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臣油画与西方油画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真诚、自然、淳朴、诗心”,既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也恰恰是画家韩玉臣的艺术追求和内心写照。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国家画院油画院作为学术支持,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协办,邯郸韩玉臣美术馆、雅昌艺术网承办。在展览开幕当天,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副馆长谢小铨,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等出席发布仪式;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詹建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钟涵,韩玉臣恩师、中央美院教授苏高礼等也亲临现场。17天的展期刚刚过半,吸引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人专程前来参观。目前已有超过2万名观者来到国博,在现场亲自感受韩玉臣反映藏区百姓真实生活的油画作品,以及他所收藏的以十九世纪欧洲油画别是法国巴比松画派作为重点的精品佳作。
叱诧商海的企业家、卓尔不凡的书法家、颇具天赋的油画家、丰硕建树的人大代表……韩玉臣因诸多身份而备受瞩目。然而在这些光环背后,他自己却坦言,正是艺术改变了他的命运、造就了他的际遇、影响了他的人生。借着本次展览的契机,我们对韩玉臣先生进行了一次面对面访问,以艺术作为切入点来溯源心境,近距离聆听这位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记者:本次展览中您的作品主要是西藏系列,能谈谈这份“西藏情结”是如何由来和升华的吗?
韩玉臣:最早对西藏萌生憧憬,是到画家董希文家里做客,看到他的写生受到了启发。后来很偶然地看到陈丹青西藏题材作品,又一次被感染,也明确了自己的想法。从2006年至今十几年的时间里,西藏我去了很多次,作品画了100多幅。这个西藏情结,开始只是一念之间的冲动,最后成为了从心而愿的追求。这些年,我能把财富看淡,却唯独放不下西藏,放不下那里的风景,还有人。
记者:到藏区去创作要要舟车劳顿、要面临严寒、要经历高反,是什么让您坚持下去的?
韩玉臣:在藏区的创作环境很恶劣,这么多年的入藏经历里,也遇到过一些险情。但是那片土地就是具备一种魔力,能够吸引着我一种朝圣的心态,一次又一次前往。可以说,西藏有我的精神理想,也有我想要捕捉的、一些人性本源的东西,我想把它变成自己作品中的表达。即便是经历磨难,但我不认为这些是代价,更愿意看作是人生的经历。付出的多,收获也多,这个过程其实是充实和感恩的。
记者:展览中展出的这些作品,对西藏有哪些方面的展示?自己的画作里您最喜欢那一幅?
韩玉臣:藏民族的生活和我们很不一样,在我的肖像画里可以看到各种藏民的状态,还有《德格牧人家》、《兄妹俩》这种亲情的捕捉,再有就是像是《排排队好挤奶》、《丰收世界》这种劳动场景的记录。他们保留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有虔诚的宗教信仰,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给我的触动很大,由此创作了《朝拜路上》、《祈愿》《抬大佛》等一系列这个题材的作品。最满意的还是《牧羊女》。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欧洲的展览里获了金奖,这幅作品的创作经历对我来说也有特别的意义。它是2011年秋天我在西藏大北线获得的灵感,那个地方海拔达到了5000多米,一方面是眼前看到的放牧场景如同仙境,一方面是在这样的环境、画这么大幅的画,真的是在玩儿命,可以说它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国博收藏】2015 《大山深处》 油画 200cm×255cm
【国博收藏】2015《信仰的力量》油画 217cm×410cm
记者:之前西藏主题的油画巡展在欧洲引起广泛反响,获了一些奖,甚至得到法国总统、比利时前首相等政要的盛赞,对此您怎么看?
韩玉臣:在油画的发源地欧洲,在创造了19世纪和20世纪油画高峰的法国,作品能够被重视,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中国文化素来博大精深,应当自信,也应该与世界分享。我只是践行着一位艺术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在国际上用自己的方式传播和传承,当然也很幸运,得到了热情地回应。中国的艺术和艺术家要勇敢“走出去”,多参加高水平的展览,大胆地展示自己。
记者:这次在国博的油画展酝酿了多久?是出于怎样的初衷? 有哪些特别的意义吗?
韩玉臣:从2013年到2017年,我一直都有在欧洲做展览。这段经历给我的感触非常多,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碰撞。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更是我们自己的。艺术需要传承、需要分享、需要“走出去”,也需要“走回来”,和更多的国人对话。
记者:您收藏的西方油画里,可以看到柯罗、米勒、卢梭等大师的重量级佳作,这份独到的眼光和判断是怎么练就的?
韩玉臣:我个人很喜欢19世纪欧洲那段历史,对法国、英国、俄罗斯那个时期的政治文化都很有兴趣,也觉得和中国特殊历史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形成了艺术的高峰、艺术的交替、和艺术的更迭。然而在收藏界,古典主义之后、印象派之前,巴比松画派这段历史成为了一个空缺。这些巴比松画派作品的艺术价值却是不容小觑的。国内收藏届,有专注于国画书法等国内作品的,也有专门收藏现当代艺术的,但我是一个不跟风的性格,我相信自己的判断,也坚持收藏自己喜欢的作品。
记者:众多画作里能够感受到您内心的纯粹,一路走来又可以看到您行动上的进取,在您身上是否存在这两种个性?
韩玉臣:在艺术的创作上,我是追求沉静和投入的。画画就是要坚持,要有耐性,要不计结果,要静下心来,让时间去沉淀和验证很多东西。但是在人生选择上,我相信人不要等待机遇,也不仅仅要发现机遇,更多的是要创造机遇。我的经历中有过很多次毛遂自荐,为了报考美院资格我毛遂自荐地争取过,虽然因为特殊的历史时期没有实现,但没有因此沉沦。为了从事宣传方面的工作我毛遂自荐地展示过自己,艺术成为了我的敲门转。八十年代我毛遂自荐下海创业,用了31年把几百人的企业发展到两万多人。一句话来总结,尽人事,听天命。
记者:新世纪广场是您经营的企业,在顶层又设立了一座邯郸韩玉臣美术馆,这样的安排是出于怎样的理念?
韩玉臣:艺术与商业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在商业环境下能够产生效益,在商业环境下加入艺术元素能够起到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美术馆和购物中心承接在一起就是典型的文化和艺术的融合。做这个美术馆,一方面,自己的作品和藏品可以有机会进行展示,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不仅要让人们有充足的物质享受,还要让她们感受到艺术的熏陶。这是两全其美的一件事情,我想借着这种方式提高自己企业的文化层次和消费者的精神生活水平。未来也会秉持着这样的思路一直走下去,把路越走越开阔、把眼界放宽、把格局做大。
作为一名艺术家,韩玉臣不断在作品中寻找自己的精神理想和情感寄托,作为一名文化推广者,韩玉臣乐于和观者分享并形成意识共通,作为一名企业家,韩玉臣也构筑了一种商业经济和文化艺术的融会贯通。意境高远的《牧羊女》、震撼人心的《朝拜路上》、撞击心灵的《圣湖桑珠》…为期17天的展览里可以欣赏到韩玉臣的诸多佳作。2017年12月9日-12月25日,“韩玉臣油画与西方油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君共话“真诚、自然、淳朴、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