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纹样》背后的家国历史[图文]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小精 点击 :

《中国纹样》背后的家国历史 | 艺术知识欧文·琼斯《中国纹样》中收录的取样于中国瓷器青花釉里红上和粉彩下的纹样

王冠宇

今年4月,上海古籍翻译出版了英国19世纪末先锋艺术家及建筑师欧文·琼斯(Owen Jones)的经典著作《中国纹样》(Examples of Chinese Ornament)。在书中,琼斯精选一百幅取样于中国瓷器及珐琅器表面的装饰范例,展示令他震惊的华美中国艺术。在自序中,他评论道,“这些作品前所未 见,其夺人目者,不仅在工艺的精能,亦在色彩的和谐与装饰的通体之完美”。

然而此前,欧文·琼斯对于中国装饰艺术的评价却是极低的,更与本书中的溢美之词形成鲜明对比。在1856年出版《世界装饰经典图鉴》(The Grammar of Ornament,又译装饰法则)时,他仍在强调中国人完全没有想象力,尽管历史悠久,却在装饰艺术上鲜有进步。

仅仅几年后,他却一改最初的看法,更摹绘一百例经典的中国纹样,于1867年付梓出版,引起欧洲艺术界的震荡。究竟是什么原因,在短短十年间,如此剧烈地冲击了琼斯的观点,导致他对中国艺术认知的巨大转变?

仔细观察琼斯所收录的图样,笔者惊讶地发现,其中的瓷器,绝大部分竟是来源于18至19世纪的清代皇家御器,而全然没有同时期外销欧洲的瓷器类型。

这批特殊的瓷器究竟源自哪里,又如何被琼斯看到,并将图样收入其著作?

在这里,首先要提及一位重要的英国收藏家,阿尔弗雷得·莫里森(Alfred Morrison)。这位在琼斯自序中花最多笔墨鸣谢的收藏家,又称放山居(Fonthill House)主人,他的收藏,被誉为欧洲19世纪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之一。

莫里森是当时堪称英国首富的纺织业巨擘詹姆斯·莫里森(James Morrison, 17901857)的次子,放山居亦是其父于1829年购置。

此书出现的纹样绝大部分取自清宫瓷器及珐琅器,这亦是莫里森收藏中国艺术品的精髓。莫里森去世后,他的后人逐渐将这些器物散卖各处。

在流通于艺术品市场的放山居旧藏中,亦可见《中国纹样》一书所收录的瓷器图样。

由此可知,琼斯在《中国纹样》收录,并在自序中不吝赞叹的,正是莫里森收藏的这些官窑精品。而莫里森又如何得到这批瓷器呢?其中的关键人物,是一位英国军人亨利·洛赫(Henry Brougham Loch, 1st Baron Loch,1827-1900)。

亨利·洛赫本是英国驻南非高级专员及开普殖民地总督,他与中国发生关联,在于1860年,曾作为英国公使第八代额尔金伯爵(James Bruce, 8th Earl of Elgin, 1811-1863)的私人秘书和谈判特使前往北京。

第八代额尔金伯爵,是19世纪英国殖民地官员。1857至1859年间,被委为驻中国高级专员(High Commissioner)。1860年10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作为英国谈判全权代表,随英军攻陷北京,与恭亲王奕欣谈判北京条约。也正是他在同年下 令,焚毁圆明园。

而此前,已经入园的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搜掠,至少有150万件珍贵文物在此后被运送出境,经欧洲流散向世界各地。

亨利·洛赫作为随行特使,借此机缘收入大量中国文物,并在1861年回国后,全部转卖于莫里森。因此,《中国纹样》中收录的皇家御器,当有相当的比例是来自于京郊的圆明园。而考察它们的年代,集中于雍乾嘉道,始于圆明园的大规模扩建,而终于其横遭劫难。

当我们再读《中国图样》中的琼斯自序,才终于发现其中颇有意味之处。如明清之际,中国瓷器大量外销,其中不乏精美者,琼斯却强调书中呈现的是“前所未见”的“新式纹样”,言辞间更充满震撼与赞叹。

又如他在开篇中简略提及,“中国新近的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使许多公共建筑或移为废墟,或横遭洗劫,大量富丽精美的装饰艺术品亦因此流入欧洲。”似乎是简单交待成书之背景,实际上却正指出他所接触的这些艺术品之来源:被洗劫、被移为废墟的建筑圆明园。

19世纪60年代,大航海时代开启的全球经济、政治、军事格局早已重新洗牌。东方王朝动荡,官窑瓷器精雕细制,奇巧天工,却被迫在国难中逐波西去,令人 痛惜扼腕。与此同时,这段历史又意外造就了西方艺术家第一次领略清代皇家艺术的际遇。他们曾如琼斯般叹服于中国装饰的登峰造极,更倾注心血描摹记录它的华 美。

如今,琼斯的《中国纹样》在中国翻译出版,让这批遗珍重回我们的视野。当我们再次翻开这本书,一页页间,仿佛流动着一个半世纪的东西变迁、沧海桑田,然而这些中国图样,却仍如最初落笔时的缤纷可爱、富丽和谐。令人慨叹!

在时间的洪流中,唯有艺术得以永恒。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助理研究主任)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邓益伟

相关文章

  • 具象水墨|持正清源倚黛山——呼志远山水画作赏析[图文]
    具象水墨|持正清源倚黛山——呼志远山水画作赏析[图文]

    呼志远 若得林中立锥地 不妨待老此山中 142cm×73cm文: 段志刚我与志远兄均有幸先后追随谢冰毅先生学习绘画,多年来或相携绘事切磋技艺,或结伴远足诗酒唱和,期间我颇多受益。志远为人谦和方正、温文儒雅,在教学工作之余勤于笔墨,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系统而精深,在青绿山水画领域更能笃定慎行,独出机杼。近年来,他的一系列作品无论是丈二巨幅,还是扇面册页,烟云树石间,堂皇醇美的气息扑人眉宇。...

    117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漆艺 当归[图文]
    漆艺 当归[图文]

    大漆·当归同许多艺术门类一样,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漆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当代漆艺发展创新之路应该怎么走?漆艺的魅力溯其根本就是对材质的坚守,若不以大漆为主要材质,那么漆艺创作就无从谈起。漆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始终面临着如何实现传统材质与现代理念的平衡性的问题,回归材质的本源魅力,并走出属于本国特色的大漆艺术发展道路,是推动中国当代漆艺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下,中国的大漆艺术...

    41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庆冬奥、迎两会——画家刘春明作品欣赏[图文]
    庆冬奥、迎两会——画家刘春明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刘春明,无锡人,祖籍江苏南通,现旅居北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84年入江苏文艺学院美术系,90年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高研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特聘专家、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民革江苏省中山书画院常务理...

    134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价格处于低位 冷清的砚台收藏市场[图文]
    价格处于低位 冷清的砚台收藏市场[图文]

    米芾《紫金研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米芾行书《紫金研帖》,短短 44 字,叙述了一段他与苏轼争夺一方紫金砚台的故事:“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 苏轼借走米芾视之若命的紫金砚台,并想以其陪葬,米芾岂能容忍此等做法。现在,虽然这方紫金砚台不知所踪,但米芾的《紫金研帖》早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帖,砚文化亦流传至今。文人笔耕,以砚为田砚,产生于春秋时代...

    169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将中式灵魂注入西画  张尚明的绘画人生[图文]
    将中式灵魂注入西画 张尚明的绘画人生[图文]

    山水、人物、花鸟…… 张尚明家中放眼望去尽是他的书画作品。他的画不拘选材,但每一幅都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生命力。“住在松江三年多了,这里既是我的家,也是我的工作室。”张尚明说。“艺术无国界。国画之精髓为意境、油画之精髓为表现,我想取其精华融为一体。”当“国画”遇见“油画”,会迸发出何种意想不到的火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元意象画院院长、意象画派创始人张尚明以扎实精湛的美术功底,几十年来致力于将...

    195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玉雕艺术家关守龙作品欣赏[图文]
    玉雕艺术家关守龙作品欣赏[图文]

    关守龙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六年时间潜心研究中国战国红玛瑙的历史文化、地质成因、原料特性以及创作应用,希望在多色玉料中创作巧俏色艺术作品。2015—2018年,关守龙与北京大学珠宝鉴定中心总监王时麒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副院长何雪梅教授、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顾问季荣伦、中国观赏石协会理论与科普专业委员会王纪民主任、战国红理论研究专家赵瑞、北京珠宝艺石协会马延明会长、清华大学温庆博...

    140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携手冬奥 砥砺前行——特别推荐画家毕海林[图文]
    携手冬奥 砥砺前行——特别推荐画家毕海林[图文]

    【艺术简介】毕海林,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人,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师承当代著名画家翟俊峰,北京花青阁艺术馆研究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忻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看似平常最奇绝│老裴常期以来,海林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家乡、歌颂人民的优秀作品,其作品意遂深远、大气磅礴,古典而又兼具时代气息,逐渐行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书画展览并获奖。海林是我县文...

    80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鸡蛋: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图文]
    鸡蛋: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图文]

    Limewood panel bearing portrait in encaustic and tempera of naked young man with curly hair, 80-120。 Courtesy of the British Museum。鸡蛋在冰箱里的保鲜时间是三周。但是,和颜料调和,画在木板上,就可以保存2000年的时间。对于它为何能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你或许从厨房里...

    34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西泠春拍:张充和粉丝经济推动新专场战略[图文]
    西泠春拍:张充和粉丝经济推动新专场战略[图文]

    2016年6月27日,经过三天鏖战,本季西泠春拍顺利落下帷幕,32大专场4000余件拍品以总成交额9.2亿元,总成交率88.52%的表现收官。其中,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清心—弘一法师书法专场、现代中国绘画的诞生—中国首届国画画稿专场均百分百成交,而张充和与昆曲暨中国首届戏曲艺术专场取得意料之中的好成绩:216件拍品成交率97.69%、总成交额2755.3万元。2016年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现...

    55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说寒亦暖增量资金艺术市场再出发[图文]
    说寒亦暖增量资金艺术市场再出发[图文]

    当市场认为艺术品拍卖行业处于“寒冬期”时,有人却将注意力投向潜力巨大的艺术品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增量资金不断扩大,大众艺术品需求被释放,艺术品行业将快速发展!按相关变量估算,2014年,中国艺术品及工艺品市场规模2137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6000亿元。其中,拍卖行业一马当先,引领市场回暖风向,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将达到近3000亿。吴湖帆1952年作《萱堂春永》,成交价207...

    116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一幅古画如何从博物馆走到书本中[图文]
    一幅古画如何从博物馆走到书本中[图文]

    元 王蒙 太白山图 辽宁博物馆藏一览古画的风貌,必定要踏进博物馆。这是一个常识。但是,有人穷其一生,未必能看到一幅巨作的真貌,即使恰逢展出,在黯淡的灯光下,趴在厚厚的玻璃上也还是看不真切。《大系》提供了一种无限接近——翻开书页,不论是鸟雀的羽毛,还是枝头的嫩芽,微妙的笔触变化都看得仔细。然而,一幅画从博物馆“走”到画册中,绝非易事。动辄十几米的长卷,要一模一样地呈现在图册上,需要经过十道工...

    19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冷月画派的艺术及市场走向:海派无派 冷月有派[图文]
    冷月画派的艺术及市场走向:海派无派 冷月有派[图文]

    陶冷月 池塘芦雁图 (2012年嘉德575万元成交)海上画派简称“海派”,是近代中国画坛上崛起的一个风格流派。泛指一批力图摆脱旧格,冲破传统蕃篱的海上画人,借鉴吸收外来的艺术,标新立异,开拓了海派新画风。海上画派诞生于19世纪中后叶。那时,上海既是西方殖民者渗透中国的桥头堡,又是中西文明的交融点。鸦片战争后,由于“五口通商”,上海成为国内最大的通商口岸,人称“十里洋场”。于是,全国各地画坛高手纷...

    102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浅聊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图文]
    浅聊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图文]

    儿童博物馆是一百多年前起源于美国、随后盛行于全球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在中国却寥寥无几、鲜有人知。美国儿童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项目符合美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教育环境,中国和美国有非常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儿童博物馆在从美国引进到中国的过程中,想要落地生根就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本文简要介绍了儿童博物馆在美国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儿童博物馆从美国引进到中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探讨儿童博物馆未来在中国发...

    50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叶向礼独树一帜的“百荷图”欣赏(一)
    叶向礼独树一帜的“百荷图”欣赏(一)

    叶向礼, 1963 年出生于江苏沙洲, 祖籍浙江德清莫干山麓, 现居杭州。 号莫干山樵、望湖斋主。 现为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收藏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当代中国画名家, 师从张寅彤先生、 李腾先生学习中国画, 追求艺术, 孜孜不倦。 擅花鸟, 尤钟情于荷花, 所作彩墨荷花将中国画笔墨功夫与西方油画色彩元素相融合, 以半抽象的形式展现出蓬勃多变的艺术生命力,创作出更富东方禅意与...

    46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评毕加索版画:充满让人难以理解的想象力[图文]
    评毕加索版画:充满让人难以理解的想象力[图文]

    牛头人身怪爱抚一个熟睡中的女人(局部·铜版画干刻法1933年)34×44.5cm的小画框,在国家博物馆偌大的展厅里显得有些窄小。然而整整100幅版画,每一幅都吸引人凑近了细细端详。原因很简单——这是毕加索。国家博物馆正在举办的“毕加索:沃拉尔系列版画”展上,许多人慕名而来。展览包含毕加索在1930年9月至1936年6月...

    192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