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十二:《草书<琵琶行>》的创作构思和体验[图文]

时间 : 04-01 投稿人 : Violet 点击 :

草书是书法艺术中的佼佼者,它的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东汉时期的张芝,被认为是今草的创始者。宋代刊刻的《淳化阁帖》,收有据传为张芝所书《冠军帖》,称为“一笔书”。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是今草成熟的代表,草书法度至此完备,后人莫不以《十七帖》的草法为基准,来学习和发展草书。唐孙过庭《书谱》作为一篇高明的书论,极力推崇王羲之书法,其笔墨情调与法度,更身体力行地传承了王羲之今草书风。唐代另两位大家张旭、怀素,被称为“颠张狂素”,以颠狂之态开大草之先河。怀素留下的书迹较多,他的狂草杰作以《自叙帖》为代表,表现了草书的高深技法与超迈意境,对后世大草书家影响很大。怀素虽狂,但其草书均合法度,唐戴叔伦诗曰:“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余。”怀素作品也不是篇篇狂怪,他的《圣母帖》、《藏真帖》便较平稳精细,《小草千字文》是暮年之作,更显平和稳重,这些作品均契合古法。宋代黄庭坚行书自成一家,草书则受怀素影响,创作了多幅大草长卷,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白忆旧游诗卷》等。这些作品的形式与内涵大大超出小草信札,抒情性和观赏性有了很大发展,是时代前进使然,也有书家的贡献。进入明代,草书书家辈出,吴中四家的祝允明、文徵明,都是草书高手,徐渭也以狂草著称。此时的草书作品除手卷外,竖式条幅日益盛行,因而使大字狂草更能发挥一泻千里的气势。祝允明、徐渭等人的狂草,以大幅大字为基础,结字谋篇更加无拘无束,甚至令人眼花缭乱。由于快速运笔而使字形越发简约,有时一个字几乎成了点的堆集,但终究不离法度。明末清初的王铎、傅山,也是以挥写大字草书条幅为能事。他们的作品较之祝、徐等更加连绵缠绕,被称作连绵草,在形质上与古典单个小草字已相去很远。王铎的连绵草书长条幅大多是临《淳化阁帖》作品,其连绵不断的牵带,主要显示了书家草法的精熟、技巧的高超。可以说,王铎草书在线条和技法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简略地回顾草书历史,可以看出,历朝草书均有发展,已达到极高水平。但自王羲之奠定今草法度之后,至今,草法没有大的改变。历代草书大家都是遵循古法去追求新意,未有舍弃古法另起炉灶而有大成就者。可见,从事草书创作应以继承传统再求新意为宗旨,这是我的基本思路,这就决定了拙书的基本姿态——尊古出新。学习传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横断面上,例如专攻《十七帖》或《书谱》等,以写古典小草为主;也可以从纵断面来学习,就是沿着草书发展的历史脉络往下学,以古法为基础,吸收各朝草书高手的长处,继承已有的成就。我是按后一种方法研习草书的。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十二:《草书<琵琶行>》的创作构思和体验 | 艺术评论

我平素临摹古代范本,往往写成横披或手卷;独自书写作品时,又多是写成竖式条幅,这是一个矛盾。由于明朝以后的草书立轴不便临摹,而当前展览、出书或应人求索又以竖式为宜,便造成了这个矛盾。有时也应邀创作横式作品,即使全篇大到高三四尺,长一二十尺,仍是一件横幅,而不是手卷。可以说,平日静下心来写一幅草书长卷是很少可能和有此需要的。1991年春首次创作了一件《草书杜诗六首》长卷,宽一尺、长十四尺。杜甫诗一向为书家所爱写,唐怀素及明代陈淳、徐渭等都写过《草书秋兴八首》,王铎也写了不少杜诗手卷。我写《草书杜诗六首》,选的是《春望》、《旅夜书怀》等六首五言律诗。体会杜诗深沉的感情,我决定用狂草来表现。友人看后认为比较成功,算得上是近几年的代表作。1992年春节,凭借新春开笔的兴致,又试写了一件《草书<滕王阁序>》长卷,仍以狂草来表现。拿给友人指正,觉得气势不如《草书<杜诗六首>》。于是抽暇重写,朋友仍认为未能达到最好水平。如此反复四遍,使我不得不思考原因何在?《草书杜诗六首》比较短,共二百四十字,易于一气呵成,达到气韵连贯。《草书<滕王阁序>》却长得多,有七百多字,一尺乘四尺横纸需写十张。这样长篇的作品若写写停停,很难贯气,笔墨效果也显得前后不一。找到原因后,便积蓄精力在夜阑人静没有干扰时进行重新创作,由午夜零时开始,至清晨四时写完。写罢细细观看,果然气韵贯通,而且愈写愈放,多处出现难以重复的意外效果。这一稿终于得到友人肯定,将由上海书店出版单帖。

今年春节,又兴冲冲铺纸试写《草书<琵琶行>》长卷。有了前两件草书长卷的经验,这次写前做了较细致的构思与准备。选写《琵琶行》,不只因为此诗极好,适合写长卷,在我来说更因为五十年前上初中时学过它,至今尚能背诵。写《滕王阁序》,也因初中读《古文观止》时背诵过。能背所写的诗文,对草书创作至为重要,若是看一字写一字,便成抄书,焉能写出好的草书作品!在创作《草书<琵琶行>》之前,重温这首长诗,除做到背诵无误外,更特别注意体味诗人的情感。反复诵读此诗,不禁想起《史记》中“小雅怨诽而不乱”的名句。《琵琶行》如怨如诉的语言,正是低回委婉的幽鸣。所谓“幽鸣则山岳颓崩”,是一种以柔克刚的力量。表现这种力量,表现怨而不乱的感情,不宜用放浪形骸的狂草,这是与创作《草书<滕王阁序>》的不同处。《滕王阁序》是王勃春风得意的杰作,华美的文词,精辟的警句,乐观的情调,反映了与幽鸣相反的叱咤之势,这种气势则适合用狂草加以表现。根据我对《琵琶行》长诗内涵的把握,决定采用较文静、较内向的草书形式,以求寓动于静,达到与诗句和谐的动感与美感。这样,它的节奏会慢于狂草,结字造型便须更耐看。狂草可以点画狼藉,文气较重的草书则应点画精到,不能有显然不合法度之处。当然,狂草结字也须合乎法度。因此,在连续运笔追求线条丰富形质典雅时,不能有乖使转,否则即使大效果可观,也会因有不合法度之处而使作品失色。

我为创作《草书琵琶行》,从情调与法度两个方面做了构思与准备,这可算是“意在笔先”,或者说是让理性来支配创作取向吧!我认为,理性对书法艺术创作是不可或缺的,它主要在创作之前起指导性作用。一旦进入创作,感情的作用便应上升到主要地位。尤其是草书,其抒情性及偶然性,不能由理性来安排布置,而是来自作者非理性的即兴发挥。若雕琢之痕明显可见,则与草书的本质不合,难以成为佳作。完成了理性的构思,做了不同纸笔不同布局的试验后,遂于春节后夜深人静鞭炮沉寂时,像写《草书<滕王阁序>》那样,一气完成《草书<琵琶行>》的创作,得到一幅宽一尺、长十八尺的长卷。静夜中书写这首千古绝唱,凭借对此诗的理解和对草法的熟悉,一任笔头刷刷行走,似乎是坐在乘风破浪的船上,内心充满了起伏跌宕的感觉。在这样的感觉中,达到了节奏轻快、气韵和谐的境地。上元节下午,携此手卷到启功先生处求教。启功先生审阅全篇后给予肯定,当即为拙作题签,并用一尺乘二尺宣纸题跋十行,对后学给予鼓励。对此,我衷心感谢,更深感惭愧。我的粗浅草书,远远无法望古贤项背,也不能与当今草书高手相比。只有继续努力研习,不断探索草书之奥理,学古鉴今,自成风貌,才能不负先生及友人的期望。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帮助出版拙作,在此顺致谢忱。

相关文章

  • 吞吐大荒:欣赏著名画家么顺利先生的画[图文]
    吞吐大荒:欣赏著名画家么顺利先生的画[图文]

    【艺术简历】么顺利,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河北省唐山人,现为河北省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委员、民建唐山市委副主委、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周韶华工作室画家、北派师恩钊工作室画家、唐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丰南区政协常委、《公关世界》杂志艺术总监、《中国书画报》特聘画家、民建中央画院特聘画师、民建唐山画院院长、丰...

    142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法华镂空人物瓶赏析(图)
    法华镂空人物瓶赏析(图)

    法花镂空人物瓶带釉的瓷器大家见得很多,像珐琅器、七宝烧,还有青瓷、白瓷、青花瓷等,数不胜数,但带釉的陶器你见过多少?尤其是汉代以后,随着精细度更高、图案更精美的瓷器取代粗糙的陶器以后,就更加少见了。但少见并不是没有,像法花,就是其中很美丽的一种。法花,是上釉的陶器,它的釉和瓷器上的釉是相同的,只不过坯胎有所区别。笔者在藏友孙先生家见到的这个法花镂空人物瓶就可以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该瓶直...

    195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中国当代陶艺走过三十年:材料发展还有多少可能
    中国当代陶艺走过三十年:材料发展还有多少可能

    英国V&A博物馆当代陶瓷展室,藏有欧洲、亚洲及北美洲的当代陶瓷作品。专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陶艺几乎与中国当代艺术同时进入了“当代”的轨道,而今恰三十年。中国陶瓷未来之路应该怎么走,是有责任感的陶人都在思索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认为,当代陶艺既不能抛弃中国文化传承,也不能一味复制前人。陶瓷的前沿要面向陶瓷的未...

    88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春秋:你将要面对怎样的文化选择[图文]
    春秋:你将要面对怎样的文化选择[图文]

    ——艺术家梅一随笔(上)《春江弄晴》通常接受人类市俗艺术情趣的人,比较喜欢春天,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身心愉悦。而比较喜欢严肃文化的人则比较喜欢秋天,湛蓝的天空,满眼的金黄色落叶,让人体会到一种伟大的庄严肃穆的情感力量。记得年少时接受苏俄绘画影响,看惯了列宾、列维坦等等,后来改开以后,看到了许多法国的绘画作品,坦率地说,开始並不是太喜欢法国绘画特别是古典部分,时间长了才慢慢的明白,除了秋天气质很...

    31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杨长喜:谈《道德经》与中国山水画[图文]
    杨长喜:谈《道德经》与中国山水画[图文]

    杨长喜,1955年生,山东利津人。字悦之,号一山居士、别署卧云斋主、逍遥翁。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深造于国家画院、中央美院、北京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大使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邓福星、郭石夫写意花鸟博士课程班执行导师、天津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杨长喜山水画工作室导师。中国画作品《根》获1999年中国迎澳门回归中国画作...

    81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纵横西域写沧桑:当代画家叶瑞伟作品鉴赏[图文]
    纵横西域写沧桑:当代画家叶瑞伟作品鉴赏[图文]

    【艺术简历】叶瑞伟,男、汉族,1957年生于四川省简阳县。2000年评聘为美术学教授,2001年任内江师院美术系主任,2002年9月调入重庆教育学院美术系任系主任、教授。2012年重庆市政府授予“重庆市名师”称号, 2015年晋升为二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中国画学会理事;重庆市艺术学科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入选专家;重庆市南岸区美协副主席。...

    136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张大千曾为自己临摹破坏敦煌壁画[图文]
    张大千曾为自己临摹破坏敦煌壁画[图文]

    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背景:张大千辞世30周年之际,他的敦煌人物造像《观音大士》亮相保利香港秋拍,4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起拍价的近三倍价钱——1100万港元落槌。这幅作品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之作,当年还引发过一段“破坏敦煌壁画”的争议。更多背后故事,我们请到关注和收藏敦煌文献的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何鸿来讲述。一幅画牵出张大千的敦煌往事20世纪不...

    62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性灵之美——林娜作品赏析[图文]
    性灵之美——林娜作品赏析[图文]

    林娜万物皆有灵性。在中国画创作中,艺术家应当由关注对象的表象世界渐渐转向其内在生命力与本质的追求,去体悟表达对象的内在灵韵,最终发生机于胸臆,启真趣于物理。当然,这个过程首先是要抓住物像的表征,以此去诱发艺术家内心的精神生命力;它需要在观察、写生、创作的过程中反复揣摩与理解,方可达到。这个过程受到艺术家自身的性格、人文修养的影响与限制,所呈现的结果也因人而异。 林娜作品中的生...

    183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大漠来风——记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林中阳先生[图文]
    大漠来风——记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林中阳先生[图文]

    潇洒中见沉稳,畅达中具雄强……”这是中国书法界权威专家对林中阳书法作品的高度评价。去年五一节前夕,这位来自西部大漠的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几百幅风格独特的书法精品强烈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在一片赞扬声中,装着儒雅、举止谦和的林先生一时成为首都新闻的焦点。专访他是在京城北部“金榜园”林先生的书房里,一边欣赏他的作品一边交谈,从西部大漠到京城人文,从习书之道到为人之本……聊着,听...

    187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翰墨丹青•姚小尧书画作品欣赏[图文]
    翰墨丹青•姚小尧书画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姚小尧,男,1945年12月生于河北省青县。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交流委员会委员兼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物协会会员、原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原河北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原邯郸市文联副主席。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河北省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馆员。《谈书法中的入帖和出帖》学书太有“自己”不行,没有“自己”也不行。学书是先有别人后有自己,有...

    157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景区雕像为啥屡遭咸猪手[图文]
    景区雕像为啥屡遭咸猪手[图文]

    张剑文王成喜图据《华商报》报道,西安世园会世界庭院的一群人体艺术雕像,近来被游客下了“黑手”。十四个欧式艺术雕像,就有八个雕塑的私处被摸,且被摸部位与雕塑其他部位颜色差别非常大。裸露在公共区域的人体雕像,似乎从“面世”那天起就没有逃出“被摸”的宿命。分析此类现象,几乎都认为是由游客素质低下而引起。客观来说,这样的分析有一定道理,毕竟,雕像不被亵渎与践踏理应成为每位游客规范自我行为的...

    16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为什么没有皮色的籽料作品被市场冷落[图文]
    为什么没有皮色的籽料作品被市场冷落[图文]

    和田籽玉的皮色是明显的视觉特征,和田籽玉的玉雕作品也大多围绕着皮色进行设计巧雕,并且已经成为当代玉雕的主流特征。从视觉角度看,有皮色籽料巧雕出来的作品更抓眼球,作品的主题由于皮色更加突出,皮色与玉质本色就已经形成了轮廓和层次感,一目了然。因此有皮色的和田籽料越来越贵,皮色巧雕的成品就更是水涨船高。与皮色籽料相比,没有皮色的光白籽料在雕刻难度上就会高很多,要想表现出主题和层次感,就要有很深的绘...

    159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徐邦达竞拍王原祁山水 说那是中国的“印象派”[图文]
    徐邦达竞拍王原祁山水 说那是中国的“印象派”[图文]

    2000年11月6日上午,北京昆仑饭店多功能厅,中国嘉德古书画拍卖会在举行,985号的王原祁(1642-1715)山水引起激烈的竞投热潮,画价从七万元飙升到七十四万余元,落槌于大鉴定家徐邦达先生的号牌上。先生以九十高龄,亲自到场举牌竞投,且有必得之志,在场者无不为之惊异。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徐邦达徐邦达先生得画后,悬之书房,据说面对端坐三日,观之赏之,大有无尽的乐趣。多年前我到北京看望先生,进门...

    67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那时的先锋派!民国老油画重回艺术中心[图文]
    那时的先锋派!民国老油画重回艺术中心[图文]

    2012年3月3日,浙江美术馆举办了“彼岸——潘玉良艺术展”3月27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召集国内二十余位专家召开“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鉴定及研讨会”4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炎黄艺术馆主办的“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庞薰琹大型艺术展”拉开帷幕。从山明水秀的江南到政...

    19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笔墨抒情:品读茅大为老师书法篆刻艺术[图文]
    笔墨抒情:品读茅大为老师书法篆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茅大为,1947年12月12日生于杭州,1986年加入杭州市书法家协会,1987年加入浙江省书法家协会,1990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4年加入西泠印社。篆刻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二、三、四届篆刻艺术展览;全国第四、五、六、七届书法篆刻展览;第二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览。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篆刻卷)、《中国篆刻全集》《现代印人名鉴》《两岸书法篆刻名家作品集》《当代中国...

    112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