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两条腿走路”的艺术家更高明
万事万物都在矛盾中发展着,其中艺术品市场与学术创作也是一对矛盾,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市场,纯高端的学术会脱离群众;而没有学术的市场,又会走向低俗。对此,画家把握起来也是两难,我个人觉得那种能“两条腿走路”的画家更高明。
在艺术品市场中,画家如果不去炒作,价格不可能这么高,因为懂行的人并不是那么多,恰恰是不懂行的人左右着市场,这是一个矛盾。炒作也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能力,一种特点,不是错误,各人靠自己的能力吃饭,无可厚非。但也有一种方式,我认为值得借鉴,就是高质量的宣传。这些年我参与过各种展览,有的也轰轰烈烈,但冷静下来想,好作品、好画家很少。反倒是近几年来广东画家整体抱团在北方开画展越来越多地引起我的注意。他们一部分在继承中前进,一部分在创新中前进,这种在艺术个性、艺术质量上去做宣传的方式非常好,既抓市场,又有学术性,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值得学习。因为仅仅为卖画而卖画,却没有高质量的画作是行不通的。
就我个人而言,从工艺美术做起,如果搞写实、为市场去做“逼真”的艺术,我有这个能力,但还是很少考虑市场,几十年来依然沉醉于搞创作,不愿意重复,也不想去迎合市场。因为迎合市场要有一个特点就是雅俗共赏—纯俗不行,还要雅,像任伯年那样最好。如果不想雅俗共赏,一味学术地进行创新,我想这也算是弱点,因为好的画家不能被大众接受,也是一种遗憾。
跟着市场跑反而远离了市场
艺术家创作应该忠实自己的灵魂,只考虑个人的生存感受和内心感受,不应该考虑市场。因为艺术家生产和提供的“产品”是精神价值,应该引领市场、高于市场,而非屈服于市场。
在中国从事艺术,因为缺乏赞助人系统,艺术家的生存要么依赖于市场,要么依赖于体制,画家同时要为三者服务:市场、学术和主流平台,画家做“行活”也成为一个社会现实。其实,这三者本应该是统一的,那就是艺术家应该忠于自己的生存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
在所有的经济行为当中,往往为市场考虑的经济行为才是合理的,但这个定律不适合艺术品市场。艺术家太关注市场反而远离了市场,因为艺术创造精神价值,精神价值应该引领市场,而不是屈服于市场。可以说,艺术家在考虑市场的时候,其实已经滞后于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