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郭宜中: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轩轩 点击 :

郭宜中: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 美术文摘

李雷云长秉烛读春秋纸本彩墨2012年

近年来,李雷的三国人物画越来越引起画坛的关注,国内一些知名的画家和评论家在评价其作品时,几乎都用过同样的话:“李雷的三国人物画,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对中国水墨画的一种发展和创新。”平心而论,这并非溢美之辞。

超越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实现传统水墨的现代转变,是李雷三国人物画最具个性的艺术特色。众所周知,由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关、张以及曹操等三国人物早已是各种艺术门类表现的素材,比如戏剧、电影、电视连续剧,比如民间的木版年画、石刻画像、脸谱面具、剪纸、刺绣、泥塑、蜡染等,都有各自的上乘作品,有的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在水墨戏曲人物画中,文人戏笔意味突出,形成了典型而牢固的文人墨戏的基本定势。因此,若用水墨来塑造新的三国人物形象,继续沿袭他们的笔墨程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用当代人的审美视野,另走出一条路来。为此,李雷作了多年艰苦、认真、甚至有些孤独的探索。首先他吃透了中国戏曲这一国粹中所表现出的诸如抽象、荒诞、印象、魔幻等我们原以为是泊来品的表现手法,把自己创作的基本点定在当代美学的最前沿位置。然后,再运用自己已熟练掌握的版画创作中各种可借鉴的成熟的手法和经验,多方面、多层次地吸取其他民间艺术的优秀元素,大胆尝试,精心研磨,细心打理,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水墨程式,使他能在三国人物的造型上自由酣畅纵横捭阖,在笔墨着色上随心所欲淋漓尽致。让三国人物一个个以不同于其他美术门类的崭新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角冲击力。从一个角度看,有点像三国戏曲人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又有点像木版年画、石刻画像等民间绘画中的三国人物,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象,给人留下悠长的艺术回味和广大的想象空间,甚至会让人想起“初看是山,再看不似山”的那个禅学公案。因此,李雷笔下的三国人物,已不是传统水墨画的三国人物,或是民间绘画等其他美术门类中的三国人物,而是众多美术元素综合起来的,以水墨表现为主要特征的“李雷三国人物”。现在有人往往把李雷的画称作戏曲人物画,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李雷的三国人物画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大胆地把大写意用于三国人物的营造上。写实、小写意用于人物画在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中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经典之作,产生过巨大影响,观众早已普遍接受。然大写意人物,不仅画坛理论界有争议,就普通的观众而言,已成定势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常使他们对大写意人物多有排斥。但从当代审美情趣的巨大转变看,从世界和中国绘画的发展趋势看,大写意人物画也是中国水墨人物画必定要走的发展道路之一。大众的审美情趣是跟着时代走的,也是要靠艺术家去引领的。因此,在细品李雷的三国人物画时,我们会从他的人物造型不太符合西画的解剖学和透视学的荒诞中看到一种全新的美,会在他抽象的色彩或某些方面的庞杂和零乱的魔幻中产生另一种从未有的视觉感知,这应是大写意手法带来的效果。罗丹早就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而李雷的三国人物恰恰是别样的。

李雷的三国人物画已趋向成熟,但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在人物造型的怪诞重叠、色彩介入等方面,仍可以继续试验探索。但愿李雷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绝不要受到其他外来因素的干扰,因为艺术上的创新,难免艰辛孤独。因为作为一位潜心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若不在此种氛围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他的作品或许一时能卖个好价,但也可能是速朽的。

相关文章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曹鸣喜[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曹鸣喜[图文]

    【艺术简历】曹鸣喜,教授、硕士生导师,别名田园、鸿仁,号醉仙斋主人、苏鲁画鱼人,斋名醉仙斋、淬莲居。江苏连云港人,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原烟台南山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厦门工学院国学院副院长,厦门工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现为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评委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学校...

    17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古风“破圈”&国漫“突起” 彰显Z世代的文化自信[图文]
    古风“破圈”&国漫“突起” 彰显Z世代的文化自信[图文]

    以国产动漫和古风文化为代表的中国风审美潮流屡屡破圈,成为近些年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其背景是出生于新世纪之交的Z世代,既是二次元文化的拥趸,也是影像消费的主力军。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成长起来的Z世代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有更多自信和认同,这是与20世纪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新青年以及八九十年代市场化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们所不同的情感和文化结构。超越流行文化窠臼,让作品有了“余衍层”2015年以来,...

    3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名家风采 当代水墨写意人物画家:于立学[图文]
    名家风采 当代水墨写意人物画家:于立学[图文]

    【艺术简历】于立学,汉族,辽宁鞍山人,1965年生,199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陈钰铭水墨家园工作室画家,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目前供职于东北大学。近年来先后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课程班、北京画院袁武工作室、陈钰铭水墨家园工作室,现居北京。代表作品1.《冬捕》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辽宁展区(辽宁美术馆,2014年)2.《查干湖渔民之九》入选首都博物馆画院首届中国...

    7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东平人梁楷:中国简笔画始祖[图文]
    东平人梁楷:中国简笔画始祖[图文]

    东平人梁楷开创了中国大写意人物画的先河,被后世称为“大写意画鼻祖”和“简笔画始祖”,影响深远。他的名字曾在1987年被国际天文学会为水星上的环形山命名,当时享有此殊荣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只有15人,且每个人都为该领域的绝对“大咖”和牛人。他作为南宋画院待诏,最高级的宫廷画师,竟不接受皇帝赐予的金带,飘然“挂带而去”,惊世骇俗,被世人称为“梁疯子”。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也是一个开创了一个...

    32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印象派反传统吗[图文]
    印象派反传统吗[图文]

    王劼音 梅家坞之一 50×61cm 布面油画众所周知,印象派一词非印象派画家自己的创造,而是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两幅没有署名的画——一幅画日出,一幅画日落——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时得来的。这次参与1874年所组织的落选者作品展览的艺术家主要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塞尚和德加。当然,印象派画家也乐于接受这样一个时髦的名字。事实上,他们能聚在一起并非他们有多少共同之处...

    6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接棒非遗技艺的90后:在守望中踽踽前行[图文]
    接棒非遗技艺的90后:在守望中踽踽前行[图文]

    孙卫把皮影戏与流行动画片结合,以“跟上时代潮流” 孙卫供图 摄中新网西安3月18日电 题:“接棒”非遗技艺的90后:在守望中踽踽前行中新网记者 阿琳娜“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皮影戏,即使学了能坚持下来的也不多。我是真心喜欢,想一直干这行。”19岁的孙卫告诉记者,“人给皮影传输了生命,但皮影却演绎着精彩人生。”孙卫的爷爷孙景发,作为孙家皮影的“掌门人”,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家皮影社已...

    100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自然出灵性——读俞旅葵的岩彩画[图文]
    自然出灵性——读俞旅葵的岩彩画[图文]

    《沉醉的红色》1999年矿物色、麻纸、箔 60X70CM我接触和了解矿物色绘画始于我对自身收藏敦煌文献的认识,敦煌莫高窟壁画所用颜绘差不多都是矿物色(少量植物色)。后来我接触过一些古代西藏唐卡,又进一步认识了矿物色绘画的特质,那是有“浮雕般”的绘画气质。十余年来,我走在西域的“丝绸之路”上,在熟视无睹的甘肃马家窑彩陶、贺兰山岩画、秦兵马俑、汉墓室壁画等反而弱化了我对其上色彩的认识,而更多关注的是...

    197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彭贵军:习俗视野下的艺术展览效应[图文]
    彭贵军:习俗视野下的艺术展览效应[图文]

    展览(展厅)作为当代视觉文化的主要呈现方式,一直以来都在艺术生成机制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二十世纪哲学家、美学家乔治·迪基曾有“艺术即习俗”的著名论断。迪基认为:一件物品是否被界定为艺术取决于艺术界的核心成员,艺术界其实就是一个社会习俗,其核心成员由艺术创作人员、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术媒体、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家等各方力量共同组成。尽管艺术界中的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或职业分工,却...

    81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图文]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图文]

    英国的某美术馆内景学习看展是没有“天上掉馅饼”这回事的。只有学习艺术史与文化史,别无他途。喜欢看艺术展的文艺青年有福了,今天中国的艺术展是前所未有的多。同时,文艺青年有难了,因为艺术展并不像电影,我们往往看不懂。其实看不懂很正常,因为艺术展一开始就是阶层划分的工具。艺术展的“前世今生”中国最早的艺术展就是文人和政治精英的小圈子游戏。其实中国古代并没有“艺术展”的概念。但并不是说古人的作品没...

    137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孔达达:金融界和艺术界是两个领域 语言转变很难[图文]
    孔达达:金融界和艺术界是两个领域 语言转变很难[图文]

    关于艺术+金融,其实谈了很多年,而早期的艺术金融,如文交所、艺术基金和信托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到了2018年,艺术金融看似又火起来了,但其实是相对平淡的一年,咨询的人多,真正干起来的没有。正如艺术金融在2018年最火热的事件——区块链的介入。其实,国际上也有一些区块链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尝试,但似乎更多只是一个概念性,并非真正的区块链应用技术。在中国有些画廊和金融机构等将区块链当作重点探索和关注的...

    95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特别推荐杰出艺术家:邱军[图文]
    特别推荐杰出艺术家:邱军[图文]

    【艺术简历】邱军,别名秋君,1941年生,祖籍山东。中国名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原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室创作员建设部中国建筑雕塑壁画艺术中心创作室主任《秋池香透藕花风》272cm×136cm代表作品有:《啊!长城》参加全军美术作品展览,由山西武乡“太行八路军纪念馆”收藏《孙中山》江西省博物馆收藏《方志敏》江西省博物...

    131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相辅相承的艺术与游戏[图文]
    相辅相承的艺术与游戏[图文]

    My Boyfriend Came Back From the War, 2016computer with projection by Olia Lialina (b.1971)根据传说,最早的棋盘游戏出现在古中东地区,由某国的国王发明。不过,这可不是让贵族的公子哥儿们用来消遣的——当时,土地歉收,连年饥荒,为了转移人民对饥饿感的注意力,棋盘游戏才应运而生。当时的棋盘由粗糙的木板制成,人们...

    53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在新媒艺术中静观管机械眼与人眼的关系[图文]
    在新媒艺术中静观管机械眼与人眼的关系[图文]

    “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在上海西岸美术馆推出十五位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虽然并未涉及近年随技术手段更新而来的发展,却将重心落在新媒体艺术的脉络梳理与多样化呈现这两个因素上,从而均衡地兼备学术性与可观性。此外,展览选入张培力、崔岫闻与周滔这三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亦准确勾勒出新媒体艺术在本土的发展简史与观念转向。展览名为“观察”,传递出的着眼点在机械眼与人眼之合、离关系,技术推进下呈几何级...

    79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范曾:我不看电脑 谁骂我也不知道[图文]
    范曾:我不看电脑 谁骂我也不知道[图文]

    范曾 著名画家记者:绵延千年的国学经典博大精深,但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今天的时代,您是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范曾:国学只有好、坏的区别,没有新、旧的区别,因为只要是够好的,它就一定会有长期的生命;不好的,自然不会被今天的社会所接受。我讲国学最主要的有几个经典:比如当然要讲的《易经》、《大学》、《中庸》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和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我想到三部经典 ,《心经》、《妙法莲华...

    100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印象主义的光与彩:不疯魔 不成活[图文]
    印象主义的光与彩:不疯魔 不成活[图文]

    作者:宋晓璐我的第一次对“美术审美”解说没有选择依照顺序从人类最初的原始艺术,或者按照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文艺复兴开始,而是选择了印象主义。理由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到今天没有学过绘画,不了解美术史,也知道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卖出了天价;即使大多数人不太清楚塞尚,也知道如今哲学界最难以回答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到哪里去?”……而他们都来自这个画派。复杂是因为这...

    155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