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不想“打脸”就来看看古人的flag如何立[图文]

时间 : 04-29 投稿人 : 臭臭 点击 :

不想“打脸”就来看看古人的flag如何立 | 美术资料

岳麓书院藏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竹简“质日”

新的一年快要到了,除了忙着写年终总结,盘算如何花掉年终奖以外,最令人感到振奋的事情莫过于立个flag(目标),毕竟这代表充满期待的新一年即将开启!只是,在发完朋友圈或微博的那一瞬间,是不是会觉得这一时刻有些似曾相识,好像去年也立了flag……罢了,不提了!flag这种东西,有实现就有“打脸”,古人也一样!

古人的flag立在哪里

早在十多年前,以《故宫日历》为代表的创意日历“横空出世”,各个出版商似乎嗅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紧跟潮流,于是多种形式内容的日历书产品纷纷上市。尤其是在一年快结束的前一两个月,只要打开一些应用程序,手机几乎都被各种日历书“霸屏”了!大多数文艺青年都会选一个主题日历书,然后将自己的flag记在日历上,自认为这个行为很“古早”。

听到“古早”两个字,恐怕生活在秦汉时期的古人要笑出鹅叫:你们这才哪到哪?我们可是把flag记在竹简上的哦!

是的,古时的历代王朝每年都会向统治的地区和认同王朝统治的周边民族政权颁赐历法,宣布正朔,也就是颁布历日(历书)。“正”代表一年的开始,而“朔”是指一月的开始,厘定正朔就是颁布历法的基本内容。

秦汉时期,印刷术还没被发明出来,所以早期的历书是写在竹简上的,用我们现代人的话说就是“纯手工定制”。既然是纯手工定制,那么就不太可能完全统一,于是这类竹简上的历书有着不同的名字,如“日书”“历日”“历谱”以及“质日”等。无论被称为什么,历书在古代都是一个奢侈品,极为贵重,通常只有官员才能拥有,所以这一时期的古人若是想在历书上立个flag,还得先去考个公务员。

当这些古代的官员们拥有了历书后,他们立的flag看起来都很日常,比如记录公务活动、出行记录,同时还会记录一些私人活动。此处有人要不理解了:这古人真矫情,出席公务活动,或者去个地方办事,也能叫立flag?要知道,古代官场可不好混,出行交通也不方便,出门参加个活动,我们现在飞机一小时,人家可要走上十天半个月,岂不是比你立个旅游的小目标还要难完成?

在岳麓书院就藏有一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的历书,里面就记载了这本历书主人的一段旅行记录,他从南郡往返咸阳,这段记录中还提到了许多当时的地名。

到了唐宋时期,纸张被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也趋近成熟了,古人们就放弃了竹简,将历书直接抄录或者印刷在纸上。这个时候,古人若是想立个flag,那可不是凭着一时的志气了,历书上有大量的信息可以供他们参考。

比如在敦煌卷轴中,就有后唐同光二年甲申岁(公元924年)的具体注历日。这个历书的内容相当丰富,前面有年九宫图、年神方位、推七曜直用日吉凶注及诸杂忌注,还配有插图,即“葛仙公礼北斗法”和“申生人猴相本命元神”各一幅。除此之外,历书上还记载日期、干支、弦望(即月亮的月相)、节气、物候和昼夜时刻等等。这意味着,这一时期的古人在立flag之前,可以先算算这个flag立下后,究竟会不会实现。

宋代以后,历书渐渐地在民间开始普及,能在历书上立下flag的古人也越来越多。到了明清时期,历书的印刷量达到了数十万册之多,甚至上百万,古人从几户人家合用一本历书变为了独自拥有。只是,历书的价格仍然很贵,因为它的印刷与销售一直都被官方垄断,也是朝廷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flag没实现时,堪称大型“社死”现场

古人在拥有历书后,厘定了正朔,他们也应该懂得一个道理:flag这种东西,有实现就有“打脸”。

现代人的flag倒下后,往往会一键删除曾经发过的微博或朋友圈,这一点古人就比较惨。尤其是稍微有点身份地位,或是有点名气的大咖,他们立下的flag,或许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总有人帮他们回忆。每一个flag倒下的瞬间,就是古人们的大型“社死”现场,并且一旦“社死”,就是千百年,可见互联网的记忆不如史料典籍深刻。

史上最霸气立flag者当数秦始皇。秦始皇在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就给自己取了一个霸气的称呼“皇帝”。某天,秦始皇一冲动就跟天下人敞开了心扉,他立下了一个flag:“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或许从那一刻就注定了,立下的flag总带有一些不祥的预感,结果在公元前207年,秦朝二世而亡。

不过秦始皇用不着害羞,他只是被打脸一次而已。历史上有个人在同一时间,曾连续立下了三个flag,然后又被“打脸”三次的就是曹操。

据说当年曹操赤壁惨败,退走乌林之时,他看见树木丛生,山川险峻,不知道眼前的景象刺激了他的哪一根神经,他忽然在马上大笑不止:“哦吼吼,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如果是我用兵,那么我就会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曹操笑音未落,两边鼓声震响了,火光竟天而起,吓得曹操几乎要坠马。原来赵云率领人马杀出,幸亏徐晃、张郃双敌赵云,曹操冒烟突火而去。赵云不来追赶,只顾着抢夺旗帜,曹操才得以脱险。

按理说,一般人flag倒下后,至少也要老实一阵子,但曹操不是一般人。当他的大队人马冒雨到达南彝陵葫芦口,大家该晾衣服晾衣服,该烧饭烧饭,结果曹操像是被点了定时笑穴一样,又开始仰面大笑:“我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曹操刚简短地发表了一下他的用兵感言,打算立个以败为胜的flag,结果笑出了一个张翼德!两军混战之时,曹操只能骑马逃跑。

到了华容道的交叉路口,曹操认为数处烟起的小路是诸葛亮的疑兵之计,偏要走有炊烟的山间小路,还要求他的残军败将在坎坷泥泞的险道上填薪而行。估计将士们心里会默默祈祷:“路难走没关系,就求求你别笑了……”

谁知,曹操的定时笑穴又自动点开了,他立下了第三个flag:“人人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我的看法,他们都是无能之辈。如果我用兵的话……”不好意思,这下又笑出了一个关云长。曹操没有能力抵挡,只好打感情牌,抓住关云长叙说了他们曾经的友情,求他能网开一面。关云长这个人厚道啊,于是让曹操离开了。

这一情节虽然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但流传甚广,世人皆以为真。估计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是“梗王”。除了曹操以外,书中还有魏延“谁敢杀我”,韩馥“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王朗“只需一席话语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或许《三国演义》还应该有个别名,就叫《论英雄们的大型“社死”现场》。

flag该立则立,万一实现了呢

史上最有名且立住了的flag必须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那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这句话包含了两个flag,前者立的是事业,后者立的是爱情。

我们先来看刘秀在事业上立的flag,他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很多人会好奇,这“执金吾”到底是多大的官?执金吾原是古代保卫京城的官员,公元前104年由中尉更名而来。西汉时,执金吾的权力很大,担负京城内的巡察﹑禁暴﹑督奸等任务,掌北军,和掌南军守卫宫禁的卫尉相为表里。

很多人会把刘秀的这句话单独拎出来,认为刘秀心中仕途的天花板就是执金吾,其实不然,刘秀心中的志向可大了。他的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据载当年刘秀到了长安后,“见执金吾车骑甚盛”,于是才发出这句感慨。他看重的不是执金吾这个官职,而是执金吾外出办公时的盛大排场。

这个flag立下后,刘秀为了能将flag永远地立住,先是在天下大乱时,追随其兄刘縯起兵于南阳,号称“舂陵军”,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当刘縯被斩杀后,刘秀便与更始帝决裂,后又建立了东汉,定都洛阳。在经过了长达十二年的东汉统一战争后,刘秀励精图治,东汉逐渐形成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

由此可见,刘秀的前半句flag不仅立住了,还超额完成了,从前他向往的执金吾都归他管了,而后半句“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个flag,早在他尚未发迹时就已经立住了。这个有关于爱情的flag,刘秀能挺住还真不容易,他与阴丽华的婚姻经历了战乱与政治斗争,其间数年不见,阴丽华甚至都做好了离丧的准备,好在刘秀入主洛阳后,就将她接到了身边。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笔墨去记载这段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婚姻,但有个细节足以证明刘秀与阴丽华的感情深厚。

据载,在阴丽华去世十年之后,已近天命之年的刘庄(刘秀、阴丽华之子),居然梦到了父母生前幸福快乐的场景,以为自己又回到了年少时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他从梦中高兴地醒了过来,结果发现原来只是一场梦,竟难过得无法入睡。从这段史料的侧面就可以看出,刘秀娶了阴丽华以后,他当初立下的flag不仅挺住了,还用心经营了,刘秀不愧是挺flag专家。

除了刘秀,明朝的于谦也是一位挺flag专家。据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听人讲文天祥的故事,于是他决定把文天祥作为终身的偶像,并且立下雄心壮志:“我要做文天祥那样的人!”于谦还把文天祥的画像挂在了书桌前,以此激励自己。

从那以后,于谦真的是时刻把这个flag放在心中。比如某天见到别人家建造房屋,运来许多石灰,于谦就写了一首题为《石灰吟》的诗,其中就有千古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阶段的于谦,他的flag还只停留在独善其身的阶段,他表示自己愿意像石灰那样经受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的历练,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能名留青史就行。

又过了一阵子,于谦的flag升华了,他在家烧煤炭取暖,见炉中煤炭燃烧,他就写了一首《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次,于谦的flag从独善其身变为了兼济天下,他愿意为了天下苍生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甚至生命。

这个flag一挺就是数十年,当于谦走上仕途后,为官清廉,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年少时立下的誓言,他保卫京师,铲除奸党,辅助朝纲……他最终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无论flag立在哪里,是立住了,还是“社死”了,这并不重要,因为立flag就是希望的开始。当我们拿起手机,准备立下新年的flag时,请记住“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立志后,还须笃志。

相关文章

  • 劳笃文先生和他的书法艺术[图文]
    劳笃文先生和他的书法艺术[图文]

    劳笃文临《智永千字文》后记(部分)劳笃文《阿弥陀经》(局部)对《智永千字文》的看法和理解,牵涉到古籍收藏家、文物鉴藏家周叔弢与劳笃文对于书法艺术的修养和见解。《智永千字文》是为传布二王书法而写的,虽然也无法作为一整篇艺术作品去欣赏,但若认真研习书法,必须下工夫从《智永千字文》写起。周景良书箱内有几件劳笃文先生为我父亲写的手迹。劳笃文先生和方地山先生都是父亲最亲密的朋友。方地山比父亲年龄要大...

    39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王野翔:矛盾中前行的朝圣者[图文]
    王野翔:矛盾中前行的朝圣者[图文]

    李蓉君王野翔画好、为人和善。在众多师友的评价中,他画风正、才艺强、腼腆宁静、不逾规矩。不过,就像大海一样,波澜不惊的海面下面往往蕴藏着汹涌澎湃的力量。走近王野翔,走进他的画语境界,你会发现,看似一个面的王野翔却是多棱的,严谨中藏着诗性,朴实中藏着灵秀,内敛中发散着个性,谦和中支持着笃行……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激撞起的旋流,便推动着王野翔在艺术之旅中的迈进。成长在&l...

    181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从高原攀向高峰[图文]
    从高原攀向高峰[图文]

    珠峰归来不看山【编者按语】2004年,敬庭尧走进了珠峰大本营写生创作,现在看来,就觉得发生在昨天一样,依然使人感觉到新奇和震撼。一这次体验生活之所以令人震撼,是作者站在珠峰5200米的高度后,又向上攀登了一千多米,完成了生命的跨越。在当今画坛不乏画珠峰者,但走进珠峰大本营与珠峰面对面画写生者鲜见。敬庭尧的理由很简单:一是圆梦,见识一下世界最高山峰的“身材”,找到近距离画珠峰的感觉;二是...

    81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九探—艺术语言何以丰富多姿[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九探—艺术语言何以丰富多姿[图文]

    齐白石没有系统地受过书画教育,但并不意味他在这些方面有所缺失。就像今天我们许多书画从业者受过良好的书画教育并不意味尽得一样。他早年跟胡沁园学习绘画,对于老师的教诲到了他晚年时仍铭记肺腑:“沁园师常对我说,‘石要瘦,树要曲,鸟要活,手要熟。立意、布局、用笔、设色,式式要有法度,处处要合规矩,才能画成一幅好画。’他珍藏的古今名人字画叫我仔细观摩,又介绍了一位谭荔生,叫我跟他学山水。”实际上齐白石的艺术...

    49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清代画坛四僧:野逸画派的革新之风[图文]
    清代画坛四僧:野逸画派的革新之风[图文]

    朱耷《秋山图》文/朱绍良石涛(1642一1718年),法名原济,也称作元济、道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明靖江王之后,出家为僧。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曾挂单居住敬亭山广教寺13年,游历黄山及南京、扬州、北京等地,中年以后定居扬州。擅画山水、释道人物、兰竹。他的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派别,以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自然,并完善...

    83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何桂彦:展览应纳入当代艺术史的考察中[图文]
    何桂彦:展览应纳入当代艺术史的考察中[图文]

    张晓刚1984年作品《子夜》,纸板油画。(资料图片)何桂彦:展览应纳入当代艺术史的考察中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陈宇强日前,美术批评家、四川美院美术系副教授何桂彦在广州美院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史”的讲座。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何桂彦主张可以从展览史的角度切入,他指出当代艺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与以往的艺术不尽相同,展览机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必须被纳入艺术史的考察当中。...

    161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国泰民安 喜迎国庆——著名画家李永衡[图文]
    国泰民安 喜迎国庆——著名画家李永衡[图文]

    艺术简介李永衡,1977年生,职业画家。自幼对传统文化有特殊的爱好和认识,作品不论山水、人物、花鸟,兼工带写,上溯唐宋,糅合己心;形成了一种气格超迈,高古顽艳、俊逸静雅的风格。山水画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山水通过对传统潜心研究,对自然和生活深入体察,在艺术实践中墨与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增强了国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所创作的巨幅金碧山水格调积极向上、气势磅...

    12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雕”与“塑”的生活美学[图文]
    “雕”与“塑”的生活美学[图文]

    当代中国雕塑走向何方?艺术家们在践行着不同的路数,以突破西方化雕塑传统的架构。这便意味着,作为本土化的艺术门类的中国雕塑这一门的创新,仍是植根于本土根基的,由此才能创作出“中国的”雕塑品,外来雕塑物的追随者之路也已走断了。张羽雕塑《指印——注入泥土中的肉身之迹》当代艺术家正在通过在雕塑艺术的边缘行走,实现着这种“突破雕塑边界”的新创。近日,应壹美美术馆之邀观看名为“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

    67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电商可以取代画廊吗?[图文]
    艺术电商可以取代画廊吗?[图文]

    当下,经济不景气必然使画廊这个连接艺术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行业乏善可陈。更要命的是,画廊还要面临着艺术电商的“切蛋糕”。“切蛋糕”的行为来自于互联网的助力。与画廊与签约艺术家一般五五分成相比,艺术电商平台收取的成交佣金是20-30%。还有,艺术电商借助网络传播的便利,可以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那么,在互联网助力下,艺术电商可以取代画廊吗?在众多看好艺术电商的潮流下,我们看到的是另一面骨感的现实:在数...

    195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回望2020中国艺术品市场[图文]
    回望2020中国艺术品市场[图文]

    2020年,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突如其来,中西实体交通几乎断绝,更多地只能依靠线上,依托于虚拟空间。各类博览会、艺博会、交流会不得不推迟,而“春拍”则与“秋拍”合流。当然,也是在2020年,一些秘藏已久的古书画,重新回归到公众的视野中,不仅带来了新观点、新视野及新方法,特别推动了艺术史某些细节的再思考,成为重构艺术史的重要“推手”。吴彬《十面灵璧图》:赏石文化的当代阐释《十面灵璧...

    104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管窥亚洲艺术视野的变迁[图文]
    管窥亚洲艺术视野的变迁[图文]

    “20世纪艺术中的原始主义”展览招贴,MoMA,1984年战后日本美术馆的视野战后,日本美术馆主要展出西方巨匠的作品,如梵高、塞尚、莫奈、鲁本斯、维米尔等。今天我们看到的日本美术馆多数是1960年代开始大规模建设的,展览的内容可分为三种:西画巨匠、日本画巨匠与日本艺术团体。比如西画巨匠的安格尔展,鲁本斯展,提香展,梵高展,日本画巨匠的平山郁夫展,东山魁夷展,加山又造展,日本艺术团体的二科会展...

    62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追溯原始的毕加索[图文]
    追溯原始的毕加索[图文]

    1907年,毕加索得到了他的第一件来自欧洲文明之外的艺术收藏品,这是一尊南太平洋马库萨斯群岛的提基神像(Tiki)。同年,他在参观了巴黎特罗卡代罗人种志博物馆之后大受震撼,重新修改了一幅正在创作中的作品。这幅《阿维尼翁的少女》在1917年7月问世,成为震惊画坛的杰作,被誉为现代艺术史的里程碑之一。一百年后,作为特罗卡代罗博物馆在精神与藏品上的继承者,法国巴黎盖布朗利博物馆在今春策划了一场题为“原...

    132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胡曰龙艺术浅探[图文]
    胡曰龙艺术浅探[图文]

    胡曰龙 水乡夕照 油画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提倡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同时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高等艺术教育要忠实执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教学方向,而具象绘画是美术教学与艺术创作的基本内容。胡曰龙是在当时的教学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美术专业人才。他在一心追求自己所憧憬的历史题材之余,对反映普通人群的喜怒哀乐,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寄予了情感上的...

    192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传统书法生命意识的生发[图文]
    传统书法生命意识的生发[图文]

    杜甫《寄贺兰铦诗》帖(之一) 黄庭坚把书法作品理解为生命的形态,是古代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以生命来譬喻,重在说明书法同生命一样,既有形体相貌,也有声气、精髓和心灵。在时间的纵向坐标上,书法的精气神则会呈现出应有的青春气象、盛年风貌和苍老景况。书法的生命化是艺术的“自觉”和“自醒”。魏曹丕《典论》提出“文以气为主”,标志着艺术开始与生命特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南北朝刘勰继承这一观点并加以发挥,在《...

    154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刘咏阁作品《从混沌中出落》被奥地利皇室珍藏[图文]
    刘咏阁作品《从混沌中出落》被奥地利皇室珍藏[图文]

    最近,奥地利王子和王妃代表奥地利皇室收藏了我国绘马名家刘咏阁精心绘制的丙烯作品《从混沌中出落》,并对作品赞不绝口,连称:画得太好了,画得太好了!奥地利王妃和王子收藏刘咏阁(老墨)的丙烯作品《从混沌中出落》刘咏阁,号老墨山人,别号粥叟,毕业于军艺和中国艺研院研究生班,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曾任校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教授《中外美术欣赏》《书法实践》等多门艺术课程。出版有百万字的高校艺术教材《西画...

    19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