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49岁藏友收藏几千册连环画 遗憾连环画行业衰退[图文]

时间 : 09-20 投稿人 : 小楠楠 点击 :

阳玻明年“知天命”依然痴迷小人书

易芬

49岁藏友收藏几千册连环画 遗憾连环画行业衰退 | 美术品趣闻

记者易芬通讯员江智航文/图

读理工专业出身,喜爱运动,多年来一直在基层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没想到这样一个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喜爱收藏小人书——连环画。他就是今年49岁的阳玻。

家中十多平方米的书房,八成是连环画,总数达到五六千册。业余时间,阳玻拿起连环画就舍不得放下,他说,翻看连环画,幼年的时光仿佛在眼前,再看,就越品味出人生百味。

阳玻痴迷连环画,幼年,洪水来了搬东西,十来岁的他拿起连环画塞进被子。1988年父母从老家湖南搬来深圳,父亲把他几箱连环换卖了废品,他至今引以为憾。更让他唏嘘的是,如今国内的连环画画家们多已仙逝,或到高龄,这类艺术精品再无发展的可能。

49岁藏友收藏几千册连环画 遗憾连环画行业衰退 | 美术品趣闻

收藏小人书

从小就是“名人”

4月16日,阳玻向记者说起他的连环画,兴奋的色彩在他脸上一直流连。他说他上小学时开始看连环画,小县城的新华书店里,卖连环画的售货员都跟他非常熟络,一有新连环画到货,这个孩子肯定央求父母给零花钱来买。此外,阳玻还会到处捡牙膏皮、废书报、废铜铁卖钱,卖了几毛钱立刻就换成了连环画。那时,父亲经常出差,每次出差,他跟父亲央求的礼物毫无例外,都是外地的连环画。

记忆里母亲总是在单位开会,晚上,他就着煤油灯,一个人在家看连环画,总是看到深夜。偶尔,他还用连环画“引诱”小朋友到他家里陪他。不过,“只准在我家看,不能损坏,不准拿走。”他幼年时很是得意,他的连环画最多、最全,父母单位的同事都找他借连环画看。

因父亲是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革命,幼年时代,诸多战争的连环画在阳玻眼里最为宝贝,他甚至用橡皮擦自己刻了一个章,盖在他的连环画上,宣告“所有权”。幼年老家发洪水,父母姐姐都忙着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搬到高处,他呢,拿出一堆他最喜欢的战争的连环画,塞进叠着的被子中,直到父亲觉得装被子的箩筐这么重,他才说出实情。

难免,那么多人传阅他的书,前后缺页,他心疼,他只好用白纸做封面封底,写上书名和自己的名字,用缝衣针缝好残存的页面。

“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只有样板戏,只有样板电影,丰富多彩的连环画就是唯一的寄托和娱乐。”阳玻说,少年时代,他的历史知识丰富,也经常跟人“卖弄”他了解的战争,都是从连环画里学到的。连环画就如他的人生导师一般,让这个青涩少年了解历史,了解中国,了解世界。

五六千册小人书

拿起放不下

40多年后在远离故乡小城的深圳,阳玻这种爱护连环画的习惯依旧。阳玻拿出一本本薄薄的小书,每本都有塑料保护膜保护着,纸张发黄但并不脆。翻开来,来自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一本本小书毫无潮味,那些炭笔、素描、毛笔的线条,让人回到满街红卫兵、红小兵的时代,回到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的时代,也回到《列宁在十月》、《战斗的早晨》的时代。他经常摩挲着封底上的小字,那里刻印着1970或者1978或者1980年印制,8分钱或者一毛钱的定价,这样“久远”的“时代记忆”,阳玻有600多册。

阳玻若去北京、上海、广州,经常踱进收藏市场,看到自己拥有的同类连环画不少已经升值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一本,他总是欣喜,但从未出售,反而是遇到他喜欢的画家的原版本,他会不吝重金,收入囊中。

四大名著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阳玻收藏了部分最早的版本,但他平时看的都是再版的“新书”,诸多幼年时看过,后来再版的连环画,他又买了几千册。

他最喜欢上海画家沈尧伊画的《地球上的红飘带》,这部魏巍原著的小说讲的是长征的故事。“你看朱德和彭德怀,脸色严峻,刻画得多么生动,这个画面上,每一个战士身形都不同,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个人,你再看这个小县城的楼宇,地面上的坑洞都有刻画。”阳玻讲起来很是兴致盎然。他说他跟画家本人交流过,画家每天费心费力只能画一两幅画,为了画好长征里的每个细节,画家曾经6次重走长征路。“有这么翔实的实地感受,才能创作出这么精细的艺术品出来。”

在2000年前后,阳玻知道的,还有连环画家王时创作了《花季雨季》、《南岭村的故事》等作品,只是,现代题材的连环画早已经淹没在诸多的日本漫画书里。

心中抱憾

少有人再画小人书

阳玻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等诸多连环画画家都如数家珍,他甚至与多个画家见面交流过,藏有不少画家的签名本连环画。他总感叹,连环画画家们早年许多都已经改行,现在最年轻的连环画画家们都60多岁了,不少已经早早仙逝。“原来的连环画都成了绝响,不再版,不再有新的。”他很是遗憾。

问起连环画在现在还有什么价值?阳玻肯定地说,现在多个历史题材、战争题材的电视剧经常从连环画中得到人物造型的启示。但是总的来说,“连环画这一行,又花功夫,又不赚钱,渐渐地就这么衰退了,但留下的精品是永远的。”阳玻感叹。

现今,阳玻还经常会跟广州、上海的连环画协会沟通交流,在深圳,他也有十来个同道的“连友”。他去罗湖书城、中心书城或者东门的博雅书城,还是会条件反射一般,去连环画柜台看一看。也许现在已经没多少孩子和大人喜欢连环画,但作为时代的痕迹,阳玻很希望,还会有人会理解到它们的价值,更好地保护收藏连环画。

相关文章

  • 网友称几十年前出土文物不知去向 酒泉文物局回应[图文]
    网友称几十年前出土文物不知去向 酒泉文物局回应[图文]

    中新网7月4日电 近日,有网友发博文称“几十年在甘肃酒泉出土的文物不知去向”,4日,甘肃酒泉市文物管理局官方微信就此事发布情况说明称,经全面比对核查,该博文反映内容不属实。图片来源:酒泉市文物管理局官方微信2019年7月2日21:47,微博账号“忧郁爱吐槽的Marvin”发布博文,并附图片一张,称“几十年前在甘肃酒泉出土”的“罗马风格的灯架”“据说最近大火的国博甘肃展本来是打算借调这件文物”“...

    88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漫话猪形青铜器[图文]
    漫话猪形青铜器[图文]

    家猪是由野猪经长期驯化演变而来的;基因研究结果认为,家猪也是在多地区被分别驯化成功的。中国境内最早的家猪骨骼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多年。家猪骨骼考古出土表明,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家猪已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2003年至2004年,考古工作者对安阳孝民屯商代晚期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取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在鉴定出的哺乳动物骨骼中,猪占了百分之四十多,由此可见猪为孝民屯殷商居民的主要肉...

    158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清明上河图》谜团多 原作曾在民间收藏[图文]
    《清明上河图》谜团多 原作曾在民间收藏[图文]

    ■清院本 清明上河图 局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古画。迄今为止,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论文有400多篇,为研究这幅画开了三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出了三本论文集。可以说,在学界,再没有第二件中国古画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但其实,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认识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很多谜团围绕着这张传世名画。在“揭秘”之初,首先应该介绍一下张择端这个人,他的传奇色彩决定了这张...

    23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致力于传承创新的篆刻艺术家——董正文[图文]
    致力于传承创新的篆刻艺术家——董正文[图文]

    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要掌握篆刻的精髓,需要篆刻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书法功力。董正文正是一位不断精益求精,富有才气的篆刻艺术家。董正文,别名董郎,字正文,号网田耕生,1984年2月8日,生于山西省长治武乡县,网派丹青互联网画派创始人,二维码篆刻第一人,80后诗书画印四绝青年,现居北京宋庄画家村。董正文出生于耕读之家,父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家,自幼热爱艺...

    44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费庆瑞率安徽书画名家赴皖南写生[图文]
    费庆瑞率安徽书画名家赴皖南写生[图文]

    著名画家费庆瑞日前,由合肥半汤书画院和安徽辉煌艺术创作中心联合主办,北京蓝海建筑装饰集团安徽公司承办,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地藏文化交流中心及诚运矿业协办的安徽书画名家皖南行采风团,在采风团团长、著名画家费庆瑞的率领下,由著名画家、企业家一行15人赴皖南九华山、黄山等地文化采风,翰墨结缘,兴趣盎然。蓝海建筑装饰总经理熊伟代表此次采风承办方向大家祝词“黄山九华共向往,丹青绘就新篇章”,祝书画家们在...

    28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蔡梓源 吴昌硕先生与豫园书画善会[图文]
    蔡梓源 吴昌硕先生与豫园书画善会[图文]

    豫园书画善会是近代海派画坛第一个以书画义卖、慈善赈灾为主旨的大型书画团体组织,作为主要发起者之一的吴昌硕先生,他在善会中的书画活动和人际交游是先生艺术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段经历,不仅对先生本人,并且对此后的海派乃至南北艺坛都影响巨大。吴昌硕现场挥毫泼墨(旧照片)豫园豫园书画善会由姚伯鸿、汪仲山、黄克明首倡,在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由钱慧安、吴昌硕、高邕、杨逸、蒲华、王一亭、程瑶笙、张善孖等...

    100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天上的街市 [图文]
    天上的街市 [图文]

    从一座寺庙发展成一个省会城市,拉萨是中国的唯一。海拔最高,就像建在天上一般。而古城里的八廓街似一位穿越时空的使者,默默讲述这片土地的神秘、兴衰和时代的变迁。众神眷顾八廓街的形成与发展与大昭寺密不可分。七世纪吐番王松赞干布在修建供奉众多佛像和圣物以供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大昭寺时,便在不远处修建了四座宫殿。于是以大昭寺为中心,许多条街巷朝四面八方幅射,街巷与街巷交叉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个街口,一处处市场。...

    191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宇航员夜拍喜马拉雅山 发现山谷中生命之光[图文]
    宇航员夜拍喜马拉雅山 发现山谷中生命之光[图文]

    从太空中看地球究竟会看到什么呢?日本宇航员油井龟美也日前在网络上发出一张照片,因为想练习夜间拍摄,于是选择拍喜马拉雅山,没想到却发现山谷间有些小小的亮光,顿时觉得虽然当地居民生活不方便,但这并不等于不幸。照片发上网后也有网友感性回应,“那些小亮点看起来就像是生命之光。”日本太空人油井龟美也拍到喜马拉雅山上的“生命之光”。据台湾东森新闻云12月2日报道,国际空间站(ISS)上的油井龟美也,经常在...

    850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由美色清华图帽筒管窥民国人文风貌[图文]
    由美色清华图帽筒管窥民国人文风貌[图文]

    这只民国“美色清华图”帽筒,为一对帽筒中的一件,高27.3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2.1厘米;圆唇,直口。帽筒整体呈直筒状,器身画面为时装人物题材,绘有4个衣着时尚的城市女性和5个神态各异的小孩。女性梳髻发,其中3人上身着高领碎花袄,1人着圆领方格花上衣,她们下身均穿筒裙或筒裤,缠足小脚。5个孩童神态各异:一个手中晃着拨浪鼓;一个头戴方格帽,似高高站在凳子上,扶着柱子朝下看;一个藏在大人身...

    78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来!给世界历史遗迹“美美容”[图文]
    来!给世界历史遗迹“美美容”[图文]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看过正在热映的《古墓丽影:源起之战》的小伙伴都知道,这是一个——女主帮反派找到墓穴,顺便害死父亲的故事。《古墓丽影:源起之战》电影中各种刺激的镜头,让人感觉看了一场开挂的游戏直播,全程紧张又心疼。118分钟的电影,看着坎妹被虐到快不行了,才终于进墓。一进墓就随便放照明弹,也不在东南角点支蜡烛再开棺,还在人家墓穴里躲猫猫开枪战。兄dei,这可是要遭天谴的!闹就闹吧,可最...

    56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艺考生如何短时间提高文化课成绩?卓越教育艺文学院周末抢跑班获家长点赞[图文]
    艺考生如何短时间提高文化课成绩?卓越教育艺文学院周末抢跑班获家长点赞[图文]

    “从12月开始,我家孩子不仅要面临专业课挑战,还要面临文化课冲击。”“还不如让孩子不学艺体,直接好好学文化课!艺考生的考试时间这么这么紧?”“艺考也难啊,文化课时间短,孩子头疼,我们也跟着头疼。”记者对赶来参加卓越艺文学院周末抢跑班活动的家长和孩子采访,问到对艺体生考试最担心的问题,众多家长纷纷直言。众所周知,艺考生考试非常特别,在前期会主攻专业课程,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今年艺考专业课...

    1146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刘海粟与刘抗书信里的艺术世界[图文]
    刘海粟与刘抗书信里的艺术世界[图文]

    刘海粟与刘抗《刘海粟刘抗师友书信录》(上下)收录了由新加坡刘抗家庭珍藏的刘海粟与刘抗从1930年代到1980年代之间往来的70封书信。在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通信中,谈及到上海美专的教学、同事、1949年以后上海和新加坡两地的艺术活动,各自的创作以及晚年时相约同上黄山写生等等。在笔底的闲谈和交往中网织出艺术家日常生活的轮廓,以细碎的信息填补了一些艺术往事中的空白。书中以刘海粟写给刘抗的信居多,特别是...

    1577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原来 吐槽在古代就有了[图文]
    原来 吐槽在古代就有了[图文]

    综艺节目《吐槽大会》的第五季已经播出,脱口秀演员们的现场吐槽也越来越辛辣,尤其是随着赛制的变化,为了给自己所在的队伍抢夺冠军,脱口秀演员们几乎拿出了自己的绝技,吹拉弹唱都给用上了。其实呀,这一幕早在古代就发生过了。柳敬亭汉代吐槽大会段子高级,舍得放梗现代的《吐槽大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主咖坐在舞台的“宝座”上,然后一群脱口秀演员吐槽主咖一个人,这主咖还不能生气,就算是再难听的吐槽,也只能尴尬...

    157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穿越到古代去喝茶[图文]
    穿越到古代去喝茶[图文]

    自神农发现茶叶的传说开始,翻阅中华民族辉煌的饮茶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喝茶方式的运行轨迹。根据史书考证,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今天,我们带您穿越时空,看看古人是如何喝茶的,茶人朋友们也可以试着沿用古人的方式来走一遭“时尚喝茶复古风”。复古年代一:春秋以前喝茶方式:生嚼、煎服、八菜春秋...

    126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天下第二行书”这样诞生[图文]
    “天下第二行书”这样诞生[图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提供颜真卿《祭伯父文稿》宋甲秀堂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作者提供颜真卿的书法成就,堪与王羲之分庭抗礼。他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这篇短小而涂抹狼藉的祭文,不仅仅因为书法而为人所称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曲英雄的悲歌。今天笔者尝试从史料和文辞的角度,帮助读者更好了解这件书法名作。祸起范阳,称兵犯顺《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758年祭奠亡侄颜季明的文...

    72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