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快100多年之后,谁也没有料到,“四王吴恽”居然还了魂,成了当下许多人街谈巷议的话题;而在拍卖场上,一旦出现了他们的作品,立即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历史或许本就如此:一个事物的发展,由转、承、启、合形成了一个周期,然后复归寂灭,又不知猴年马月的哪一天,恰巧碰到了一点火星,重又借助风力燃烧了起来,令人感叹不已。
所谓“四王吴恽”,按字面的理解,本指清初的六位著名画家,即:王时敏(1592—1680)、王鉴(1598—1677)、王翚(1632—1717)、王原祁(1642—1715)、吴历(1632—1718)和恽寿平(1633—1690)。其中,年龄最大的王时敏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去世最晚的是吴历,辞世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掐头去尾,前后共计126年。可别小看了这风云百余年,因为中国历史在此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是在大明皇朝的时空,转瞬之间就变幻成了大清的天下。
但是,当他们六个人的姓氏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四王吴恽”,就形成了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清初正统画派。在不可一世的康熙大帝的喜爱和推崇之下,这一画派逐渐成为了引领清朝画坛的主流画派,影响深远,人才辈出,以致清王朝分崩离析之后,其余韵连绵至民国,所谓近代的海上画派,许多人仍然继承其衣钵,前后累计达200余年。
尽管清王朝建国于1616年,但是到了1644年清军才挥师进关,入主中原。也是在这一年,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望断了天涯路,不见救兵,不得已吊死在北京景山的歪脖子槐树上,明朝就此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讲,“四王吴恽”六大家全都出生于明朝,算是明朝的遗民,而作为一个画派,“四王吴恽”被尊崇为“正统”地位的时间大致是在清初,而这六位艺术大家的主要艺术实践活动也主要在清朝,所以“四王吴恽”被学界确定为清朝的画派。
清朝灭亡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狂飙突起,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四王吴恽”画派曾遭遇到类似“开棺戮尸”般的鞭挞,其显赫的社会影响从此一落千丈,渐行渐远,及至“文革”后,“四王吴恽”在中国更是无人问津,即使是学美术的人,也不知其为何物?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恍如隔世,由此可知。
弹指一挥间,“四王吴恽”画派距今已300年矣,至当下,却又重新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不仅学术界的人在慷慨陈词,曰,“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已开始有学者著述重新加以评论,至今,持全盘否定的人似乎不多了”(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周积寅《清初四王山水画论·序》);而各家出版社唯恐落人身后,不厌其烦地重复出版“四王吴恽”的论著,除了迎合收藏潮流之外,显然翻印古书是不需要支付版税的;更有甚者,那些夏天里袒胸露背的时髦小姐,纤手儿拎着洋包包,翘首弄姿地出现在拍卖场上,开口闭口也谈着“四王吴恽”,似乎成了拍场一景。若是“四王吴恽”果真成了仙人下凡来,撞上此等状况,岂不是要了他们卿卿性命!
所以说,“四王吴恽”曾经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画派,而在今天,它更像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本是一个属于历史学范畴的学术命题,“四王吴恽”大有冲出书本,走向现实社会的态势,而且有燎原之势。作者以为,使“四王吴恽”成为我们今天热门话题的那一点儿的火星,就是中国方兴未艾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改革开放后,有着喜爱收藏传统的中国人,迎来了一波范围广阔来势凶猛的收藏热(人们习惯性地理解为“盛世兴收藏”),而中国的艺术品拍卖业乘风破浪,一路快跑,开创了每年达数百亿规模的产业,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收藏界的整个格局。以北京为例,它已经成为自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中国香港特区之外的世界第四大艺术品交易中心。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传统的中国书画历来是收藏的大宗,特别是古代名家的书画,更是收藏巅峰上的明珠。现实的情况是,在书画市场上,宋代以前的书画早已绝迹,宋元书画已是凤毛麟角,惟一民间尚存的一些稀有资源便是明清字画。而“四王吴恽”六大家,生前就是受人追捧的名家,身后更是影响了200多年,其身段之高,影响之大,自然成为了拍卖场上的宠儿,其市场价格逐年攀升,在期间的射利者转眼之间就赚得钵满盆满。
市场“钱”景一路看好的“四王吴恽”作品,借助各类媒体的大肆传播,很自然地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今天的“四王吴恽”热,其影响远超乎学术界,实质是市场经济的使然。这不关乎是非对错,也无需回避,因为我们如今就身处在这样一个金钱诱惑无处不在的经济社会里。哲学家曾经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的。”(孙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