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孔祥东:书画作品应该有个终极去处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霖霖 点击 :

文 孔祥东/来源 美术报

1990年前后,日本经济过热时购买的世界一流名画,20多年来有记录通过拍卖回到西方的,基本没有增值,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1倍以上,这无疑对我们当今的天价拍品未来有所昭示。当今艺术品市场正处于疯狂炒作后的回归,每到拍卖季就有人以龙头拍卖公司的一两件龙头拍品预测艺术品市场开始回暖,他们总是唯恐天下艺术品价格走低,为艺术品拍出天价而兴奋。

前几年几件4亿多的天价拍品,水落石出后纷纷暴露出虚假成交或成交后未实际完成交易。天价的示范与做发财梦的投资客联动,他们经常高价竞得拍品,并不提货,等待下一个拍卖季的行情,涨了提货换一家拍卖行继续拍卖,或掮给一位富商赚取差价,跌了就逃单。有一份统计,说成交千万以上的拍品,未付款的比例是:2011年51%、2012年56%、2013年56%。尽管如此,并不影响有实力的真正买家对一流艺术品的角逐。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有限的传世艺术品总是那么稀缺。我们完全相信一两个亿左右成交的精品确实是事实,并且这些巨额艺术品的产生与低端市场的走势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有钱人的消费,不是投资。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传世的一流艺术品代表人们对过去时代艺术成就的认定,有着永恒的价值,但价格取决于人们的购买意愿。随着未来经济发展常态化,人们的消费理念会趋向于理性,属于中国的艺术品,不会价格一直上涨捅破天,而是会围绕价值涨跌互现。越是离我们近的艺术家,身份越不肯定,他们尚有待于历史的进一步淘汰。在拍卖会上,20世纪100年的书画作品数量远远超过整个古代书画的数十倍,这类能够被一流拍卖公司看重的书画,其基本价值或许没有问题,但未来价格不会只涨不跌,它们的去向有待于未来人的认识对其消化和分流。

当代处于流通领域的艺术品,未来去向不外乎几种:一、走进各类艺术博物馆或地方史陈列馆,成为典藏。需要指出的是当今一哄而起的民营美术馆或艺术馆,多数属于经营实体,它们只是画廊的另一种称呼;若是非经营性的,有些可能会进入政府运营序列,有些则继续维持惨淡经营;作为企业附属的,则随母体企业一荣俱荣、一衰俱衰,藏品最终仍要流向市场接受检验。二、成为有钱人的财富秘藏,这类真正具有财富价值的艺术品,往往是高颜值的或举世公认的顶尖艺术家的作品。三、作为学术研究者的资料或特殊爱好者的收藏,此类一般限于地域性、或有特殊背景流传不广的书画家。四、极少作为观赏性的实际消费,则存在于极富有和极不富有两种人群,所消费的品种也是两个极端。

普通大众手中的书画作品数量超过上拍的数百倍,未来将去何处?试想,现在能够上拍的艺术品还要进一步被淘汰,不能上拍的低端书画会在未来跻身于拍卖吗?《2015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有个数据:不到1%的艺术家作品,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销售额。我估计,民间的许多艺术品仍不在另一半的销售额里。我们不妨到西方发达国家去考察一下古玩店,所售的东西方艺术品都比我们本土低很多,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淘宝大军涌向海外,已经把价格买上去了。仍以日本古玩店的低端书画为例,近来不断有淘客将这些古旧日本画运回中国充当线上交易品种,在日本收购价大概就几十元人民币,到国内却能卖七八百,一两千。我看不是我们比日本人更有钱,而是这些旧画比当今国内流行的新画确实有些性价优势,但我并不认为一点点性价比优势就代表其有价值。我在这些画里还发现有些为中国人所画,这种画有海派的影子和日本画的单薄,估计是晚清民国漂洋过海到日本走穴的画家作品。这也昭示了我们当前大量低端书画作品的未来归宿,我认为大众藏品只能是未来古玩市场的货源,进不了古玩店的则会沦落到旧货堆里,等待有收求旧物癖好的人去挑选。

我劝所有购买艺术品的人,如果不是出于对一件物品的喜欢,而做收藏增值的发财梦,即使增值是可能的,未来不确定的增值部分一定已经被向你推销增值概念的人预支了。如果确信艺术品未来能够普遍增值,那么未来出生的艺术家去干什么呢?增值后的艺术品终极去处又在哪里呢?我认为,每个时代的艺术品只能着眼当下的消费使用,在流传中进入下个时代并接受筛选,只有极少数能成为传世经典。

相关文章

  • 对水墨画创作的几点思考[图文]
    对水墨画创作的几点思考[图文]

    长期以来,如何坚守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进而推动“水墨画现代化”的课题始终困扰着中国艺术家。当代的水墨画就是在这种纷乱的艺术景观中渐渐发展形成两种态势,一种是以西方现代艺术为参照,立足探索与创新;另一种是回溯传统,以期承续传统的文脉。在我看来,当代中国水墨画创作缺少了文化意义上的灵魂,缺少了创作方法论上的突破,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仅仅在图式与技术上突破,只是停留在视觉效果和技法层面的修改,只能事倍功...

    64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新中产”:中国文化消费的强力驱动[图文]
    “新中产”:中国文化消费的强力驱动[图文]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17年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答案或许应是“排队”。从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到北京故宫《千里江山图》特展,博物馆、剧场门前排队渐成常态。近年来,中国文化消费的市场不断扩大,其背后的推动者是中国新中产群体。2017年,中国各城市不少博物馆、剧场门前的队伍变长了,“排队”愈发成为一种常态。去年3月,“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中方策展人闫志透露,从安检排队...

    95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Kwas:“涂鸦怪盗”笔下的戏谑精神[图文]
    Kwas:“涂鸦怪盗”笔下的戏谑精神[图文]

    Kwas 永远的好朋友 玩偶 2016年乌力·考斯是当代著名的街头涂鸦艺术家,玩具设计师。他的成功一方面归于敢于大胆的创作,尽管他的一切艺术创作都是基于在原有的艺术造型上进行的改造,但能以戏谑的方式公然向商业挑战,创造了诙谐、另类的涂鸦形象。另一方面,考斯又深谙商业与艺术结合之道,一边嘲讽商业,一边又能将自己的艺术创作成功地进行商业推广,在商业与艺术创作之间,把握了恰当的平衡感。为什么考斯会成...

    97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珍品“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的前世今生[图文]
    艺术珍品“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的前世今生[图文]

    褒斜栈道《石门》拓片被誉为“栈道之乡”的陕西汉中,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行旅通商的要地,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蜚声海内外的《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和世界上最早人工开凿的通车隧道——石门,就是历史留给汉中这方热土最好的馈赠……深秋时节,记者驱车前往位于汉中古城东南一隅的汉中市博物馆采访。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当年汉中最高(总高25米,相当于九层楼的...

    160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故宫博物院藏品欣赏
    故宫博物院藏品欣赏

      紫禁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真可谓有金城汤池之固。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

    39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藏品 故宫文物
  • 齐白石人物画的市场[图文]
    齐白石人物画的市场[图文]

    众所周知,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以擅画写意花鸟画著称,他画的草虫花卉,工写结合,独树一帜,在徐渭、八大山人之后再出新意。但是,齐白石的人物画之名却远早于他的花鸟画。齐白石的人物画分期齐白石的人物画分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时期。早期是1920年以前的人物画,中期是1920年至1940年的作品,晚期是1940年以后至上世纪50年代初的作品。齐白石 掏耳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据《齐白石自述》中记载,齐白石8...

    111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书画出版物成为昂贵的佐证真伪附属品[图文]
    书画出版物成为昂贵的佐证真伪附属品[图文]

    明.张泰阶《宝绘录》书影艺术品市场的书画出版物只是作为昂贵的书画佐证真伪的附属品,它已不是大众概念或读书人的图书。文/孔祥东晚清,精确的照相制版印刷技术,传入上海,出版商首先着眼于历代流传的精品书画,印制了大量画册。这是基于图书出版的商业利益,因为当代画家还没有进入经典行列,其作品不可能成为读书人或学画者的典范。到了民国才出现同时代书画家的个人画集,或集体展览作品集。一般大名头个人书画集是...

    122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叶向礼独树一帜的“百荷图”欣赏(一)
    叶向礼独树一帜的“百荷图”欣赏(一)

    叶向礼, 1963 年出生于江苏沙洲, 祖籍浙江德清莫干山麓, 现居杭州。 号莫干山樵、望湖斋主。 现为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收藏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当代中国画名家, 师从张寅彤先生、 李腾先生学习中国画, 追求艺术, 孜孜不倦。 擅花鸟, 尤钟情于荷花, 所作彩墨荷花将中国画笔墨功夫与西方油画色彩元素相融合, 以半抽象的形式展现出蓬勃多变的艺术生命力,创作出更富东方禅意与...

    46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毕加索《蓝色房间》被发现画中画:暗藏男子肖像[图文]
    毕加索《蓝色房间》被发现画中画:暗藏男子肖像[图文]

    毕加索的《蓝色房间》据凤凰卫视报道,美国一家艺术收藏馆近日第一次向外界透露,他们在一幅毕加索的早期作品下,发现了一幅暗藏的男子肖像画。2008年,科学家使用红外线成像技术扫描毕加索的的作品《蓝色房间》,在图像之下发现了这个系着领结的男子肖像。《蓝色房间》完成于1901年,与画中所描绘的女子沐浴形象不符的笔触,令专家产生了怀疑,并最终发现了这幅画中画。现在困扰专家的问题则是画中男子的身份,专家...

    90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书写经典传承文化:廖奔的书法世界[图文]
    书写经典传承文化:廖奔的书法世界[图文]

    艺术简历廖奔,笔名向远方,号南阳惊牛翁。戏曲与文化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后。先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出版《中国戏曲发展史》等著作30余种,主编“蓦然回首丛书”等数十种,发表论文、散文、杂文、诗歌、剧本、词赋六七百篇(首)。先后获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田汉戏剧理论奖等奖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69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从汉画像砖石上窥探汉代嗜酒之风[图文]
    从汉画像砖石上窥探汉代嗜酒之风[图文]

    汉代嗜酒之风尤盛,这不仅见诸史料记载,两汉墓葬出土的各式随葬酒器及部分酒类沉渣,皆可印证此观点。但“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欲得见汉人热衷酒事的各般细节,还属画中形象最直观、生动。汉画像砖、石作为汉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其上所饰图像反映了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人尚酒,因而酒事题材的作品自必不可少。汉画像砖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二省;画像石则集中分布在山东、苏北一带,河南南部,陕北、晋西北地区和四...

    68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品读当代龙泉青瓷的装饰手法[图文]
    品读当代龙泉青瓷的装饰手法[图文]

    徐朝兴 影青“图案”箭筒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盛于南宋,以瓷质温润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斑斓著称于世。龙泉青瓷装饰艺术是青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按类型可分为胎装饰、釉装饰以及综合装饰三大类;按装饰技法可分为刻花、划花、堆塑、镂雕、镶嵌、嫁接、釉上釉下彩绘等;按时间大致可分为传统装饰文化和现代装饰艺术。龙泉窑始烧于南朝,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南宋时龙泉人利用丰...

    23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书法家郑光宇:沉醉在黑白世界40年不辍[图文]
    书法家郑光宇:沉醉在黑白世界40年不辍[图文]

    书法家郑光宇郑光宇作品“书法最大的乐趣在于学习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没有感悟到有感悟,这种境界的提升让人一步步成长,可谓意趣无穷。”对与书法相伴近40年的郑光宇来说,书法已经融入他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说起自己与书法相伴的日子,平时不喜多言的郑光宇忽然打开了话匣子。看着他解说书法时的痴迷神态,记者感到,在这个纷杂的世界里,郑光宇更像是一名隐士,独自沉醉在书法世界中,在不断的体悟...

    165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关于黄宾虹的创作及其市场意义[图文]
    关于黄宾虹的创作及其市场意义[图文]

    图二 《山川卧游图》图一 深山孤寺(中国画) 黄宾虹 中国美术馆藏今年,黄宾虹先生诞辰150周年、逝世60周年,关于他的创作及其市场形态,大伙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黄宾虹晚年的作品人称“黑老虎”,一般人看不懂,不喜欢的也不少。学术界大多对他评价很高,收藏界大多视他为畏途,这两条平行线近年来似乎在靠近,却不知何时交会而成大观?他是一座大山,...

    58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王羲之到颜真卿 书法史都经历了什么[图文]
    从王羲之到颜真卿 书法史都经历了什么[图文]

    最近于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超越王羲之的名笔:颜真卿”大展,大批书画重宝齐聚一堂,堪称一二十年一遇的书画界盛事,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就展览本身而言,此次东博是以颜真卿为核心,将自文字创始直至王羲之以还晋唐宋元明清书以人传的历代书法连缀成史,貌似突显颜真卿,实具梳理整个书法史的雄心。除稀世墨迹,更以大量名碑佳拓接续,清晰呈现中国书法与书体变迁的整体风貌。日本收藏中国书画由来已久,日人惜物,不少中国...

    151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