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理论家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中华民族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出了无比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那么,书法无疑就是这棵树上绚烂的花朵。从殷商时期的含苞待放到两汉、两晋的璀璨绽放,从大唐的严谨浑穆到两宋的意趣横生,从元明清的各有千秋到现当代的再多娇艳……书法,的确是不会凋零的花朵。其花期之久,将伴随汉字到无尽远处;其形态之多,将和日益丰富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字体的变迁及其与书体的区别
字体和书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字体是文字的外在形式特征。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字体,指的是从文字学角度而言,包括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别。其中大篆依据所用材质的不同,又分为甲骨文、钟鼎铭文和石鼓文等。甲骨文是目前我们所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重要形态。这种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记录和反映了殷商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情况。钟鼎铭文即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字体。相对于甲骨文而言,笔画浑圆,结体趋于稳定。石鼓文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故曰石鼓文。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的产物,由李斯主持,将大篆简化、改变的产物。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盛行于东汉的字体。蚕头燕尾,字形宽扁。草书成于汉,结体简省,笔画连绵,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运笔灵活,易写便认。楷书也叫真书、正书,是最晚成熟的一种字体。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字体与书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书体,指的是书写风格或者流派,书体是同一种或者不同字体的不同写法和显著的风格特征。比如,颜体、东坡体等。
书法名家与时代风格
历史上,书法名家辈出,他们引领了书法从一座高峰走向另一座高峰。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书法家李斯算起,可谓群星璀璨。因为社会状况、经济发展和时代风尚等的不同,书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的精神风貌也并不相同。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审美追求,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审美特征。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进行了总结概括,他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书法发展到东晋,已经形成了审美的高度自觉。当时的名门望族,如王谢郗庾子弟,雅好书法、风气旺盛,他们往往是一家几代人都在进行书法的修炼,不计时间,不求回报,只是在书写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在这样的氛围当中,书法大师的诞生也就成了必然;在惠风和畅的天气中,在修林茂竹之间,在曲水流觞的悠游自在中,行云流水般的书法杰作的产生也就成了必然。晋尚韵,以至于成了后人追求的实践和念想。书法到了唐代,楷书终于成熟。楷者,有楷模、法度之意。不管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还是颜真卿、柳公权,也不管是《九成宫》《汝南公主墓志》,还是《多宝塔》《玄秘塔》,风格各异、法度森严。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有法可循”的真实,也留下了难以打破的铁律。于是,到了北宋,一批书法家提倡书法要“无意于佳乃佳”,他们在遵守法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书法的“意”,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得以更加充分地表达出来。元明时期,书法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书法家们开始了对于“态”的重视。清代书法的风貌说法不一,有人说尚“奇”,因为随着清代思想的收紧,在书法领域,许多文人开始关注碑帖,迎来了篆隶的复兴,各式各样的书写都呈现出来。同时,帖学一派也继续延伸着。到了近现代,由于厚重的书法历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书法范本,许多书法家碑帖兼修,在碑帖上都呈现出了较高的水准。
书法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书法的开始状态其实是书写(或者是刻画、浇筑),因为汉字特有的基因,导致了人们在书写过程中对美感的追求越来越自觉。到了东汉,隶书这种官方字体因其左兜右裹等特点,书写起来有诸多不便,便产生了对“趋急速”的草书热爱的大潮。这些举动,遭到了时人的批评。比如赵壹撰写《非草书》一文对草书以及爱好者进行非难,指出草书不古、“非圣人之业”,并且认为书法水平的高低,基本出于天性,耗神无用。可是他在不经意间透露出草书空前的盛况和人们练习草书的巨大热情。
之后,书法理论伴随着书法实践的发展而越发深入。这些书论不仅为书法家结合自身的习书心得而写,还有一些专注于书法论述者的高论。关于用笔,钟繇发出了“用笔者,天也”的感慨,即用笔不单纯是一种技法,如果达到笔底生风的效果,其实需要一定的天赋。唐代书论家张怀瓘说:“夫书,第一用笔。”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元代赵孟頫更是指出:“用笔千古不易。”书法可以抒写内心世界,东汉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到了唐代,孙过庭洋洋洒洒3700字的《书谱》,对书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对于表情达意,他说:“凛之以风神,温之以润妍,鼓之以枯劲,和之以娴雅。故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明代书论家项穆指出,虽然历朝历代书法名家辈出,书法风格各异,可是,总有一种可以前后传承的东西贯穿其中,这种就是书统。在项穆看来,王羲之是合乎正统的,凡是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才算是走上了正统之路。
书法的实用与审美
与其说书法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只不过具有艺术的一些属性。书法的产生,首先是书写;书法的价值,首先在实用。
从甲骨文占卜记录,到古代的教育、经济、军事、政治乃至官吏选拔,都无法离开书法的存在,因为在这些日常或者重大活动中把字写得规范是不够的,还需要浑穆或者飘逸,或者具有重大场合的庙堂气象和文人雅士的书卷之气。政治方面,在封建社会,不少高层官员都写得一手好字,而封建官吏的选拔,一度也是坚守“身言书判”的原则。教育方面,书法一是通过家庭教育,即父子传授的方式进行教育;二是通过办学,比如唐代设立学校专门进行书法教育。
书法是美的。文字作为重要载体,记载和传承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与此同时,由于书写者本身的素养和汉字固有的美学特征,这些汉字经过千年文化的滋养和书写者带有生命气息的创作,其审美元素得以彰显。早在东晋时期,书法家卫夫人就对点画作了描绘,她说,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画如高山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竖画如万岁枯藤,斜钩如百钧弩发。结体不论多么不同,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单字的重心。如小篆的重心略高,李邕的《麓山寺碑》单字的重心偏低,各有千秋。章法则是一个综合的效果,包含向背、错落、俯仰、穿插等关系的合理处理在其中。墨色如血,干湿浓淡,光泽如新。如清代有名的“浓墨宰相,淡墨探花”,还有“黑大光圆”的馆阁体等,都是对墨法的不同理解和运用。
书法的对外影响
书法不仅在国内千年不衰,异彩纷呈,还对世界尤其是日本、朝鲜和韩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清代以后,杨守敬对书法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功不可没,而王铎、林散之的书法,更是让人顶礼膜拜。
书法,不是高高在上、冷艳绝伦,而是植根文化、亲近大众,在今天和未来必将更加出彩、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