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俗书不反 危害无穷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小峰 点击 :

张俊东

在上一篇《为“俗书法”画像,有你吗?》小文中,指出了当代俗书的特点,朋友们基本知道了俗书大体长得什么样子。这一篇笔者提出似乎偏激但不失真诚的观点:当代书坛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反对俗书!因为俗书的危害性太大,其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写俗书和喜欢俗书的人数量众多,影响广泛巨大。从雅与俗的区分看,雅的一定是少量的,俗的一般是大众或是太大众的。从当代书坛书家创作的实际情况看,雅书家、不俗不雅中游、俗书家的数量分布大体呈枣核状。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书家和俗书家占很小的比例,居于枣核两端;绝大多数书家处于雅与不雅、俗与不俗的枣核中部。而欣赏高格调、高境界的书法艺术需要一定审美能力和专业积累,所以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因欣赏高格调艺术具有一定难度和欣赏习惯具有软弱性特点,他们更愿意自信地喜欢或倾心于他们能接受能欣赏的以漂亮、秀美为代表的书法。这样,写俗书法和喜欢俗书法的群体就占了与书法艺术相关人数的绝大多数,人多势众。如何引导与书法艺术相关的绝大多数,由俗而雅,就显得特别重要和有意义。

二是俗书法表面漂亮、秀美,实则精神高度和人文魅力苍白,是伪艺术伪文化。就书法艺术的审美风格而言,不仅有流畅秀美,更有厚重古朴,生拙老辣,奇倔野逸,沉静婉约等书风。漂亮、秀美是一种美,但审美的层次是比较浅的,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深层次或高层次的美哪有漂亮、秀美那么容易感知,它是讲究曲和深的,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很多时候是表面粗糙笨拙,实则内里大美。傅山讲“宁丑勿媚,宁拙勿巧”,就是说如果在丑和媚、拙和巧之间取舍,我宁可选择古朴笨拙,也不选择献媚和讨巧,讨巧和邀宠在古代文人那里是有失风骨和尊严的。习总书记所强调的文化艺术不要有太多的铜臭气,其实就是指一些当代艺术家沦为金钱的奴隶,缺乏一个文艺家应有的风骨和尊严。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尊崇沉静、纯静、安静等境界,黄宾虹先生讲“真正的静是从古拙中来的”。所以漂亮秀美是小道,而古拙沉静才是大道。俗书在审美追求上追求漂亮秀美,本身就没认识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高格在何处。方向错了,结果可想而知。而且,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因为俗书是不入古帖,或是伪传统,即使在审美取向上崇尚漂亮秀美的二王书风一路,也是浅尝辄止,其实质是任笔为体。在继承古代经典技法上是既没有深度也没有高度的,很多自诩的创新实质是无源之水,经不起推敲和品咂。而在内韵和味道上,由于书者人品不高,不读书,所呈现的作品,要么是浮躁满纸,要么是肆意逞强,缺乏含蓄和沉静之美。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一件书法作品的格调和境界是书者人的格调和境界在字里行间的自然流露。一个不读书、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认识不清、没有高格调高境界的人,能创作出什么精神高度的作品是可以想象得出的。所以,笔者一直觉得俗书法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值得质疑。

三是俗书法在大众审美引导和提高方面,让人误入歧途,害人不浅。艺术是要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的。但文化艺术上的服务不是一味满足和迎合,而是要不断引导和提高。在上文分析俗书特点时我们知道,俗书因不深入古代经典,在技法上没有难度和丰富性;在“道”的精神层面,因缺乏人的内韵和文化支撑,更无格调和境界可言。所以漂亮秀美这种表面的美,缺乏因有欣赏难度才使人不断长久品味的魅力。所以,俗书法在对喜欢他们的大众提供艺术服务时,是无法实现往高层次引导功能的。不仅如此,他们还大多滥竽充数,披着艺术、文化的外衣,误导大众他们就是书法艺术,其实俗书早已远离了高格调高境界的书法艺术本体,甚至走向反面,因为他传递出的精神追求是庸俗和低俗的。王国维先生言,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此诗人,即无此境界。西人鲍桑葵也说:当我们不能升到伟大的高度时,我们对伟大的事物是会恨的。也就是说人对美的欣赏和解读是需要审美能力的,同时,人的欣赏能力也是可以引导和提高的。人们看到高格调、高境界的艺术,则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如与高人贤士对话,如沐春风,内心得到净化和洗礼。人们看到庸俗不堪的艺术,则浮躁浊气满胸,轻者焦灼不安,重者发慌呕吐,如遭遇污秽不堪之环境,亦或与鄙俗者争吵理论,看多了久了,不仅看坏了眼睛,还玷污了心灵。因而,俗书法在人们审美能力提高和引导方面,是对喜欢他的人的一种伤害和误导,喜欢的人越多,这种误导和伤害就影响越大。

文章的最后,有人会问,如何更加简洁地判断何为俗书法,有个窍门:如果您是非书法专业的普通大众(有特殊功能的天才除外),您凭直觉喜欢的书法都值得怀疑。道理很简单,书法艺术是一门专业,别人倾其一生努力都没有研究明白的一门艺术,凭什么你一眼就分清了好坏。要是如此简单,这个专业也许就不用存在了。这也正是老百姓说的“不会看的看热闹”,好看、漂亮、秀美这些都是表面的热闹,内里的门道和说法太复杂了。无法判断时,还是多听听专家和评论家的意见。

历史和现实中,一个真正有风骨和高格的人,可以悲天悯人,做人很低调,但他绝对不一副媚骨奴颜婢膝讨好你。换成书法亦然,高境界、高格调的书法也是有性格和风骨的,它凭什么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巧言令色讨好于你。而俗书在创作动机上不是要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是首先讨好邀宠于世人。仅凭俗书家内心的这种动机和欲望,他们创作不出真挚的艺术,也不会有感人的经典艺术。所以,俗书必反!俗书不反,后患无穷!

来源:美术报

相关文章

  • 画出戏魂忆章富[图文]
    画出戏魂忆章富[图文]

    曲章富先生辞世已经两年了。曲章富先生在中央美院修学版画,但后来却捡起了戏画。他从事戏画创作另有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他得益于戏画大师关良先生的潜心指教。其戏画题材广泛,手法各样,想象丰富,不仅把剧中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能把扮演剧中人物演员的表演风格也表现得惟妙惟肖。曲章富先生于1939年生于山东蓬莱,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曾供职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兼职于上海...

    60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敦煌壁画舞姿形象探秘[图文]
    敦煌壁画舞姿形象探秘[图文]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被誉为中国唐代舞蹈文化中最著名的绝技艺术形象,长期享誉海内外。但关于反弹琵琶最早出现时间和艺术源流一直没有明确答案,也有人宣称“反弹琵琶”是中国人独创的乐舞高峰,是中国舞蹈史上民族艺术的绝技。我们以长安墓葬石椁线刻画、吐蕃银壶、敦煌壁画三处“反弹琵琶”艺术形象作互参互比,证明来自异域的绘画粉本是敦煌这一独特造型的传播来源,初步释读了这一长期未解的艺术主题。 作者依据近年出...

    3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匾额书法走俏拍场[图文]
    匾额书法走俏拍场[图文]

    曾国藩 看云归岫草堂在6月5日北京保利的春拍中,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匾额书法《看云归岫草堂》,以49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超过了500万元。而在10年前,这幅作品的价格也只有5万元左右。10年增值100倍,对于艺术市场来说是神话,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却是在情理之中,特别是现在的这个价格还有更大的上升潜力。今天已经是上海嘉禾拍卖掌门人的魏辉,十年前也是一个到处跑的藏家,说起这幅《看云归岫草堂》,他表示当...

    142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夏尔丹是启蒙运动大潮中勇敢的艺术家[图文]
    夏尔丹是启蒙运动大潮中勇敢的艺术家[图文]

    夏尔丹(1699年至1779年),法国18世纪市民艺术的杰出代表。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1728年以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静物画是夏尔丹最喜爱的主题之一。他后期创作的静物画...

    93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齐白石山水画鉴赏及市场分析[图文]
    齐白石山水画鉴赏及市场分析[图文]

    齐白石 龙山七子图2015年初,深藏不露多年的郭秀仪旧藏巨制齐白石 《山水十二屏》横空出世在市场,高达10亿元的起拍价令人瞠目。相比较齐白石最擅长和著名的花鸟草虫画与水族画,他的山水画艺术价值到底几何?他的山水画 特色是什么?他的山水画曾遭受到怎样的非议?他的山水画价位与市场行情是多少?在绘画题材上,齐白石是个全能画家,但他画花鸟草虫、水族虾蟹最多,人物画的数量居次,山水画最少,在数量上连十分...

    157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漂移碰撞融合——肖素红水墨作品
    漂移碰撞融合——肖素红水墨作品

    肖素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199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199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水墨作品 大陆漂移说系列写天地之大美文\肖素红在当今国际一体化的格局下,文化生态呈现出物种的多样性,艺术创作表达的方式也在寻求更广泛的共鸣,不但要有全新的审美理念、...

    91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如何用色彩表意[图文]
    如何用色彩表意[图文]

    色彩是中国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式的绘画材料不断出现,这给我们画面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身处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当口,对于外来文化,不是盲目模仿追随,以多元开放的视角审视、借鉴、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成分,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将色彩语言表现力的拓展作为当代山水画发展的一条途径和突破口,不失为明智之举。方向 茶香 180×180cm 1993年中国绘画色彩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秦时代极具美感的...

    73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摄影师扬·索德克:作品都关于爱情[图文]
    摄影师扬·索德克:作品都关于爱情[图文]

    捷克摄影师扬·索德克许海峰图徐佳和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前卫艺术家们偷偷地开始传阅捷克摄影师扬·索德克印在杂志上的照片——那些拍摄于地下室的情欲流转的裸体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在斑驳老旧的墙面映衬下更显得光怪陆离,加之故作粗糙俗艳的着色,刺激张狂,令人感觉不适和被冒犯。如今的中国前卫艺术家们在国门打开之后,已经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捷克摄影师...

    194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无翼书法小品新作赏[图文]
    无翼书法小品新作赏[图文]

    华山李澎 近照李澎,字无翼,号华山李澎,设计师、书法家、美术编辑。现为《中国墨宝》副主编、翰墨网艺术总监、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漫画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楹联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化艺术产业促进会会员、中兴文稿编辑社编委、陕西人大工作者书画研究会理事、陕西毛泽东书法研究会理事、西安曲江书苑副会长、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自幼受舅父影响,喜文弄墨。中专期间,系统学习素描、书法、...

    108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天价拍品背后的艺术价值才是王道[图文]
    天价拍品背后的艺术价值才是王道[图文]

    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2014年,拍卖市场天价拍卖亮点频现。4月8日,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拍到“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11月4日,影视大亨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的 拍卖会上,用3.77亿元买到了梵高《雏菊与罂粟花》;11月26日,刘益谦再次出手,以3.48亿港元竞得“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他在微信上 “任性”的感叹迅速成为了社会流...

    9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威尼斯画派前传:水上之都的活色生香与混在猪肉中的圣马可遗体[图文]
    威尼斯画派前传:水上之都的活色生香与混在猪肉中的圣马可遗体[图文]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公元七世纪的初唐诗人王勃,用这样的语句来赞扬当时南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软实力。在文艺复兴那会儿,相比整个兵荒马乱的意大利,如果要勉强挑出一个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威尼斯当属一个幸运儿,但实际上她也有一肚子难言的苦水。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北部各城邦示意图相比临江的南昌城,威尼斯...

    128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颜真卿是否超越了王羲之?[图文]
    颜真卿是否超越了王羲之?[图文]

    书法,是东方艺术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因此,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以下简称《超越》)大展,在中国引起了颇大的反响与热议。诚然,本次《超越》展在策展、展品的档次、展示的形态、展场的布置等方面做得颇为道地、讲究。为此,也产生了过度的解读与赞誉。在这各种书体的概况介绍及名笔的作品亮相中,我们发现并没有内在的、书法史学意义上的打通贯穿,也缺乏各种体式转变的脉络...

    145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大美黄山 笔墨境象——陈廷友先生黄山绘画艺术评析[图文]
    大美黄山 笔墨境象——陈廷友先生黄山绘画艺术评析[图文]

    陈廷友高山流水192×117cm2014年陈廷友先生是近代中国国画大师亚明先生的高徒,曾得到恩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陈生能苦学先人,他日必成大器也!”陈廷友先生数十年来潜心传统,躬耕画坛,如今在中国画艺术领域已有一番成就,在各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集,作品屡屡获奖并被美术馆、艺术馆等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陈廷友是安徽省美术家...

    129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私人收藏是拍卖市场的焦点[图文]
    私人收藏是拍卖市场的焦点[图文]

    纽约 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在上个月刚刚落下帷幕的纽约佳士得“锦 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中,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东方艺术教父”安思远的私人珍藏经历了六场拍卖,最终斩获超1.3166亿美元。这样 的成绩让我们不由得再次审视起“私人珍藏”这一拍场中极具吸引力、影响力以及事件性的“品牌”。私人珍藏专场似乎一直是拍卖市场的...

    26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艺术史:一场持久的“淘汰赛”[图文]
    艺术史:一场持久的“淘汰赛”[图文]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的后记中写到,试想一位虚心、热情的批评家,在1890年试图把艺术史写得“最新”,即使他有天底下最大的热情,也不可能知道当时正在创造历史的三个人物是梵高、塞尚和高更。与其说问题在于我们批评家能不能欣赏那三个人的作品,倒不如说问题在于他能不能知道有那么三个人。的确,在1890年,上述后来被称为后印象派的三位艺术家,均为无名之辈。37岁的梵高,正是在那一年,在...

    17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