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森霖2016年作品 《冰雪传奇》 138×34厘米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广州梅社社长陈永锵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作品展,将体现出他们对大道与艺术创作结合的理解、探索和文化传承的满腔诚意。“这里没有学术争论,只有文人情怀的交流。”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收藏周刊:梅社是少有以花的品类作主题的文化组织,它与其他画家团队,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哪些?
陈永锵:严格来讲,梅社并非一个组织,它只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化人在一起探讨切磋艺术的聚会。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崇尚梅花,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梅花的坚挺而谦虚,有句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梅花在开花时,并非仰面,而是低头向地,徐悲鸿有句话:“人不能有娇态,不能无傲骨。”梅花则没有娇态,花瓣小且纯洁。梅社在诞生之初,是以高剑父为首的一班文化人,在战乱的年代,无意中在一次邂逅,探讨梅花精神,顿时找到共鸣而一直延续,而这样一种精神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志同道合使得他们长期一起雅集切磋。
李伟铭2016年作品 《闲人多福》 138×34.5厘米
收藏周刊:对于如此一个组织,该如何发挥它应有的独特价值?
陈永锵:毕竟梅社并非一个有纲领的组织,因此,它最大的独特之处,就是志同道合、自然而然,互相之间更多的是真诚相待。这里没有学术争论,只有文人情怀的交流。
收藏周刊:现在的梅社与89年前的梅社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陈永锵:不同的地方,就是人不同了。但是,风骨是一样的。虽然我们是后学,是那一代人的晚辈。但我们依然秉承先贤对梅花真诚的,一种诗意的爱恋。
方楚雄2016年作品 《农家秋仔》 180×48厘米
收藏周刊:您对梅社将有哪些期许?
陈永锵:我的期许就是大家能继续真诚相待,都能以梅花的精神在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方面,由衷地去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这些事就如同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那样,做到不张扬、不争,每年举办一些展览,互相切磋交流艺术,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梅社之所以命名为梅社,是因为梅社成立之初,当年的创办者曾在纯阳观遍植梅花,以梅花吟诗雅集。梅花是中国人的国花,国画是中国人的国粹,而道教生于华夏,源远流长,我们理应继承古圣先贤的精神、信仰和道德,立心为世界奉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大道就在眼前”,对于艺术家们来说,也不必舍近求远,大可借艺修心,艺术是充满个性风情和生命自由精神的,这正和道家生生不息、道法自然的宗旨不谋而合。相信每一个有志于学的从艺者,都能在包罗万有的大道中,返璞归真,悟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之道,“知得一,而万事毕矣。”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广州梅社社长陈永锵
方土2011年作品《传家有道》 34×136厘米
知多D
朝斗台
纯阳观为清代岭南高道李明彻在道光四年所建。为观测天文星象,漱珠岗最高处建有朝斗台。朝斗台是广东最早建立的天文台,比香港皇家天文台建立还早几十年。李明彻著有天文著作《圜天图说》一书。李明彻真人精通诗文书画,吸引着一批文人骚客来访。光绪二年(1876年)起,居巢、居廉曾寓居纯阳观静舍创作。
种梅
民国十七年(1928年)广州《海珠画报》曾报道过梅社第一次种梅的新闻。报道称:“昨岁易石公(鹤山诗人)、高冠天(高剑父三兄)、高奇峰、陈侠卿诸人,以河南名胜(指漱珠岗纯阳观),而须点缀,乃约同该观道流陈理公等,发起梅社。每人种梅一株,即认为社友。以后并无其他义务。即修葺观东区旧有养气室地址以为社址,计入社者已达数百人。去岁十一月,举行第一次种梅雅集,名画家高奇峰亲手为之摄影。”
陈寅恪
抗战胜利后,在战火中破败的纯阳观得以重修,至1949年完全竣工,落成庆典在当年中秋节举行,一时间成为羊城新景。纯阳观的景色吸引了在此教书的岭南大学教授陈寅恪等人。当年12月,陈寅恪夫妇与中文系教授冼玉清相偕前往纯阳道观浏览,归来后三人均有诗文记录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