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锡壶收藏破茧而出 该如何保养[图文]

时间 : 06-18 投稿人 : 阿晓 点击 :

伴随着民间收藏的进步与发展,锡壶收藏破茧而出,成为古玩收藏界的一支新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为此曾欣然赋诗:“玉作肌肤锡作身,最宜茶酒得温存。世间绝品称奇宝,我慕收藏养护人。别样锡壶韵味长,摩挲照眼泛青光。得来精品共欣赏,神物清心有茶香。”

谈到锡壶的保养,其实并不复杂,重要的是牢记锡质器物的特性,一为质软,二为怕冷怕潮。

锡壶收藏破茧而出 该如何保养 | 艺术品档案

[清]锡嵌三叶连枝石榴式倒流执壶

锡器使用年久后,经手摸、油烟熏和与空气接触而形成的氧化层会附着其上,由当初的银白色皮壳变为黑灰色。由于锡质及使用、保养情况的不同,形成的皮壳也不尽相同。有的器物表面又黑又亮,皮壳颜色均匀;而有的则显得油乎乎、脏兮兮,伤痕累累、坑凹不平,皮壳颜色也不均匀。

对待表面又黑又亮或比较干净的器物,我们只要用毛刷将器物内的脏土清理干净,以防从内部产生腐蚀,外部则用干棉布或棕刷直接擦拭即可。

而对付表面有油污或腐蚀斑痕的,可将器物放入温水中浸泡,用棉布沾洗涤液擦洗,将油污或腐蚀斑去除干净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并彻底晾干,再用干棉布或棕刷反复擦拭,直至擦出亮光;切忌使用粗糙物或砂纸擦拭,尽可能保护好原有的皮壳。即使是细砂纸也不要用,以免毁坏锡壶的表面光泽。

清洗锡壶,古有“锡器以木材灰煮水,用木贼草洗之如银。或用肥皂热水,亦可。”之法(维微《中国锡器图录》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年1月版)。明代张岱著《夜航船·卷十九·物理部·器用》中,也载有“锡器上黑垢,用醺鸡鹅汤之热者洗之。……荷叶煎汤,洗锡器极妙。”之法,二者也可尝试。

锡壶收藏破茧而出 该如何保养 | 艺术品档案

[清]锡嵌三叶连枝寿桃式倒流执壶 高10.2厘米

对于有錾刻图案的,不清理。看不清图案的器物,则可适当用粗糙物加以擦拭,至能表露出图案即可。对于坑凹不平的,尽可能用钝器进行修复,防止产生新的硬伤。对于被挤压过,造型扭曲变形的器物,要采取逐步纠正的办法使其恢复原状,切不可采用一步到位的办法进行恢复,以防器物受到严重破坏。对于有漏洞或裂缝的,尽可能使用热焊接的办法,不要用黏接剂进行修复,以防扩大破损面。

在存世的锡器中,有极少数的器物主人购买后从未使用过,直接装入盒中收藏至今。这样的器物表面不会产生皮壳和划痕,看上去和新的一样,银白光亮,好像是刚生产出来的。即使是元代的产品,现在拿出来欣赏仍然不减当年。这样的器物就不能直接用手去摸,需戴上棉布手套把玩,最后用柔软的干棉布擦拭好后,再装入盒中收藏。

对于使用过的锡器,擦拭干净后存放在空气干燥的房间内收藏即可,以防氧化。注意不要与酸、碱等物品接触。

锡壶收藏破茧而出 该如何保养 | 艺术品档案

[清]锡嵌枝叶连藤葫芦式倒流执壶 高15厘米

锡器另一大特性是怕冷,当温度下降到-13.2℃以下,锡就会生病,患上“锡疫”。

在低温环境下,白锡变得像老木材一样的,会转化成灰锡,温度越低,这种转变越快。更为恐怖的是,这种转变具有传染性,如果把白锡和灰锡放在一起,白锡本身转变的速度会加快,直到完全转化为灰锡,这就是可怕的“锡疫”。而在温度低于-30℃的时候,一件好端端的锡器就会自动变成一堆粉末。

过去,人们对锡器的这一物理性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利用时闹出了许多“乌龙”。

1909年,英国鱼雷专家斯科特和挪威极地探险家阿蒙森同时做好准备向冰雪覆盖的南极点冲刺。最终,阿蒙森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抵达南极点,而斯科特也于1912年1月18日抵达。不幸的是,在回程路上,斯科特团队全军覆没。后来人们在他的日记中发现,他提及到他们的汽油桶里的燃料,竟然在途中漏的一滴不剩。通过对斯科特的汽油桶的考察,看到这些油桶焊接的地方确实存在很多漏洞,而且它们都是用锡焊的。

碰上倒霉的“锡疫”还不止斯科特。有传闻说,伟大的拿破仑也因为“锡役”而兵败莫斯科。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57万大军远征俄国,最后只剩下3万人逃回。近年来有人“考证”说,拿破仑梦断俄国暴风雪,是因为法军士兵的纽扣都是用锡做的,到了严寒地区,锡感染上“锡疫”,完全变成粉末状。在寒风暴雪中,法军敞胸露怀,冻成冰棍……

这传言子虚乌有的成分更大。拿破仑应该是败于莫斯科的大火造成的坚壁清野,和给养补给跟不上,从而无法抵挡俄国的严寒。但“锡疫”早在19世纪60年代的俄军中是真实发生过的,士兵们发现,当年发下的冬装没有一套衣服上有纽扣,因为纽扣的扣子是锡制的。

锡壶收藏破茧而出 该如何保养 | 艺术品档案

[清]锡嵌枝叶连藤南瓜式倒流执壶 高10.8厘米

锡怕冷的这个特性,被很多人拿来做实验,将一件锡质的东西放在冰箱冷冻室,1个月或半年后拿出,却发现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它的演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南方和北方,因为气候不同,演变的过程也是不一样的。若依据这个特性来鉴定锡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本文根据壶言壶语专栏高博达《养壶》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收藏》2019年09月刊

相关文章

  • 郑州有座“麦田里的博物馆”,等着大家前去探访[图文]
    郑州有座“麦田里的博物馆”,等着大家前去探访[图文]

    有一群文物,在麦田里守望,守望只有河南的那份厚重。已经是立夏节气,中原大地,即将麦翻黄浪。河南博物院牵头组织,联合河南各地市12家博物馆,共同推出一座“麦田里的博物馆”。而5月7日,也就是今天,本该是河南博物院和在还有河南·戏剧幻城筹备已久的“麦田博物馆”开展的日子。只是,受疫情影响,这座露天博物馆里,文物已经来到麦田之间,只是缺少了游客的注目。本次展览,从全省博物馆中精选了39件文物仿制...

    90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2020釜山双年展艺术总监名单出炉[图文]
    2020釜山双年展艺术总监名单出炉[图文]

    釜山双年展组委会宣布,自2016年起担任丹麦奥尔胡斯美术馆(Kunsthal Aarhus)艺术总监的雅各布·法布里修斯(Jacob Fabricius)被任命为2020年釜山双年展艺术总监。雅各布·法布里修斯.摄影:Laure Stamer,图片由釜山双年展提供.法布里修斯目前是丹麦艺术基金会视觉艺术委员会成员,之前曾担任巴黎CNEAI副策展人(2015-16)、哥本哈根夏洛滕堡美术馆艺术总监...

    91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根雕达人14年自制根雕500余件[图文]
    根雕达人14年自制根雕500余件[图文]

    泽州县柳树口镇东下村的“根雕达人”。在泽州县柳树口镇东下村,有一位“根雕达人”非常有名气,14年来,他自制根雕500多件,这位“根雕达人”就是樊成胜。为近距离了解樊成胜和他的根雕,10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泽州县柳树口镇东下村樊成胜家,刚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雕。“这些都是我闲暇时间雕刻的。&r...

    141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细数去年文玩圈熔断的那些串儿们[图文]
    细数去年文玩圈熔断的那些串儿们[图文]

    这两天,“熔断”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词,但大家还没讨论过瘾呢,三大交易所就联手辣手摧花将其扼杀了,既然“熔断”已经再见了,咱们还是来说说跌停吧!说起来,文玩界“跌停”的那些宝贝也真真是让人心碎啊……崖柏跌停原因:炒作 泡沫崖柏是一种全天然植物,无法人工培育和种植,量少,具有不可再生性。尤其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崖柏,量相对更少。淡咖啡色的崖柏,俗称“陈化料”,历经成百上千年风吹日晒,气味稳重,香气闻起...

    137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西北书院赋》: 马德祖、黄石联袂献诗书[图文]
    《西北书院赋》: 马德祖、黄石联袂献诗书[图文]

    位于甘肃酒泉肃州区银达镇的西北书画院西北书画院是2015年经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审核批准的西部地区唯一一家集书画交流,创作,展览,研讨,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机构。在该院成立前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政委马德祖大校撰写的《西北书院赋》正式问世,并由西北书画院院长黄石采用汉简书体书写。经碑刻加工矗立在西北书画院大院内。因马政委是地道的西北酒泉金塔人,书画院正好设在故土,深厚的乡情和对书画艺术的...

    152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纪念弘一法师出家100周年,中外艺术家虎跑赏莲曲院作画[图文]
    纪念弘一法师出家100周年,中外艺术家虎跑赏莲曲院作画[图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弘一法师李叔同,最爱那田田的荷花,因为“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虎跑木阴,育有清泉,长宜避暑消夏,伫观色莲,如如不动悟般若。”李叔同当年选择虎跑寺断食,也是因为这里是“十分冷静的地方”。李叔同在虎跑断食之后,自感脱胎换骨,此后半生潜心禅修,弘法倡佛,以“弘一法师”闻名天下。近几年的夏天,虎跑公园都会举办“净水慧莲”精品莲展。今年,正是弘一法师...

    113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收藏钱币50年 被誉为西南钱王[图文]
    收藏钱币50年 被誉为西南钱王[图文]

    熊建秋正在校阅他的新书条格衬衣,浅白色马甲,拿着一只铅笔,认真地校阅自己的新书。在见到他之前,记者要穿过他的“金库”,从元代的纸币、张献忠的西王赏功,到民国时期的股 票,可谓件件都是顶级金融藏品。“你好,请坐,上茶!”精神矍铄、掷地有声,是熊建秋给人的第一印象。在钱币收藏界,他是屈指可数的领军人物,业界有“西南钱王”、“四川钱王”之称,如今他是四川省古今钱币文化研究会会长。熊建秋与钱币收藏的故...

    48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从毕加索到霍克尼 腊肠犬缘何成为艺术家的缪斯[图文]
    从毕加索到霍克尼 腊肠犬缘何成为艺术家的缪斯[图文]

    毕加索与他的腊肠犬兰普从毕加索到沃霍尔,腊肠犬一直是创意的伴侣。艺术家笔下的腊肠犬也显示出万般模样,腊肠狗爱好者大卫·卡普拉(David Capra)讲述了艺术家和腊肠狗的故事,其中也包括他自己:悉尼表演艺术家大卫·卡普拉的缪斯是一只7岁的名叫Teena的巧克力色腊肠犬,当它还是一只小狗的时候卡普拉就被它如同小象一样的大耳朵和踩人鞋带的活泼模样迷住。在此之前卡普拉做了一些名为“腊肠狗的祈祷”(...

    163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詹天佑广场变卸货点 纪念像基座一角损坏[图文]
    詹天佑广场变卸货点 纪念像基座一角损坏[图文]

    一些水产商把货箱放到广场旁,常弄得臭气熏天。记者苏俊杰实习生黄攀摄广州日报:位于黄沙码头旁的詹天佑广场长期被海鲜市场的装货箱占用,广场上堆满了装海鲜的泡沫箱及捡来的各种破烂杂物,詹天佑纪念像的基座也损坏了一角,本来的公众活动场所被破坏了。(记者林静)昨天,记者来到了黄沙码头的詹天佑广场,在詹天佑广场旁边一字排开了几家买卖水产的店面,有不少人在店门口打包海鲜,还有几辆货车停靠在店面门口等待装...

    142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华侨城, 一座创想艺术之城[图文]
    华侨城, 一座创想艺术之城[图文]

    东部华侨城大侠谷闸口,入园游客络绎不绝。如果将华侨城比喻为一个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是他性格中最显著的特征。近30年来,以“优质生活创想家”为企业定位的华侨城,在深耕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不断将创想基因融入集团发展,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创想艺术之城。难以想象,作为多届文博会分会场的OCT-LOFT创意文化园前身是一片破旧不堪的老厂房。2000年以来,华侨城没有大兴土...

    91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启功和夏衍的爱猫佳话[图文]
    启功和夏衍的爱猫佳话[图文]

    来源: 北京文摘启功先生和夏衍先生都喜欢小动物,尤其喜欢猫。夏衍先生从小就喜欢猫,“文革”前家中养有两只狸猫,天天陪伴在他的身边,甚至在他写作时,猫儿就卧在他的写字台上,夏衍对待心爱的猫,就像是家里的成员,但是,“文革”时,夏老被关进了监狱,他养的两只猫也遭了难。夏老被关后,老保姆带着两只猫,在家中等候主人归来。年迈的老保姆贫病交加,未能等到主人归来就去世了,可怜的两只猫,只得四处流浪觅食。终...

    188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文化公司卷走600多万元藏品:60多人受骗[图文]
    文化公司卷走600多万元藏品:60多人受骗[图文]

    自称外出培训,这家收藏品公司就这样消失了称外出培训,收藏品公司跑路。圣华恩典公司卷走藏品,60多人受骗,涉及金额600多万,受骗者已报警。“希望能有人帮我们找到这些人,他们还拿着我们的藏品呢。”昨天上午,看着朝阳区东三环附近的建外SOHOB座15层一家名叫圣华恩典(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大门紧闭,不少人趴在门口,盼望着从门缝里能走出该公司的业务员。但是,这一切都是徒...

    35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原来毛泽东也喜欢混迹收藏界[图文]
    原来毛泽东也喜欢混迹收藏界[图文]

    毛泽东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等鉴藏。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交往中的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十分感动。1、石砚与墨盒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诗人,一生爱用毛笔,故与砚终身为伴。可他所收藏的并非端砚、歙砚等名砚,而是一般的青石砚。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时读私塾的学生,人人都用砚习字,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乃家乡土产,砚虽小却为他学习古典文学打下基础,此砚现...

    54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他们一面创作 一面留下狂躁和抑郁[图文]
    他们一面创作 一面留下狂躁和抑郁[图文]

    “太阳开始西斜——突然间天空变得血红。我站在那里,因为焦躁而不停地颤抖——然后我感受到一声永无休止的尖叫,正快速地从大自然中穿梭而过。”这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在日记中描述自己画下《尖叫》时的经历。他的焦躁和崩溃并不孤独——我们能想起名字的大部分艺术家,都有些疯疯癫癫的精神病或者抑郁症:从梵高、高更到毕加索,从舒曼到肖邦,从海涅到爱伦坡……他们似乎都是一面创作,一面留下了众多狂躁、抑郁、和各...

    106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英小偷盗走教堂所收藏21个头骨[图文]
    英小偷盗走教堂所收藏21个头骨[图文]

    当地时间7月15日,英国一座教堂的地宫内21个头骨失窃,牧师安德鲁·斯威尼称小偷的无耻行径令人“震惊又不安”。据悉,事件发生在英国肯特郡海斯圣伦纳德教堂。警方估计盗窃发生在7月15日下午4时至7月16日早晨10时40分之间。一位发言人表示,教堂大门门锁在盗窃中被破坏。警方呼吁目击者提供线索,也请看到头骨售卖消息的群众迅速报案。巡逻员玛克辛·哈里斯表示,“这些头骨不是能随便拿的。它们是重要的收藏...

    109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