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李建刚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画向来注重意境,一直是中国画的代表,长期以来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古往今来,水墨画多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用水墨来表现当代都市的甚少。画家李建刚运用水墨画中微妙的色彩变化,将现代都市里对人性、爱与自然的思考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坚定都市水墨绘画信念
有人说绘画有两种:一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对于李建刚来说,走上绘画这条道路完全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他自己也没想到会成为一个艺术家。
李建刚原是军人出身,因工作关系经常接触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名家。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耳濡目染,李建刚开始拿起画笔自己作画。2003年,其作品入选中法文化年“东方既白——20世纪中法绘画展”,这让他找到自信,更坚定了绘画创作的信念。
美术评论家王朝闻为李建刚作品题字
凭着对绘画的热爱,李建刚始终勤奋练习,虚心请教。在武汉生活了45年,他对这座都市里的人与事充满了感情。行走在城市中,车水马龙,随处可见高楼林立,面对当代都市人的生存状况,李建刚一直想绘制一幅满意的画卷,以表达对生命的寄托。自此,他开始致力于创作都市水墨画。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十多年来,李建刚一直沉迷于都市水墨绘画中,用中国传统的笔、墨在宣纸上绘出当下人的生活,努力做到“雅俗共赏”。《都市水墨》系列的静穆中,有种撼动人心的深邃神韵,李建刚画的不只是纯粹的城市风景,它更多地承载着画家对现代都市的梦想,承载着新时代城市的文化内涵。
李建刚 《江城物语》 纸本水墨 68cm x 75cm 2011年
李建刚 《风花雪月》纸本水墨
老建筑就如百岁老人
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李建刚的都市水墨画以墨色为主,在他的绘画语言中,黑色代表坚强,它给人的冲击力很大;灰色表现为思考,如在灰色地带里思考我是谁;光象征着希望,它是一种自然组合的构成。他用传统笔墨描绘都市人当下的生存状况,关注到都市人的精神空间,关注到人性、爱和自然。
在绘画中,李建刚主张“师心不师古,在意不在迹”的态度。他的绘画思考没有停留在都市建筑的表面,而是希望能够用透过城市的眼睛,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美的期许和追求。他时常说作画千万不要把自已给局限了,如何在点线面和黑白灰的自由组合中找到自我的艺术感觉,首先就是要感动自已。“我常常把老建筑当作百岁老人,在画面上与之对话交流,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独特的晕染、墨韵技巧,光与影的巧妙结合,这是李建刚画作中的两大特色。李建刚喜欢用宿墨和积墨,可以使画面厚重沉稳,他的水墨画不仅限于黑白天地,同样也是光与影的世界。在光与影之下,有其对新旧交替的反思,有对宗教及自然美的深层触动。
“重墨写都市,挥毫破陈枷;偏爱黑白灰,至今路无涯。一身丑女衣,羞答解面纱;聊以散怀抱,槐人自潇洒。”这是李建刚为自己的新画配上的打油诗。何谓“陈枷”?在李建刚看来,他不可能按别人的格式去画,那样会把自己锁住,这就需要突破一些枷锁和条条框框。人的思想要自由,艺术表达思想更要自由,如果把思想禁锢了,好的作品不容易出现。
李建刚 《江汉路印象》纸本水墨 68cm x 69cm
李建刚 《梦回故里》 纸本水墨 90cm x 57cm 2011年
音乐中作画抒发生命精神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艺术是感情的传递。李建刚是一位十分热爱生活的艺术家,他不仅每天坚持晨练,也坚持作画,兴来而作,兴尽则止,追逐本性,与天同乐,往往有朋友笑称“我们才起床,你的一幅画就作好了。”
李建刚喜欢在音乐中作画,他说那样会让情感在音乐的节奏中完美宣泄。从传统音乐到现代音乐,从二胡到大提琴,他都听。《二泉印月》可谓是李建刚最爱的曲子,那是生命的曲子,它给人一种生活中说不清道不明的酸甜苦辣之感。“月光下,边走边拉,盲人阿炳把他的生活全部渗透到自己的音乐里,那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听了他的音乐画画,给人的也是一种生命精神。”
站在李建刚的画前,可以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生命张力,一股浓烈的城市气息,一种静穆的庄严。这些作品都来自于李建刚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面对当下急速发展变化着的城市,总让他感到一丝不安,而这种不安也在促使着他对城市、人性、环境和爱做进一步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如《空巢》《拆迁》《都市盒子》等作品,就是在这种思考下产生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幅画作,如果单纯只是为画而画,没有思想与灵魂便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与内涵。而李建刚的画却让人体味到善良美好的期望,一个对城市没有感情的人,是绝对画不出有生命力的城市画作的。
李建刚 《都市物语》 纸本水墨
《晚祷》 纸本水墨 33cmx 44cm
李建刚 《都市夜语3》纸本水墨 69cm x 69cm 2011年
上下求索拓新绘画之法
李建刚不仅是画家,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走进他的家里,除了四处而挂的绘画作品外,还摆放了许多陶瓷玉器与各式各样的印章。艺术虽不及生活重要,但如果没有艺术,生活就非常贫乏了,李建刚就是这样一个离不开艺术的人。
为求上进,李建刚经常与他的许多从事美术理论评论工作的朋友交流,向他们了解纯美术的东西。绘画艺术创作离不开理论做支撑,李建刚家中摆满了古今中外的绘画理论书籍,他的床头就有好几本,如《八大山人传》,钟孺乾的《水墨变象》,周韶华的《感悟中国画学体系》等,便于时常翻阅,从中感悟,以求创新。
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在进步,我们更需要走出去。在新加坡办展时,李建刚看到那边的人收藏心态很平和,他们很少看画家简历,主要看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收藏的审美角度。在那里,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当下的生活以及对当下生活思考的作品,对传统的、过去的会少一些,这给了李建刚一定的灵感。“我们不要老是抄袭古人与传统,在文化上要有新意,敢于拓展。把这种文化和当下的生活结合起来,必会受越来越多人的喜欢。”李建刚表示,“我们学习古人的法,也要有自我的个性,画面要有法度,但从根本上来说,又没有法度。如果要讲法,我想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和都市生活中的千变万化,自由的表达出来,这即是我法。”
中国绘画绵延数千年而从未中断,艺术家功不可没,承前启后,开创新局,是每位画家责无旁贷的事情。对于都市水墨画,李建刚一直执著,他深知自己还在路上,但他愿上下求索,在这条漫长的路上长期走下去。
李建刚
艺术家简介:
李建刚,1954年12月生于河南洛阳,现居湖北武汉。职业画家,武汉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当代创意水墨画会会员,新加坡集菁艺社画家。
2014年,李建刚《都市水墨》中国画——武汉·新加坡巡回展。
2012年10月在新加坡举办《都市水墨》个人主题画展。
2010年12月《都市系列》作品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湖北画家联展。
2009年,国画作品《城市系列之五》在09年武汉中国画作品展中荣获学术奖。
2009年5月《都市记忆》国画系列作品入选第二届国际华人美术名家作品联展。
2009年国画作品《都市夜雨》入选建国60周年湖北省十一届美展。
2008年,作品《城寂》在08年武汉中国画作品展中荣获学术奖。
2007年,国画作品《汉口印象之三》在07武汉中国画作品展中荣获学术奖。
2006年7月,作品《城市系列之六》06年武汉中国画作品展中荣获学术奖。
2006年9月在武汉市晴川阁举办《都市水墨》个人专题画展。出版《都市水墨》画集。
2003年国画作品《风景》入选中国画研究院-湖北省美协小幅国画作品展。
2003年国画作品入选中法文化年《东方既白》——20世纪中法绘画展,作品在法国联展。
李建刚作品欣赏:
《晨曦》 纸本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