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
记得小时候观看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东邪西毒》,这里面混乱的场景,前言不搭后语的台词使我除了洪七这个角色所说过的一句话之外什么也没记住——“谁说不能带着老婆闯荡江湖啊?”。是的,电影看过很多遍,自己也被岁月刀砍斧剁,慢慢的也就了解了王家卫心中的江湖和大侠究竟如何。但是,印象最深的仍然是的洪七这个角色,以及洪七所说的那句话“谁说不能带着老婆闯荡江湖啊?”。洪七这个角色至今是我的偶像,至今是我认为最值得敬重的人,是真正的男人。但是,时隔多年之后,包括我本人也没有做到,在我身边我从来也没有见过谁能像洪七那样自力更生,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去奋斗,但同时还没有抛弃家人,属于那种带着家人上路。直至今日,如果说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我认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朋友——王健峰,现实生活中的洪七。
王健峰是我见过的学习最努力的一个,在专业上努力的程度,至今我没见过第二个。如果说在学习上努力刻苦已经很难得了,那么能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上善于思考,敢于创新,那就是更加难能可贵了。我想这句话是最能够概括王健峰在艺术上的追求。凡是学过中国画的朋友都知道,中国画要想打进去很难,若打进去之后再打出来也就更难,这就是为什么李可染先生说“要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王健峰对此有自己的理解,其一方面,始终不放弃临摹这一条学习的方法,研究传统,并且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不断的挑战更新的,更深的,更难的知识,在与这同时,也在不断采用自己所临摹的知识和技法,进行组合进行创作。可谓是一边临摹一边创作,一边学习传统一边研究生活。这一点是将传统与现代生活相统一,对传统符号的掌握以及对现实题材的把握,有机结合的成功的范例。其在求学期间,对于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山水画都进行过临摹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考入了自己理想中的艺术院校成为了专业的美术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王健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作的特点一触即发,可谓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完全是之前十年努力的结果。
王健峰的山水画作品一直是我所关注的,我对其山水画发展的关注甚至已经成为了我个人艺术欣赏实践以及艺术理论思考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健峰近两年来的作品更是让我不断欣喜,望之可让心灵为之一震,回味咀嚼更是余味无穷。由此阐发的理论层面的思考更是令我久久不能释怀。其画面的亮点颇多,但我个人认为最可圈可点的还是其个性十足的艺术审美,尽管其目前画面艺术审美取向还多多少少受艺术语言系统而尚未最终完整构建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而没达到彻底的彰显和最终的艺术高度,但其仅凭目前的作品就足可以成为有类似生活经历和求学经历的当代青年山水画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艺术审美的价值取向和具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一,东北地域的艺术审美的心理基础和由此导致的潜意识层面的经常性的流露,二,现代学院派的艺术审美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艺术审美研究方法,三,文人画艺术审美的最终着眼点和由此导致的显意识层面的画面符号。
一、东北地域的艺术审美的心理基础和由此导致的潜意识层面的经常性流露。
王健峰是从东北黑土地走出来的画家,自幼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下的乡村长大,在遍偿农村劳作的同时也算实现了传统文化所说的耕读渔樵,只是这耕读渔樵被付予了东北地域特有的文化特征,其中少了传统文人耕读渔樵的那种理想化了的悠闲与恬静,多了许多实现生活的辛苦与扎实。其画面的艺术审美的基础也由此而生,成为了其一生艺术追求的逻辑起点和重要基础。东北地域艺术审美那特有的雄浑博大、静谧深沉,还带有一丝神秘感在其画面里的体现是十分充分的,尽管这种艺术审美的倾向有时候连作者本人都已经不太在意了。这艺术审美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因为外出求学,接受了京津国画等当代中国画的诸多元素而在直观上不太明显了。但东北地域艺术审美的心理基础作用使得在其作品里会时不时地流露出来,这是潜意识的自然流露,而非像正在东北地域专门从事东北地域题材创作的山水画家那样的有意为之。如,画面的色调仍然以稳重、夯实,尽管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造型上有许多借鉴了江南山水画的符号,但主体的色调还是能够流露出东北地域艺术审美那种特有的雄浑博大、静谧深沉。那种因客观题材因开发较少而带来的神秘感倒是越来越少了,与之相对的人文气息尤其是传统山水画那种独特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了。我想这就是地域文化艺术审美的力量所致吧,换句话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进几年来的中原文化的沁染,使得王健峰画面里的人文气息越发浓郁了。但与其他本来就出自中原或江南的同龄山水画家相比,那分东北地域特有的艺术审美气息还是存在并且成为了其画面的特色之一。
王健峰作品《査济写生之三》
二、现代学院派的艺术审美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艺术审美研究方法。
王健峰是现代学院派出身,学院派的独有的在造型方面的强调严谨细致,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强调系统性都在其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如果不带任何成见地来看我国的现代学院派建设,应该说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是比较成功的。我国的现代学院派的美术教学,有可能像一些批评所说的那样没有培养出大师来,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其将尽可能多的学生培养到了80分。也就是说,其作为一个整体教育、基础教育、综合教育,对学生的美术基础进行了十分扎实的训练。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目前除了俄罗斯之外,就不再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了。在这样一个教学体系之下,王健峰对于造型等方面的理解和表现能力都十分扎实而全面。现代学院派的艺术审美体系强调现实主义、强调注重生活、强调关注社会,即使是最能体现传统文人那种闲云野鹤式的生活方式的画种也要在手法、理念等层面强调现实生活和社会理念。这也可能是许多从传统文人画角度出发做研究的学者对现代学院派的中国画,尤其是对现代学院派的山水画不以为然的原因。但这恰恰是我国现代学院派的特点和胜算所在。学生毕业离开校园之后,很少能继续在文化氛围很好,很利于中国画创作发展的环境里工作,多数毕业生毕业后为了生计,都是以“业余者”的身份来进行研究和创作的。在这种没有专门指导(更谈不上指导的持续性)的环境里,学院派所给予的艺术审美以及这种艺术审美背后的研究方法体系就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以自为、自学的状态来从事创作和研究,尽管在最初的五年甚至是十年里,因主要着眼于画面语言的提升和造型的刻画研究而使作品的个人风格并不十分突出。健峰毕业后的最初5年从事与山水画艺术无关的工作,谁都知道这五年是年轻人最可宝贵的五年。年轻,精力旺盛,有想法,有干劲,有对艺术追求的渴望和创作的表现欲。但这五年偏偏缺少直接的专业指导和在专业氛围里的持续熏染。于是,现代学院派艺术审美的基础性作用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松响石林秋青绿山水六条屏
三、文人画艺术审美的最终着眼点和由此导致的显意识层面的画面符号。
健峰通过个人巨大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天津美院山水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随后的五年其如鱼得水,终于使得自己的艺术有了质的飞跃和个人面貌的初步形成。单纯的学院派学习经历会让画家陷入僵化和死板,这一点是学院派体制内部的人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对此,健峰很早就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并且也设计了解决的办法。其讲现代学院派的研究方法作为途径和手段,将传统文人画作为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层次的切入点。尤其是最近3年,画面的文人气息日渐浓郁,不但脱离了具象造型对中国画笔墨语言的束缚,更是在艺术审美方面上了层次。这是对传统文化本质上的继承,是精神上的继承,而不是如许多不明就里的画家那样仅仅以模仿传统山水画语言符号为能事。最近两年来,健峰在画面里加大了对传统山水画语言符号的借鉴比例,这是以对真山真水长期写生实践和艺术考察深入分析,厚积薄发的结果。由此,其画面的语言符号的组合是自然的,色调的搭配是统一的,造型的刻画是深入的。与此同时,语言符号的组合与传统文人画艺术审美实现了完美的对接,色调的搭配上实现了视觉上的强势和明度上的和谐,造型的刻画上更是将学院派的写实手法与传统文人画的写意手法较顺利的结合。
王健峰作品《溪山祥云》
人物介绍:
王健峰
王健峰,1981年生于哈尔滨。
2012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现代管理大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书画报社特邀编辑,记者,高级摄影师。
作品《春山揽胜图》在“相约香江”全国中国画交流展中获银奖。
作品《金色太行》入选全国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
作品《溪山清远》入选当代中国画百家百扇艺术展。
作品《杜甫诗意》入选中国当代百名工笔画家提名展。
作品《溪山清夏》入选天津市达沃斯论坛第六届新领军青年国画展既“东方艺术国画展”作品被天津市政府收藏。
发表论文《山明水净-写生感悟》《现当代青绿山水画审美研究》
出版著作《中国画技法大全——皴法析览》
《中国画技法大全——皴法解析》辽宁美术出版社
王健峰作品《山静松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