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可能是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基层文化馆(站)、为当地百姓提供文化服务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可能是爱好文艺、热心公益的普通百姓和志愿者,可能是致力于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场地、资金等支持的基层干部和企业家,也可能是始终关注民族民间文化、无私为业余团队提供作品和指导的文艺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人们,如繁星般点缀着群众文化的天空,也因此,从2010年开始,文化部将“群文之星”纳入群星奖的评选。今年,有120多颗“星”参与第16届群星奖评选,我们将从中采撷点点星光,引领读者走入他们的世界。
李春军是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雹神庙村民组的一位“70后”农民,从小就喜欢文艺。1996年至2013年间,他自掏腰包连续18年为乡亲们办迎春歌会,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迎春歌会也被乡亲们称为“雹神庙的春晚”。
自办“春晚”18年
李春军二十岁出头时与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进城打工,一是想多挣点钱改善生活,二是想见见世面为今后谋发展。打工生活寂寞而单调,晚上他在公园看见城里人连唱带跳羡慕得不行,心里想:“啥时候咱也能在家门口这样乐呵乐呵!”
24岁那年,李春军结婚了,父母交给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3000元钱买彩电。结果,他站在店里的卡拉OK机前挪不动步,和妻子商量:“咱能不能不买彩电,买台黑白的,省出钱来买这个?”妻子徐有丽拗不过他,只好点头答应了。于是,雹神庙的村民们每天都能听到从李春军家里飘出来的歌声,年轻人进进出出,后来他干脆把卡拉OK机搬进了菜园子,于是有了雹神庙村第一届迎春歌会。
从此,迎春歌会固定在每年正月初八举办,节目从最初的歌曲演唱变成了小品、歌舞、京评戏表演,从菜园一直演到乡里,观众也从一开始的百八十人发展到四五千人。
李春军搭建的乡村“春晚”平台不但活跃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培养了许多文艺人才。李莹7岁开始参加“春晚”,一共参加了14届,后来考上朝阳艺术学校;佟丹丹当初是“春晚”主持,最后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现在电台当主持;经过“晚会”的锻炼,徐术朴调进了县评剧团,闫华东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现在阜新民族歌舞团工作……如今每年刚到腊月,打工回来的村民就都聚到李春军家琢磨剧本、选角色、排节目。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寇宝玉已经80多岁了,每年都早早过来打招呼,让李春军到时候别忘了给他安排个节目;50多岁的农村妇女孙守霞,为了参加晚会,天天在家练拿手曲目《洪湖水浪打浪》。
走上央视大舞台
2011年10月的一天,正在阜新市打工的李春军接到央视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到中央电视台参加撒贝宁主持的《首席夜话》,接电话时,李春军手上还全是水泥灰。后来,他走进了央视大演播室,见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新、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和浙江省宁波市邱隘镇文化站站长竺培勤3位嘉宾,那一期的话题是农村文化建设。在采访中,撒贝宁调侃道:“您挺厉害,中央台的春晚还一年换一个导演,您这一主持就是16年。”李春军则红着脸坦率地承认:“能坚持办16年歌会,我内心其实很矛盾,毕竟我是一家之主,一年打工才挣两万多元,而办一台歌会差不多也需要这么多钱。”
李春军在现场没有说出口的一个细节是,有一年他到市里一家很大的电器卖场拉赞助,好不容易找到经理,跟他说明了来意,还拿出了关于“乡村春晚”的采访报道,可对方只是淡淡一笑,说:“我这可不是慈善机构。”即使到了今天,李春军想到这个场面还是无法释怀:“当时我的眼泪都掉下来了!““我们希望更多像李春军这样怀着文化梦想的中国农民,能够在自己家门口享受到更丰富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节目最后,撒贝宁的这段感言正是广大农民兄弟共同的愿望。
在去年雹神庙村民组《相约柏山》新春歌会结束后,李春军又一次收到中央电视台邀请,夫妻二人出现在了由李咏主持的《向幸福出发》节目中,并为观众献上一曲《左邻右舍》,这已是他第5次走进中央电视台了。2012年,李春军被评为朝阳市“感动朝阳”十大人物。
带动全县农民兴办文化
2012年1月,李春军接到了竺培勤打来的电话,约他去邱隘镇演出。他特别高兴,认为这是一次南北文化交流的大好机会。2月20日晚,“南北联姻,文化结亲,相约邱隘”文艺晚会在邱隘镇的剧院上演,能容纳千余人的剧场座无虚席。来自朝阳的二人转、评剧、快板等节目与当地的甬剧、越剧、小品等同台演出,观众说:“我们喜欢看你们带来的节目,特别是二人转。”
第二天,李春军一行特意去观看了杭州宋城的《悠悠千古情》大型晚会,并被深深震撼。在回来的路上,他们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就是成立自己的艺术团,更好地服务乡亲。于是,“春之韵”艺术团诞生了,这支志愿者团体活跃在朝阳城乡,带动了未河沟、唐杖子、四家子等村举办迎新歌会。如今,在李春军的带动下,朝阳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自办文化。(林理)