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叶浅予如何看徐悲鸿的素描观[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源源 点击 :

叶浅予如何看徐悲鸿的素描观 | 艺术知识1983年10月3日在桐庐县,叶浅予先生和陆俨少先生聊天谈笑。陆说叶只会画人物,不会画山水;叶也开玩笑说陆只会山水,不会画人物。陆说:“我现在就给你画张如何?摄影家蔡斯民先生突发奇想,要再现当年的情景。可两位南北各一方,于是蔡先生用自己热诚的心灵,熟练的技艺合成了这一张照片。

来源:美术报  

韩帮文(广州)

在叶浅予广阔的“朋友圈”中,徐悲鸿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两人都是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大家,相识较早,也曾一起在中央美术学院共事过五六年,但过往并不密切。按照作家包立民的看法,两人“是一种不远不近、不亲不疏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段无形的距离。”而横亘在两人间的障碍物,便是艺术观念的不同,比如对素描的认识。

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经著名作家、出版人邵洵美的介绍,叶浅予与徐悲鸿就在南京相识。而初次见面,徐悲鸿无意中给叶浅予留下了狂傲自大的印象,很大原因便是他对素描侃侃而谈。徐悲鸿谈到,中国画的造型基础是素描,要改造中国画非得从素描写实入手;而当时中国画坛上,能画素描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蒋兆和,一个是他,还有半个是梁鼎铭。叶浅予听了很不舒服,心想徐悲鸿把中国画家也看得太扁了。或许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叶浅予对徐悲鸿并没有留下最初的好感。

叶徐再次相见是在1944年5月4日。这一天,叶浅予在重庆中印协会举办“旅印画展”。用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画现代舞蹈人物,是叶浅予由漫画向中国画的一个转折,也是他借助速写画中国画的一个尝试。但最终能否趟出一条中国画的康庄大道,他起初并没有足够的把握,于是向重庆文艺界著名人士发出了邀请,徐悲鸿也赫然在列,想听听他们的看法。徐悲鸿如约参加了开幕式,并表示祝贺。他在展厅中来回观摩,当场定购了两幅舞蹈人物。回去后,他又欣然挥笔撰文,对叶浅予的舞蹈人物画给予了充分肯定,文中有言:“中国此时倘有10个叶浅予,便是文艺复兴大时代之来临了。”

不久徐悲鸿又请叶浅予到他家中看画,慷慨表示:“你喜欢什么画,可任选一幅。”叶浅予难辞盛情,选了一幅“烈马图”。事隔半个世纪后,叶浅予曾对包立民不无感慨地说,尽管他对徐氏心存偏见,但是观其文,观其行,又不得不佩服徐氏提携后进、爱才重才的风范。

两年之后,徐悲鸿重返北平,重新组办北平艺专的教学班子时,居然邀请叶浅予这个从未接受美院专业训练的画坛“草寇”到国画系执教,并任教授,这对叶浅予来说,确实是从未想过的破格之幸。事隔36年后,叶浅予在其自传中回忆了当年受命时的心态:“我只知创作,只知向社会学习,只知向报刊供稿,却不知怎么当老师,真是受宠若惊,不知所措,当时不敢同意。直到1947年,才决定闯一闯美术学院的关。”尽管有北平艺专的国画老教授嘲笑他是“王先生当教授”,但他终于硬着头皮闯进了“艺专”,走上了讲坛,并且在这所全国最高美术学府中任教36年,成了名副其实的教授。

彼时,北平艺专国画系执行的是徐悲鸿教学体系,造型基础课主要是木炭素描,画的对象是人,徐悲鸿的教法也是素描示范。而这对于从来未学过素描的叶浅予来说是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为此,徐悲鸿特地为他增添了一门速写课。一个是素描示范,一个是速写示范,两人在教室各教各的,两套马车各走一路,倒也算并行不悖。

在1949年7月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徐悲鸿被任命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美协前身)主席,叶浅予被任命为副主席兼秘书长;不久,中央美院成立,徐悲鸿任院长,叶浅予任绘画系教授,无论从哪个渠道而言,徐悲鸿都是叶浅予的顶头上司,两人应该有很多工作上的往来,但私交并没有建立起来。对此,包立民曾向叶氏询问个中缘由,叶氏解释:“原因有二点,一是他是学院派出身,又是学院派中的当权派;而我是草台派出身,学院派看不起我,我也不愿攀附他们。二是他的艺术教育主张是以写实的素描来改造中国画,以素描代替临摹,而且认为中国只有二个半素描画家。这些主张和看法我不能赞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关于徐悲鸿的绘画艺术,叶浅予在徐悲鸿逝世不久曾撰文评介过,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题为《徐悲鸿的水墨画》。在这篇文章中,叶浅予认为:“徐先生的水墨画一方面得力于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一方面得力于西洋的科学技法,有了这两种基础,并使之融会贯通,才有这样的成就。”但非常怪异的是,在这篇文章中,叶浅予评介了徐悲鸿的动物、花鸟、甚至画得很少的山水(如《漓江春雨》),惟独对他的人物画——徐氏创作中的重头戏只字不提,只字不评。而叶浅予同样身为人物画家,到底为什么不去谈专业对口的话题?或许当时叶浅予的看法还不成熟,或许心中已有看法,但不便公开提出来。但到了1979年,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徐悲鸿人物画创作的缺陷:“仅仅于形似,不能达到神似的高度。艾(指理论家艾中信)文所举徐氏的人体素描,谓已达到尽精微的高度。请问,能不能提升到‘气韵生动’的造型原则上去呢?”

叶浅予的这篇文章是受人物画家方增先的启发写成的。当年,人物画家方增先在上海的《美术丛刊》上发表了《中国人物画的造型问题》,“诉说在创作造型问题上因不能摆脱素描观念的束缚而苦恼”。叶浅予看到此文后,便写了一篇《方增先的苦恼》,借题阐发素描之于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的戕害,以及中国画教学的改革策略。

在这篇文章中,叶浅予谈到,他曾向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提出“人物画基本造型训练的一元化方案”,要把国画写生与素描写生这两门课合并到一起,“取消素描课,把素描的某些有利因素融入到国画人物写生中去”。但最终,他不禁感慨:“一提到改革,问题就不那么简单,积习难返哪。”

他在文中立场显明地指出,作为中央美院造型基础教学的统治思想,徐悲鸿“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主张影响深远,“长期以来,国画系不能冲破这一思想的束缚,阻碍学生不能深入钻研国画笔墨技法”。

对于徐悲鸿的这一主张,他进而表示:“徐氏的立脚点即所谓‘素科学性’上,强烈指责中国文人画不讲造型精确只讲笔墨情趣,从而排斥了中国画以线描结构为造型特征的基础……徐氏反对文人画,达到深恶痛绝的地步,未免过火。”对于学画的方法,他认为:“学画从临摹入手,并非没有道理,舍笔墨而只从写生学先生,比如走到弃笔法而辄求穷似的道路上去。”

在叶浅予看来,方增先为了从素描观点摆脱出来,下功夫探索国画传统造型特征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向,从自己的实践驳斥了“从素描过渡到国画”所谓“顺利成章”的主观主义观点。由此,他最后总结:“学画要严格训练,造型能力要精益求精,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道路也是很广的。”

相关文章

  • 画,心画者也——谈王少桓花鸟画[图文]
    画,心画者也——谈王少桓花鸟画[图文]

    王少桓 1985年生人,祖籍福建南安,长于深圳,2011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导师贾广健教授,天津市青年美协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现任职于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1月,参加“盛世丹青”年度书画展 (中国政协文史馆)2015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书画年会 (山东)2015年6月,“无愧时代”中国名家邀请展 (北京李可染美术馆)2015年6月,“年轮的记忆”中国水墨名家邀请...

    3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简牍书法,由务实到求美[图文]
    简牍书法,由务实到求美[图文]

    ◎洛冰简,材质为竹片,书写、记录工具,长25到29厘米,宽1.2到1.5厘米,用上下两道编绳编联好后再进行书写,这种编好的竹简卷起来存放,用竹简写的叫做“简策”。《说文解字》:“牍,书版也。”即用于书写的木、竹板,可以书写数行,比简宽。用木牍书写的叫做“版牍”。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在晋代以前,简牍是中国文字的主要书写载体,是后世书籍的“祖先”。这些来自几千年...

    154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李建刚:都市水墨中对人性与自然的思考[图文]
    李建刚:都市水墨中对人性与自然的思考[图文]

    画家李建刚作为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画向来注重意境,一直是中国画的代表,长期以来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古往今来,水墨画多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用水墨来表现当代都市的甚少。画家李建刚运用水墨画中微妙的色彩变化,将现代都市里对人性、爱与自然的思考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坚定都市水墨绘画信念有人说绘画有两种:一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对于李建刚来说,走上绘画这条道路完全是出于对艺术...

    93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一舨:看山不是山[图文]
    一舨:看山不是山[图文]

    一舨作品 山水看山不是山文/江风下午休息,品书赏画,闲啜香茗,自是优哉悠哉的好时光。期间,观友人所藏的数幅一舨先生的精品力作,如饮醇醪,不自觉的便陶醉其中,欲罢不能。去岁,曾在友人处欣赏过一舨先生的几幅山水近作,兴情所至,不揣浅陋的打油一首:‘’燥润相生写青山,忘形得意已通禅。茅庐素壁甫张挂,便沐清凉到林泉‘’。燥与润本是相克之理,而先生却使二者相互生发,彼此补益,殊为难得。近读石缶兄画论...

    7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传统派画家田林元[图文]
    传统派画家田林元[图文]

    关于中国画的传统,陆俨少先生有过很形象的解说:老实画和聪明画。所谓“老实画”,也就是唐宋画家的传统,注重“画之本法”,必须投入苦役般的工夫,事倍功半,“积劫方成菩萨”;所谓的“聪明画”,也就是明清文人画的传统,包括以董其昌为正统派和以石涛为代表的写意派,注重“画外功夫”,借此游戏翰墨,便能事半功倍。虽然圣贤一再告诫,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以十当一的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但“顾其术亦...

    45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王家训国画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图文]
    王家训国画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图文]

    王家训国画纵观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历史,其所涵概的是艺术家们对自然、人生感悟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它蕴含着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和人格魅力的丰富性。清代恽寿平曾言:“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何使鉴画者不生情。”王家训是一位富有理性精神的画家,但他的用笔用墨不乏丰富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他在观察、体会和创作过程中涌动的内心激情。只是他善于把这种激情纳入他理性的构架之中,画面上突显的是带...

    162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俊彩星驰绘中华 | 陈增胜[图文]
    俊彩星驰绘中华 | 陈增胜[图文]

    导读一、陈增胜:中国绘画艺术在中西方双向奔赴中蝶变升华二、当代语境下传承与创作的思考三、不懈追求未来可期▼陈增胜,别署沚润、之润、大胜等,号白头翁。1941年5月生于山东省招远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原中央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人民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书画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家书画院院长、...

    199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红楼梦》古玩收藏的启示[图文]
    《红楼梦》古玩收藏的启示[图文]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 艺术创作发展到今天, 也许都成“古董”、已无原创可言了,但艺术创作上的创新思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张 麒古典名著《红楼梦》描写的奇珍异宝、古玩清供,令人赏心悦目,目不暇接。不论是宝物的珍贵性、丰富性,也无论大宗物件、玲珑绝品,贾府都应有尽有,一样不缺。贾府的陈设收藏,是曹雪芹为我们后人洞开的艺术品收藏的不二世界。只可惜,我们倒腾古玩、搞艺术品收藏的人至今尚未能尽揽其中盛景,...

    77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李马林在中国艺术上铸就辉煌[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李马林在中国艺术上铸就辉煌[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来,百...

    155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学术收藏不能“势利眼”[图文]
    学术收藏不能“势利眼”[图文]

    林明杰最近由上海美术学院和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研究系列展”首展以及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引起了美术史论界的关注。近现代中国美术虽然才仅仅百余年来历史,非殷商之远古,然而史料及实物之缺失却非常严重。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意义,它象征着数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的转型过程,学术意义又岂亚于殷商考古发现?但这百年历史波澜起伏,历经战乱,美术作品和美术文献遭受...

    176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佛山女儿陈铁军雕像背后的争议[图文]
    佛山女儿陈铁军雕像背后的争议[图文]

    陈铁军公园的雕像落成已有23年,前来瞻仰的市民常年不断。雕刻佛山之陈铁军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作为历史悠久、魅力独特的艺术形式,雕塑以其三维造型的强烈体量张力和蓝天之下日动影移的微妙变化,演绎着城市的故事。在佛山,城市雕塑的崛起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经历过十多年缤纷的春天,也走过近10年的寂寞低谷,艺术家用手中的雕塑刀雕刻了专属于佛山的城市印象。然而,每一件展示...

    62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神随笔运 迁想妙得——赏析吴友善的山水画[图文]
    神随笔运 迁想妙得——赏析吴友善的山水画[图文]

    艺术简历吴友善,字云铎,号巍然道中,砚鑫墨耕、斋名松竹草堂,一九六二年九月生,安徽歙县人,二OO四年结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山水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007年荣获安徽省美术家协会黄宾虹艺术奖、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黄山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黄山市书画院、黄山市中国画研究院、淮北市国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

    167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他 曾花千万元买叶永青画作[图文]
    他 曾花千万元买叶永青画作[图文]

    艺术家叶永青被爆抄袭比利时艺术家的事件仍在发酵,前天,曾为叶永青写过序言的知名批评家栗宪庭发布声明 “向艺术界道歉”,同时也“真心期望叶永青出来给艺术界和比利时那个艺术家公开和真诚地道个歉。”但目前为止,叶永青仍未公开发声。希望叶永青“真诚道歉”不只曾赞扬过其作品的艺评人,对以真金白银购买其作品的收藏家来说,伤害或许更大,上海知名收藏家刘益谦昨天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专访时表示,他(与其夫...

    32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十:《怀素之狂与传统功力》[图文]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十:《怀素之狂与传统功力》[图文]

    《自叙帖》中对怀素狂草的创作方法有一些说法,如许瑶的诗句:“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还有戴叔论的诗:“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认为怀素的狂草没有定法,在笔下之初自己也不知道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写狂草如果事先算好字数和行数,甚至摺好纸,整整齐齐写下去,恐怕不会有新奇玄妙的效果。惟其不经意,才能放得开,出现意想不到的妙趣。《自叙...

    108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高其佩指画:画尽意在意在画外[图文]
    高其佩指画:画尽意在意在画外[图文]

    高其佩作品指画萌芽于唐朝,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有唐代画家王洽“以墨泼指素,或吟或啸,脚蹴手持,随其形状,为山石云水”的记载。指画多以食指为主,辅以拇指、小指,泼墨时四指、手掌、手背并用,连涂带抹,必要时指背、手掌侧面都可以用来作画。指画适合比较粗放的写意画,而且重在墨的运用,深浅浓淡,浑然一体,与毛笔画相比少了些笔墨刻画的痕迹,所画人物形...

    162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