场闹剧[图文]
    定窑美人枕拍出4亿追踪:专家称这是一场闹剧[图文]

    新浪收藏讯 日前,一件宋代定窑美人枕在澳门以3.95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1644亿元)的天价成交,再次刷新中国定窑瓷器拍卖纪录。一时间这条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然而这件美人枕到底是不是真品,这次拍卖到底是不是真正成交,业内人士纷纷提出质疑,更有人直指这一拍卖是一场闹剧和笑话。据此前报道称,舍得(澳门)上拍的这件定窑美人枕,长43厘米,宽15.5厘米,同时还有香港中科研发中心专门出具的热...

    114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人工智能辨识艺术品真假有多强[图文]
    人工智能辨识艺术品真假有多强[图文]

    一直以来,文物的真伪鉴定工作都是非常艰难且昂贵的,艺术史学家可能会把争议文物带进实验室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放射性年代测定,气相色谱分析或者各种测试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但对于AI人工智能来说,一切都很简单,它可以通过看一个作品的笔画线条来发现一个赝品。罗格斯大学和荷兰绘画作品恢复和研发工作室的研究人员在一份新的论文中,详细记录了他们的AI人工智能系统如何将毕加索,马蒂斯,莫迪利亚...

    126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陈子庄:但凡来跟我学画的人,我都这样告诉他们……[图文]
    陈子庄:但凡来跟我学画的人,我都这样告诉他们……[图文]

    绘画艺术是精神世界的东西,是高于物质世界的。因此,但凡来跟我学画的人,我都告诉他们要先致力于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我是诱导他们认识自己的思想体系。不画别人的画,也不画大自然的画,要通过大自然画自己,通过物质画精神——这才是自己的。艺术要反映第一念,凡艺术皆贵想象。有些画只具外形,似乎也是想而后得,其实若仅具有外形,实物固在,何用想欤?这只是罗列现象。我说的第一念是不想而得,但这第一念也不是偶然的...

    152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