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郑永生谈张洪的水墨艺术[图文]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露露 点击 :

郑永生谈张洪的水墨艺术 | 美术观点

2004年 门神96x116

文/郑永生

艺术的文野之分,取决于文化修养。难怪人们常说画画实际上就是在画自己的修养和对生活的体悟,哪些取来轻易、急功近利、迫于求成是难以达到艺术的至高境界。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大都具备勤奋、博爱、善思而有悟性的先诀秉性。勤奋、博爱是成功的必然过程,勤奋之中磨练了意志,博爱培养了性情,涤灭了杂念,催发了智慧,寻得了品格而造就了艺术。

张洪是当代中国画“新水墨”这个领域非常突出的画家之一,五十年代中期出生于皖西北颍州。广袤平坦的颖淮大地,质朴、简约中蕴藏着厚重的人文积淀。张洪的绘画作品契合了这份厚重的人文精神,他以水墨作为表现载体,涉猎各种题材表现,“水与墨”作为呈现画面思想内涵的物质载体与张洪自身的成长环境、个性是高度契合的。画品即人品,与其接触交往可以明显的体会到,在笔墨的激情奔放、雄劲强悍的画面背后,却又表现出了率性简约、含蓄内敛的内心情怀,他的画面表现是对其自身个性最好的诠释。

郑永生谈张洪的水墨艺术 | 美术观点

2005年 空间68x68

观其画面,从笔墨表现上来看,不拘一格,不受牵绊,开拓“一划一天地,一笔一玄妙的新水墨世界”。在他的一部分作品中,那些自由式的图示,没有脱离艺术创造在本质上的“同构关系”,作品内在的美学特征充满了随心所欲的童戏墨趣。其个性使然,使张洪对水墨的革新成为一种自觉地表现状态。又因他生长的这片土地是管鲍、老庄故里,这片土地孕育了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张洪继承了先贤的智慧和精神,大胆开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水墨新天地。从张洪先生的艺术实践不难看出,无论其表现内容还是笔墨程序都是对传统水墨的一个成功超越,很好的揭示出中国传统笔墨在现代的发展潜力和表现力。笔墨,是构成中国画基本美学特征的根本审美要素,是中国画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绘画艺术的标志。笔墨,是画家思想、情感、趣味、学养的载体。张洪先生的笔墨所表现出来的稳健、从容和张力、以及渗透出旺健的生命信息和浩然越世的意味,已充分凸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价值趋向有着全方位的把握和理解。品析其画面,首先是厚重有力的墨块中穿插着入赘拆股的刚硬线条,再加上如“高山坠石”般的落点构成画面的基本骨架,再用风轻云淡的淡墨晕染,画面顿起涟漪,水使画面如春风细雨般的滋润,给人以无限遐思,这种“笔墨”表现如果我们概括为“造境”,那后面就是“写情” 。说到“写情”,人物当然是最好的表达,人物题材表现上张洪是“悬崖走钢丝”,这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因为他的人物既非“文化人”的“禅师、隐士”,也非哗众取宠的“帅哥、美眉”而是一些看上去让观众看不懂,或者直接不被接受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张洪近期的作品人物,造型上吸收了西画的后现代的“造型观念”夸张、诙谐、幽默发人深省,此《壶里乾坤》之真意,恐欲辩已忘言。我想入途《浮云生出》意《清风当歌、醉酒弄琴》,这种看山非山,物我两忘的内美境界里,对于张洪来说是“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他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具体感受,而是“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大美之境,岂是常人所能理解。

郑永生谈张洪的水墨艺术 | 美术观点

2011年 春纪之二68x68

善于读画的人可以发现,画面上的题款往往会透露出画家的人生信条和艺术旨趣。现就通过张洪作品的题款来品读一下张洪的水墨艺术特点。癸巳新春迎旭楼所作《空山无是非》,画者以山一样的包容胸怀融入画面笔墨情愫,画面空灵,意境悠远。我想只有 “以出世的心态,看待入世的是与非”才能营造出这种深沉的意境。辛卯年像《读书图》《赏梅图》《怀素书蕉图》此类画作中,笔墨表现简练、直接,给人以一种思考和人文关怀,以及心灵上的慰藉,且人物位置经营独具匠心,形式感强。壬辰《归樵》笔墨通透,水墨交映,笔力强劲,画面具象型厚重结实,虚象空灵耐人寻味。癸巳《高怀无近趣》画面意象灵动深沉,线条刚柔相济,使画面水墨体现出流动感,幻化感,我想这是老庄哲学在他的笔下最直接的笔墨诠释。扎实的笔墨功夫,深厚的人文素养造就了张洪画面具象形欲跃出纸面又被一种情思所牵引。他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多面思考,画面意象随观者心动而形生。浊非浊、清非清的幻象画面体现出画者对“写意”精神的“孤行一意,偏见独持”的那一份笃守与思考。张洪对于水墨的悟性,大胆的尝试,有意无意地形成了其开合有度的水墨构成风格。画面极少的题款与画面精炼又简约的笔墨造型首尾呼应、墨象环生。画面空间处理又大胆借鉴了西画的近实远虚,点线面构成的处理方式,画面空间感与形式感强烈,充分,使画面达到写景造境、抒情达意、情景交融之画面效果。张洪先生的水墨气势恢弘、沉郁博大,同时也不失清灵和畅逸,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自古已然对安贫乐道思想的追求与向往。他画中的纯粹、静谧而祥和的气息,实实在在地具有心无纤尘、摒弃俗念、超脱常人的襟怀和气象。在当下一个极为喧嚣和浮华的时代,他的作品能够给予我们一个暂时回避尘俗生活的空间,使我们感悟到只有当自己的心灵纵浪大化之时,人们才会真正体悟到一切奢侈浮华的东西不过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

郑永生谈张洪的水墨艺术 | 美术观点

2011年 俯看流泉仰听风68x45

张洪画面的浑融墨象所营造的是一种大气象、大境界,因此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张洪的作品他很难读懂和走近。从他的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出,他心中所理解的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他不会有太多传统文化的包袱而固守,他敢于尝试、探索、甚至反叛,他的笔墨形式多样,内容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猎,我想当代中国画的魅力它所呈现就应该是多元化的,多视角的。在大媒体时代,他更应该成为与外界沟通的视觉文化语言,在交流沟通中广泛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对传统文人画进行改良。山林野鹤,渔樵泛舟的高士归隐时代已去 ,大隐隐于市,在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我们在继承传统中也要检验出传统中不适合这个时代精神归属、价值取向的方面,我们要用自己的时代审美诉求过渡到新传统,这是张洪前期对作品“外美”的体现与思考。从近几年画面题款不难看出画家对作品本身品格又有更高的追求。我们仔细品读张洪近几年的作品像《淡月云来去》、《浮云深处》、《恬淡养清虚》、《故书不厌百遍读》的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画者对作品内美的深层思考,而绝非仅仅满足于外在绘画形式。似是而非的水墨流动,他所呈现的笔墨意象是无中有,有中无,是可见可不见的东西。我认为这种意象处理是高明的,睿智的,好玩的,因为他可以与观者进行对话沟通,“似”拉近了与观者之间的共鸣,“非似”给自己有足够的表现空间,也给观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其实张洪表达的是对事物存在的状态部分看法,而非全部,画面大虚大实的空灵变化也就诠释了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尊重、亲和,这也契合了中国画创作的精神主旨“师造化、得心源”。鲜明的绘画语境,独一无二笔墨形式,老庄“无为,无求”的内心世界,验应了“对于个性,没必要去追求,而是无求”的哲学观点,个性的形成,皆是因无为而有别于他的,因此张洪的水墨个性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道法自然”的存在状态。

郑永生谈张洪的水墨艺术 | 美术观点

2011年 细雨南池68x136

《画须生外熟》这幅画的题款中不难看出,技和道是分不开的,“技近乎道”,因巧臻朴,抱朴归真。中国画是渐进的艺术,讲究传承,在继承中要革新。中国画的价值所在,其实就是中国前贤以及当代学人对生命本体、芸芸众生、世间万物的当下思考。作为一个专业画家,张洪在这方面是深得其理的,无论从个人思想修养上、还是从绘画技术上、题材选择、风格样式上都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地选择和突破。《清和我心》在寂寞的賡续传统中推陈出新、找到自我,在多元的文化态势中厘清思路后《悠然得佳趣》,在“南园子”里《放怀晚景,独坐幽林》。闲云遮明月,细雨临南池,景随情生《造物在我》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逸趣。

郑永生谈张洪的水墨艺术 | 美术观点

2012年 被花留住因酒迟归68x68

中国画内美是体现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作者的学养,作品给予所在时代的思考,这才是中国画自身所拥有的品质,并非仅仅视觉的愉悦,除此还包括作者长期所积蓄的人文精神厚度,引起当下社会精神价值取向,外在呈现出来的气质,从一定层面上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的精神归属、审美夙愿、存在状态、生活态度,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对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判断力。张洪的作品是刚性的、浑厚的、包容的、宏大的。大部分作品中寄寓了男性灵魂的承担与思考,就如同一曲汉赋,诉说着前世今生、当下未来,抑或是逝去地呼唤声在山谷中一曲低沉的回响。画面所作人物席地而坐、举杯独饮、一条竹杖、两片白云,画面意境给人以孤行一意、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笃持状态。“一条竹杖担风月,数点笔墨映古今”的超然豁达之境跃然纸面。从这一点来讲,张洪作品是真正体现了中国画的“象外之象,物我两忘”的内美之境。

相关文章

  • 国泰民安·同贺祖国71华诞——著名画家穆春华[图文]
    国泰民安·同贺祖国71华诞——著名画家穆春华[图文]

    【艺术简历】穆春华,笔名春子、天津人、民革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女美术家协会主席、吉林省中山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同泽书画院理事。八岁考入长春市杂技团,十二年演员生涯,二十岁考入吉林艺术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后从事十年影视拍摄工作,1999年结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2014年担任中国国家画院蔡超高研班助教、吉林省展览馆专业画家。《疫情题材—怀抱》...

    176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在稚嫩婉約和刚劲强健间切换的瘦金体[图文]
    在稚嫩婉約和刚劲强健间切换的瘦金体[图文]

    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代第八位皇帝,亡国之君但是位艺术家,与南唐末代君主李后主李煜(937-978,被北宋俘而亡)命运十分相似,徽宗是被金国俘虏客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的。徽宗诗,书,画三绝。书法别成一体,自称“瘦金书”,后人有称“瘦金体”或“瘦筋体”,传世书画手迹数量不多,主要典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和辽宁博物馆,国外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院,波士顿...

    73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评画家刘越胜扇面画《硕果累累》系列作品[图文]
    评画家刘越胜扇面画《硕果累累》系列作品[图文]

    枇杷黄灿灿真的好诱人枇杷树,古称芙蓉树,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史。因为她的果实黄灿灿、亮晶晶,汁甜味美,是大人和孩子们极其喜欢的、土生土长的应时鲜果。枇杷不仅仅是人们爱吃的果实,而且还是古今画家和诗人们十分钟爱的创作题材。“扬州八怪”里的罗聘、李方鹰;“金陵八家”里的谢荪、叶欣;“秦淮八艳”里的李香君、董小宛;现代艺术大家齐白石、陆俨少画过枇杷,其传世之作,迄今仍是当代画家们的摹本。至于古人写过枇杷诗...

    195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画名家吴彦成花鸟画艺术赏析[图文]
    书画名家吴彦成花鸟画艺术赏析[图文]

    吴彦成:号墨海纤夫,农历戊戌年腊月二十四日生于西安,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西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中国书法院副院长、国画创作中心主任;西安中国书画篆刻艺术院副院长;西安中国水墨画院副院长;陕西未央书画院副院长;西安花鸟画院研究室主任;中华山东、东岳书画院副秘书长。陕西国学会理事,陕西慈善书画协会理事。70年代初涉足画坛,师从著名画家...

    151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第九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张学忠作品赏析[图文]
    第九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张学忠作品赏析[图文]

    张学忠,甘肃会宁县人,一名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不平凡的爱好——书法。自幼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逐渐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并成为了北京润墨斋书画院的高级院士。他不仅热爱祖国,更注重诚信,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信立世”的信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书法创作中,他追求精益求精,用笔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他也用自己的书法作品来传递正能量、鼓舞人心...

    93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九:《草书创作论》[图文]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九:《草书创作论》[图文]

    草书创作论——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版研修班的讲演刘 艺今天要讲的是草书创作问题,首先讲讲草书的历史与现状。草书起源于汉代,相传杜度、崔瑗是草书高手。宋刻《淳化阁帖》收有东汉张芝的《冠军帖》人称“一笔书”。唐孙过庭《书谱》将张芝尊为草圣。至王羲之《十七帖》,草书法度基本定型,人称王羲之草书为今草,以区别于汉魏时期的章草。《十七帖》的草字也称为小草,意指小字草书,也是难度较小的草书,所以后人学...

    188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作品是思想的回应[图文]
    作品是思想的回应[图文]

    陈霈 倒奶的厨娘 80×60cm 水彩·粉画作者:周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全国青年美展长期以来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一届青年美展都能催生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很可能是引领中国未来艺术发展方向的艺术家。从本届展览评选出的近400件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青年艺术家们在时代大潮中的思想历练与锐意进取。这里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评述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中水彩·粉...

    103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宋美龄:绝胜丹青第一流[图文]
    宋美龄:绝胜丹青第一流[图文]

    宋美龄作画苏高宇近些年,我曾陆续地在拍卖行看过几张宋美龄女士的山水,一种高古而幽秀的气息,给人留下了鲜活的印象。有一次牵着孩子逛书店,本是为小孩去买书的,结果自己顺带也买了两本以作消遣,一为高阳先生著的《翁同和传》,另一册为《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曾景忠编注)。买《翁同和传》,只为我一直深爱着翁的沉雄并且宽博的法书;选蒋介石文墨,是冲着“家书日记”去的,以为多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较...

    77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傅文俊:同一个世界,同一场游戏[图文]
    傅文俊:同一个世界,同一场游戏[图文]

    观念摄影《游戏》系列作品创作谈1、以骰子隐喻文明博弈《游戏》系列作品中骰子是主要形象,其背景是以水造就的各国地图。骰子成为主要形象有着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我对历史、当下问题的思考展开。现实中骰子兼具娱乐和博弈两种功用,而世界的关系,我认为恰恰也对应了这种关系,即有序的博弈。骰子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我的油画作品《信手拈来第18号》中,这件作品中我将思考点放在东西方艺术的对比(一个写实,一...

    56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外销瓷 瓷器收藏中的“一块洼地”[图文]
    外销瓷 瓷器收藏中的“一块洼地”[图文]

    清代五彩陶瓷油灯自古在西方人眼中,东方文明就像一处闪着金色光芒的宝藏,遥远而神秘,智慧而绚烂。中国的陶瓷蕴含着独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内涵,作为丝绸之路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者,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载体,对中西方经济、文化和艺术的交流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导“让文物活起来”的今天,销往西方的中国古代陶瓷印证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

    54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敦煌女儿樊锦诗:我等着大家批评我的研究[图文]
    敦煌女儿樊锦诗:我等着大家批评我的研究[图文]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她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煌女儿”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近日,樊锦诗的新书《我心归处是敦煌》出版,这是她的口述史,由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记录撰写。10月21日,樊锦诗接受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请,回到母校介绍了这本新书,并和读者们畅谈了自己...

    106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观音艺术形象赏析[图文]
    观音艺术形象赏析[图文]

    德化瓷观音像善财和龙女是观音胁侍(资料图片)送子观音像元代观音像(资料图片)观音菩萨,家喻户晓,印度传来的菩萨与中国民众结缘最深者,莫过于观音。究其原因,皆因诸佛菩萨几乎全是男性形象,唯有观音以女性形象出现在中国。在女人看来,她是一尊可以吐露心声的慈悲菩萨;在男人看来,她又是一位风姿窈窕的妙龄女子。正因为如此,女性观音像魅力无穷,深受男女老少的欢喜赞叹。本版图/文:钟葵(除署名外)解读佛...

    197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企业收藏中艺术与经济的相互成就[图文]
    企业收藏中艺术与经济的相互成就[图文]

    美当然不是困扰当今世界的饥饿、贫困和冲突等紧迫问题的解决办法,对美貌的热爱不会,也绝对不可能降低一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感。相反,我相信艺术中的美所表现的创造的可能性会激励我们去寻找至少同样具有创造性的方式来实现一个无害的社会。——JP摩根的创始人 John Pierpont Morgan艺术家Gerhard Richter在创作入手之初,热诚是最大动机在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华...

    141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施大畏:用艺术放大中华创世英雄的“真善美”[图文]
    施大畏:用艺术放大中华创世英雄的“真善美”[图文]

    正于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简称“工程”)成果展,可谓工程历时七年创作研究成果的全景呈现,展示上海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新作为。其中,成为展览视觉核心的76件主题美术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让人们看到一大批中华创世英雄的形象变得如此清晰和可亲近。本期“艺术”,我们约请专家以这些美术作品和此次展览为切入口,来解读工程的意义与价值。——编者把中华创世诸神...

    128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浅议传统书法中的“功利”色彩[图文]
    浅议传统书法中的“功利”色彩[图文]

    文字起源于记事述言,带有强烈功利色彩。所谓“功利” ,即实际功效和既得利益。 《庄子》中说“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 ,《韩非子》中说“民知诛罚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 ,因社会阶层理解不同,文士和中下平民对“功利”目的与作用贬意可陈。其实,文字“功利性”一直长期存在,在某些朝代还相当浓厚,但在漫长历史演进中,一代一代书法家为去除“功利性”而不懈努力,注入神思、融入情性、寓之理道...

    80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