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美国传奇女记者海伦逝世 一生想方设法挑战总统[图文]

时间 : 09-08 投稿人 : 艾艾 点击 :

美国传奇女记者海伦逝世 一生想方设法挑战总统 | 艺术品档案

半个世纪以来,在白宫的新闻发布室,海伦·托马斯用她粗哑的嗓音和尖锐的问题,质问了10任美国总统,从肯尼迪到奥巴马。想方设法地挑战总统,几乎是她一辈子的事业。他们中有人曾希望她能闭嘴,比如小布什就曾连续3年没有给她在记者会上发问的机会。现在,她永远闭上了嘴。

7月20日,这位美国传奇女记者在位于华盛顿的家中病逝。原本到下个月她就满93岁了。

她去世的消息登上了美国各大媒体。人们从影像资料里回顾她与肯尼迪愉快的交谈,里根绅士地跟她打招呼,克林顿体贴地为她吹灭生日蜡烛,小布什笑容满面地握着她的手问候她,奥巴马搂着她肩膀与她一起庆生……但更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这些影像之外“记者”与“总统”这两种角色之间的角力。

“她总是让总统们——包括我在内——疲于应对。”奥巴马在一份书面悼唁中说。

这位身材矮小的女记者总能让总统们如坐针毡,而她提问的方式,往往正如她一位同事所评价,“简直就像得梅因的一个家庭主妇会问的那样”。她会简单直白地问尼克松,他结束越战的秘密计划是什么;问里根,美国有什么权利在1983年侵入格林纳达。当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之后,老布什还想维持原有的国防预算不作削减,她就问:“(那么)谁是敌人呢?”

她曾公开宣称小布什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强烈批评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冷落”了她3年之后,小布什终于给了她一个提问机会,结果,时年80多岁的老太太站起身问:“你为什么那么想开战?……”小布什试图解释,多次被她打断,几乎成了两人的一场交锋。

至于奥巴马,海伦·托马斯虽自称自由派,却对这位民主党出身的总统并无偏袒。她公开对媒体批评说,即使尼克松政府也没有像奥巴马政府这样试图控制新闻媒体。

“我尊敬总统这个职位。”2006年她对一家杂志说,“但我从不膜拜我们的公仆。他们欠我们真相。”她坚信这样的道理:“如果不是我们可以不断地质疑他们,他们就可以、而且也会把自己当成国王或专制者。”

作为最后一位领教过她厉害的总统,奥巴马想必不会否认这个观点。他评价说:“海伦之所以能成为‘白宫记者团团长’,并非因她任职时间之长,而是因她坚定的信念,即当我们能提出尖锐问题,并让领导者们作出解释,我们的民主制度就能运转最良好。”

这位让总统们头疼的女人1920年8月4日出生于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在家中9个孩子中排行老七。她12岁时就决心当一名记者,“我断定我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印刷机的油墨。”她在自传中写道。

高中时她就为校报撰写报道。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华盛顿一家当地报纸打杂,二战中受雇于合众社,此后为这家通讯社工作了近60年。19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后,海伦进入合众社的白宫记者站,开始她一生的事业——白宫报道。

在白宫记者团,海伦几乎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她强有力地闯入了男记者们的传统“领地”。女记者通常不报道国内政治,报道白宫新闻就更少了,但海伦不是。此前白宫女记者只能写写第一家庭的花边软新闻,不被允许参加白宫记者招待会,但海伦向肯尼迪抗议“如果我们不能参加,你也不应该参加”。女记者不能加入国家新闻俱乐部,而海伦又一次改变了规则,并且她还成了白宫记者协会的第一任女会长。1976年,世界年鉴将她列入“25名最富影响力的美国女性”。

几十年里,白宫新闻发布室前排最中间的位置,基本由海伦·托马斯占据,每次发布会的第一个或第二个问题,都由她来发问。她被推选为非正式的白宫记者团团长,将近30年里,都是她以一句“谢谢你,总统先生”宣布结束记者招待会。很多时候那无异于给总统的一道“赦令”,因为正如白宫前新闻发言人马林·菲兹沃特所说:“没有人了解每天要面对记者回答世界上各种问题的那种恐怖。”

几十年里,她总是尽可能跟紧总统。美国广播公司的《传记》节目,把她称作“总统胳膊肘旁的固定装置”。里根总统曾对她说,“你是美国总统的一部分。”

2000年,海伦·托马斯从合众社辞职,随后成为赫斯特报系的专栏作者,她依然在白宫新闻发布室拥有一个座位,但是在后排。直到2007年,经白宫记者协会好意安排,她又重回前排。

虽然体态日益臃肿,肌肉松弛下垂,皱纹爬满脸颊,但这位黑头发、黑眼睛,有着阿拉伯血统的女人风采依旧。她穿颜色艳丽的套装,抹鲜红的口红,涂鲜红的指甲油,以耄耋之年“战斗”在白宫的新闻战场上。

但她并非毫无争议。在她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她的一位同行不无惋惜地说,“如果她在4年前就去世,则会被视为一个完美的女英雄”,而不至于为职业生涯画上一个黯然的句点。2010年,她在一段视频中表示,犹太定居者应该“滚出巴勒斯坦”,回到德国、波兰、美国或其他地方去。这段被美国舆论视为有反犹嫌疑的言论,给她带来巨大压力,她公开道歉,并从赫斯特报系引退。但她并没有就此“闭嘴”,随后又为华盛顿一家周报撰写专栏。

海伦·托马斯热情幽默,51时才步入婚姻,嫁给了时年65岁的美联社记者道格·康奈尔,11年后丈夫去世。

如今,人们将把这位“总统折磨者”葬在底特律,她从小长大的地方。记者包丽敏

相关文章

  • “梵式”佛造像[图文]
    “梵式”佛造像[图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造型精美的佛像也不是一天塑成。 藏传佛教雕像有诸多丰富而厚实的作品,在它们背后更有精彩、优秀的美术理论经典、能工巧匠。佛教佛陀在世和他涅槃后的四五百年间是没有佛像的,只以象征物代替。比如用一匹马象征佛陀逾城出家,菩提树象征佛觉悟成道,用脚印和莲花宝座象征佛的存在等等。但根据历史记载及遗迹考证,佛像具体形象大约出现在公元一、二世纪左右,即印度的贵霜期,这时的造像主要是...

    68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小伙用200根烤串竹签造埃菲尔铁塔近1米高(图)
    小伙用200根烤串竹签造埃菲尔铁塔近1米高(图)

    小伙用200根烤串竹签造埃菲尔铁塔近1米高(图) 据中新社电 河南安阳滑县的小伙子小谢近日火了,他为了讨女友欢心,花费一个月时间用烤串的竹签做出了一个近一米高的埃菲尔铁塔。技术流的恩爱秀让女网友们对“别人家男友”眼红不已,“竹签埃菲尔铁塔”还上了微博热搜话题。到浪漫之都巴黎登上埃菲尔铁塔是不少女性的梦想,小谢一直想带女友去见识一下,但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他干脆自己动手画...

    62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历代官印识别指南[图文]
    历代官印识别指南[图文]

    安阳殷墟出土商代玺印,印文可能为族徽印章大概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了。各种证明、各类手续和协议……无论什么重要文件,最后都少不了一枚鲜红的公章,作为文件生效的证明。印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官印。几千年来,官印虽然在外形、印文字体等方面变化颇多,但表示“信用”的这一功能从未发生大的变化。现在,单位和组织机构的印章多为圆形,印章上的字基本...

    73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男子培育出150多种彩色稻 用五彩米绘就农民画[图文]
    男子培育出150多种彩色稻 用五彩米绘就农民画[图文]

    陈锦祥用彩色稻米写字。 黄勇娣 摄小心翼翼地将一粒粒稻米粘在画板上,渐渐地,一幅用彩色稻米“绘”就的金山农民画初现雏形……昨天,在市民文化节枫泾镇“社区日”活动上,陈锦祥的彩米绘画表演引来围观。五颜六色的彩色稻米,并未经过染色,都是陈锦祥亲手种植出来的。现年70岁的老陈,原是镇农技站的一名员工,也是出了名的“种子迷”,研究稻米种子已有 30多年。这些年来,他利用自家承...

    192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美术馆成拍照打卡胜地 艺术品或沦为美照背景墙[图文]
    美术馆成拍照打卡胜地 艺术品或沦为美照背景墙[图文]

    “打卡”似乎正在成为看艺术展、逛美术馆的新风尚。翻看知名图文分享应用,有关展览如何拍出美照的心得笔记高达上万篇;而把美术馆、艺术馆作为小众拍照胜地推荐,更是成了热门话题。相比于欣赏艺术本身获得精神满足,艺术品似乎更多地扮演了 “美照”背景墙的角色。“艺术打卡”的风潮下,如今置身美术馆,仿佛置身热门景点。就拿之前开展的某美院毕业作品展,因免费对公众开放,着实成了打卡拍照胜地。不少穿着时尚艳丽的青...

    42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网友称几十年前出土文物不知去向 酒泉文物局回应[图文]
    网友称几十年前出土文物不知去向 酒泉文物局回应[图文]

    中新网7月4日电 近日,有网友发博文称“几十年在甘肃酒泉出土的文物不知去向”,4日,甘肃酒泉市文物管理局官方微信就此事发布情况说明称,经全面比对核查,该博文反映内容不属实。图片来源:酒泉市文物管理局官方微信2019年7月2日21:47,微博账号“忧郁爱吐槽的Marvin”发布博文,并附图片一张,称“几十年前在甘肃酒泉出土”的“罗马风格的灯架”“据说最近大火的国博甘肃展本来是打算借调这件文物”“...

    88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铙[náo][图文]
    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铙[náo][图文]

    铜铙一组商代现藏于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大的通高21cm、重3.145kg;中的通高20cm、重2.15kg;小的通高14cm、重0.805kg。《说文解字·金部》:“铙,小钲也。军法,卒长执铙。从金,尧声。”功能:铙又称钲,执钟。古代汉族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是一种古代的军乐器。铙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特征:形似铃而较大,口部呈凹弧形,两侧角尖锐,柄上细下...

    82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公共艺术改变城市[图文]
    公共艺术改变城市[图文]

    伦敦西敏斯特桥头驾驭战车的布狄卡Boudicca(雕塑家ThomasThornycroft,1850)“公共艺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将艺术作品放置在室外,更多的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画廊形式,将艺术作品带出室外,在更宽阔的公共的平台使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带来的乐趣。因此,公共艺术是有着特殊目的的将人与艺术连接起来,同时创造一个公共空间以它自身独特的外观,制作材料,具体的或者抽象的景观在视野上和精神上带给人...

    37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荷兰国家博物馆计划将110万件藏品数字化[图文]
    荷兰国家博物馆计划将110万件藏品数字化[图文]

    近日,荷兰国家博物馆发文宣布,他们正与戴尔科技公司(Dell Technologies)进行合作。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们将共同致力于进一步数字化、存储和开放。预计其全部馆藏将在2023年以数字化的形式面世。TacoDibbits(荷兰国立博物馆)和 Isabel Moll(荷兰戴尔技术公司)线上参观荷兰国家博物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荷兰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首批向公众在线开放藏品的博物馆之一。2012...

    21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锡壶收藏破茧而出 该如何保养[图文]
    锡壶收藏破茧而出 该如何保养[图文]

    伴随着民间收藏的进步与发展,锡壶收藏破茧而出,成为古玩收藏界的一支新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为此曾欣然赋诗:“玉作肌肤锡作身,最宜茶酒得温存。世间绝品称奇宝,我慕收藏养护人。别样锡壶韵味长,摩挲照眼泛青光。得来精品共欣赏,神物清心有茶香。”谈到锡壶的保养,其实并不复杂,重要的是牢记锡质器物的特性,一为质软,二为怕冷怕潮。[清]锡嵌三叶连枝石榴式倒流执壶锡器使用年久后,经...

    52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柚壳捏花几近失传 六旬老人传承绝活[图文]
    柚壳捏花几近失传 六旬老人传承绝活[图文]

    祝国根(上图)和他的柚壳捏花作品来源:江南都市报文/图 叶晔 徐璇 记者叶伟原标题:柚壳捏花 广丰老人传承绝活广丰盛产柚子和烟叶,从明朝中期开始,民间就盛行把捏柚壳,并逐渐形成一种柚壳上捏花的技艺。然而,这项技艺到了后来几乎消失,甚至被指已失传。然而,近日记者在广丰采访发现,现年65岁的退休老人祝国根,依然掌握一套传统的柚壳捏花技艺,极为普通的柚壳,在祝国根的把弄之后,变得栩栩如生。绘就...

    50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迎新 | 觉艺术空间 引领慢艺术生活![图文]
    迎新 | 觉艺术空间 引领慢艺术生活![图文]

    万物更新,旧疾当愈,疫情结束,只想见你。来啊!快活吧!!疫情过后,人们将以慢的姿态和理念更积极的投入生活,越来越在乎只属于自我的生活美学。住在城市中的我们又该在何处寻找一处宁静的空间去感受不一样的慢生活和属于自己的幸福感?觉艺术空间,位于北京东五环边高碑店文化艺术新街内,紧邻中国油画院,整体面积750平米,空间致力于以艺术美学+人文生活体验为空间理念,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为核心,让您在...

    81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著名蒙古族书画家思勤高娃书系列蒙汉一体书法艺术品,献礼元旦![图文]
    著名蒙古族书画家思勤高娃书系列蒙汉一体书法艺术品,献礼元旦![图文]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文以载道,文以传史。中华五千年悠长历史,正是得益于传...

    23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牛津大学博物馆移除“种族主义”展品[图文]
    牛津大学博物馆移除“种族主义”展品[图文]

    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皮特里弗斯博物馆( The Pitt Rivers Museum )将其知名的“干缩人头”等藏品从其展览中移除,以致力为博物馆“去殖民化”。这些藏品原本陈列于其“对待死去之敌”的专题陈列部分,已经展示了80余年。博物馆馆长表示,“这些展品强化了种族主义和成见,与博物馆今天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牛津大学皮特里弗斯博物馆以收藏稀奇古怪的珍品而闻名由于新...

    189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吴昌硕铭“鱼戏砚”:文心细似 风露含斯[图文]
    吴昌硕铭“鱼戏砚”:文心细似 风露含斯[图文]

    童衍方砚为古人文房必备之物,秉四方灵气而写千古文明。文人以砚为田,以石为友,宝而藏之意犹未尽,或诗歌以咏,或铁笔以铭。砚,浓缩了中国千载文风,蕴藏了历代文士之雅好。文人多好佳砚,嗜之深者则集砚为谱。清代以来,继高凤翰《砚史》、纪晓岚《阅微草堂砚谱》之后,沈石友的《沈氏砚林》被誉为砚中《石渠宝笈》,允称名砚中之翘楚!每有所出,识者均竞相购藏。沈石友(1858-1917),原名汝瑾,字公周。因喜石...

    87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