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浅聊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烊烊 点击 :

儿童博物馆是一百多年前起源于美国、随后盛行于全球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在中国却寥寥无几、鲜有人知。美国儿童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项目符合美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教育环境,中国和美国有非常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儿童博物馆在从美国引进到中国的过程中,想要落地生根就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本文简要介绍了儿童博物馆在美国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儿童博物馆从美国引进到中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探讨儿童博物馆未来在中国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浅聊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 | 美术科普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

1899年,全世界第一家儿童博物馆诞生在美国,过去一百多年间儿童博物馆作为专注为儿童和家庭服务的专业教育机构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儿童博物馆在美国以及全世界发展近一个世纪之后,直到1996年,上海才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儿童博物馆,随后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基本停滞的状态。直到2012年,老牛基金会决定捐助资金从美国引进儿童博物馆项目,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才迎来了春天。儿童博物馆起源于美国,其教育理念和教育项目基本符合美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教育环境,但中国与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在这种差异下,儿童博物馆从美国到中国落地生根,就需要有更加扎实的研究基础。

一、儿童博物馆在美国:实践与研究

1899年,美国第一家儿童博物馆诞生在纽约布鲁克林,与其他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儿童博物馆关注的并不是藏品的品种和数量,而是如何利用藏品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学习机会、如何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早期的儿童博物馆教育内容多在自然历史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儿童博物馆的教育内容更多转向了科学技术领域。同时,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人文和艺术的教育也逐渐融入了儿童博物馆的教育内容,儿童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肩负起了培养21世纪人才的责任,同时也逐渐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通过为特殊人群,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教师培训和家长指导为儿童创造更适宜的成长环境。

浅聊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 | 美术科普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迈克尔·斯波克出任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的馆长,受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皮亚杰的教育理论影响,他颠覆性地改变了场馆的管理模式和展览方式,让展览以儿童为中心,让管理以访客为中心。在斯波克馆长看来,如果一个展品没有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动手操作,这个展品就是失败的。在他的引领下,儿童博物馆在美国拉开了迅速发展的序幕,没有藏品的儿童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让孩子有机会通过动手探索、动脑思考来了解这个世界。儿童博物馆自此成为美国博物馆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博物馆形式并逐渐影响到全世界。学习、互动、快乐、玩、创造力、想象力、探索、儿童和家庭、多元文化等词汇成为全世界儿童博物馆使命中的关键词。

在美国,针对儿童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及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实证研究并不多,但场馆自主进行的访客研究和评估以及与学术机构合作展开的各种实证研究也在支持着儿童博物馆的专业化发展,实证研究的内容包括儿童博物馆对儿童的学习价值、家长对儿童博物馆的理解、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互动以及儿童博物馆对一个城市的经济贡献和对一个城市文化发展及复兴的意义。

2013年,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与华盛顿大学合作,通过场馆调研、文献研究以及研讨会议,最终制定了支持整个行业发展的研究规划,该规划明确了儿童博物馆行业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儿童博物馆价值及影响力,儿童博物馆的学习环境,儿童博物馆的理论及实践演化、儿童博物馆对儿童学习、家庭学习以及其他学习机构教育方式的影响、儿童博物馆对教育公平的作用、儿童博物馆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儿童博物馆在多元文化融合方面的贡献以及儿童博物馆在社区建设中的贡献等。

为顺应儿童博物馆在全世界迅速发展的趋势,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在2016年颁布了新的战略规划,把支持全世界儿童博物馆作为使命,把构建尊重所有儿童不同学习和成长方式的世界作为愿景。儿童博物馆协会将这份战略规划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了所有会员,并在邮件中写道:“这个领域一直以来都充满激情、积极行动,不久前,我们说儿童博物馆与其说是一个行业,不如说是一场运动。现在看来,我们需要接纳这个双重身份。相信这个新的战略规划会让我们的愿景加速实现。

二、美国到中国:博物馆的机遇与挑战

自1996年上海成立第一家儿童博物馆以来,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根据国内学者2011年的调研,儿童博物馆在国内存在的形式多为科技馆,或为博物馆的儿童展厅以及商业化的儿童科学体验中心,而这些场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的教育理念指导,缺乏整体性规划,内容逻辑不清晰,无法达成完整、系统的教育目标;展示教育活动项目设置高度同类化,形式陈旧、缺乏创新”。

浅聊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 | 美术科普

上海儿童博物馆

2012年,老牛基金会经过多方考察希望从美国引进儿童博物馆项目来解决中国学前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并以公益的形式推动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2013年,老牛基金会捐资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成立了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现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负责老牛基金会捐助的公益儿童博物馆示范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2015年,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落成。2018年,呼和浩特市老牛儿童探索博物馆完成了一号馆建设并启动试运营;同年5月,老牛基金会与上海科技馆达成合作协议,为上海科技馆“彩虹儿童乐园”更新改造项目提供资金捐助;同年9月,香港儿童探索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老牛基金会捐助的几家示范场馆自开馆以来受到来访儿童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和国内外专业人士的一致肯定,同时也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和考察团体,为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为了把握这个机遇,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2018年,老牛基金会捐资设立了北京童学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在全国合作推广儿童博物馆项目,同年,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与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以及夏威夷儿童探索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

在老牛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终于迎来了春天,但是,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仍然伴随着诸多的挑战。根据周婧景在2011年研究文章中的总结,儿童博物馆在中国发展存在经验不足、竞争力不强、教育制度不匹配以及缺乏政策支持等问题。除此之外,儿童博物馆未来在中国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 项目内容规划和设计本土化的挑战

儿童博物馆在美国的发展最为迅速,因此在美国本土积累了很多专业资源和人才。目前老牛基金会资助的儿童博物馆设计依赖美国专家以及设计团队的参与完成,但是中国与美国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中国人与美国人对于学习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知,美国的专业经验在中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挑战。如何将来自美国的儿童博物馆教育理念与中国的社会文化教育环境融合,从而实现儿童博物馆项目内容规划和设计更符合中国的需求是一个挑战。

2 资金筹措渠道及合作模式搭建的挑战

儿童博物馆在建设期以及运营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美国的儿童博物馆大多由基金会、公司以及个人捐助来建设和运营,政府会通过提供免费 的场地、减税以及教育项目采购等形式给予支持。老牛基金会目前捐助的几家场馆因各地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合作模式以及不同的资金筹措方式,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种可复制推广的最佳途径。由于中国的慈善捐助环境与美国大不相同,如何搭建一种可行的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儿童博物馆的建设是一个挑战。

3 推动中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挑战

儿童博物馆的建设工作虽然艰难,但和运营工作相比却是最简单的步骤,如何让儿童博物馆在中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运营阶段的重大挑战。美国儿童博物馆致力于解决美国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童年的压力,家庭交流时间的压缩,社区成员的疏远以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减少。在中国,老牛基金会捐助儿童博物馆项目的使命是“提升中国学前教育质量,提高中国儿童整体素质”。中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许多中国的学者和改革者相信西方的课程和教学法更加先进,因此不遗余力地全面引进和推广,但是这些努力在实践层面却失败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文化环境差异导致的政策、理念与实践的脱节。在这种大背景下,儿童博物馆如何解决中国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如何推动中国学前教育改革是真正的挑战。

4 西方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相融合的挑战

中国人对学习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什么是知识,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学习,学习行为和学习标准都有很清晰的概念,而这些概念与西方教育理念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传统教育智慧强调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这些智慧与西方让儿童跟随兴趣、自由探索创新的理念也存在冲突。受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的影响,一些中国家长会认为孩子需要通过勤学苦练来学习,很多中国家长很难接受玩本身就是学习的概念,儿童博物馆所推崇的西方教育理念如何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智慧相结合是个很大的挑战。

5 专业人才培养

中国学前教育改革一直无法顺利实施的另一个瓶颈是学前教育领域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局限。儿童博物馆教育价值的实现同样依赖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在过去5年邀请国外儿童博物馆教育专家举办了多次专业人才培训,虽然培训对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培训成本高、规模小、时间短,这类培训对行业整体专业人才的规模化输出发挥不了重要作用。未来,如何与高校教育资源联合培养儿童博物馆专业人才是一个挑战。

三、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研究引领实践

因为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面临上述诸多挑战,要想实现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社会价值与教育价值就需要相关的研究支持。结合美国儿童博物馆行业已经进行的研究、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发布的行业研究规划,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过去几年的实践经验,以及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对国外儿童博物馆经验研究的初步成果,本文提出以下研究方向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1 针对儿童学习的研究

虽然过去几十年的研究都证明了玩在儿童学习中的作用,同时,玩也是儿童博物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儿童博物馆的专业人士却无法很好地阐释在儿童博物馆的玩究竟在儿童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什 么作用。孩子对玩的理解和成人不同,而玩这种复杂的行为,又很难有统一的定义和统一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很多家长对于玩的认识受到传统 价值观影响,更难理解漫无目的的玩耍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儿童博物馆对于儿童的学习价值如何体现以及如何实现非常需要实证研究来支撑和指引。

浅聊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 | 美术科普

上海儿童博物馆儿童活动

2018年12月,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与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在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进行的长期跟踪研究项目已经完成,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就是评估儿童博物馆对于儿童的学习价值,这一项研究为儿童博物馆针对儿童学习的研究开启了一种可能性。在儿童博物馆中针对儿童的学习进行的实证研究能够将儿童博物馆对于儿童的学习价值体现出来,用更清晰的方式阐释玩与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儿童博物馆展览项目规划和教育活动策划提供有力的研究依据。

2 针对家庭学习的研究

根据发展适宜论(Developmental Niche Theory)的框架,儿童生活的社会及家庭环境,养育儿童的习俗以及养育者的心理状况对儿童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儿童博物馆界也逐渐开始倡导家庭学习,一些儿童博物馆会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建立自信,为家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创造家长和孩子进行深度互动的机会。研究表明,在儿童博物馆,如果家长能够参与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孩子与展项的互动时间会更长,学到的内容也会更多。在美国,已经有一些针对家庭学习的实证研究帮助儿童博物馆了解家长对儿童博物馆学习的理解,家长如何与孩子互动,以及场馆如何帮助家长参与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浅聊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 | 美术科普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会有差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一些家长更愿意成为孩子的老师而不是玩伴。在支持孩子成长和学习方面,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在中国的儿童博物馆进行家庭学习实证研究具有更深刻的意义,研究家长在支持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研究家长对于玩和学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研究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对孩子学习产生的影响,这些研究能够为场馆更好地服务家长、促进家庭学习提供实证依据,从而影响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

3 针对教育项目的目的研究与评估

美国儿童博物馆致力于解决美国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每个儿童博物馆针对自己所在社区儿童与家庭存在的问题会设计不同的教育项目,比如曼哈顿儿童博物馆的穆斯林文化展是为了通过教育儿童和家庭来化解在纽约地区产生的文化冲突与隔阂。一个成功的教育项目不是为了做项目而做项目,而是需要对于儿童及社区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进行项目设计,同时更离不开对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和改进。因此,美国多数儿童博物馆都会对展览及教育项目进行前期研究和后期评估。

中国的儿童博物馆在开展教育项目设计时也应当基于对当地儿童及社区所面临问题进行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来设计相应的教育项目,而不是照搬美国场馆已有的项目。如果教育项目的设计没有基于本地的深入研究就会存在失败的风险,也会存在教育项目设计目标不清晰、意义不明确的问题。此外,只有通过细致的项目评估才能更好地了解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改进方案。儿童博物馆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设计和实施教育项目,对其所在的城市和社区意义非凡。

4 对儿童博物馆社会价值的研究

美国儿童博物馆在带动社区经济、旅游、改变家长和社区行为、增强儿童公民意识、推动社会教育公平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是在美国针对儿童博物馆社会价值方面的研究数量并不多。因为没有量化的数据研究作为支撑,儿童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并没有清晰的呈现方式。因此,儿童博物馆协会在行业研究规划中将儿童博物馆的价值和影响力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针对中国已有的儿童博物馆为所在城市和社区创造的社会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在中国推广儿童博物馆项目意义重大。儿童博物馆社会价值研究对相关政策制定、资金筹措、合作模式搭建、以及项目规划都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儿童博物馆从美国到中国历经了一百年时间,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终于迎来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儿童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充满各种各样的挑战。哈佛大学的Howard Gardner教授在1989年访华之后分析了中美之间的教育理念差异,在他看来“在中国,过分强调创造力的练习注定要失败,因为这种练习只是基于对游戏环境的肤浅理解、一种希望挑战传统智慧的强烈意愿、以及一种对新教育理念的全心接纳……如果这种尝试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就必须基于扎实的研究和耐心的实践。”

本文引用他的这句话作为结尾,以此来提醒在中国从事儿童博物馆事业的激情行动派,为了构建那个尊重所有儿童学习和成长方式的世界,只靠激情远远不够,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

相关文章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严有宏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严有宏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

    188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作品除了审美 还有什么功能?[图文]
    艺术作品除了审美 还有什么功能?[图文]

    艺术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依赖于个体精神劳动完成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个体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它一旦走进公共空间,有了公共性,便成为连接艺术家个体和普遍大众的桥梁和纽带进行交流对话。艺术作品在充当审美媒介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图像向大众传递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也可以说,具有广泛社会接受度的艺术作品虽然体现出个体性的审美经验,但是却反映出社会性的审美...

    98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收藏的“归真”之路[图文]
    收藏的“归真”之路[图文]

    眼下正是火热的拍卖季节,冲击人们眼球的都是各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和令人咋舌的拍卖价格,这些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亦是社交平台上人们争相讨论的热点。不过笔者今天想说的收藏圈里的一股“清流”,就是返璞归真的“收藏”。话还要从一个民间博物馆说起,都说现在民间博物馆热潮汹涌,山东有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也开了一间博物馆,不过这博物馆并不“一般”。在这个400平方米的家庭博物馆,里面珍藏了三代人的近万件物品。他说,...

    34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翰墨丹青:品读油画名家田丰艺术魅力[图文]
    翰墨丹青:品读油画名家田丰艺术魅力[图文]

    田丰(Tian Feng)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职业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香港)副院长,中国苏富比拍卖行签约画家,美术编审(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专家数据库入库专家。近年来田丰多次代表中方艺术家在国际上进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获奖30多种次,全国获奖作品在八种次以上,国际获奖多次;田丰长期致力于对城镇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开...

    193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戴熙载的身份及其墨迹看当代书风[图文]
    从戴熙载的身份及其墨迹看当代书风[图文]

    戴熙载书法广东书人品鉴录之二十一黎向群广州番禺,源远流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清代,单是石楼镇戴氏宗祠,现存三位进士、翰林旗杆夹石刻,一位是戴鸿慈,另一位是戴霖恩,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就是戴熙载了。戴熙载生平资料很少,只知道他为光绪甲午年举人,即1878年。光绪戊戌会试,钦赐翰林院编修,即1898年。至于他的墨迹更难查考,广东权威的《广东历代...

    28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好的花鸟画意在象外 余味无穷[图文]
    好的花鸟画意在象外 余味无穷[图文]

    人物简介 薛永年 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宝贵传统,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有的可能还没有引起注意。讲到中国画的传统,张彦远说:“始于立意,归于用笔。”这其中,有立意,有为象,有笔墨,花鸟画也不例外。中国花鸟画出现比较早。最早的是在美国奈尔逊爱金斯博物馆收藏的陶楼上的画作,画的是一群乌鸦在树上徘徊。魏晋就已经有擅长画花鸟画的名家了,到五代...

    28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古旧家具收藏门槛低市场潜力大[图文]
    古旧家具收藏门槛低市场潜力大[图文]

    一件奶奶的陪嫁柜子如今价值88万元、一张毫不起眼的饭桌市场价值近十万元……搬家时,如果家中有古旧家具千万不要随意丢弃,说不定是先辈们留下的名贵宝物。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古旧家具已经成为投资理财热门领域之一。无论是极其珍贵的红木、还是一般的杂木,只要有一定的年限和工艺水平,就会有价值。业内人士坦言,收藏和投资古旧家具门槛低、易辨别,不需要高深专业知识,因而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其中。案例:卖了祖母的...

    60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图文]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图文]

    近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一楼和三楼展厅,同期举办金立德、卢治平的作品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个展,这两个展览均被冠以“馆藏研究展”。那么,美术馆缘何同期为两位艺术家办展览?翻看以美术馆名义举办个人展览的艺术家陈盛铎、张桂铭、金立德、卢治平、乐震文等之间是否有微妙的联系?所谓“馆藏”“研究”又分别有何含义?“卢治平作品研究展”展览现场以展览吸纳藏品,丰富“馆藏”门类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一楼展厅,“渐...

    50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罗钟[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罗钟[图文]

    照片背景石刻“厦门植物园”为罗钟题写【艺术简历】罗钟先生,号云烟居主,民盟盟员,1944年生于厦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早年随其伯著名书法家罗丹学书、习诗文,深得“罗丹体”之精髓,亦擅草行隶魏各体。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以及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及个人收藏,以及被...

    16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第十三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段友生作品赏析
    第十三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段友生作品赏析

    段友生, 男,汉,北京人。2019年春夏之交,一位老友数次来我漏宅,数次来都不止一次的向我谈到一个人,在这位朋友口中他所谈的这个人是一位“奇人”,我以为又如社会的那套虚头巴脑的吹嘘,在我面前总是提及此人,无非是想让我为其写一篇吹捧文章。尽管朋友不厌其烦的数次谈及此人,我却没有当回事。后来又有几次与其它朋友聚会,席间酒后却总有朋友谈到那位所谓的奇人,多位朋友谈多了,不由得我不心生好奇,倒是想快些...

    143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16年度人物·马西光
    2016年度人物·马西光

    马西光,男,1932年生,山西临猗人。1948年考入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部学习,195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作品以人物画见长。在高原生活的近四十个春秋中,他几乎跑遍了青海各地。经过对生活的加工提炼,其创作的高原人物画展现出浓郁的西部风采、独特的渗透技法、动态的艺术构图;蕴含着高原粗犷、奔放的激情;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

    131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工业4.0时代的版画前景[图文]
    工业4.0时代的版画前景[图文]

    《小燕子》的儿歌曾这样自豪地唱道:“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如今,烟囱遍地、热浪滚滚的早期工业现象已然远逝,封闭空间内机器人代替了人工参与作业,自动化生产线旁孤独的工人形影相吊……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人类进入了工业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的“工业4.0”时代。2018年9月7日至10月7日,由...

    161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画家徐德润花卉作品赏析[图文]
    画家徐德润花卉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介】徐德润、男1937年6月出生于济南,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翰林画院院长,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专职画家,中国民间艺朮家协会会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国家一级美术师、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一、为联合国成立50周年创作大型中国画作品《华夏神韵图》、《万事和平图》,获世界华人作品大展、“金杯奖”“特别贡献奖”,以中国花鸟画技法表现重大国际题材做出了成功展示,作品被美国纽约市联合国...

    38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保险公司为何对艺术品退避三舍[图文]
    保险公司为何对艺术品退避三舍[图文]

    善言斋专栏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画家谢晓冰位于番禺新造镇思贤村鱼塘上的一间工作室化为灰烬。据报道,起火原因不得而知,画家声称被烧毁的百余件艺术品价值达数百万元。火灾是全球公认的艺术品资产安全三大风险因素之一,其危害程度仅次于盗窃和运输装卸。这起事故虽不排除有人为纵火的可能,但它给当事人造成的巨额损失,仍激起了业内对这类新兴资产安全的反思。有人说,假使当事人给自己收藏的艺术品买过保险,蒙...

    163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张乐陆:一位很阳光、很懂礼貌、很有修养的“上海男生”[图文]
    艺术张乐陆:一位很阳光、很懂礼貌、很有修养的“上海男生”[图文]

    2018年12月22日—2019年1月6日,在深圳“对味画廊”举行的“松间沙路——张乐陆作品展”,吸引了众多经济特区的“善男信女”。一幅幅极简生活的艺术作品让欣赏者久久回味。张乐陆,1980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唯拓视觉设计工作室艺术总监。他的作品被送往日本加拿大瑞士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展出,在国际国内获奖数十次。张乐陆10岁那年,他创作的“信来了”...

    32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