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小岚岚 点击 :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 | 陶瓷知识

越窑青瓷·谷仓 顶部 上虞博物馆藏

与每个地方的博物馆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镇馆之宝一样,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博物馆自然也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让人惊喜的是,它并不是外来物抑或舶来品,而是与“世界青瓷发源地”相契合的代表西晋越窑青瓷生产最高水平的宝贝——谷仓。

因为太过珍贵,上虞博物馆馆藏的那只被1995年5月由耿宝昌、张浦生等组成的国家文物局一级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的西晋谷仓,至今还被珍藏在博物馆库房里。在陈列室展览的,只是其仿品。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有幸三睹其芳容。每每欣赏之时,我总是肃然起敬,情不自已。不啻因为其年代久远,更因为附着其上丰赡的历史文化讯息及其精美绝伦的工艺水准。

西晋谷仓

上述西晋谷仓,1984年3-9月经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曹娥严村原浙江省建筑卫生陶瓷厂基建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所获。这只西晋谷仓,通高43.5厘米,底径15.4厘米。据曾在上虞博物馆工作近10年的副研究员、专着《瓷之源——上虞越窑》的作者章金焕描述:西晋谷仓“器身为腰沿罐,口部覆盖,盖底方形,上塑一组建筑物。腰沿上堆塑为二层,中为筒状颈,周围塑拱手跪姿的胡人俑,展翅雀跃的飞鸟,以及门阙等建筑物;罐体为溜肩,弧腹,平底,肩腹部划弦纹,罐身上贴附蛙头、铺首、骑兽俑、舞蹈俑。纹饰内容丰富,制作精良,施青黄色釉。”须知道,盛行于三国西晋之时的谷仓,是最富有研究与艺术价值的越窑青瓷。它既是当时建筑风貌的缩影,又是人物服饰、器乐演奏、歌舞、百戏及珍禽瑞兽的写照,同时还是越人习俗及其丧葬思想的反映,可谓不可多得的历史遗珍。比如昂首尖喙、双翅舒展、宽尾的飞鸟,簇拥其上,与《吴越春秋》所载“百鸟佃于泽”瑞象相符,当是越人视鸟为神灵的印证。又比如,其楼阁类建筑四周环布形态不一的伎乐俑或珍禽异兽贴饰,又有飞鸟,呈现出一种炫富享乐、祈福禳灾的仪式场面,既有用以媚神、祭奠慰藉亡灵,又有为其子孙祈祷富贵福祉之寓意,应当是祈求保佑死者能在阴间享受荣华富贵、过上幸福安康生活的丧葬明器。谷仓出土,其数量不少,但往往破损者多,且堆塑简单,此谷仓集拉坯、拍片、捏塑、范印、雕刻等多种技法于一体,以其器型规整、保存完好而鹤立鸡群、独领风骚。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 | 陶瓷知识

越窑青瓷·谷仓 局部特写 上虞博物馆藏

谷仓的由来

谷仓,由五联罐演变而来,流行于三国西晋时期,俗称堆塑罐、魂瓶,也有学者称之为佛寺罐,日本则把这种器物称神亭壶,是一种专门用于随葬的明器。三国时的谷仓,下部为罐身,有的在罐身上压印网格纹,有的印贴各式人物俑、铺首、佛像、螃蟹、龟等,上部中管比五管瓶的中管明显扩大,另四管逐渐低矮,堆贴门楼、门阙、飞鸟、胡俑、狮子、龙等。西晋时的谷仓,五管大多已被亭阁所代替,堆塑更加繁复,至西晋中晚期,五管彻底消失,最上面往往是带脊的四坡屋顶。有的谷仓上还有碑,上面多铭有“会稽”、“会稽上虞”、“会稽出始宁”等文字,如绍兴南池乡官山岙村横棚岭西晋墓中出土的谷仓,碑额阴刻“会稽”,其下分三行竖刻“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乐众无极”。绍兴南池乡施家桥村出土的一件谷仓,碑上则用隶书刻有“会稽出始宁,用此灵,宜子孙,作吏高迁,乐无极”。始宁即今上虞上浦、章镇一带,县治在嵊州三界,三界一带无越窑窑址。从窑址调查情况看,上浦镇大善村的凤凰山窑址、梁湖镇华光村的晾网山窑址都曾发现谷仓的残件。凤凰山窑址在三国西晋时属始宁县,晾网山窑址则属上虞县。

上虞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的乐土,又曾为越国的腹地。人文积淀深厚,兼具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和以曹娥江为主干的便利的水路交通网,从而使瓷文化必然地在这片土地上萌生、繁荣。想起全国古陶瓷委员会主任、中国官窑学会会长叶宏明先生,1978年与其他考古工作者一起在上虞县陆续发现汉代古窑址20多处,根据“大多数出土的东汉瓷片,釉表面玻化良好,釉和胎结合牢固,釉胎的中间层处有放射状和条束状晶体,釉面没有裂纹,烧成温度均在1250摄氏度以上,吸水率则在0.5%以下”这些因素,并通过大量的分析数据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国的汉代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过渡,真正的瓷器发源时间是在距今1800多年前的东汉;发源地是现在上虞县的小仙坛和帐子山一带”。而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对其的发掘进一步证明了上虞乃世界青瓷的发源地。至此,我们也就不难解释三国西晋之时上虞的一些古窑何以能够制作出其时颇为流行的气势雄达、工艺精美的谷仓了。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 | 陶瓷知识

越窑青瓷·谷仓 上虞博物馆藏 高43.5cm 底径15.4cm

越窑的繁荣

如果说,三国西晋是上虞越窑的第一个发展高峰的话,那么,三国西晋上虞越窑窑场的数量从东汉时期的60多处猛增到三国西晋时的140余处,且制作工艺精进,盖有多重因素:一是江南地区相对稳定的政局,使人口增加,农业发展,这为上虞越窑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吴之务农重谷,始于此焉”。而依海傍湖的会稽一带,农业生产更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二是厚葬风的盛行,扩大了越窑青瓷的销路。汉代,民间厚葬风盛行,“送终之制,竟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于一奠”。到三国西晋,厚葬之风依然盛行。三是孙吴时期,会稽一带运河的开凿,对外交往的频繁,也为越窑青瓷外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绍兴市志》大事记“三国·吴”部分记载:大帝黄龙二年(230年),“吴国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自章安出发,浮海求夷洲(今台湾地区)及亶洲。”又载:大帝赤乌八年,“吴开破岗渎,凿通从句容以南向东至云阴(今江苏丹阳)河道,会稽运河航路可直通吴大城(今苏州)、建邺(今南京)”。在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会稽内史贺循主持疏凿自郡城西郭至萧山的西兴运河。运河的开凿疏浚,对外交往的频繁,也为越窑青瓷的外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四是佛教的流行,也促进了越窑青瓷的繁荣。汉代,佛教从海路传入东南沿海地区,使这一带的民俗发生了显着变化,表现在丧葬方面,则是将大量的佛教象征物埋入墓内。东汉时有覆钵式窣堵波模型和堆塑罐两种。到孙吴晚期,谷仓上的胡人和象征天地万物的各类动物装饰比以前更为繁密。佛教文化的盛行,使得这种佛教的象征物需求旺盛,这一方面促进了制瓷工艺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与佛教有关的越窑青瓷产品的需求量,推动了越窑青瓷的繁荣。此外,东汉上虞制瓷业取得的卓越成就,三国西晋时地主经济的繁荣,这些因素也都促使当时上虞的瓷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上虞越窑由此步入了制瓷史上的繁荣期。

谷仓的制作工艺

谷仓是三国西晋青瓷产品的代表作,因为谷仓的制作难度大,它使用了模印、镂孔、捏塑、刻划、贴花等多种装饰工艺,把早期越窑的装饰工艺和烧制工艺推向了极致。谷仓造型高大而不变形,工艺繁杂而不失精致,故而谷仓便当仁不让成了西晋越窑青瓷的最高工艺成就的代表。据绍兴市上虞区越窑青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馆员杜伟介绍,成型最为复杂的当数谷仓,除泥条盘筑,其他成型技法在谷仓中都能见到。谷仓制作的第一步是罐身拉坯。谷仓仓口位置其实很高,只是被亭台楼阁遮蔽罢了,仓沿易被误作仓口。早期的谷仓仓口周围堆塑较少,仓口也就一目了然。仓沿不是仓口,其技法与泡菜坛的外唇成型相同。具体制作有两法:一种是拉坯时用手指分离而成,另一种是先贴上泥条,再转动陶车,修坯而成。仓沿是分界线,仓沿之上堆塑亭台楼阁、人物等。仓身成型后稍加晾坯,便能增加其强度。第二步是对仓身进行装饰。因为装饰需在半干半湿时进行,而仓沿之上的堆塑则需仓身瓷土较硬具备一定承重力后才能进行。否则,仓身容易变形压塌。装饰完成后再晾坯,可进一步增强仓身承重力。第三步对仓沿以上部位堆塑。堆塑由下至上,由里及外。飞鸟、人物俑、楼阁等多用捏塑法,门、窗则镂空而成,屋脊、墙面采用刻划法,狮、佛像、龙及部分人物俑等复杂造型采用模印法。而仓口之上的方形平板,系拍片而成。平板上方的方形建筑也是如此。方形建筑成型有两法:一是先拍成四长条形泥片,再一一拼接。二是先拍成整条长方形泥片,再折成方形建筑……杜伟先生这既专业又通俗的介绍,自是还原了当时谷仓的制作场景和工艺原理。听着想着,想着听着,于是诗意奔涌而出——“出现在人们心扉的总会是旷远的丛林和阳光下一望无际的河水,往前走,林子越来越近,道路越来越隐蔽,周围一片绿色,凉凉的风里有艾草的香味……”不知不觉间,自己似乎正穿越时空而来到了西晋之时的曹娥江畔,加入到了制瓷者的队伍之中——粉碎、淘洗、陈腐、练泥、拉坯、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烧成,忙得不亦乐乎。

时至东晋南朝,上虞制瓷业面临着动荡的政局,连年的战乱与频发的天灾,终令厚葬之风也渐渐消退。于是乎,上虞制瓷业也无可奈何地陷入了低落期。谷仓,这一集“奇技之巧”的青瓷代表,似乎也在瞬间销声匿迹。然而,也正如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在《早期越窑——上虞历史文化的丰碑》的序言中所言:“早期越窑是上虞历史文化的丰碑,它曾经惠及天下,给斯人斯地带来无尽的荣光。在历史的天空下,流逝的只是时光岁月,抹不去的则是文明的胜迹,曹娥江畔满山遍野窑业废墟、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出土的大量早期越窑瓷器,无不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尘封的故事。”是啊,上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晋谷仓,不仅承载着时光岁月的瞬间,而且维系着文明胜迹的光环。它与众多早期越窑青瓷作品一起,真实地记录着“瓷器之国”的行进步履,显示着能工巧匠的超卓智慧,铭刻着早期越窑的丰功伟绩。

相关文章

  • 永乐青花鉴赏 [图文]
    永乐青花鉴赏 [图文]

    明永乐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永乐青花云龙纹 天球瓶 此瓶圆口,颈部粗短,上阔下敛,球形腹硕大,砂底微凹。外口装饰忍冬纹,颈部装饰朵云纹,腹部装饰有云龙纹,云龙回首观望,张口怒齿吐舌,奋爪腾飞,遒劲威武,一展叱诧风云之态。鼻吻向上外翻,下颚胡须向后飞扬,两鹿角压低贴近向后飞扬的数屡鬃鬓,神采奕奕,惟妙惟肖,鳞片描绘精细,片片单独晕染;所施青花料发色艳丽,浓淡相宜,深得水墨画神韵;笔法细致,极为流畅,画面...

    1223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盘点世界各国馆藏的中国瓷器[图文]
    盘点世界各国馆藏的中国瓷器[图文]

    浸泡阿喀琉斯图餐盘 中国江西景德镇 清•乾隆;约1737—1740年 奥古斯都•沃拉斯顿•弗兰克斯爵士捐赠 大英博物馆藏(Franks 892+)德国加装银支架杯 中国江西景德镇 明•嘉靖(1522-1566),约1583年在德国慕尼黑加装支架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M.16-1970)青花“美第奇瓷”盘 意大利佛罗伦萨 约1575—1587年 为纪念艾达•布劳伊特夫人,由埃里克•布劳伊特捐赠...

    138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代的外销瓷器对欧洲的影响[图文]
    明代的外销瓷器对欧洲的影响[图文]

    外销瓷从早期开始,为什么中国瓷器在欧洲受到格外的珍视?中国瓷器输入对当地陶瓷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应复旦大学文博系邀请,大英博物馆东方部资深研究员、中国陶瓷专家前不久在复旦大学作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系列讲座,中关于明代外销瓷器的内容,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欧洲陶瓷生产的影响。早期的中国青花瓷贸易控制在伊斯兰商人手中。从土耳其托布卡比宫殿收藏的这幅画中可以看到运输青花瓷器的场景。展示了早期中国和土耳其...

    136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泉州宋船:香料瓷器的转运商[图文]
    泉州宋船:香料瓷器的转运商[图文]

    华光礁1号出水的折枝花卉图案粉盒。据泉州海交馆的专家说,以前认为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都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后来,研究阿拉伯人墓碑才知道,泉州的阿拉伯商人,有许多是 由“陆上丝绸之路”转道而来。可见当时的泉州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汇聚的地方。这也证明,海丝与路丝是一种循环式,海陆相沟通的商路与交流之路。梁二平泉州开元寺的历史比开元还久远,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开元二十六年(公...

    194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盛猫食的北宋猫鱼碗卖出天价[图文]
    盛猫食的北宋猫鱼碗卖出天价[图文]

    导语民谚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民国十年(1921)前后,老北京一户大宅门里,竟然用一只名贵的北宋钧窑碗盛猫鱼(猫食)喂猫,随后这只“猫鱼碗”又在中外古董商间演绎了一连串的故事。猫鱼碗儿一天,一位喝揉人(老北京走街串巷收购金银首饰的小商贩)来到东四牌楼附近的钱粮胡同,一边打着小鼓往前走,一边高声吆喝着。突然,从一户大宅门里闪出一位年纪40来岁的男仆人,悄悄地拉着喝揉人往隆福寺一条小胡同里走...

    73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独特的古徽州定制瓷器[图文]
    独特的古徽州定制瓷器[图文]

    物以稀为贵,这是收藏的一条定律。那些“真精稀”的古瓷,往往受到市场的追捧。在收藏中,有一些民间定制的古瓷,虽然质量算不上“精”,但由于纹饰独特、存世量稀少,并有着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从收藏文化的角度来说,不失为有价值的藏品。丙申五月,屯溪一古玩商贩称,从江西婺源收到一件纹饰十分奇特的古瓷盘,他说自己经营古董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纹饰。笔者如约前往,发现东西很“开门”,纹饰也如其所说。这面青花瓷...

    969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陶瓷珍品:唐三彩[图文]
    中国陶瓷珍品:唐三彩[图文]

    唐三彩马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精美陶器。盛唐时代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当时的制陶业十分繁荣,唐三彩陶器是这种制陶工艺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全世界的许多博物馆、闰术馆及私人藏家手中,保存着许多造型优美、釉色斑斓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陶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当我们看到那些奔腾的骏马、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形态各异的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

    25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精致华丽的艺术陶瓷欣赏 ——萌萌的小动物[图文]
  • 乾隆官窑茶叶末釉瓷器[图文]
    乾隆官窑茶叶末釉瓷器[图文]

    图1-1 茶叶末釉兽耳尊图1-2 茶叶末釉兽耳尊底部款图2-1 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图2-2 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底部款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雅致。茶叶末一名最早见于清末寂园叟撰《陶雅》,书中称茶叶末为“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

    124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吴火林陶瓷艺术的精气神[图文]
    吴火林陶瓷艺术的精气神[图文]

    吴火林陶瓷作品吴火林,男,1964年4月7日生于江西景德镇,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1979年9月至1984年在景德镇景兴瓷厂美研室工作,曾得益于著名陶瓷名家张松茂、方复、黄卖九、王隆夫、陆如、黄扬、何叔水等老师的指教。1984年考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一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研究,其擅长工笔粉彩花鸟.人物及综合装饰。作品清秀、精致、生动自然,传统手法于现在装饰相得...

    39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瓷片收藏:残缺有时也是一种美[图文]
    瓷片收藏:残缺有时也是一种美[图文]

    有人说,现在真正的古董越来越少了,其实是你缺少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古董越来越少的今天,完好瓷器也是少之又少,一片残片价值也可能不菲。现在残片新的价值被挖掘出来了,将瓷器局部做成现代饰品,充满时尚感与古朴美感,成为了文艺范儿必备之装饰品。因为古代瓷器的工艺非常讲究,虽为日常使用之物,但细节之处一丝不苟,还有那种娴熟,熟练掌握毛笔的提按,用色的浓淡,这是现代很难模仿出来的。残缺有时候是一种别样的美。...

    413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卢芝高,笔名山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潮州嵌瓷博物馆馆长、芝高嵌瓷艺术研究所所长、潮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潮州画院画家;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

    1548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百子闹春图将军罐赏析(图)
    百子闹春图将军罐赏析(图)

    百子闹春图将军罐这款道光粉彩百子闹春图将军罐采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传统题材,布局大气,人物众多,紧而不乱,层次分明,盖子疑为老后配,罐体为道光至咸丰时期,但盖子画片釉面都与身体有着明显差别,盖子画片风格看像同治时期,年龄相差二十年左右。除盖子下方有一小磕皮外,余全品相。高42.5厘米,器形硕大,胎体厚重,色彩艳丽而沉着,器身通体绘百子戏婴图,构图错落有致,人物众多。场景山石,树木及孩童衣着款式、颜色...

    46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代龙泉窑瓷器赏析[图文]
    明代龙泉窑瓷器赏析[图文]

    龙泉窑暗刻折枝花卉盘 龙泉窑是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创始于五代,继承越窑传统,烧造青瓷,至南宋而鼎盛南宋初处州府龙泉县琉田市建立的瓷窑,其中章生一在龙泉琉田创建的瓷窑叫哥窑,这种胎质细密洁白,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代表,花纹装饰上出现了堆塑和贴花;一般称龙泉窑皆指此。章生一的弟弟章生二在龙泉琉田创建的瓷窑叫弟窑,也称为章龙泉窑、章窑。龍泉窯 青瓷劃花四季花卉碗龍泉窯 劃花一把蓮露胎雙魚洗 龙泉瓷器形复...

    46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气度不凡的华彩生姿紫砂粉彩汉方壶[图文]
    气度不凡的华彩生姿紫砂粉彩汉方壶[图文]

    紫砂粉彩汉方壶许多年前,笔者收藏了一把紫砂粉彩汉方壶,为宜兴紫砂所制,胎细质坚。壶身由六块泥片镶接而成,然后划切开壶口、流孔,接流、上把和制盖,全手工制成,壶里手工接痕明显。壶名曰汉方壶,又名高身方执壶、高身方钟壶或秤砣方壶等,外形源于青铜方器。壶呈略扁方形,腹部微鼓,方口二弯流,流3/4贴身,长条单流孔,圆执把,内压浅足。轶盖形状应为四方高嵌盖,桥形钮。此壶体态壮硕,古朴周正,线条端庄,气度不凡...

    112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