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黄花梨荷叶式六足香几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江粤军
今年以来,在深圳、东莞等各大家具展览会上,所谓的“新中式”家具蜂拥而出、旌旗招展,大举向红木家具市场进军。这些仍然采用名贵红木制作,但大多抛弃了传统的榫卯结构、框架结构,以当代性和创新性为标杆的家具,引发了业界的诸多忧虑。中国家具协会甚至召开论坛“中国传统家具的范围边界与定义”,以期正本清源,保卫优秀的传统木工制作技艺。那么,红木家具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新中式”会给红木家具行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消费者又该如何辨识传统家具的特殊结构?请看业界专家为你解惑、支招。
逐利心理导致抛弃传统工艺
中国传统家具几百年来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和称道,最重要的工艺在于榫卯结构和框架结构。
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邓雪松告诉记者,近代以来,传统家具收藏热的源发地并不在中国,而是西方人首先“发现”了明式家具,对其造型、工艺及艺术理念极为赞赏,而后在中国大面积收购,“现在明式家具中的经典款,百分之八十都在西方”。后来,国内藏家才逐渐青睐传统红木家具,当代仿古红木家具市场也才日益形成。
但近年来,为何一些抛弃了传统工艺的所谓“新中式”红木家具会现身市场?北京元亨利古典家具董事长杨波认为,很多红木厂家为了吸引“70后”、“80后”中比较有实力的买家,在款式上追时髦、赶新潮,一些设计师也不懂得传统家具之妙,脑瓜一热就推出一件“奇思妙想”的产品,这样的东西往往就不顾传统红木家具工艺上的框架结构和榫卯结构了。
邓雪松则更本质地分析了个中原因。他表示,从全世界范围来讲,家具分两大类型,一是侧重于文化传承的,这些家具可以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不仅材质好,工艺也很特别;另外一种则是很便宜的消费品,这样的家具保养再好,也难以传承给后人。中国传统红木家具毫无疑问属于前者,是精英文化和杰出手工艺相结合的产物。
而现在不少本来从事传统红木家具生产的企业,看到现代家具的市场份额,现代家具又看到了传统家具这种“人傻钱多速来”的高端消费,导致产生一种围城式的心理——里面的人想出去赚快钱,外面的人想进来赚大钱。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想把传统家具带向消费市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赚更多的钱。“毫无疑问,用流水线的方式制作,将传统家具中的榫卯一减再减,乃至直接用铁钉、铁片代替,材料中能够拼接的拼接,人工上能够精减的精减,用化学漆实现的就不用大漆……这种方式当然可以更快地赚到钱,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因此,是逐利心理导致了‘新中式’的泛滥,千万不要以为是极简文化的盛行、当代设计文化的繁荣或其他精英文化所推动的。”
而很多买家不懂传统文化,拿红木材质作为炫富炫贵的资本,无疑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其实就像是到夜市上吃烧烤,却专门要点鲍鱼,要的就是那种人无我有的感觉。”
明 黄花梨木足鼓凳
丢了传统制作工艺 严重缩短家具寿命
这些在古典家具设计师伍炳亮看来属于“伪创新”的红木家具流布市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杨波表示,不再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而用铁钉、金属构件等进行连接,首先严重缩短家具的寿命,影响家具的传承。因为钉子的使用年限远远不及红木。“为什么明代家具保存到现在还能完好如初?就是其完全不需要半根钉子、半颗螺丝。钉子别说难以经历三五百年不变形,就是三五十年,也够呛。而且,用榫卯结构做出来的家具随时可以拆装,用金属构件却很难。因此,在红木家具制作上,铁件连接是一大忌。”
另外,现在很多“新潮”设计师不懂框架结构,设计出来的家具耐受力也差。“以前人们做一件东西,譬如说圈椅,可能要翻来覆去研究几年,从人体学、力学方面进行严格考量,各个框架、部件都充分考虑到家具的稳定性和寿命等因素。因此,一把凳子从三楼掉下来可能都不会摔坏。今天,对框架结构不重视的‘创新’家具,就不好说了。”所以,杨波强调,“中式家具的底线,就是榫卯和框架结构,这两点切不可丢。”
除此之外,很多款式抢眼的“新中式”,在这十几二十年间可能会被认可甚至被年轻人追捧,但潮流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很快前浪就会死在沙滩上。“15年前的‘新式’家具放到现在,肯定是没人要的。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的生命太短了。”
可见,无论从哪点看,只标新立异、不顾传统工艺的所谓“新中式”,对于名贵木材来说,都是极大的浪费。“红木家具的材质要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是非常珍稀的资源,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家具,可以从明代沿用至今,自然是非常环保的。但今人如果为了牟取暴利将木材当做‘唐僧肉’,以创新为借口进行快餐式生产,很快就作废,那不仅是巨大的资源浪费,简直是生态灾难了。”邓雪松表示。
为此,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一直倡导,传统家具可以不是红木家具,用软木、用便宜的木材制作都没问题;但红木家具必须是传统家具,要符合传统的制作规范,以榫卯结构、框架结构为工艺基础,精工细作,代代传承。只有这样,传统家具体系才不会被现代消费体系所冲垮,优秀的手工艺才不会在当代没落,林木资源、生态环境也才不会被严重破坏。
邓雪松说:“红木家具本应是一个小众消费品,但现在整个产业过大,生产过剩,这是需要警惕的。如果购买者对传统家具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真正的热爱,只是为了攀比去消费红木,那是文化之哀和木料之灾。这种苗头和趋势,必须加以遏制。”
等待拼装的红木家具半成品
机器帮忙还是帮凶 关键看人怎么去用
传统手工艺的式微,有人认为当代科技进步也“难辞其咎”。最近有相关报道称:“高效的加工工艺,使得原本传统手工雕刻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采用电脑雕刻瞬间就能完成。”
那么,机器制作、雕刻到底效果如何?对工艺进步是起到“反派”作用还是“辅佐”作用呢?坚持纯手工制作的伍炳亮认为,很多榫卯结构是机器处理不了的,用电脑雕刻也往往显得死板,像复制品一样,只有高超的纯手工技术,雕刻出来的家具纹饰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不过杨波则认为,机器对当代红木家具制作很有帮助,可以大大提高精确度。“以前人工拉坯很难做到那么直、那么平,用机器拉坯就能达到。只要设计合理,装饰方面前期用机器雕刻,然后再用人工修光,同样能展现作品的艺术价值。”
邓雪松也强调,技术没有好坏之分,人心才有好坏,使用先进技术,关键要看抱的是什么心态和初衷。“如果是为了做出更好的效果,实现更好的品质,今天的科技进步确实可以大显身手。譬如以前木料买回来了,要靠自然发干,放一年、两年,等到木性趋于稳定了才制作家具,现在靠微波、电力等进行烘干,不仅速度快,而且没有降低木材的品质和性能,这是经过科学验证了的;还有,以前靠人工开榫卯,很慢,现在借助机器开得又快又严密;圆木开板也是,现在用水磨开,误差控制在0.1毫米左右,以前完全靠人工,误差会达到两三毫米以上……可以说,用机器打粗坯,人工再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珠联璧合做出的红木家具最好。但如果出于追求高额利润目的,对工艺品质不负责任,这种动机就会让技术沦为帮凶。”
鉴别:看半成品是“杀手锏”
是否为榫卯结构,是否偷工减料,从红木家具成品的外观上是很难辨别出来的。因此,杨波主张消费者要多看,多了解,学会欣赏红木家具,然后再到企业的生产线参观,是否为传统工艺制作,心里就有数了。
邓雪松也认为,首先要挑选大品牌、大企业选购。这些企业要考虑品牌的长久性,不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做了那么多年,在全国开了那么多店,很不容易,但只要出一两单负面事情,牌子就可能砸了”。
更保险的做法是,消费者已落订一套红木家具后,当家具的整个榫卯结构做好还没有拼装之前,到厂家看货,在每块材料上签名;等厂家拼装好还没上漆之前,再去检验一遍。
这样,首先可以杜绝厂家因为消费者无法“透视”成品而偷工。“当然,今天红木家具制作‘偷工’还有一个原因——厂家对中国传统家具研究不够、认识不足,只知道其中一个普遍做法,不清楚其他更好更合理的做法。譬如做一个大桌子,桌面上的面板需要下面一条横衬托住。为了防止面板和横衬之间脱落,传统用了一个燕尾榫将两者严丝密缝地结合起来。但现在不少红木厂家不懂得这个技艺,用胶水来黏。这方面,就要靠消费者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对红木家具的工艺烂熟于心,才能真正判别了。”
至于是否减料,看半成品也往往能一目了然。以前的老家具,面板都是1.2厘米厚,惟其如此,在热胀冷缩和南北温度差异下才不会开裂。这是一个前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安全系数。但现在一些厂家做桌子的面板、柜子的柜板,只有0.8厘米厚,这样就不太安全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开裂可能,如果半成品时去看,就可以当场量过;又譬如圈椅,按照传统的做法,前腿和后腿之间是一根棍子通上去的,要一块料开成。而长料和短料的价格差别很大,现在有些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就上面用一块料,下面用一块料,成品看起来是一根棍子的模样。但这样其实已经改变了棍子的力学结构,不够结实了。看半成品,这根棍子是否为拼接的也很清楚;再有,真正的红木硬度高,虫子是咬不动的,而一些厂家为了节约成本,用了白皮做边材,这就很容易被虫蛀了,如果上完漆打完蜡,是分辨不出来的,半成品一检查,却能真假立辨。
因此,邓雪松表示,看半成品是购买红木家具的“杀手锏”,买名贵家具,如果厂家又不太知名,采取这个方式最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