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看张大千敦煌摹古的新感想[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荣荣 点击 :

看张大千敦煌摹古的新感想 | 艺术杂谈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这是他化蛹为蝶的重要动因。

何频

【画谭新钞】

今年闰四月,中原的秋天特别长。10月中下旬,寒露和霜降都已经过了,但黄河两岸和南太行,大地的树木与山上的灌木,还都是绿的。这时沿高速公路从河南去山西,登高一入三晋地界,则是别有洞天——太行深山里昼夜温差大,分明红叶满山,恰似淮南春日尽开的红杜鹃,正一派“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唐诗境界。然而,和大自然层林尽染的风景堪比美的,是太原“山西博物院”和“四川博物院”正联合举办的《大千世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

在张大千的艺术生涯中,敦煌摹古是其蛹化为蝶的重要一环。1941年3月,他率弟子和家人由成都到敦煌,原本打算只待三个月,可宝山一入不肯还,一直待了将近三年。为了这次敦煌摹古行动,张大千大量出售自己的作品和藏品,还先后借债五千两银子,相当于五百根金条。而三年面壁之后,友人发现,他走时须发如漆,归来已经耳鬓染霜。张大千夫人杨宛君提前离去在前,常书鸿的妻子陈芝秀接着也弃夫而去,她们都说因为敦煌见不到女人。

历时两年半,先后临摹壁画276幅。这工作艰辛不说,程序也非同一般。先由助手以透明蜡纸覆盖在壁画上钩摹,再将勾摹所得画稿复拓于事先在画框上绷好的白布上,接着让弟子或僧人协助上色。张大千自己则用墨勾描出线条,并修改定稿。每天天亮入洞,黄昏出洞。“大千磅礴坐卧其下者,几及三载,燃脂握管,目营手追,其间门人子侄,以及番僧匠史,各佐厥事,祁寒盛暑,劳苦相勉。”(《临抚敦煌壁画展览序言》1943年)通过苦苦面壁与古人深入交流,显然,他的临摹,已不是简单的模仿。他在兰州举办展览,回到成都后,又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还出版了《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第一集》,一时成为中国艺术界的盛事。陈寅恪不顾别人对张大千的苛责,热情称赞之:“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在吾民族艺术上,另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事,更无论矣。”

傅雷则说不好。张大千的临摹,徒具其形无精神。并世的画家里,他只肯定黄宾虹和齐白石。而同样是为了古物,傅雷1936年冬天在洛阳,作龙门石窟调查两个月左右,嫌北方环境艰苦,与朋友通信发牢骚,匆匆就离去了。

我也算熟读傅雷美术批评文字的人。这几年博物馆免费参观,美展和大展争奇斗妍,张大千画展也多。本来只是直觉,不同的展厅之中,觉得凡有张大千的画,都打眼而突出。但是我一直记着傅雷等人对张大千严厉的批评,被先入为主的观念引导着,恐怕诡谲的张大千欺骗了我。然而不行,张大千的风头与锋芒,分明是盖不住的。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冬天,四川、天津和北京,在首都博物馆又展张大千,展品不少,也有若干敦煌临摹壁画,可是那个展览,布展的场地与光线有问题,缺陷之一是太多太密,反倒是令展品失了神采。我在那若明若暗的环境里,重点欲挑其摹古的毛病,一直念叨着傅雷和陈子庄的话,好与不好,着实又掂不清。

但这一次,在山西博物院四楼疏朗的大展厅里,再次与张大千相逢,我终于看清楚了张大千——像一个个性鲜明多才情而很容易被俗世误解,然而是值得尊敬与亲近的学者,过去我把他疏远了,太不应该太可惜。所以,傅雷再也劝不住我了。张大千重现了盛唐前后古画的风采和神韵,是真老虎!我这时觉得,高阳将大千敦煌摹古与唐僧取经相比,是有道理的。为了再回味和仔细鉴别,还特意买了一本展览的画册,展读再三,我要说傅雷批评张大千,是走眼了。

1945年前后,兵荒马乱满神州,各地本不具备办美展与欣赏美展的客观条件。加上社会对张大千的误传,傅雷在人品上不仅不认可而且鄙视张大千,自然就认为他的艺术连同其敦煌摹古都不行。不清楚作为批评家的傅雷,是否进场参观了1948年张大千在上海举办的敦煌临摹壁画展览。不要说张大千,民国人同时也看不准齐白石。当年围绕齐白石及其大写意艺术的攻讦与争论,此起彼伏,独具只眼的张葱玉就曾为齐白石鸣不平。《张葱玉日记》1941年1月23日:“至荣宝斋购齐白石画一帧,精妙绝伦。拟装成横卷,以俟五百年中识者鉴赏。”同年2月25日又记:“余购齐白石画二帧,观者嗤怪,因跋而藏之,不复示人。”本次张购齐白石何画待查,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第一编(1960年)里,却有齐白石两幅画的著录,一为《喜鹊》,“纸本,高33.1公分,宽34.14公分,墨画喜鹊一,墨气浓郁,神态如生……戊子(1948)年作。”一为《芦蟹》轴,“绢本,凡高73公分,宽41.5公分,水墨画……神态琼绝,明清以来善画蟹者,虽徐青藤、李复堂,知其不能过此……虽未署年月,以画格观之,当是七十以后、八十以前之作。”张葱玉和谭敬,原本都不收唐宋及明朝以下的作品,包括扬州八怪,但是张葱玉独偏爱齐白石。

潘天寿先生先后说过这样的话:

艺术不要求同,这是原则性。每个艺术家有他的不同创造,这是他的不同成就。

在潘天寿先生前面,古代的文论与诗话里也有类似观点。联想起当代西方文艺批评里“忘我与认同”的理论,乔治·布莱在《批评意识》中说:“经历他人的思想必须在弃我之后并经弃我的准备。……唯有忘我才能实现与他人的结合。”经过几次回合,本次直面张大千的画,我终于看出了张大千的好,掩不住的好,十足的光彩夺人。终于认为陈寅恪评张大千无比精准。这便是我自己本次在太原看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新感想。

(作者系文化学者)

相关文章

  • 江南农事图[图文]
    江南农事图[图文]

    《江南农事图》为彩色长卷画稿,长16.6米,宽0.30米。该图创稿于1983年初,勾线于2009年10月尾。我在图尾题道:“吾生于农村,自幼耕种在土地上,与家乡父老同忧乐也。为了使万代子孙了解一千九百八十年间中国江南农村的农事活动,故作图以记之。从中,亦使人们懂得:‘一粒粮食一滴汗,农夫不作田,饿死帝王君’的道理。农民之伟大,不但能自食其力,还养活了整个社会上的人。历史上,余还没看到有人系统的作...

    155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五形幻化 梦笔生花——王梦之书画作品散评[图文]
    五形幻化 梦笔生花——王梦之书画作品散评[图文]

    书法之道,书为写,法为度。书写强调用笔熟练,盖以时日推移,量化积累。法度要求笔笔有出处,字字不逾矩,出于传统,合乎理法。在书写的过程中,遵循法帖,从量变达到质的飞跃,意到笔到,得心应手。而后随心所欲,融入心性修养,自带一种时代气息,从而成就一家之独特风范。理论说来简单,书法之成就实难如登天。没有悟性,勤奋不得要领不可。有悟性也需坚持十五年以上,方有进入书法门槛之可能。故在书法界,懂书法者已是知音...

    146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没有苏轼 中国绘画会怎样?[图文]
    没有苏轼 中国绘画会怎样?[图文]

    2018年,消失近百年的两张最重要的宋画相继出现。首先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前不久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秋拍夜场,以4.6亿港元落槌。一时间,关于此画引发了“亿元高价”、 “国宝回流”、“画作真伪”等话题的种种讨论。暂且不提苏轼的文学成就,其绘画作品一直广受讨论。苏轼画风大胆,极具创造力,尤擅画墨竹、怪石、枯木等。但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苏轼画作十分稀少。一般认为,目前仅有两幅,一幅是现收藏于中国美术...

    184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纤维艺术该何去何从[图文]
    纤维艺术该何去何从[图文]

    展览现场8月25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办的“不同的声音: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展在清华美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乌拉圭、土耳其、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的20位代表性艺术家的30余件纤维艺术作品,意在探讨纤维艺术的价值与未来发展。“纤维艺术”一词在20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出现在美国,并于60至70年代迅速发展至鼎盛,在美国被称为“纤维艺术运动”,在欧洲被称为...

    3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盘点潮白河边上的创意艺术区[图文]
    盘点潮白河边上的创意艺术区[图文]

    何为CAD?“中央艺术区”(CAD, Central Art District)是一个新概念,是对于目前全球范围内艺术产业向“世界城市”集聚,并引发“世界城市”功能进化的最新发展趋势的一种描述。所谓“中央艺术区”,首先是指艺术产业全球性集聚,依托世界城市形成全球性艺术网络的中心结点,以其艺术家集聚的规模和水准,艺术活动的活跃程度和代表 性,以及艺术产业的支配力和影响力而具有全球性引领作用;其次...

    184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王铎的情绪:文人搞不好政治 只能发大牢骚[图文]
    王铎的情绪:文人搞不好政治 只能发大牢骚[图文]

    浙江美术馆正在举办王铎书法大展,王铎书法宗二王,而对待即使像怀素这样的大书法家,也照样排斥。有人评其书法出自怀素一脉,这当然是褒其书法,绝无贬义,不料王铎十分反感,引发了情绪。他甚至不止一次将这种反感和情绪发泄到了他的草书杜甫诗卷上。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卷(首都博物馆藏)这里所谓情绪,不是指王铎仕清之后对朝政或者对满人的不满,而是指他对于自己的书法因为某些人的看法所引发的情绪。他当然对朝政会有...

    97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曹瑞华[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曹瑞华[图文]

    艺术简历曹瑞华,生于陕州古城,石榴堂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曹瑞华写意花鸟高研班导师。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画院执行院长,中国文艺家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大西山墨香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曹瑞华作品集》,《荣宝斋》特出版画谱专集;在《魅力中国》《收藏天下》《水墨丹青》等栏目做专题报道。先后在中国美协主办的《美术》、《美...

    174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硬笔书法家霍鸿伟:随性自然 笔随心动[图文]
    硬笔书法家霍鸿伟:随性自然 笔随心动[图文]

    提起书法创作,最直接的联想是毛笔在宣纸上尽情挥洒。其实,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对于汉字的书写一味讲求形式的固定,对文明的发展未免也是一种束缚,只要有心,任何工具都可以书写汉字,汉字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今有霍鸿伟手执硬笔,起承转合、恣意潇洒、扭转乾坤、气象博大,他的硬笔书法在新的领域里开辟了汉字的另一种书法传承。初闻书法霍鸿伟开始他的书法之路,没有什么天赋使然,也...

    81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连环画长征需强大的青年队伍[图文]
    连环画长征需强大的青年队伍[图文]

    耿天平除三害连环画看到“第五届架上连环画展”的参展作品时我是非常激动的,我们努力了十年,终于有了回报,参展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十年之最。连环画在延安时期就肩负着思想引导与传播的历史担当,在1949年后,更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创作机构逐渐建立和规范,创作队伍也不断壮大,文化艺术精英汇聚到连环画创作团体中,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

    55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城市的“文化牌”[图文]
    城市的“文化牌”[图文]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许多城市都试图通过打好“文化牌”引领城市复兴,擦亮城市形象。在欧洲,西班牙城市毕尔巴鄂是一个典型代表,那里的实践和经验或将启发一些思考。昔日钢铁小城蜕变为欧洲文化之都毕尔巴鄂位于西班牙北部沿海,是巴斯克自治大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比斯开省的首府。这座城市始建于1300年,...

    49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评论:有些展览二三十年前是先锋 放到现在则滞后[图文]
    评论:有些展览二三十年前是先锋 放到现在则滞后[图文]

    毕加索 在安提比斯夜钓 油画 1939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有些展览,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是有意义的,放现在则沦为滞后的先锋。一直保持作品本身品质的杜尚才是真正的观念艺术大师,百年之后,现在直面他的现成品,依然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这几年,把杜尚、博伊斯挂在嘴边是艺术粉丝圈的新时髦。热衷于当代艺术的人许多是这几年才开始追逐欧美当代艺术,他们以前崇拜的是国内当代艺术明星艺术家。在各类当代展览的氛...

    173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陈龙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陈龙艺术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陈龙,号葆光、石泽堂主。1967年12月生于甘肃,现居北京。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山水画高研班、北京画院高研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江山行画家组主持画家、北京敦煌中国画院院长。心游万象——葆光艺道随笔以传统为宗,以自然观化,以象悟道,以老庄哲学为根基,领悟“坐忘”、“心...

    36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从戴熙载的身份及其墨迹看当代书风[图文]
    从戴熙载的身份及其墨迹看当代书风[图文]

    戴熙载书法广东书人品鉴录之二十一黎向群广州番禺,源远流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清代,单是石楼镇戴氏宗祠,现存三位进士、翰林旗杆夹石刻,一位是戴鸿慈,另一位是戴霖恩,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就是戴熙载了。戴熙载生平资料很少,只知道他为光绪甲午年举人,即1878年。光绪戊戌会试,钦赐翰林院编修,即1898年。至于他的墨迹更难查考,广东权威的《广东历代...

    28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品读当代画家王孔华的国画艺术[图文]
    品读当代画家王孔华的国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王孔华,号樸厚斋、1964年出生,山东青州人,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凤凰岭首届中国画学精英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画艺术研究院院委、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导师,中国人民大画院特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获庆香港回归十周年全国中国书画大展金奖;2013荣获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书画类三等奖;2012...

    94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从作品看当代艺术中的“绿色价值”[图文]
    从作品看当代艺术中的“绿色价值”[图文]

    武俊作品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的艺术家必然经历社会不断变化的影响,其思想感情也随其波动乃至纠结。武俊近年的作品产生很大的变化,其视角从都会转向了乡土,这个变化很大。究其原因有以下一些看法,当九十年代初他画城市时,正是中国大陆城市发展最猛烈的时候,拆旧楼建高楼大厦,扩街道砍树,好不热闹,城市一时间旧貌换新颜,被塑造成一个巨大的新型的乌托邦体系。这个迅猛的潮流——那种新鲜而陌生的...

    26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